大腕崛起(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339

  出于利益的考虑,陶趣多同意按照《玻璃心》的剧本改编《女诡》,名字也换成《玻璃心》,虽然何沐的编剧三人组已经把剧本完成的差不多了,不过何沐还是支持陶趣多再自己改一遍,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他的黑色风格,这个剧本本来也不是那么小资小调的,虽然讲的是情感,可它本身也是有一些沉重的东西的,何沐看过陶趣多在《女诡》之后拍过的一些实验性的小片段,他的风格还是蛮符合《玻璃心》的气质的,再加上他是原作者,所以何沐放心的把这个剧本交给他这个电影导演新人,这次何沐下的决心可是比《夜店》大多了,《夜店》如果搞砸了也就是两三百万的损失,可《玻璃心》却会有将近千万的投资,创造了水木森林电影投资的新高。
  这次水木决定为何沐找一个一线或者准一线女星配戏,所以投资可能会高些,何沐照样是制片人,他对女主角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漂亮,这是所有剧情能够推动的前提,一个漂亮但却神秘的女朋友,一个让男主人公感觉不安的女朋友,如果女主是丑女,后面也没什么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还有一个不能妥协的要求就是演技要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这点很重要,无论男主人公阿亮还是女主人公小美都是内心戏非常多的,这时候没演技的人只会按照剧本做出一些拧巴的表情,而演技高深的可以通过表情和动作剖析角色的内心,和演技比起来,甚至漂不漂亮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女人只要打扮得当都会漂亮的,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鉴于女主角演技上的要求太高,所以何沐对诗诗、杨幂、唐嫣等好友根本就没有考虑,她们的演技并不是烂,只是还达不到何沐的要求,他希望和他对戏的女演员能不落下风,这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女生显然要差不少,她们还需要几部戏的磨练。
  所以这次何沐又要找一位大姐姐和他配戏了,同龄人里他实在想不出能有谁。好在何沐已经习惯了,《画皮》里和他有感情纠葛的是周迅,《赤壁》里是赵薇,《真宝》里演他老婆的是林志玲,还有刚刚结束的《非常完美》,和他谈恋爱的章紫怡,演他妹妹的是笵冰冰,这些女星都比何沐年纪大,他已经习惯了忽视自己和对手的年纪,并且善于演出一些三十岁男人的成熟感,这也让年纪不大的何沐在圈内得到了一个“老气横秋”的评价。
  为了制定《玻璃心》的详细拍摄计划,何沐把李文化和贝思涵这两位剧本创作者也拉到了他们的内部会议上,在关于女主角的讨论上,贝思涵首先提议周迅,“讯哥长得漂亮,而且演技真心无敌,就算装嫩演小美也不会觉得不适应,怎么样?”
  何沐还没说话,陈力首先否定掉,“你怎么不说章紫怡呢,周迅的片酬现在已经飙到400万了,请不起啊!”现在陈力成了水木森林的大管家,对于钱他特别敏感,这部电影的投资他希望能控制在一千万以内,而周迅在内地青年女星里的片酬应该是仅次于章紫怡的,甚至要高过赵薇,听说她接拍本公司的《风声》的时候片酬已经达到了400万,是另一位女主角黎冰冰的两倍多,演技女神的片酬真不是盖的。
  周迅虽然能为影片增色不少,不过成本太高,如果不是大片何沐不会考虑她,这点上何沐是支持陈力的。
  “那还有谁合适呢?”贝思涵嘟囔了一句,“反正我写剧本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周迅。”
  李文化拿起何沐桌上的老报纸,“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从这里找不就行了。”
  “咦,这是个好主意。”陶趣多也凑了过去,在名人榜上的基本都是名气人气都达到一定程度的名人,个个正当红。
  在陶趣多、陈力、贝思涵几人对着名人榜一一排查的时候,何沐把李文化拉到了一边,“胖,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
  “我这不是手头上有了点闲钱吗,所以准备从你那里买几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剧本储备是所有大型影视公司都在做的,以水木森林这种小规模其实没必要,买那么多你又不一定能拍出来,改编权都是有时限的,过了这个期限版权持有人又可以卖给其他人了,不过何沐坚持内容为王,在编剧团队还不成熟的时候改编小说是不错的选择,他相信只要有好的故事内容,拍出来卖钱并不是难事。
  “你要买几部?”李文化问,现在虎狼累计出版的小说类图书早已过百,手上握有的版权众多。
  “先来一千万的吧。”
  “嚯,口气够大的啊!”
  “那是,我现在别的不多,就是钱多。”
  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何沐还没有真的自大到话千万巨资买电影版权,他最后只拿下了《杜拉拉升职记》、《艺校女生》(1、2部)、《我的美女老板》四部小说的改编权,这些加起来恐怕也就两百来万的样子,其中《杜拉拉》恐怕比后面三部加起来还要多,具体的数字李文化没有立即拿出来,他说要回去计算一下要卖个什么价位,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即便何沐是天地传媒的二股东,李文化也不能牺牲作者的利益,在版权交易上他是能有多高就卖多高的,一切以让作者过的舒坦为目标,就算何沐也没商量。
  最后李文化还引诱何沐,“不多买点?我这里《盗墓笔记》和《藏地密码》可是非常抢手的。”
第320章
千万改编费
  也难怪现在的作家写手们喜欢和天地传媒合作,李文化推广本公司出品的图书真是不遗余力,趁着现在何沐想要大肆购买版权,他又提出了《盗墓笔记》和《藏地密码》两大畅销书的电影版权。
  对李文化提到的这两个系列畅销书,何沐是非常喜欢的,也觉得如果能够成功改编拍摄成电影的话会非常震撼,但前提是特效水准要够高,现在国内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找外国公司,那花钱可就海了去了,其实资本并不是问题,就算何沐现在手头上只有三千万多万,他也有能力拍一亿成本的电影,多拉几家公司合伙就是了,但是拍出来之后能否收回成本那就成问题了,现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超过两亿就算大爆特爆了,过亿投资的电影风险太大,所以在市场容量还没有那么大之前他不太会考虑烧钱的特效大片。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大系列图书确实很有诱惑,“报个价吧。”何沐瞥了李文化一眼。
  李文化笑笑,“《盗墓笔记》出到第四册了,差不多写了一半,《藏地密码》出了六册,已经离写完不远了,两个系列都是堪比《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的超级畅销书,在全国拥有成百上千万的读者,现在我能做主把两个系列的完整影视改编权卖出去,包括后面没写出来的,不过价钱肯定不会低。”
  “兜什么圈子,直说。”
  “友情价,每个系列八百万。”李文化眯着眼睛说。
  何沐的连抽了抽,“今天天气不错哈,晚上吃什么呢?”
  “这个价钱真不贵,你想啊,两部小说的内容这么丰富,哪个不能拍七八部,平均下来,一部电影也才一百多万,真心不贵,而且现在两部小说还没到巅峰,等再过一两年,它们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低于一千万我肯定不卖。”李文化继续忽悠。
  “你说破大天去我也不买,买了之后我又没法立即拍,太占用资金了,而且两部小说都没完结呢,万一最后作者太监了咋办,品牌形象一下子就毁了。”
  “这个放心,我们签了协议的,太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小说版权交易你又不是不懂,先支付改编费的一定比例,等真的拍出来之后再付剩下的,但是如果期限之内拍不出来,那么不好意思,改编权我们继续卖下一家,之前收的那部分钱也概不退还,”李文化依然不死心,“你再考虑考虑,真花不了几个钱。”
  何沐心动了,诚然,像李文化说的那样,这两部畅销书随着时间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到时候改编费将会上升至一个天价,现在没人买只是因为还没有这方面成功的先例,人们都在观望,或者他们希望等杜奇峰把《鬼吹灯》拍出来之后再作打算吧,不过何沐是很有冒险精神的,他敢为人先,杜奇峰迟迟不敢动手拍盗墓探险题材,或许他会成为第一个,现在就买断了电影改编权的话,肯定比以后再买划算,当然风险也就更大。
  “版权期限算几年。”何沐问,他有了决定。
  “六年。”李文化答道。
  “那是不是六年期间没有拍完整个系列的话,后面的你们可以再卖给别家。”
  李文化摇摇头,“只要六年内你把第一部拍出来,后面的我们就无权处置,我们是整个系列捆绑在一起的,你买的是整个系列,如果你的电影已经拍出来了,而且没拍完,我们又把版权卖给别人的话,也算是侵犯你的电影版权,等你什么时候拍完了,我们才会考虑把版权转售给第三方(注1)。”
  六年后也就是2015年了,如果这么长时间还没魄力拍一部大制作那何沐就真的可以去屎了,“好,就这么定了,版权我买了。”
  “好,一千百百万!你是真土豪啊!”
  “等等,我只买一本。”何沐拦住兴高采烈的李文化。
  “啊,就一本啊?”李文化略感失望。
  何沐点点头,“我可不是真土豪,两个大制作系列我还没信心,一个就好,什么时候等我发达了再考虑其他。”
  “那你要哪个?”
  “《盗墓笔记》吧,我对盗墓挺感兴趣的,涉及西藏的太敏感,我还是先不碰吧,想想你们出版界比我们电影业管制真的要松太多了,如果拍《盗墓笔记》还要考虑怎么过广电那关,不能有鬼,也不能太血腥。”何沐叹息道。
  李文化拍拍何沐的肩膀,“你们电影人总能想出办法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不过广电确实应该改改了,我记得以前的老片子也没有管制的这么严,什么鬼魂、露点都是有的,后来要求和谐嘛。”
  就这么说定了,何沐花八百万买下了《盗墓笔记》系列的电影改编权,包括南派三叔计划中还没写出来的四部,何沐先支付150万,等电影第一部出炉后再支付后面的部分,想必去年遗憾没登上作家富豪榜的三叔今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而且李文化决定等《盗墓笔记》出第五部的时候再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如此一来肯定能刺激《盗墓笔记》的销量,从去年的销售统计来看,《盗墓笔记》的单册平均销量不如《明朝那些事儿》和《藏地密码》高,但今年情况可能又要不同了。
  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何沐就和李文化敲定了总价值逾千万的小说改编权收购案,不过现阶段他只需要支付两百万左右就可以,在期限内把电影拍出来之后再支付剩下的,那才是大头,所以小说作者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尽快出现在大银幕上,这不仅是提升自己和作品知名度的一个机遇,还代表能拿到所有的改编费。
  “怎么样了,你们选的怎么样了,其实也不必局限在名人榜上,其实还有一些戏不错的女演员没上榜的。”和李文化谈完这笔生意后,何沐看向聚成一堆的陶趣多几人。
  陶趣多首先发言,“按理说现在孙丽的人气如日中天,是个不错的选择,戏好,人也漂亮,不过她刚刚进了刘振伟的《机器侠》剧组,短期内是不可能有档期匀给我们了,所以pass掉。”
  陈力接茬道:“这个陈好、高圆圆都很漂亮,人气也不错,但是我怕演技不能让你满意。”
  何沐品评道,“高圆圆确实演技不能胜任,她就是一个美丽的花瓶,陈好的演技还好,怎么说也是科班出身,不过在我眼里不算漂亮,所以pass。”
  “你要求还真高啊,”贝思涵嘟囔了一句,接着道,“所以我们最后在这个榜单上帮你找到了三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哪三个?”何沐拿过报纸,上面有三个名字被重点标记,张婧初、袁泉、张雨绮。
  张婧初和袁泉都是出了名的戏好,张婧初虽然是导演专业出身,不过一出道就是《孔雀》的女一号,后来又相继和徐克、尔东升等名导合作,之后又进军好莱坞,和成龙合作了《尖峰时刻3》,不少媒体都放言她很有可能接章紫怡的班,是很有潜力的演员。
  袁泉经过和夏雨、高圆圆那档子事后又和夏雨复合,不过人也低调了不少,动作不多,最近更多的是演话剧,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她是章紫怡、秦海璐的同班同学,当初她们几个女生被誉为“五朵金花”,现在也都成名成腕儿了,虽然袁泉成就没有章紫怡高,也不像秦海璐那样得过金马影后,不过她在内地观众缘很不错,清新的气质尤其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演技也没的说。
  至于最后一个人选张雨绮,她以周星弛的《长江七号》一片成名,后来又和周迅、桂纶镁等主演了徐老怪的《女人不坏》,上升势头迅猛,广告邀约不断,俨然是有一个黄圣衣,不同的是她没等到自己的杨子,现在还是星爷的人。张雨绮作品不多,被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她丰富有内容的身材和强大的气场,她的演技不过不失,演过的几部作品也都过得去,这方面是比不上张婧初和袁泉的,但喜欢去电影院看她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谁让她正当红。
  三个人选何沐都比较满意,他不觉得小美这个角色是非谁不可的,电影圈有那样的角色,非谁谁不能演,但小美不是,只要漂亮,演技好,都能一试,“小楠,你给这三人都发一封邀请函,附上剧本梗概和我的诚意,看她们都提出什么要求,我们可以挑一个让我们最满意的。”
  接下来何沐分配了一下任务,整个公司都要放下《夜店》带来的荣耀,开始为《玻璃心》运转起来,找场地,这是爱情片,要让电影看起来唯美;拉赞助,这次要克制一些,可植入的地方不多,不要让观众反感;还有就是启动宣传,何沐要圈内圈外尽快知道他又要有动作了!
  “现在《玻璃心》是重中之重,我们是昙花一现还是可持续发展就看它了!”何沐做最后陈词,然后看了看小楠,“给我订张机票,今天去魔都。”
第321章
《建国大业》龙套半日游
  何沐等待已久的《建国大业》的召唤总算来了,在《非常完美》拍摄期间他和章紫怡都没接到通知,直到这部电影开拍一个多月之后他才接到黄建新导演的助手的通知,叫他去魔都片场拍戏。因为也不是魔幻片,不需要定妆造型什么的,去了之后穿上民国时代的衣服直接演就是了。
  跟何沐演对手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熟悉的陈坤,一个是不太熟的邬君梅。这段戏大意讲的是蒋经国整顿魔都经济,抓了杜月笙的儿子,杜月笙捅出了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也有从事不法勾当,蒋经国这次就是来找孔令侃的。蒋经国的扮演者是陈坤,邬君梅饰演的宋美龄。
  孔令侃的母亲是宋霭龄,蒋经国的后妈是宋美龄,所以他们俩是名义上的表兄弟关系,小蒋想整顿经济,拿出钱财物资对抗中共,可惜这些民国豪门只知为自己家族的财富考虑,扰乱了市场经济,可偏偏四大家族关系错根复杂,自己还动不了他们,所以小蒋既无奈又愤慨。
  这场戏很简单,只是三人的对话,主要矛盾点集中在小蒋和小孔上,又是掏枪,又是对吼,剑拔弩张,气氛严峻,长篇大论,侃侃而谈。陈坤已经演了几场蒋经国,对小蒋这个人物很有心得,何沐进入角色也很快,换上衣服,那股子纨绔子弟的劲头就上来了,一脸的欠扁样子。邬君梅这个宋美龄专业户更是不用说,演宋美龄已经成了她的一种本能反应,她和哈美的宋三小姐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因为剧组太大所以分成了两部分,拍共党那边的是韩三坪负责,拍国党这边的事黄健新导演负责,在黄导的指导下,三人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拍摄,大家台词都背得滚熟,情绪也非常到位,基本都是一遍过的,至此何沐的《建国大业》龙套之旅就此结束,并没有出什么差错,听说不是每一个出演的最后都能出现在电影里,又被删掉的可能,何沐希望自己不会这么倒霉,拍了一场戏还被删掉。
  拍完之后导演也没留他吃饭啥的,他们接着还要拍陈坤的其他戏份,而何沐也要赶着回京。
  四月有两个比较重大的电影盛世,一个是香港的金像奖,一个是北京大学生电影。
  金像奖颁奖礼定在19号颁发,何沐有一个最佳男配的提名,在他看来得奖的可能性不大,他自觉他演的孙叔财不及王学祈在《一杆147》中出彩,另外几位提名人的表演他也都看了,看完后除了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值得肯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感受那就是人家那才是真正的配角,他这个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分量比较足的龙套,没有可比性,或许这个提名里面包含着对落选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补偿吧,总之何沐觉得自己这趟恐怕要空手而归了,所以兴致不是很高。
  而大影节马上就要开始了,他除了作品入围外还被邀请担任形象大使,虽然他没上过大学,但没人敢在他头上扣没文化的帽子,他的学识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和他合作过的演员,尤其是老演员都知道何沐肚子里有料,古文、历史、书法、绘画,甚至弹古筝都不在话下,更不要说煎炒烹炸这些小技,这确实是一位饱学之士,不然他也不可能写出称霸荧屏的《真宝》,这部剧现在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大电台播出,人们还是看不腻,甚至有的观众电视播一遍他看一遍,《真宝》已成风潮。
  或许是因为何沐的才识,也许仅仅是因为他合眼缘,也或者是因为他在日本打过日本人,总之在大学生群体中何沐的人气很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选中作为本届大影节的形象大使,所以何沐要赶着回京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不如闭幕式来的热闹,何沐是仅有的几道风景线。
  还有一道风景是同样很受大学生喜爱的女演员张婧初,她带着她和张佳辉的作品《红河》来到了大影节。
  作为形象大使,何沐对每一个参加开幕式的来宾都微笑以对,对张婧初更是客套的聊了几句,张婧初提到她已经收到了何沐的邀请信,对这个名叫《玻璃心》的故事很感兴趣,不过她想先看看剧本正文。
  “没问题,今晚回去我会发给你的经纪人。”何沐很高兴的回复,其实三个候选名单里他最看好的也是张婧初,论演技她能和袁泉比,论人气她能和张雨绮比,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国际知名度,除了片酬较高,也算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两人临分别的时候张婧初又问了一句,“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啊?”
  “陶趣多。”
  “陶……趣多?”这个名字不是很响亮啊,好像没听过。
  何沐耐心给她解释,陶导曾经在那些著名电视剧中担任副导演职务,又曾独立执导穿越历史大剧《唐朝好男人》,这个剧本《玻璃心》的原型也是取材自他之前导演的一部短片,可以说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位年轻导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