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9

  他是太能装,还是天生的高人风度呢?
第29章
喝彩
  两个小时的开机发布会过后,剧组没有停歇,《少年杨家将》正式开拍,导演安排的第一场戏就是何沐饰演的杨七郎在街上追人骑马的戏份,为了看这场戏,本打算马上回学校的刘诗诗同学决定明天再走……
  “替身准备好了吗?”李国利导演问陶趣多副导演。
  “准备好了,”陶趣多应道,“不过何沐要求自己上。”
  李国利看了一眼已经换好服装的何沐,“马上的戏难度很大,需要站在马背上,你有把握吗?”
  何沐大咧咧道:“没问题的,我的骑术挺不错的。”想想那些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日子,如果不在马背上露个脸,怎么对得起那些摔过自己的马兄马弟们。
  现在的演员越来越娇气,稍微有点危险的都是替身上,所以片子拍出来越来越假,既然何沐勇敢地提出不用替身,李导当然要成全他,但是如果这小子失手了,受伤了,那么不好意思,该歇菜歇菜,该换人换人。
  “各部门预备……开始!”随着李导一声令下,《少年杨家将》的第一场戏,何沐真正演艺生涯的第一场戏开始了!
  七郎杨延嗣,生性活泼可爱没心机,是家里的开心果,本剧中关于杨七郎的设定基本就是这样。他第一次出场就是和人打赌,用自己的两条腿追四条腿的马,在闹市街区上演了一场飞檐走壁的追逐大戏。
  经过了《女诡》的小试牛刀,何沐基本明白演戏是怎么回事儿了,再加上刚学过的表演课程,他对演戏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在导演一声开始之后,何沐撒腿狂奔,紧紧跟着街上的一人一马,途中打翻了大叔的摊子,卖个萌就混了过去。
  这段戏没什么难度,只要何沐把七郎那种活泼顽皮的感觉演出来就好了。不过第一条导演并没给他过,他要求何沐再顽皮一点,表情再丰富一点,多一点挤眉弄眼,何沐想了想,这样的七郎就有点鬼马了,不过既然是导演心中的七郎,何沐只能按他的要求来,以他的身份地位还不够格对导演提意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这时候千万不要脑残的对导演说:我觉得这个角色应该是这样的……起码演过两三部戏,偶尔有人叫你一声老师的时候再说这话吧。
  第二遍导演很满意,夸赞何沐表情很到位,何沐也明白了只要自己保持这样的表演风格基本就可以应付的了接下来的表演。
  下一场是在大街上飞檐走壁的戏,这场戏需要用吊威亚。何沐跃跃欲试,之前跑龙套的时候连威亚都没吊过,这一直是他的一大遗憾,他是一个喜欢体现新鲜事物探索未知的人,喜欢尝试一切没试过的东西。
  在电视上看那些凌空飞舞的侠客总觉得既帅且酷,心向往之,但真正吊在威亚上真不是那么回事,你的身体完全被那几根线悬着,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你能做的就是摆姿势念对白,这时候你才会羡慕脚踏实地的感觉。
  威亚对演员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起码你不能恐高,另外身体素质也要不错,何沐完全达标,尽管脚下无根的感觉不好,不过儿时的武术功底让他可以轻松地在威亚师的配合下完成飞檐走壁等高难度动作,只是有些经验缺乏引起的失误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遍就可以完美达到导演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杨七郎要从房上凌空一跃跳到下面的马背上。原本导演的安排是“跳”由何沐自己完成,但是在马背上的戏就交给替身,到时候用替身的背影加上何沐的上半身特写通过混合剪辑就可以敷衍过去。
  不过现在何沐要亲自上马,武行为他做好了足够的安全措施,确保他就算摔下来也死不了,李国利的要求是何沐跳下来后双脚站在马背上,这是比较扯淡的,凭空把难度上升了一大截,只为耍个帅,好在马背上本来就有一个武行演员,何沐算计了算计,只要站在马上之后双手扶住前面武行的肩膀,应该不至于落下来,毕竟他还是有点武术底子的。
  导演一声令下,马从下面冲了过来,房顶上的何沐一跃而起,他抓住时机,两脚准确无误的站在马背上,然后双手扶着马背上那位武行的肩膀,只是他低估了马奔跑时的颠簸程度,马刚跑了两步,何沐的身子已经不可控的倾斜了。
  周围的群众演员,以及群演外面围观的一众工作人员包括刘诗诗等几名演员都倒吸一口凉气,眼看着何沐就要摔下来了,他们有的捂眼睛,有的叫“小心”,可就在何沐身子已经倾斜九十度的时候,他又奇迹的扳了回去,围观的五郎陈龙叫了一声“好骑术啊!”,因为他看清何沐是用双脚勾住马的脊背,然后硬生生把自己拉了回来,最难的是正位之后他没有坐在马背上,而是仍然保持站立姿势。
  陈龙演过太多的古装片,武侠剧,骑马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他却不自信能达到何沐的水准,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轻则擦伤,重则骨折,搞不好小命堪忧,能在马上面玩这种花样的他印象中只有教他们骑马的教练。
  李国利喊咔后,带头为何沐鼓掌喝彩,他的表现出乎意料的精彩。
  陈龙在鼓掌,他是钦佩的鼓掌。
  刘诗诗在鼓掌,她是红着脸在鼓掌。
  胡歌也在鼓掌,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立场,他马上停了下来。
  胡歌在拍《仙剑奇侠传》的时候认识了彭于晏,两人也因此成为好朋友,两个月前听他说他将出演杨七郎,胡歌非常高兴,兄弟俩又可以一起拍戏了,可是没想到前些天他从公司内部得知杨七郎换成了投资方虎狼影视旗下的新人何沐,而兴冲冲到北京准备签合同的彭于晏则失落的回了台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歌为好兄弟鸣不平,所以一开始就对何沐不假颜色,即便如今何沐的骑术和表现征服了在场所有人,也包括他,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疙瘩。
  何沐从马上跳了下来,完成表演之后还心有余悸,心想还好哥们小时候骑过骡子。
  第一场戏完成的很快,大大出乎李国利的预料,原本预计就算武行替身也要拍个五六条,没想到何沐竟然完美的一条过了,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导演喊着下一场,何沐又投入到第二场戏中。
  场景从街上转移到了街边的一家酒楼,新出场人物包括胡歌饰演的杨六郎以及台湾女孩林家羽饰演的柴郡主。
  虽然这场戏以杨六郎和柴郡主的初识为主,但也要体现出六郎七郎的兄弟默契,还好胡歌表现的相当敬业,虽然戏外和何沐形同陌路,不过在戏里面就跟亲哥俩似的,让何沐恍惚以为之前认识的那个不是胡歌。
  总之两人的配合还算不错,加上比较难拍的打戏,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下午剧组分成AB两组,A组拍胡歌,B组拍何沐,巧的是陶趣多负责B组,这算是何沐陶趣多的第二次合作。
  下午的戏份要轻松很多,主要就是杨七郎在天波府中和他娘他妹他嫂子扯扯闲篇,逗逗闷子。
  对何沐来说比较有难度的就是大段大段的对白,杨七郎古灵精怪,话也多,他半集说的话比何沐在《女诡》中所有台词加起来还要多。尽管昨晚他就已经把对白背的滚瓜烂熟,但拍戏不是朗诵,还要加上表情动作,何沐刚开始有些吃力,后面才渐入佳境。
  而对于负责B组拍摄的导演陶趣多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拍小孩子的戏。
  饰演杨八妹的小女孩赵梓存才八岁,虽然很可爱,也很有表演天赋,但毕竟是小孩子,领悟力不及成年人,有时候做的不到位你还不能说的太重,要细声细气的和她商量,是不是这样做会更好一点,还有说这句话的语气可不可以再调皮一点?凡此种种,不一而是。
  虽然小演员让导演很头疼,但却赢得了所有演员们的喜爱,不仅佘赛花和大嫂二嫂三嫂喜欢,就连还没出场的四嫂也很喜欢,经常可以看到刘诗诗在休息的时候用零食诱惑人家小姑娘。
  诗诗要坐明天的飞机回京,为了给她送行,何沐在影城找了一家不错的饭馆请她吃饭,她是一个吃货,听到“吃”什么的最高兴了。本来何沐还想叫上陶趣多,不过他说要和几位副导演聚个餐,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还很顽皮的眨了眨,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
  不管他了,何沐直接和诗诗两个人开餐,这个饭馆何沐在做群演的时候就来过一次,招牌菜梅菜扣肉和酱爆猪蹄做得相当美味。就在何沐吞着口水准备点菜的时候,刘诗诗一句话把他从天堂打到了地域,“何沐,我是回族,不能吃猪肉的。”
  何沐惊呆了,这世界上竟然有人可以不吃猪肉!
  从小就餐餐吃猪肉的何沐遇到了从来不吃猪肉的刘诗诗,两人必须有一个妥协,何沐当仁不让是妥协的一方。
  两人选择了鱼肉、牛肉和一些素菜,看着刘诗诗美美的吃着,何沐真是欲哭无泪,他暗自发誓:以后再也不带刘诗诗吃饭了!!!
  晚上,回到小白楼,助理小米把何沐的电话交给他,“这段时间有两个人给你来电话,我没接。”
  “哦,以后尽管接,把情况说明白就可以了。”何沐接过电话,看到未接电话里的两个名字分别是“李胖”和“杨幂”……
第30章
两个电话
  “李胖”自然是李文化,他打电话不稀奇,只是杨幂这家伙怎么突然想到他了,他们可是有段日子没联系了。
  杨幂就是“阳”的三次方,杨幂的老妈姓阳,老爸姓阳,巧的是她也姓阳,于是“杨幂”这个名字就这么诞生了。杨幂是个演员,而且从小就是,在何沐还在骑着他家骡子满世界疯跑的时候,小杨幂已经和周星弛、六小龄童同台飙戏了。
  “喂,幂幂什么事吗?”何沐先给杨幂回了电话,他和杨幂的相识源于今年年初的北影艺考,他们是在考场上认识的,初试复试的小品表演都是搭档,考试期间声乐比较差的何沐还曾向杨幂请教唱歌,两人也越来越熟,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关系还算比较铁,杨幂也是何沐在那一届考生里唯一算得上朋友的人。只不过后来杨幂考上了,而另一大热门何沐却没出现在三试的考场上,之后两人联系就少了。
  “喂,老何你太不地道了,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给我打个电话请安,非得逼我主动联系你。”电话那头传来杨幂独特的腔调。
  杨幂是地道的北京胡同妞,嘴损,何沐笑道:“您老那么忙,我怎么好意思打扰你啊。”
  杨幂确实挺忙的,在艺考之前她就已经确认加盟张纪中版的《神雕侠侣》,出演小东邪郭襄,何沐在象山跑龙套的那段时间恰好赶上有杨幂的戏,为了不让这个老朋友见到自己的落魄样,他基本不敢在几位主演面前出现,后来他又流窜到了横店,没想到这家伙又跑过来和胡歌拍《新聊斋志异》,害的何沐连续几天不敢出工,可能后来要开学了,她才消停了点。
  “呦呦呦,别捧我,你这才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我刚在电视上看见你,这才确信你还在地球,所以打个电话问候问候。”杨幂是在刚播在娱乐新闻上看了《少年杨家将》开机发布会,并一眼认出了杨七郎的扮演者是当初一起考试并且关系不错的何沐,这才打电话联络联络。
  两人天南地北的胡侃一通,算是又恢复了联系,以后再提到对方就可以说一句那是我朋友。“朋友”在娱乐圈是个好东西,别管是面子上的朋友,还是真心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所以交朋友也是一个艺人的必修课程。
  何沐天生具有亲和感,很有朋友缘,所以他相信在这个圈子里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他的路也会越来越广。
  接着打给李胖,杨幂那是圈内朋友,这才是一辈子的朋友。
  还没得过何沐发话,就听到李文化激动的声音:“拿到了!我拿到代理权了!”
  不用说李胖南通这趟不虚此行,找到了作者三十,拿到了《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的出版代理权,李胖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得意:“还好我去的早,再晚一步就被人家拿下了!”
  原来在李文化之前就有出版商看中了这部风靡网络的纯爱小说的潜力,有意出版实体书,他们的谈判也进行到了收官阶段,没想到李文化从天而降,直接跑到了三十家中拜访,首先表达了对这本书的痴迷与喜爱,并表示能代理此书的出版宣发事宜,而且非常有信心将它打造成畅销读物。
  虽然李文化和作者谈了很多关于空姐一书的看法和感悟,其中很多都和作者想到了一起,也让三十确信李文化是他的忠实读者,并引为知己,不过真的说到代理权的问题他就开始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了,毕竟前面那家是国家正式的出版社公司,而李文化的天地玄黄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图书出版经历的新公司,哪个更靠谱一目了然。
  为了说服三十改变主意,李文化只好以利诱之,承诺先预付给他十万稿酬,如果他的版税收入不到十万,这十万就算他的了,如果超过十万,超过的部分照样会支付给他。现在一本言情小说的售价大约在二十块上下,作者版税可占售价的百分之十左右(新人一般不超过10%),也就是说作者可以从一本书中得到的版税差不多两元钱,如果版税达到十万,书籍的销量必须达到五万册。
  五万册在当下已经达到了畅销书的标准,也就是说李文化承诺这本书一定达到畅销书水准,这已经相当有诱惑力,05年之前网络小说实体销售大获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也只有慕容雪村、今何在等少数几人名利双收。
  但三十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对自己的书能达到畅销书门槛似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于是李文化来了招狠的,他承诺三年内将《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的电影、电视剧、话剧三类改编权以不低于100万的价格卖出去,如果达不到100万,剩下的他来出。
  100万的诱惑何沐挡不住,三十也挡不住,于是空壳公司天地玄黄最终得到了热门网络小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的出版代理权,可是……
  “可是李胖,你难道就不担心吗,万一三年之内你卖不出去那咋办?”何沐担忧的问。
  “不是还有你吗!”李文化嘿嘿一笑,“我想过了,三年时间,你小子在影视圈怎么也该混出点人样了,也该认识点导演制片人什么的了,到时候你帮我引荐引荐,以我的实力自然能忽悠他们买改编权。”
  虽然李文化的想法有点理想,但确实也是最快打开公司困局的办法,“看来这三年我想不努力奋斗也不行了。”何沐无奈道。
  ……
  第二天刘诗诗带着满满一背包的零食悄悄离开了横店,下次再见恐怕要等元旦左右了,何沐继续留下来拍戏,电视剧的表演没什么难度,也没有太多讲究,基本一个路子演下去就行,日子开始过的有点波澜不惊,直到杨七郎“女朋友”的到来才起了那么点波澜。
  七郎剧中的感情戏算是有两段,一个是辽国奸细小琳,一个是山寨王的女儿杜金娥,不过两个角色是同一个人演的,这个人名叫刘晓洁,何沐叫她小婕姐,后来就变成了小姐姐。小姐姐虽然比何沐大两岁,但看起来比他嫩多了。
  小姐姐是南京文工团的演员,军人身份,之前演过几部戏,但都不是主要角色,这次的戏份在她的演艺生涯里算是重的了。不过可惜一个星期不到,刘晓洁饰演的小琳就死了,她的第一个身份也到此为止,下一次以杜金娥的身份出场恐怕要等到元旦之后了,于是又一个和何沐聊得来的女演员离开了。
  何沐倒也不是只和女演员聊得来,戏中另外几个男演员他也相处的不错,像陈龙、袁弘、李东学都已经和他称兄道弟了,因为袁弘和胡歌是铁哥们,胡歌对何沐也不像当初那么冷淡了,但也算不上多么亲密,不过这对何沐已经足够了,关系不疏不密,不影响到拍戏那就行。
  时间已经迫近元旦,剧组是没有放假的意思的,不过拍摄已经进展到了杨六郎、柴郡主、杨业、潘仁美和皇帝几人的剧情冲突中,暂时没有七郎出场,所以何沐有两天假期。
  恰逢此时李胖叫他回去,大唐也叫他回去休整休整,何沐便带着小米飞回了京城,并先一个人去了天地玄黄一趟。
  为了显得正规,李文化租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公司大本营,地方很小,租金很低,另外他还找了两个学生工帮他做事,显得有模有样的。
  “说吧,找我什么事?”何沐坐在李文化的老板椅上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