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9

  “虽然我也很享受那种被大家崇拜着,爱戴着的感觉,虽然我也很想看到你们看到我的时候眼中的星星点点,但是我绝非你们心中的完人,我只是一个喜欢演戏的幸运儿,其他的,我和你们没什么区别,我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喜欢吃臭豆腐,而且吃完了还不嚼益达,如果你们碰到这样的我恐怕会觉得我很糟糕,其实这样就对了,你们不能昧着良心说吃了臭豆腐的我是香喷喷的……”
  “……我知道你们喜欢我,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喜欢我,但请你们为这份喜欢加一个限度,不要喜欢的没边儿,不要丧失自己的人格和思想,有的木鱼年纪并不大,你们要能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如果我不再真、善、美,如果哪天我变得假、丑、恶,请你们告诉我,你们不喜欢这样的我,而这样的我也不值得你们喜欢,也许对于自己的变化我还不自知,你们的善意提醒或许可以挽救我。”
  “所以,如果我做错了,请你们骂醒我,这才是爱我,谢谢你们,我可爱的木鱼们!”
  何沐的博文一出,再次登上当日浏览次数首位,也引起了无数讨论。
  现在的明星都恨不得粉丝能爱死他们,尤其是那些年纪小的追星一族,他们可以为偶像做任何事,比如诋毁竞争对手,割腕,自杀,献身,甚至其他没有理智的事,拥有这样的铁杆或者脑残粉丝是一个明星人气的体现,没有这样的狂粉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明星。
  但何沐却偏偏奉劝粉丝理智追星,甚至说出“如果我错了就骂醒我”这样的话,何沐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有无数青年男女喜欢他,崇拜他,难道他就不担心这样的言论会影响粉丝对他的热情吗?而没有热情粉丝的明星还算得上明星吗?
  其实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何沐的文章发表后,得到的都是非常正面的反馈,除了个别声音说他是在指桑骂槐,指摘同行外,大多数人都对何沐的观点持赞同态度,因为他的观点直指如今随着明星产业化、粉丝专业化之后暴露出的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不仅国内选秀明星的粉丝够狂热,还有那些韩国明星粉丝更是一个赛一个的狂热,喜欢明星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智商,在很多理智的人看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娱乐,畸形的崇拜,何沐年纪轻轻能有这种感悟,并以明星身份提出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这篇文章让何沐得到很多主流媒体的赞赏。
  哀悼日三天,《真宝》剧组彻底停工,复工后,何沐也是一边拍戏,一边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救灾行动,在《真宝》即将杀青的五月底,虎狼影视联合保利拍卖举行了一场慈善拍卖会,广邀京城富商和娱乐圈人士,拍卖会的拍卖品都是《真宝》中用到的工艺品道具,因为还未杀青,只是取部分道具,即便只是一部分,这也是不小的一个数目,拍卖这些工艺品得到的资金将全部捐给文川地震灾区,虎狼的行动再次得到媒体的一片赞赏。
  虽然这是一场“假宝拍卖会”,但拿出来拍卖的都是那些制作精良的工艺品和当代艺术家制作的仿品,除了历史价值不够,它们的艺术价值并不逊色,而且又是为了慈善,所以被邀请的商人和明星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
  最后这些工艺品拍出了1500万的高价,其中最高的拍卖品,一件仿康熙年间粉彩八仙过海图八角瓶拍出了108万的高价,被保利集团董事长,贺帅之子贺屏先生以公司名义收购,其余拍卖品也都拍出了几万至几十万的价格,何沐自己也花了12万买了一把龙泉宝剑,出自当代铸剑师傅之手,平时一把剑也要卖几万的价格。
  随着时间流逝,地震带给人们的悲伤情绪渐渐冲淡,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不管是受灾群众还是心系灾区的普通人,虽然我们仍然关心关注那个千疮百孔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开始出现笑声,比如何沐父母和张梓霖父母见面的时候。
  终于等到老爸从公司抽身出来,并来到京城,何沐立即陪同他们去拜访张老爷子,算是双方父母的第一次见面。
  虽然梓霖父母一个在军方任职,一个是大学教师,何爸何妈和他们比起来有点上不得台面,不过老两口进了军属大院后一点也不怯场,何爸现在怎么说也是当地著名企业家,还进了市人大代表,而何妈也是自诩书香门第,虽然外公只是一个乡村教师,不过这并不影响老妈的自豪感。
  两个小年轻看到四位家长其乐融融的交谈起来,相视一笑,好像也没有电视上演的那样亲家见面分外眼红,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总能表现出身上最好的一面给别人。
  聊着聊着,就扯到了结婚的话题,何妈说何沐已经在京城买了房子,还是独栋别墅,随时可以把梓霖娶进家门,何沐忙拦住了老妈的快嘴。关于结婚这件事他没和爸妈通过气,他们以为何沐肯公开两人的恋情就是为了准备结婚,其实何沐还没这个打算,他还没谈够恋爱,总觉得结婚之后那种恋爱的感觉就变了,再加上对于事业的更高追求,所以何沐更希望保持现状。
  看到何沐的表情神态,明显是没有结婚的打算,梓霖妈妈有点不满,“小沐你之前不是说过要事业有成之后才会结婚的吗,现在你还不算成功?要公司有公司,有房子有房子,作为演员你也很成功,不仅作品还是社会美誉度都很高,你还想怎样?”
  “妈!”梓霖撒娇似的剜了妈妈一眼,她不希望家人对何沐逼得太紧,好像她很恨嫁似的。
  何沐拍拍梓霖的手,“阿姨,其实现在的我离我理想中的成功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有公司,但公司不是我一人的,我只是小股东,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会在走到头的时候才会结婚,但起码让我正式踏上这条道的时候再考虑婚姻,因为我相信那时候的我更加稳定,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将来的婚姻提供保障。”
  何沐觉得现在他还没正式上道,只是一个成功的演员离他的“道”还有很大差距,接下来担任电视剧制片人或许会让他摸到这个“道”。
  “还有,虽然我买了房子,可是连装修的钱都拿不出来,现在的我还不具备承担一个家庭的能力。”
  当初本来是想要用于装修的益达代言费被何沐全都捐了出去,看来房子装修怎么也要等到《真宝》拍完,拿到片酬之后再说了……
第206章
下一部戏
  经过何沐的解释,四位家长没再继续结婚的话题,不过梓霖妈妈要求梓霖在京城的时候多回家住,这也算被何沐的变相惩罚,不想现在结婚,就别想着享受结婚的福利,总是住在一起算什么回事儿。
  对于梓霖妈妈的要求,梓霖只能含恨点头,反正她在京城也呆不了几天了,在面对文川大地震这种特大灾害的时候,身为世界小姐,而且是出自中国的世界小姐,梓霖肯定要为赈灾奔走的,今后一两个月时间她和何沐恐怕要聚少离多了。
  从张家出来后,何家一家人回了何灶家,在那里,何沐一边逗弄着宝宝贝贝,一边接受老妈的唠叨,“刚才在张家的时候我不好意思说你,你现在不想结婚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想法,梓霖是个好姑娘,你可千万别三心二意辜负了她。”
  就算三心二意,我也不会辜负她的,何沐心想,笑着回答,“我的想法我都说的很明白了,我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之后再讨论婚姻的问题,我信奉先立业后成家。”
  何爸道:“你这还不算立业,短短几年都快赶上你老爹我一辈子了!”说到这何泽涛又是自豪,又是愤愤。
  看到公公有点激动,陈雪河调和道:“我觉得小沐说的也没错,天地是文化的业,虎狼是萧放的业,他应该是希望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业,我说的对吧,小沐。”
  还是嫂子细心入微,一语中的,这就是何沐的意思,不过说这个太早,近期内他都会把虎狼当做他的战场,在这片土地磨练自己的能力,第一步就是做好自己制片人的角色。
  “我现在才二十四,你们就逼着我结婚,这不公平,我哥结婚的时候是二十九岁,我要求享受和他同样的待遇。”何沐据理力争。
  何爸何妈想想也是,小儿子还不大,可能是太早在社会上历练,让他们产生何沐已经熟透了的感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的年纪才刚刚大学毕业而已,谈婚论嫁确实有点早了,更何况他混迹在演艺圈,这个圈子里三四十不结婚的也大有人在,他们确实不宜逼迫太紧,而且现在已经有两个大孙子让他们忙活,等什么时候宝贝长大了,再让梓霖生一个续上,到时候又能逗小孙子了,岂不是更好。
  关于结婚的事就这么谈定了,既然要同等待遇,那么何沐必须在二十九岁之前解决个人问题,如果胆敢延期,那就等着何妈的唠叨吧,烦不死你。
  在五月底,作为制片人兼男主角的何沐已经确定了下一部戏的选材,《唐朝好男人》。
  通过这些天的研究对比,另外还有和陶趣多李文化等人的探讨,何沐最终拿下了《唐朝好男人》的电视剧改编权,并定为他的下一部作品,而且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电视剧作品。
  虽然何沐现在最爱的网络小说是《史上第一混乱》,但是这部小说现在的篇幅太少,剧情可能还没过半,而且那些无厘头的笑点恐怕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懂的,也许要等到网络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后,这部小说才是时候改编成电视剧。
  《极品家丁》被无数网络小说爱好者奉为经典,但是对于改编它有两点硬伤,一是架空,二是后宫。架空小说虽然创作上自由度更高,不用受到真实历史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但要想被电视观众接受,则必须把它落到一个具体的朝代上,这样一来改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还有就是后宫问题,林三哥背后的女人太多,太优秀,羡煞旁人也包括何沐,但这并不是被主流收视人群接受的价值观,在网上YY可以,如果转移到电视机上,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看林三哥流连花丛,泡妞打脸,恐怕有伤风化,广电总局那里恐怕也难通过。
  在古装剧中,一个男人有多个老婆是可以接受的,封建社会嘛,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有多个女朋友,多个恋人,这就难以接受了,恐怕这部剧一出就会被女性观众集体抵制了。
  另外何沐还曾考虑过《诛仙》这类仙侠题材小说,《诛仙》作为网络文学的优秀代表,名气可以说是最大的,在成功改编成网游之后,书迷们强烈盼望着能有电视剧版面世,但没人敢啃这块硬骨头。何沐也只是想想,没敢动手,他觉得自己是尽善尽美的那种人,要么不拍,要么就拍到最好,拍到后人无法超越,想要把《诛仙》拍好,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非常之高,虎狼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就连擅长此类题材的唐人也是选择拍仙剑系列的第三部,而没有打诛仙的主意,所以何沐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唐朝好男人》身上。
  《唐朝好男人》在起点中文网的历史分类上算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实体出版后更是增加了读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起点这个很好的平台,《唐朝好男人》在网上拥有非常多的拥泵,当然影响力和《诛仙》、《极品家丁》是没法比的,但对于影视剧改编,《唐朝好男人》有它的优势。
  首先,历史穿越剧虽少,但口碑很好,看看《寻秦记》和《穿越时空的爱恋》就知道,对这类剧,观众们还是喜闻乐见的,其次,《唐朝好男人》这部作品的质量不错,文笔幽默,让人耳目一新,穿越过去的主人公不掺和争霸争权,一心发展自己的小家庭,这样的写作方向也更利于何沐的改编。
  何沐决定改编这部剧的时候就有了充分的思考,他不会按照原著拍,甚至会有非常大的改动,这是影视改编不可避免的,好的小说原封不动变成电影电视剧不一定就好,甚至很差的可能性更大。
  《唐朝好男人》可取的地方在于人物刻画非常鲜明,王子豪、陈学颖、二女、二娘子、四丫头、兰陵公主这些人物通过作者的描写跃然纸上,性格迥异让人看一眼就能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就是对于生活细节的描写让人对唐朝生活好像身临其境,能很好的了解盛唐时代的风土人情,是了解历史的一个好途径。
  但是《唐朝好男人》也有流俗的一方面,那就是不停的发明新鲜事物并剽窃后世的诗词,其实对于网络小说,这是最基本的,没有哪个穿越者会放着后世一千多年的人文财富不用,那些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生活经历是每个穿越者的最大财富,也是他们在古代崛起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把这些桥段用在电视剧上就有些不妥,按照小说发展,唐朝必将变成一个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唐朝,甚至以后会不会灭亡都是难说的事。
  虽然广电总局没有对穿越剧做出不能改写历史之类的具体规定,但从《寻秦记》和《穿越时空的爱恋》可以看出,无伤大雅的小地方改动可以,把一些现代的词汇和小发明创造带到古代也没问题,但是涉及朝代更替以及帝王命运的问题基本没有人会去碰,真嬴政即便死了,但还是有一个假嬴政统一六国成为秦始皇,朱允炆虽然最后穿回了现代,但还是留下了葬身火海的传闻,成全了“据历史记载”五个字。
  《唐朝好男人》也该如此,何沐给主人公王子豪的定位就是发展小家,不顾大家,涉及到唐朝国运的事他一概不掺和,涉及到改变历史发展的发明创造也一概没有(或者少来点),因为和兰陵公主的感情问题,本身又是勋贵子弟,王子豪不可能不卷入朝廷纷争,但是这个时间要推迟,要等到这部剧快要结束的时候,什么时候掺和到武后和朝臣的斗争中,差不多也就是王子豪一家该离开大唐的时候了。
  王子豪虽然来到了大唐,但最好不要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大名,这点可以通过和武后的矛盾纠葛,让她帮忙抹掉或者减淡王子豪的历史影响力,从而让历史回到既定的方向。
  如果王子豪穿越一场,没有改变历史,没有改变历史人物的命运,那么基本就失去了网络小说的YY爽点,那么穿越一场的意义何在,制作这部电视剧的意义又何在?
  当何沐把《唐朝好男人》这个选题交给萧放,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讲给他听后,萧放提出这个疑问。
  “这个,我有自己的考虑。”何沐道。
  纵观中国古装电视剧,讲述唐朝题材的几乎都是围绕那些帝王将相来讲,而且讲的几乎都是斗争,皇帝和大臣的斗争,皇帝和皇子的斗争,大臣和大臣的斗争,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全新面孔的唐太宗,他和他的重孙子唐玄宗是大唐朝人气最旺的两个帝王,两人的故事也被演绎了无数遍,但是有哪部电视剧是讲唐朝普通人民的生活的呢?又有哪部是唐朝市井故事的呢?答案是几乎没有。
  作为《唐朝好男人》的制片人,何沐就是希望通过王子豪这个现代人的视角,带领观众们走进大唐,通过主人公接触的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以及朝堂上的大人物,了解唐朝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娱乐方式,对同一件事,唐朝人和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又有哪些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等等,总之一句话何沐要还原一个最接近历史的大唐!
第207章
《唐男》启动,《真宝》杀青!
  历史书写的是大人物,所谓历史其实就是王侯将相的历史,但是构成历史长河的是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普通人,剧版《唐朝好男人》不仅要匀一部分篇幅给那些普通人,还要把以前的电视剧中不怎么重视的市井生活展现出来。
  王子豪本就是一个落寞的小贵族,娶的老婆是上不得台面的商贾之女,他接触较多的也是那些市井之流,何沐希望通过王子豪的现代人视角,把盛唐时期的人文风貌全都囊括到这部剧中,寓教于乐的把关于唐朝的知识和常识传达给那些看电视剧的人,他要让人们知道影视剧不仅仅只有娱乐功能,它们还可以起到宣传文化,教授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
  为了尽可能真实的还原高宗时期的大唐风貌,何沐会邀请中国几所高校的历史系教授作为本剧顾问,相比于近年来历史剧漏洞频出,常识错乱的问题,他要在细节上做足文章,保证观众可以放心看到他们的剧,不必担心会接收到错误的知识。
  听何沐说,感觉确实不错,“这样,你做个关于《唐朝好男人》的策划案,把你的那些想法都写上去,这个你应该会做吧。”
  “没问题,老蔡教过我。”
  在五月底,六月初,何沐就一直忙着拍戏和写策划案,同时他还在写《唐朝好男人》的剧本纲要,可能他没法独自完成这个剧本,因为他毕竟是新手,如果他来写的话,写得慢,容易耽误进度,可能要年底开机,但是剧情走向他也有大致的思路,所以把路线写出来,然后他委托天地传媒帮他写剧本,他只作为剧作者之一,并起监督作用,保证剧本风格和走向能遵从他的想法。
  天地传媒除了李文化贝思涵还有几个笔杆子很硬的年轻人,很有写剧本的天赋,这个月李文化贝思涵就要毕业了,毕业季事情多,何沐不愿麻烦他们,就让他们尽情的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吧,所以写剧本的事就交给何沐和天地传媒的那几个年轻人。
  看到何沐的策划文案后,萧放很得意自己当初能把何沐拉进虎狼,如果执行得好,《唐朝好男人》拍出来之后将会是一部娱乐性和专业性都无可挑剔的精品电视剧,无论是妇女还是青年,无论是工人还是学者都能从这部戏找到自己想要的,可见何沐在影视制作方面的天赋。
  “放哥,你到底同不同意啊?”萧放看策划案的时候,何沐有点坐不住了,这毕竟是他多日来不眠不休的心血,“反正改编权我已经买了,剧本也开始写了,导演也挑好了,就等你批钱了。”
  萧放笑看了何沐一眼:“哦,导演是哪个?”
  “陶趣多啊。”何沐道,在还没确定拍什么的时候何沐就确定了这部戏的导演人选。
  陶趣多从华谊跳槽至虎狼,期间参与过多部热门剧集的拍摄,一般都是担任副导演职务,在《长安乱》之后又先后在《胭脂雪》中任执行制片,在电影版《空姐》中担任监制。这对年轻的陶趣多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赏识,他的那些投身影视行业的同学们基本都是从底层做起,现在能成为副导演的都算是个中佼佼者,能像陶趣多这样的更是独他一份,可他还是希望能真真正正独立完成一部导演作品,这是每个导演系学子的心愿。
  作为陶趣多的朋友,虎狼的股东之一,何沐认为他的新剧不会有太高难度,让谁导都差不多,所以就提前许诺给了老陶,所以陶趣多在《空姐》还没杀青就开始帮着何沐出谋划策,到底该改编那部小说。
  听到何沐选择陶趣多作为导演,萧放并没表现出太多的惊讶,陶趣多的经验和天赋让他具备了成为一个正牌导演的基础,影视圈像他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老板赏识的机会,只要把导筒交给他们,他们不一定就比那些已经成名的导演差。
  萧放本想自己提拔陶趣多,不过既然何沐选择了他,那就他吧,“这个计划和导演人选我都同意了,下面就是筹备工作了,你和陶趣多都年轻,有点经验,但不老道,我让蔡建杰去帮你们,你是制片人,老蔡做监制,希望你能首战告捷。”
  “拍摄资金的事儿……”何沐又道。
  “三千万你觉得够吗?”萧放问。
  当初《长安乱》就是号称三千万投资,但因为没有大牌明星,最后只花了两千五百万,《唐朝好男人》不是武侠剧,基本不需要威亚,故事几乎都是发生在长安城内,差不多一个影视城就能搞定所有取景需要,这两方面可以省不少。但是何沐现在的片酬涨的厉害,比《长安乱》时期至少要多一百万,另外何沐也不希望自己制作的第一部剧太过星光暗淡,所以会请一些比较大牌的演员出演剧中几位重要的女性角色,人选未定,但片酬可以确定不会太少,所以两方面互相抵消,何沐觉得两千五百万的投资基本可以应付。
  何沐知道虎狼先后投资了《团长》、《真宝》等三四部电视剧,公司的资金流肯定不能支撑,萧放应该是用了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所以他不愿给他太大压力,“三千万足够,其实两千五百万就差不多了。”
  萧放摆摆手,“现在拍戏,专业演员和群众演员的酬劳都在涨,场租费也在涨,每年都有一个不小的涨幅,多准备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就这么定了,这部新戏投资三千万,可以先批给你五百万做前期的准备和宣传,等正式开拍再把余下的钱分批打给剧组账户。”
  尽管萧放这么说,何沐还是决定把投资控制在两千五百万以内,出了虎狼公司,王鸣飞打电话告诉何沐《一杆147》的后期制作已经完成,以她专业摄影,业余导演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非常精彩,一点也不沉闷,或许这是因为安乐聘请了香港名剪,有“江湖第一剪”美誉的林安儿做剪辑吧,据说林安儿是在担任《赤壁》剪辑期间,在完成了上部的剪辑,还没开始下部的那段时间被江至强礼聘过来的。
  林安儿常为动作片做剪辑,由她剪辑完成的《一杆147》干净利落,把斯·诺克运动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她曾说过剪《一杆147》时她是一气呵成的,感觉非常好,她的剪辑功力很好的中和了内地文艺片导演镜头里的那种温吞,让《一杆147》不那么沉闷,可看性强了不少。
  听到王鸣飞的赞赏之情,何沐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部影片,不过王鸣飞说他们已经看过了成片,当时只是八一和安乐的领导和电影的几位幕后主创在看,何沐如果想要看就等着电影参加电影节的时候去看吧。
  “这个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能赶得上吗?”何沐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