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697

  李世民勃然大怒,李言庆却面无表情。
  “秦王,孤只是尽为人子的本份,至于什么忠良……孤却不知。孤只知道,尉迟恭不过是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的逆臣,除此之外,一概不知。至于秦王欲如何,孤不在意。若秦王想要为尉迟恭报仇,只管撒马过来。孤只想提醒秦王,邕王乃我父王,我为父报仇,天经地义。”
  看着暴怒的李世民,言庆反而越发平静。
  当利矢离弦,穿透了尉迟恭的脖颈刹那,李言庆就非常清楚,自己和李世民,已成为敌人。
  既然成为敌人,那所谓的礼数就无需再提。
  要打就打,李言庆绝不会轻易低头。平静的凝视李世民身后众将,李言庆的心境,突然生出一丝古怪的波动。没有了房玄龄,没有了杜如晦,没有了长孙无忌……李世民,还是李世民吗?
  也许,自己并非是没有机会……
  什么机会?
  李言庆也不清楚。
  这念头只是在他脑海中闪了一闪,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言庆发现,所谓的千古一帝,只是后人站在芸芸众生之中仰望的结果。后世太祖那首诗词里,不是写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豪言壮语。其实,当你站在一个高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所谓的伟人,不过如此。以前之所以会生出仰慕,只因为自己站到那个高度而已。
  也许……
  李言庆连忙把这念头掐灭!
  现在什么时候,居然这般胡思乱想吗?
  就在这时,从洛阳方向传来隆隆脚步声。李世民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刻调集人马,想要前来阻止这场战事。同时,当洛阳唐军开始调动的时候,石林山的杜如晦姚懿同样得到了消息,随之调动人马前来相助。
  两支大军,如同两条长龙,迅速逼近荆紫山下。
  “大将军,切不可轻举妄动。”
  王通催马来到李世民身旁,低声道:“洛阳方定,局势上不明朗。如果此时与河南王开战,势必会给那王世充可趁之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河南王虽不会好过,大将军同样不好交代。”
  看得出来,李世民有点抓狂了……
  身为天策府的谋主,王通有提醒辅佐的职责。
  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李世民和李言庆这个时候翻脸,于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不过相比之下,李世民会遭遇致命打击。原因嘛……呵呵,李言庆交权的势态非常明显。李渊把他招至长安,就是为了分化他手中的权利,消除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若换做旁人,引爆洛阳动乱,说不得是死罪。
  可李言庆是宗室,更是当今名士!
  李渊不可能杀了李言庆,最多将罢了他的王位,把他圈禁起来。
  而李世民呢?
  王通很清楚,李世民的野心。
  这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同时又是皇帝的嫡子。李建成虽然被封为太子,可只要他一天没登上皇位,李世民就保留一丝机会。君不见,隋朝太子杨勇当了近二十年的太子,最后还不是被杨广所乘?有了这个成功的案例,李世民的野心,就不可能熄灭……这也是李世民如此看重洛阳之战的一个原因。他希望能借由洛阳之战的胜利,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地位。
  杨广,似乎也是这么做的!
  当年杨广主持平陈之战,主持突厥之战……
  开皇年间的战事,几乎都留有杨广的影子。这也是杨广在登基后,能迅速坐稳龙椅的原因。
  李世民,正在重复着一条杨广的道路。
  所以,如果他现在和李言庆发生冲突,而引发起洛阳之乱的话,定会对李世民造成致命打击。
  李世民心里清楚,李言庆心里清楚,王通杜如晦等人心里面也清楚!
  这也是李言庆决意伏杀尉迟敬德的时候,杜如晦虽然不太同意,但也没有坚决反对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终究是个果决的人!
  一个能果断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人,头脑一定是非常冷静。
  当他听完王通之言后,渐渐冷静下来。许久,他咬牙切齿,手指李言庆半晌,突然拨转马头,厉声喝道:“传孤诏令,三军回营……从即刻起,未得孤王诏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军营。”
  “那尉迟叔叔就这么白死了?”
  秦用脱口而出。
  却见李世民目光阴冷的在他身上扫了一眼,秦用打了个寒蝉,顿时闭口不言。
  秦用是个莽人,但秦琼程咬金,却不鲁莽。刚开始,他们也没反应过来。但很快的,就分辨出这其中的端倪。
  秦琼和程咬金相视一眼,而后目光复杂的看了看李言庆,拨马随李世民离去。
  其余众人,也纷纷收拢兵马,只留下王通和崔善福两个人,负责清理战场。崔善福此前在洛阳为官,王世充归降后,崔善福就投靠了李世民,任王府詹事。一方面是因为他确有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崔善福出身豪门,而且是管城崔氏嫡支,李世民希望借由崔善福之手,敲开中原世胄门阀的大门。
  王通和崔善福催马上前,距离言庆十数步之远停下。
  “李郡王,您这又是何苦?”
  崔善福苦笑道:“如此一来,秦王定会向长安奏报,弹劾于你,到时候……”
  李言庆的目光略显几分柔和之色。
  “崔大兄,邕王是我爹!”
  只这一句话,足以堵住崔善福所有的话语。
  天地君亲师,谁又能说李言庆为父报仇,做的错了?要怪,就只能怪李世民自己。明知道有李言庆这个关系,还要保尉迟恭……这明显就是要把李言庆推到对立面,未免得不偿失。
  王通则神色复杂,凝视李言庆。
  他千算万算,惟独没有算到李言庆会如此烈性。在明知功高震主的状况下,还敢如此嚣张跋扈。王通原本以为,李言庆归唐之后,会相对低调一些。毕竟长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理应韬光养晦才是……等事情平息一段时间后,再设法修补关系,把李言庆拉拢过来。
  想必李言庆也是个聪明人,也能够分得出轻重。
  按照王通的想法:利字当头,再大的仇恨也能化解……史书上这一类的事情,可是多如牛毛。
  王通想的不错!
  曹操能不计杀子之仇,而接受贾诩张绣,成就曹魏基业;刘玄德却因为兄弟之情,执意与孙吴反目,造成夷陵之败。
  可他却疏忽了一件事,有些时候,有些人做有些事情,无需计较得失。
  他幽居龙门山十载,闭门苦读,学识的确是大有长进。只是有些时候,不免还带着些书生气……套用句成语:纸上谈兵。
  “下官王通,见过河南王。”
  王通开口,拱手见礼。
  李言庆眼睛一眯,半晌后微微一笑,略欠身,“王先生,一别十五载,尚安好否?”
  王通说:“劳王上挂念,王通尚可……王上,通欲取回敬德尸首,不知可否?王上之仇以报,想必不会再为难敬德的尸身吧。”
  李言庆沉吟片刻,突然长叹一口气。
  “今杀敬德,实非我愿。
  然杀父之仇,孤不能不报……不过人死百了,孤亦不愿追究下去。孤累了,王先生自便。”
  说完,他下令收兵回营,再也没有看尉迟恭尸首一眼。
  这时候,已过二更。
  李言庆与崔善福一拱手,催马在众人簇拥下,扬长而去。
  人已经杀了……杀了就杀了吧!有甚个长吁短叹?套用一句比较庸俗的话:该死屌朝上,不死屌晃荡。哪怕是那李世民,又能耐我何?不过,看这状况,李言庆知道,事情并未结束。
  ……
  李言庆为父报仇,于王世充投降的第二天晚上,诛杀秦王府大将尉迟敬德!
  天一亮,洛阳大街小巷就开始流传这样的一个消息。同时,也传达给洛阳人一个信息,那就是李言庆,抵达洛阳。
  言庆是李唐宗室,更被封为河南王。
  换句话说,洛阳日后将会成为他的封地,按照隋朝旧制,亲王封邑万户,实封八百户;郡王封邑五千户,实封六百户。不过这个封邑里面的‘户’,已不是战国时期李狸变法时设定的一户五丁计算,而是以一户三丁来计算。其中,三分之一,需输于朝廷……
  李言庆如今,其实就是洛阳名义上的所有者。
  哪怕李世民身为亲王,比李言庆高出一个品秩,却只能被算作客人。洛阳的主人,是李言庆!
  洛阳人,从仁寿四年开始,就把李言庆当成了自己人。
  在他们看来,言庆二十二岁的年纪中,最重要六年就是在洛阳渡过。他在洛阳成名,在洛阳求学,在洛阳击鞠招亲,在洛阳拜师学艺……如果这样还不能算作是洛阳人的话,还有什么能算得上?
  巩县?
  那不过是李言庆落脚的地方。
  荥阳……其实和李言庆没有半点关系。要知道,言庆是宗室,他的祖籍理应被算到陇右,而非荥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