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697

  说完,他转身要走。
  郑言庆却突然唤住了他。
  “沈光,把那匹黄骠马牵过来。”
  沈光犹豫了一下,转身离去。不一会儿的功夫,他牵着黄骠马走过来,把缰绳递给了郑言庆。
  言庆把马交给了麦子仲。
  “麦公子,你也是条好汉。不管从前咱们有什么误会,今日就一笔抹消。
  你要建功立业,我也不好阻拦。人各有志……不过圣人有云:欲善其工,先利其器。你从平壤到辽东,需奔袭千里。若无好脚力,只怕就算到了辽东,也难以有所作为。这黄骠马也算宝马良驹,留在我这里,未免有些可惜了。今赠与你,权作壮行之礼,祝你能建功立业。”
  为大将者,若无好脚力,如断双足。
  麦子仲在平壤先失兵器,后丧坐骑,正需寻一匹好马。
  他也不客气,接过黄骠马,然后与郑言庆拱手道别。冯智玳跟在他后面离开,而冯果犹豫了一下,解下身上鹿皮兜囊,缓步走到了郑宏毅跟前,轻声道:“郑校尉,这兜囊中有金创药,你随身带好。记住,三天一换药,很快就能妥帖……你救命之恩,菓儿会记在心里。
  若有机缘,咱们再见。”
  平壤城里,郑宏毅为袍泽之情死战不退,与冯果而言,确如救命之恩。
  郑宏毅接过兜囊,轻声道:“冯果,你多保重。”
  冯果清秀面膛,露出灿烂笑容。
  “郑公子,你也保重。”
  说完,他扭头一路小碎步,很快就追上了冯智玳和麦子仲。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郑宏毅不知为何,心生一丝惆怅。
  郑言庆走到了郑宏毅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宏毅,你再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子时过后,咱们就动身启程。”
  郑宏毅一怔,脱口而出道:“这么快就走吗?”
  “快吗?”
  言庆一笑,“只怕有人,会比咱们更快!”
  说完,他不再理睬郑宏毅,而是吩咐大家清点人数。走了一百多人后,峪谷中留下来的,共有一百五十八人。其中有弓弩手四十余人,虎卫四十余人。剩下的,多以排镩手和水手为主。
  马匹大约有七八十匹,倒也足够使用。
  言庆和谢科商议片刻后,决定将骑军纳入郑言庆麾下。弩手、排镩手和水手打散开来,分成两队。
  谢科引一队人马,窦孝文引一队人马。
  沈光负责照顾郑宏毅,阚棱和雄阔海,则跟随郑言庆。
  如此划分之后,倒也清清爽爽。不管是谢科长于治军,窦孝文也是从火正队正,做到如今的旅帅,经验丰富。他们知道如何带领人马,而言庆麾下虎卫,则以机动为主,去掉所有重甲,换为轻骑出击。虽然冲击力比不得早先配有甲装骑具,但机动性和灵活性,却大大增加。
  从平壤到新罗,路程同样不近。
  长途奔袭,机动性和灵活性必不可少。为此舍去甲装骑具的冲击力,郑言庆倒不觉得可惜。
  过了戌时后,冯果再次进入峪谷。
  “郑公子,麦公子让我告诉您,我们准备启程出发了!”
  郑言庆倒是不觉得奇怪,微微一笑,“一路保重。”
  冯果把一卷牛皮地图,递给郑言庆,“麦公子说,你们从这里前往新罗,若无地图只怕会有麻烦。这是军中发放的地图,虽未必准确,但比起先前你使用的地图,却好上百倍。麦公子还让我转告您,新罗人虽与我朝有盟约,然则新罗金氏,却是反复无常之辈,不可不小心提防。”
  新罗金氏,也是新罗国王族。
  如今新罗国国王,名金伯净,是新罗国第二十六代国主。此前曾多次与隋朝盟约,意图夹击高句丽。开皇十八年,新罗国再次和隋文帝递交盟约。可是当隋文帝动手之后,金伯净却迟迟不肯动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隋文帝最终未能再对高句丽用兵,可新罗国的反复无常,却让隋文帝,乃至继任的隋炀帝,都感到非常厌恶。
  言庆点点头,“请代我向麦公子道谢。”
  “如此,告辞!”
  冯果匆匆离去,郑言庆站在原处,打开了地图。
  地图上非常清楚的标明了前往新罗的路径,言庆看罢之后,心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些把握。
  不管借道新罗能否成功,都是目前最为妥帖的办法。
  毕竟从平壤到新罗,这一路上的关卡不多,而且高句丽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于辽东,恐怕也无力顾及新罗的动向。不过言庆还是记下了麦子仲的那番话,新罗金氏,不可以尽信……
  不止是因为新罗人曾言而无信。
  事实上,这新罗人,正是后世棒子们的祖先。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高句丽人是棒子,其实不然。
  若按照血统来说,高句丽人只是生活在辽东的一个少数民族,濊貊人和扶余人组成。在西汉初年,自辽东杀入朝鲜半岛。而朝鲜原住民的三韩,则退至朝鲜半岛东部,后来渐渐形成新罗和百济两国,与高句丽人三足鼎立。言庆对于棒子这个极度无耻的民族,没有好感。
  但现在,由新罗借道,无疑是最安全的办法。
  他目送木毅麦子仲等人离开之后,看看天色,已过了子时。
  于是将众人全部唤醒,列队与峪谷之中。言庆跨上玉蹄儿,手持重槊,扫视三队人马,心中感慨万千。
  也不知,这一百五十八人,能活着回到中原者,能有几何?
  他深吸一口气,露出一抹灿烂笑容,马槊朝空中举起,槊首在皎洁月光中,泛起了森幽寒光。
  “出发,我带你们,回家!”
第三六章
新罗(一)
  天空中最后一线光明,已被暮色吞噬。
  火烧一般的云霞黯淡下去,铁灰色的阴影占居半个天空。
  合掌溪的水,已经被染成红色。战场上的大纛混杂一起,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尸体。一支隋军,和高句丽人疯狂的站在一处。刀光中,人像砍草般倒下,浓重的血腥味儿,冲天而起。
  高建武不到四十,但头发却呈现出灰白颜色。
  面颊瘦削,如刀削斧劈一般,棱角分明。此时,他正站在一面大纛旗下,鹰隼般的目光,凝视平原上最后的战斗,眼中不带丝毫情感。凄惨的叫喊声,不断传入他的耳中,隋军的人数,也越来越少。
  “王上,萨水有战报传来。”
  一骑快马,疾驰而来。
  马上骑士在百步外下马,一路小跑,来到了高建武的跟前,单膝跪地,沉声禀报。
  高建武的目光,渐渐收回。
  “讲!”
  “汉城在凌晨遭遇袭击,城外两座军寨被焚毁,寨中军马被劫掠一空。由于当时天光未亮,汉城军主无法准确的观察敌情,故而未有出战。”
  此汉城,并非后世的汉城。
  而是距离平壤大约六十里左右的一座坞堡,囤积有不少辎重军械。此汉城,也是高句丽人对新罗百济用兵的一处辎重基地。不过由于隋军渡海,使得高句丽人的所有力量都集中于平壤北部,和辽东一线。于是平壤东部和南部,虽有军镇坞堡,但兵力并不算太多,主要是用来防御新罗和百济的蠢蠢欲动。
  高建武瞳孔一缩,瘦削的面颊,微微抽搐。
  自高句丽王高元独子高宝藏被杀之后,高句丽王室发出追杀令,高建武就不得片刻的清闲。
  隋军虽然败退,但高句丽人并未因此而掉以轻心。
  从沙卑城也好,从莱州湾也罢……隋军随时都可以调集海船,再次对平壤发动攻击。毕竟,大隋帝国疆土广袤,人口众多。庞大的国力,绝非高句丽人可以承受。如今高句丽人,凭借辽东城、国内城和乌骨城三足鼎立,虽然拖住了隋军的脚步,但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苦战。
  辽东大人,莫离支乙支文德,凭借个人的智慧,能撑得住一时,未必能撑得住一世。
  与此同时,东部大人,大莫离支渊太祚,驻守于南水长口镇,以监视隋军的动态,以及震慑百济新罗两国兵马。可以说,高建武手中的可用之兵并不算太多,乃至于整个高句丽腹地,他的兵力也算不上充足。
  以如此兵力,清剿一支支散落于平壤平原,南至南水,北至萨水(今清川江)的隋军溃兵,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尽快解决平壤的战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此,高建武率部清剿,在短短十余日的时间里,已剿杀了超过二十支隋军溃军。可问题是,那个杀死高宝藏的隋军将领,至今音讯全无。高元一次次派人催促,让高建武,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他的压力,不仅仅是源自于隋军溃兵,更多的,是源自于平壤城中,那个与他同父异母,却高高在上的兄长,阴冷的目光。平壤之战,高句丽人反败为胜,大破隋军,正是出自于高建武一手策划。
  当来护儿攻入平壤外廓之后,高建武却秘密联络了渊太祚,请他收拢高句丽溃兵,在城外伺机。
  他亲自率领五百名死士,从平壤内廓的秘道中,偷偷潜入罗郑遂空寺,趁隋军毫无提防的时候,做突然袭击。与此同时,渊太祚在城外配合行动,内外夹击之下,令隋军大败而归。
  毫不客气的说,高建武立下首功。
  然而,他却感受到了来自于高元的杀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