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697

  郑为善坐在一旁,没有出声。
  徐世绩看罢书信以后,收好向郑言庆看去。
  “言庆,可有什么好主意?”
  郑言庆心中苦笑:这种事情,我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他睁开眼睛,“郑叔叔,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根据荥阳来人所言,还有我家中长辈的书信来看,似乎有些严重。最主要的是,七房似乎吞下了南来郑氏,所以实力暴涨。言庆你也知道,大公子辞去了洛阳曹掾之后,安远堂在朝中再无半点根基可言……而南来郑氏在江南经营许久,颇有根基。虽说在朝中并无根基,可是其财力雄厚,七房得此臂助,自然不会甘于人后。”
  南来郑氏?
  郑言庆一蹙眉,暗道一声,原来如此!
  郑氏在两晋时期,分为南北两宗。一宗留守荥阳,一宗则随东晋迁移至了江南。
  南祖郑氏的始祖,是北祖郑氏郑晔的三弟。
  不过南迁之后,南祖只持续了五代。至第五代时出了一个郑敬宾,楚人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在当时极具权柄。但到了北齐北周对峙时期,南祖郑氏彻底没落。
  但由于在江南经营百余年,所以财力极为丰沛。
  如今大隋统一天下,特别是在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流通加大,也使得南祖郑氏产生了想要归宗认祖的念头。毕竟,他们能背靠荥阳郑氏,始终是一大助力。
  南祖归宗的事情,早在郑大士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作。
  当时郑大士也是非常积极的筹划此事,想要将南祖一支,纳入到安远堂的旗下。
  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此事中断……
  没想到,这么一大锅菜,居然落到了七房的手里。怪不得郑善愿一改往日的立场,积极的帮助七房入主安远堂。说穿了,这是要为南祖郑氏,创造足够条件。
  “我爷爷好吗?”
  郑言庆突然话锋一转,笑问郑为善。
  “哦,世安老爷子在荥阳挺好。
  大公子对他颇为依仗,还在百花谷那边拨出了三百顷的田庄,归到老爷子名下。”
  “哦?”
  郑言庆眼珠子一转,呵呵笑道:“大公子对我祖孙,的确是很照顾啊!”
  “是啊,大公子如今,对老爷子非常尊重。”
  “荥阳作坊,现在如何?”
  对于郑言庆这种毫无头绪,宛若天马行空般的问题,郑为善也觉得有点发懵。
  他不明白,这荥阳冶铁作坊,和郑世安又有什么关系。
  只是,郑言庆既然问了,他也不能不回答。
  “情况不是太好……自从陛下转而从南方订制兵器辎重,荥阳这边的状况一直不太妙。
  南方制作的兵器精良,而且价格不高。据说陛下新组骁果,所用的兵器铠甲,尽出于南方工坊。大公子前些时候查账,发现自去年以来,荥阳工坊亏空达七万余贯……若非其他产业支撑,单只这一个荥阳工坊,就足矣令安远堂库府告罄。”
  “有这么严重吗?”
  郑言庆沉思许久,猛然起身,“马三宝,你去我书楼里,将北面书架上从上而下第三层,有一个木头匣子拿来。”
  马三宝在外面应了一声,就跑去书楼。
  郑言庆笑了笑,“那除了南来郑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原因嘛,肯定还有……”
  郑为善想了想,苦笑道:“其实你也应该听说过,归昌公和大老爷的政见一直不太吻合。开皇二十年,太子之争时,归昌公要扶持那个人,而大老爷则看好陛下。
  结果呢,陛下获得了胜利,大公子在那之后,一路官运亨通。
  先皇驾崩时,归昌公意欲与汉王联手,结果……汉王事败,归昌公被削去爵位。
  所以一直以来,归昌公对咱们这一房就怀有敌意。只是从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以至于难以动手。现在大老爷走了,大公子又白身接掌安远堂,归昌公觉得时机成熟。再加上南来郑氏的因素……呵呵,我觉得这后面,未尝不是归昌公推波助澜。”
  归昌公,就是现在荥阳郑氏著经堂的族长郑善愿。
  郑言庆对这位归昌公了解不是太多,但是从他两次站队错误来看,估计也掀不起太大风浪。不过,他这次借助七房郑士机吞下南来郑氏的契机,试图将六房,也就是郑仁基这一支赶出安远堂,时机把握的倒是非常巧妙。
  如果郑仁基不能妥善应对,还真就会很危险。
  对于著经堂的这一次有针对性的行动,想必其他各房,也在思忖着种种利害。
  这时候,马三宝将木匣子取来,摆放着郑言庆跟前。
  言庆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一摞图纸,但目光并没有停留在图纸上,而是思索着其他的事情。
  “郑叔叔,叔祖如何看待此事?”
  郑言庆说的叔祖,是郑为善的叔父,二房家主郑道玄。
  郑为善摇摇头,“我叔父倒是没有说什么,而且在来信中还吩咐我,要我好好做事。”
  郑道玄,也是个老狐狸!
  什么好好做事,分明是要坐山观虎斗,而后得渔人之利。
  让郑为善好好做事,只怕是想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谋取最大的利益。最好是能借助郑为善之手,一举掌控住洛阳的产业。不管郑仁基到最后是否能把持安远堂,洛阳这边的利益,已经被二房把持手中。这老家伙,出手就要割下洛阳一大块肉啊。
  言庆抬起头,看了一眼郑为善。
  “郑叔叔,这件事我需要好好想想。
  你也知道,我年纪小,对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发言权。只是我觉得,大老爷故去后,咱们安远堂在族会里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不能在族会中发出声音,日后怕会非常难过。”
  郑为善不解的向郑言庆看了一眼,有些不太明白,郑言庆的意思。
  不过言庆既然这么说,显然有送客的意思。郑为善就算是再不懂事,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于是起身一拱手,“那我先告辞了!”
  “郑叔叔,请转告大公子,特别是我那句话,还请大公子三思。”
  “我定会转告大公子。”
  郑为善告辞离去。
  客厅里,只留下了徐世绩和郑言庆两人。
  “言庆,你刚才那句话,莫不是想……把郑爷爷,推进族老会吗?”
  徐世绩拉着郑言庆的手,偷偷询问。
  郑言庆嘿嘿一笑,伸出手一把搂住了徐世绩的脖子,“我不仅要让爷爷进族老会,还要为你,谋划一个大好前程。”
第二九章
回荥阳(一)
  为徐世绩谋划前程?
  那是扯淡!
  郑言庆很清楚,隋朝的寿命,不会超过十年。十年后,徐世绩才二十多岁,此时的前程,又有什么用处?他知道,徐世绩虽然和他关系不错,但是他需要一条更有力的线,让徐世绩和他联系在一起。
  有李基在,郑言庆很清楚,自己和李阀已经扯上了关联。
  但这还不够!
  李二那厮长大后心狠手辣,连亲兄弟都不放过,何况是一个族人的学生?郑言庆想要牢牢的抱住李二的大腿,同时还要编织出一张能够保护自己的关系网。
  徐世绩是这张大网中的一个点,还有早先的杜如晦、房玄龄,都是这张网的一份子。只要有这么一张网保护着他,他就能安安心心的抱李二大腿,逍遥快活。
  说起来,言庆挺遗憾。
  李渊两次来到洛阳,却又两次和他擦肩而过。
  想想真是不甘心……可他也知道,李渊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非常尴尬,非常微妙。
  去年末,洛阳街头出现了一首民谣。
  歌曰: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这首在后世极为著名的《桃李章》出现,使得杨广开始心生疑虑。是谁做出的这首民谣,又是从何处传出?谁也说不清楚!然而,在桃李章出现不久,李渊就被罢去楼烦太守之职,从一个实权诸侯,一下子变成无甚权柄的殿内少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