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空神仙传(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898

  只是……
  老者虽然在大笑,但是计划失败,心中却是充满了苦涩。
  却在这个时候,刘胜之忽然止住了笑声,郑重的对这老者说道:“河伯前来,可愿听令?”
  这老者顿时一呆,冥冥之中就有着庞大的气运撬动法则。
  他只是稍稍一犹豫,就拜倒在地:“河伯听令!”
  法印之中就陡然一亮,一道光辉照耀下来。落在老者身上,冥冥之中的强大气运落下。
  在一片金光之中,就有着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反馈给了刘胜之。
  这老者神色复杂,虽然同样是一下子坐上了河伯宝座。但是情形却完全不同。
  虽然成为了河伯,但是日后却是要听从刘胜之的命令。
  “为我封锁黄河,不许有任何军队渡河……”刘胜之喝道。
  “是!”这河伯便是一应,整个人的光芒轮转,消失在了夜空之中。
  刘胜之负手而立,静静的站着。脸上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
  凭着刘胜之现在的一句话,自然不可能让这老者成为真正的河伯。便是他刘胜之就算成为真正的天子,也没有那个本事。
  这黄河可是天下第一大河,承载了太多东西。河伯之神位位格也是太高,便是能够真正册封,所要花费气运,也不在少数。
  刘胜之根本不做如此想法,但是其成为这一段黄河的河伯却是问题不大的。
  快要天明时分,姚硕德二人终究不死心,弄来几艘大船,想要乘着夜间偷渡黄河。
  却无端发起大水,波涛汹涌。一艘船翻在了黄河之中,船上挤的密密麻麻的一千多精锐尽数淹死。
  另外两艘船面前逃回岸上,却是再也不敢冒险下水了。
  这次偷袭失败之后,二姚才终于真正的死心,放弃了渡河回到关中的打算。
  再等了两天之后,确定二姚当真已经退兵。刘胜之才留下了五千人马继续驻守此地,然后带着麾下军队向着长安方向赶去。
  经过两次分兵,尽管刘胜之的军中补充过几次人手。但是现在麾下却也只剩下了七千人马,而且现在差不多一半都是新招募的士兵。可以说,战斗力已经大大的减弱。
  但是,听闻刘胜之带兵回到长安,那姚兴依旧惧怕的撤退,解开了长安的包围。
  只是这么一来,军心却是越发的动摇了起来。大军刚刚撤出没有百里,就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却是数路兵马眼见着姚兴前途无亮,却就投奔刘胜之,投奔光明来了。
  等到姚兴退到了扶风时候,麾下的大军就散去了一半,剩下的兵力却就不过只剩下五六万。
  而这个时候,刘胜之绝没有姑息养寇的打算。带着已经暴涨到了六万人马的大军,一路再次向着扶风追去。
  如今形势已经彻底的颠倒过来,变得汉强而秦弱。每一天都有着无数坞堡的开始投靠汉军,反而开始有着大胆的豪强武装,开始袭击后秦。虽然力度不大,但是人心向背,却也可知。
  这就不是有德无德的问题了,却当真正是形势强弱的问题。
  姚兴无奈,只能接着再退到了刚刚设立不久的秦州去。
  所谓的秦州,原本就是那西秦鲜卑乞伏氏之地。几年前刚刚被姚硕德所灭,也就是陇右之地。
  这一次,刘胜之却也是到了极限,再没有追杀到底。却是他现在看起来威风,声势煊赫,但是其实已经如同幼童举大锤一般的危险。
  六万大军云集在身侧,而真正的汉军却不过六千而已。其他都是各路刚刚投靠降服的军队。
  若是一帆风顺还罢了,但是只要出一点小亏,恐怕这些人就要崩散。更是把现在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在领着这样的军队长途跋涉,征伐陇右,那简直是危险到了极点。
  因此,刘胜之毫不犹豫的占据了散关,命了一地豪强为扶风太守,帅兵驻扎防守散关之后,直接退兵回了长安。
  这个时候,温明所率领的两万援兵也都赶到,这一下子,关中的汉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六万。
  再有长安这样的坚城在手,可以说,居中驾驭各地豪强的数万兵马,整个关中急已经彻底到手。
  尽管后秦的军队和实力几乎都没有歼灭消耗多少,但是却把姚硕德姚绪的十万精兵堵到了河东。又把姚兴赶到了陇右。
  但是整个关中四塞,却是已经彻底的拿到了手中,也就是说,整个关中之地,已经落到了刘胜之的手中。
第065章
关中四塞(十一)
  消息传出,轰动天下。就算是江左那些墙头草们,自从知道后秦派出五路大军进攻大汉。
  本以为刘胜之都要焦头烂额,搞不好更是要倒霉,心中本就已经生出了许多别样的心思。却根本没有想到,刘胜之会如此凶悍,居然反杀了回去,夺取了关中。
  这消息一传回江左,原本的那些生出了其他心思的墙头草们,立刻的就把所有念头都老老实实地收了回去。
  这个时候,便是再不以为然之人,却也在这般神迹一般的大胜之下,开始怀疑刘胜之可能真的是天命所钟,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辉煌的胜利?
  拿下了关中,这汉家祖陵之地。所拥有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拿下儒生世家的耳朵之中,却就更是如此了。
  “汉王其非高祖再世乎?”消息传到了北地的清河郡,传到了崔家家主崔潜耳中,足足在自己书房之中坐了一天一夜,走出来之后,忽然叹道。
  其子崔宏听得大惊失色:“大人何出此言?大人身为朝廷黄门侍郎,主掌心腹,如何能够说出这般的话来?”
  崔潜就冷笑了一声:“什么朝廷,不过就是沐猴而冠罢了……主上在,这烂摊子还能撑着,主上一死。这慕容氏又能如何?”
  崔宏木讷不敢多言,他是老实人。自幼就被当做神童,读书种子。一心读书,却第一次听到自家父亲居然赤裸裸的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自然是一时间连话都吓的说不出了。
  “没出息的东西!读书读傻了。”崔潜心里暗骂一声,却也无可奈何。
  以前时局太过混乱,便是他在后燕朝廷上也都是韬光养晦,自然不愿意让儿子懂这些权谋之道,只是任其读那经学典籍而已。却没有想到把儿子给读得傻了。
  他目光看向一边,孙子崔浩正在正襟而坐。却毫无半点他父亲听到这话的震惊神色来。不由微微点头,笑道:“浩儿,你说呢?”
  “是,大人。我看那汉王也像是高祖再世,不对,比高祖应该要更加英明神武的多。
  高祖当年封汉中而发迹,暗渡陈仓,夺取关中,这才成就帝王基业。如今这位汉王同样也是从汉中发迹,掩有益州,再夺关中。
  关中蜀中都是号称险塞,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得此二地只要好好经营数年,足食足兵,出关就可席卷中原。吾山东无所可挡也……”
  “黄口小儿,胡说八道。什么吾山东无所可挡了。当今朝廷治国虽然弱了一些,但是还算是兵强马壮。到时候和那汉军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崔宏板起脸来,教训儿子。
  “小小年纪在大人面前,休要大言不惭!”
  正训斥着,却听崔潜喝道:“让浩儿说话,你莫要插口!”
  崔宏一时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是,当今这燕国朝廷。民生败坏,人口凋敝。数年之前甚至有军粮供应不上,以至于禁止民间养蚕,以桑葚为军粮的。单单只是这一点,已经足见贫弱了……
  这些年虽然好了一点,仗虽然打的少了。但是对于百姓压迫还是极重,便是世家豪强也多有不满。
  当今主上……”
  “你还没有出仕,非是燕国之臣,就不用称呼主上了!”崔潜淡淡地说道。
  一句话让崔宏倏然而惊,这话是什么意思,那简直是再明显不过了。
  “是,当今燕主豪杰。还能镇压得国内平安……但是如今燕主……”
  这话连崔宏都反驳不得,慕容垂躺在床上,重病在身,已经尸居余气。
  若非是这个时空的参合坡大战被刘胜之插了一脚下去,害的拓跋珪马失前蹄摔了个半死。以至于这一场仗,后燕虽然大败,但是没有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的那么凄惨。
  也没有慕容垂强撑着病体去找拓跋珪决战,吓得拓跋珪夹着尾巴落荒而逃,以至于差点吓哭出来的……
  却也是这最后一场远征,耗尽了慕容垂元气。更是在参合陂见到燕军惨死士兵堆积如山,全军放声大哭,以至于郁闷吐血,最终病死。
  总之,这个时空的慕容垂这个时候因为没有那场出征,所以还没有死,依旧强撑着在床上不肯咽气。
  但是无论怎么看,慕容垂也是尸居余气,病死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而那太子慕容宝在参合陂被拓跋珪打的大败,精锐战死无数,几乎全军覆没。战死的士兵堆积如山,声望更是跌到了极点。
  没有人会相信慕容宝继位之后,能够守护得住这后燕的江山。
  在这般情况之下,还说什么后燕军力强大,却就太过搞笑了。
  事实上,若非现在拓跋珪倒霉,在参合陂追击慕容宝的时候,马失前蹄被摔成重伤。现在不得不偃旗息鼓,恐怕单单只是一个拓跋珪就足以成为后燕的大敌了!
  事实上本来如此,在原本时空轨迹之中,慕容垂一死。差点被吓哭了的拓跋珪恼羞成怒,逮着那慕容宝就是狠揍。那后燕也不过多撑了五六年,就彻底的完蛋了……
  身在局中,活在当下,每一个人的眼前都是混沌不清。谁也不会知道,历史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但是,现在不论是崔潜还是崔浩,尽数都看好汉王刘胜之。
  “听闻关中是当年国都所在,儒者云集。孙儿想去关中游学,请祖父大人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