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766

  但是他们还是露出了讪讪的笑容出来,赔笑着,彷佛文大天师说了一个多么有意思的笑话!
  文飞只好耸耸肩,带着乌细鲁玛妮坐上了最高处的位置。身份地位之间的差距,从来都是用各种表面形式来确定。
  而又不断的用着各种微小的不起眼的细节来不断暗示,加深心理印象。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学问!
  显然,这个文明的人们,还都没有掌握这一种高深的学问。
  “我知道大家都在担心我是来毁灭世界的!是不是?但是大家其实根本用不着这种担心,我可没有那么无聊……把世界都给毁灭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文大天师顿了顿,接着说道:“何况,难道各位不觉着那预言之中的一切已经实现了?”
  “预言实现了?”这话说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是一惊,难道这世界真要毁灭?
  “乌细鲁玛妮,把那预言的内容再说一遍吧?”文飞笑道。
  乌细鲁玛妮乖乖的说道:“当操纵着雷霆的死神,走出雨林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是时候,河流都会被变成血水,整个世界都会被鲜血染红。
  他会从雨林之中召唤出来无以计数的大军,像是潮水一样的涌过来。杀死一切敢于抵抗的人。
  到时候,沉睡之中的单马尔就会苏醒。他会发怒咆哮,让天空被黑色的雪花给笼罩,河水都会烧开,那个时候,世界就最终会被摧毁。”
  听完乌细鲁玛妮的预言,文大天师拍拍手说道:“看,这些预言之中的东西不都实现了么?我从雨林之中走出来,带出来了无数雨林之中出来的武士们,更让发怒的火山埋葬了霍科阿罗图和伊玛纳达罗图的武士。难道不是这样么?”
  听了文大天师的话,每一个人细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好像预言还真的是已经实现了啊!顿时所有人紧紧皱住的眉头也都松了开来!
  文大天师心中暗笑,这些人还真的好骗啊!不过,也就在这些人都开始觉着预言已经实现的时候,文大天师已经开始觉着冥冥之中那种神秘的,自从听到这个预言之后,就缠住自己的一股神秘无形的丝线给松了开来。
  这种感觉很是玄奥,代表着他文大天师渐渐开始进入命运的领域之中。而在文大天师的理解里面,所谓的命运,不过就是时空。
  ※※※
  “外臣等拜见尚父!”耶律大石和萧干等人,在草原之中的一座大帐之内,老老实实地拜见文大天师。
  过了半晌,文飞这才慢吞吞的说道:“各位起来吧,不用多礼了!”
  如此慢待,并没有引来任何的不满,甚至这些家伙也都不敢有着丝毫不满的念头。
  “现在仗打的怎么样了?可是收服了上京和中京了?我准备过得几天,就奏请官家,让契丹主回到上京来,主持契丹的国政!”文飞轻描淡写的说道。
  听到这话,几个人面色无疑都复杂的很。一边是高兴,毕竟耶律延喜代表的是大辽,或者说现在的契丹的正统。
  大宋肯放耶律延喜回来,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大宋准备遵守承诺,没有吞并契丹的意思。尽管日后,契丹就要成为大宋的一个外藩而存在。
  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让耶律延喜回来,每一个人心里都不大乐意。毕竟让这么一个昏君回来管事,谁知道他会把国政弄成什么样子?
  更别提萧干这个当初都有自立野心的家伙了,他心里有鬼,对于耶律延喜回来,更是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不过这种事情,由不得他做主罢了!
  “启禀尚父,上京和中京的女真残党都已经被肃清了!”耶律大石沉声说道。
  已经是夏末了,天气依旧炎热。耶律大石上次所受的伤,差不多就已经痊愈了。不过整个人显得消瘦了不少,好在看起来精神依旧不错!
  “很好,我上次让苗雷和你们说过的事情怎么样了?”文大天师问道。
  “启禀尚父,我等就是听到苗将军的话,这才赶来聆听尚父教诲!”萧干连忙发话,表示忠心。他现在也就只有紧紧的抓住大宋这个粗大腿了!
  “嗯……”经过这差不多一年的时光,文大天师巡游了整个北地,如今看起来,更加渊深难以测度。
  文飞点点头,笑道:“这般便好,我辈军人么。建功立业,功名只在马上取,如今这东北已服。便算是再有几个女真余孽,也不过是疥癣之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说着,微微一笑:“想必二位也不肯就这般虚度一生吧?”
  耶律大石义正言辞的道:“尚父此话太过偏颇,我辈军人自然当以保境安民为要。何况突厥国和我契丹有亲,又哪里能随便攻打!”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连萧干都吃惊的张大了眼睛,不相信这个家伙居然敢在文大天师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文大天师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的笑了一句:“那林牙的意思,就是不愿意带兵了?”
  这话噎的耶律大石一阵沉默,他和耶律延喜可是一直不怎么对付。真的把兵权给丢了,还不定耶律延喜回来之后,会怎么炮制他。
  在原本的时空之中,耶律延喜就不怎么待见他,最后才让耶律大石带着两百兵马出走西域,在中亚做出好大一番的功业。
  文飞笑道:“人各有志,我向来是不愿意勉强别人的。只是我丑话说在前面,我大宋既然已经开发辽东。此地又不像是关内一般,有城垣防守,容易被人攻击……”
  耶律大石的脸色再变,不论是上京还是中京。离着辽东都是太近,也就是文大天师说的随时可能威胁到辽东的势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耶律大石自己,也不肯的。
  他们辽国当初非是不知道辽东富饶,无奈这些契丹人管理国家的水平相当粗放,基本上实行着一国两制。
  原本像燕云这样的汉地,实行汉家制度。而游牧之地,又实行着另外一套制度。
  再加上辽东苦寒,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大规模开发辽东之地。便是真的有那个心思,说句不好听的话,从组织力到财力物力都是远远的不足。
  而大宋现在一夺取辽东,看这样子,就有着大规模的开发的念头。如果真的让汉人把这辽东给开发了,他们女真人休想再把辽东给拿回来了。
  就算对于辽东没有一点非分之想,但是正如文大天师所说,那上京和中京离着辽东都是太近了。
  就算是文大天师没有想对付他们,他们自己也有些不安稳。
  “契丹主归来,自然是要驻跸在上京的。不过嘛,这么部队放在这里,却又不肯西进,林牙意欲何为?莫非是想谋反?”文大天师简简单单的说。
  耶律大石的脸色再次一变,不是这个大帽子的问题。而是文大天师的决心问题。
  看起来文大天师再已经下定了决心了,任何不听命令的绊脚石都要被搬掉。而现在他耶律大石,就是这么一个绊脚石。
  虽然耶律大石对当初败的稀里糊涂的,十分不满。文大天师孤身一人入燕京,降服整个城池。
  在传说之中,更是为文大天师增添了无数的神秘的光环。可他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些,就完全成了背景了,而且是专门为了衬托文大天师英明神武,神通广大的背景。
  这种悲剧角色,一向有着一个专门名称叫做丑角……
  想他耶律大石何等自负之辈,想想都要吐血啊!
  但是现在真不是他耍性子的时候,他问道:“漠北广大,照样可以容纳我契丹人放牧!”
  文大天师失笑道:“漠北如此贫瘠,林牙愿意终老此地,我也没什么意见!”
  不论是耶律大石还是萧干,都是默然无语。开什么玩笑,便是契丹人,都已经以文明开化自居。便是当时辽国,主意的重心也都移到了燕京。
第四十章
西域攻略
  让他们一辈子呆在那只有草地和牛羊的漠北草原上,一辈子和那些臭烘烘的羊马打交道。没有豪宅广厦,没有歌儿娇女,没有文明,那种情况,还不如杀了他们算了。
  “西域自古富饶!”文大天师软硬兼施:“虽然附近有着沙漠,却是商路往来,又有冰山灌溉,土地肥沃。更何况连接河中之地,当年大唐和大食为了争夺河中,连续打了一百多年!”
  顿了顿,又道:“我大宋继承大唐,为天下正统。你契丹虽然出身荒鄙,但是这两百年来,也是沾了王化。便如你林牙大石,熟读儒家经典,考了科举,做了翰林。”
  听着文大天师的悠悠的话语,耶律大石心中那种满满的对抗心思,不自觉之间,就有些削弱了。
  “当初就有人劝我,反正女真人都灭了。为什么不随便把契丹也给全灭了,不过也就是随手的事情,花不了多大的功夫!”
  听着这话,耶律大石和萧干脸色难看。也不敢出言反驳。
  便是耶律大石对于当初在燕京莫名其妙的做了俘虏,一直不服气的很。但是就算没有此事,让他打败女真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这些不可一世,差点就灭了辽国的女真人。在文大天师手下,也不过是一战而亡。想想大宋军队的那恐怖的战斗力,耶律大石就算再不服气,也只能默认文大天师说的话。
  文飞微微笑道:“你们知道我当初是如何说的么?”
  萧干赔笑道:“定然是尚父顾忌和我契丹的百年的兄弟之情!”
  文大天师连连摇头,说道:“我当时说,入华夏者为华夏,出华夏者为四夷。契丹百年来汉化,差不多也能算我华夏文明之邦。兄弟相残,却也不必赶尽杀绝!”
  听了文大天师这话,几个人大都有些意外。连耶律大石都颤声问道:“这么说,尚父也都认为我大辽……”
  文大天师哈哈大笑:“便是你林牙,我都把你当做华夏之人的!想那炎黄之时,华夏也不过一部落之地,若是无那百川汇海的胸襟气魄,又如何发展到如今。”
  华夏从来不是单纯血缘,而是血缘加上文明综合。
  在一种先进的主体文明的基础上,不断的主动增添新的血液,这才正理!而那种所谓的被动融合么……话说当年的古希腊罗马,可都是黑头发的灰眼睛的,不论是发色和皮肤的颜色都比较深。
  而那些凯尔特,日耳曼蛮族入侵之后,到了现代的那些西方白人,一直以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人自居。
  天知道当年古希腊罗马的主体文明种族到哪里去了……
  便如同亚瑟王的传说,原本就是英伦上面原本的对抗凯尔特人的罗马残余势力。
  现在倒好,直接被凯尔特人的后裔当成了自家的祖先来夸耀起来。那位真正的亚瑟王和他的国民们,恐怕早就被那些凯尔特人们杀光了吧!
  再如同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所谓被称作民族融合的大屠杀。这便是所谓的被动融合了!
  所以这主动融合和被动的融合,却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听着文大天师的话,连耶律大石都有些默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