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766

  幽州城现在变得热火朝天,好像一个大工地一样。整个城市都在不断的扩建。
  有着充足的人力,那么多因为战乱而导致的灾民聚集在这里。完全可以以工代赈,免费征集庞大的劳力来重新修建一座燕京来。
  虽然从感情上来说,文大天师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地方。大概是在现代时空所带来的恶劣印象。毕竟在后世给人的印象之中,那就是一个不适宜人居的所在。
  但是同样的,文大天师不得不承认,明清以后在此立都有着天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文飞看来,中国历史从地域上来看,有着两个时期。一个是以关中洛阳为核心的时代,在一般人的印象之中,这个时代往往就是强汉盛唐,生机勃勃。
  而后一个,却就是以燕京为核心的时代。却往往给人以暮气沉沉,或者日暮途穷的感觉。这般说似乎有些夸张了,但是就连现代时空的首都,同样都没有给过文大天师什么好印象。
  不过在文飞看来,其实这都可以从神秘学和和经济因素上面来分析。从气运上来说,龙脉东移。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在汉唐时代,西域经济发达,东西方往来的丝绸之路。因此关中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到了后世,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却阻隔了东西方商路的往来。关中之地,从此之后就再无兴起的机会了。
  同样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有西方,大陆上的通道被阻隔之后。西方人就开始想方设法的要从海路上寻找到通向东方的航道。
  从而开始了大航海的时代,找到了可以轻易掠夺的美洲大陆。完成了血腥的原始积累,打败了以前强大的敌人。
  在西方和他们在大陆十字路口的敌人们为敌的千多年时间里,占据了地利,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十字们,拥有庞大的财力和物力。凭借优势,在绝大多数的时间之中压着西方打!
  但是自从全球大航海之后,西方得到了美洲大陆的庞大财力之后,量变引发质变,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就迅速的占据了上风,以至于绝对的优势。
  而受此影响,中国也被迫的从一个进取型的国家变成了保守型的国家。
  一切离开经济因素来讨论人性民族性这些东西,都是放狗屁或者是狗放屁。
  当随着丝绸之路这个东西方交往通道的断绝,西域衰落下来之后,中原政权就再缺少西进的动力。
  汉唐时代的赫赫武功,也是建立在对于西域财富的渴望上面。所以大唐的军队甚至最远都还打到了恒罗斯去。这都是有着强大的财力来支持,而并不是靠着农耕文明创造的那么一点富余的财富。
  但是西域衰落下去之后,原本自然环境就恶化的西域就越发变得越发荒凉,再也吸引不了中土政权的目光。
  同样的,原本匈奴突厥也是借着东西方商路的巨大财富而支撑强大的帝国。在西北方向变得荒芜之后,那能够耕种,物产丰饶的东北就变成了强大民族温床,并从此困扰中土政权以后上千年的时光。
  而蒙古人却不同,蒙古人的背后财力支持的却是大食人。帮着蒙古人理财,甚至是帮忙他们处理劫掠的各种财富,换成源源不断的军资的都是那些善于做生意的大食人。
  文大天师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留下契丹人,压缩蒙古人或者后来草原民族的生存强大的空间。
  这是一招险棋,后患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没有一种具体的政略能够管千秋万世的,只要在眼前弊多利少,就完全可以做了。后面就看自己对于形势的调整了!
  而大宋,从地理上来看,依旧处于关中洛阳这个圈子。但是西夏还有大陆十字路口的动乱阻隔了丝绸之路,而东北方向的富饶和广袤开始孕育出中原的强大对手。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同样是一个大转折的时代。整个全球大势,都在这个时代进行着悄无声息的巨大变化,并且开始影响着以后千年的全球格局。
  都在这个时代所奠基!
  所以不管如何,文大天师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在这个以全世界为棋盘的棋局上面率先布下了两颗子。
  一个是占据东北,解决滋养外患温床。另外一个,却就是能够让大宋在这全球竞争之中,笑到最后的美洲的!
  得美洲者,得天下!
  所以,这靠近关外的燕京城就算是文大天师在个人感情上面再不喜欢,也要立都于此。
  而且在此地建立国都,有着一个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好处。在中国的历史格局之中,不管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都是以北统南。
  就算是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或者后世的炮党以南统北。但是结局每一个都看到,朱棣迅速的迁都北方。而炮党,甚至连最终的统一全国都没有做到。
  因此,中国历代帝都只能选择在北方。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百万人口的巨大城市的物资运输的问题。在古代技术条件下,最可能的大宗物资输送,靠的还是水运。
  长安的物资输送在大唐时代,甚至在初唐都已经到了顶点。连皇帝都不得不在荒年粮食涨价的时候,带领大量的军队,王公贵族们前往洛阳就食。
  从洛阳运输到长安这么一段,已经成为了运输力量上面的巨大瓶颈。
  而开封,此处战略上面的劣势先就不谈,单单只是水运上面,也已经到了极点。
  如今大宋的运河,已经全然靠人力来维护。各种各样的解决水力问题的办法,都没有成效。黄河淤泥越堆越高。完全需要大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
  只要看看原本历史之中,那次大伾山下黄河为之改道的大水灾就可以知道。北宋政权垮台之后,没有人维护的运河是多么的脆弱!
  而燕京却有着北方帝都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离着海岸并不远。在后世的到燕京的运河运力也陷入极点,却可以轻易的改成海运。
  事实上,在元代大都一直都是通过海运来把各地物资运去的。
  因此燕京之地首先就能解决这么一个天大的问题!有着其他地方代替不了的优势所在,所以才成为元代之后,将近千年的帝都所在。
第六十九章
牛耕和码耕
  若是以前的赵佶,可能很难和他讲通这个道理。他也绝对不是有着那么大的魄力的迁都的人物,但是现在前生后世都已经明了的赵佶,却就已经下了决心。
  不过想想离开繁华富庶,人间天堂一般的开封,跑到这燕京这个破地方来立都。只要想想这难度就有多大了!
  现在还不急,先把燕京建设好之后,再宣布迁都,就容易的多了!
  没有人知道,文大天师的脑海之中想着什么。只是看着他悠闲的在各处工地上绕圈,到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所到之处,那些灾民民夫们像是风吹麦浪一般的跪倒在地。如果不是凭着大宋强大的,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运抵而来,他们这些人恐怕能活下来的并不多。
  不过恐怕没有人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大宋也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或者确切的说是朝廷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尚父,如今已经免除了三年的赋税。你和官家有这般大手大脚的花钱,现在又要再进行这么大的工程建设,朝廷财力可支持不下去了啊。”户部尚书聂昌哭丧着脸。
  “嗯……”文大天师的目光罩在聂昌身上,让他心惊肉跳,却不得不咬着牙关说道:“连官家都减膳撤乐,宫里面的太监宫女都放出去不少。现在皇家开支都不到原来的三成了!”
  文飞微微一笑,看来赵佶这货大受刺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了。
  “现在国库之中都快干净的可以饿死老鼠了!”聂昌继续哭穷。
  “那简单,我看朝廷的冗官和冗兵不少,干脆就撤掉了吧!连官家都开始节省开支了,朝廷也不能养那么多的废物吧?”文大天师轻描淡写。
  但是让聂昌一下子就有力量五雷轰顶的感觉:“尚父,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有什么万万不可的,说出来听听吧?”文大天师不以为意。
  聂昌的嘴巴张了张,很想说连王荆公变法,都不敢碰这问题。更早的范魏公倒是碰了,却碰的头破血流。
  不过想想,现在这两个人能和尚父比么?可以说现在大宋最有权力的都不是大宋的官家,而是眼前这位。
  眼前这位尚父,功业之盛,超迈千古。当年他在赵佶面前夸口说出,要灭亡西夏辽国,混一天下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当成笑话来听听。
  没有想到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文大天师不仅真的把西夏和辽国都给灭了。甚至还打败了更加凶残的女真人,一下子为大宋扩张了一倍还有多的领土,恢复汉唐旧治。
  如今以他在大宋朝之内的民心,再加上手中掌握这的巨大的军权,财力。可以说就算是改朝换代,都是易如反掌。
  偏偏看起来眼前这位文大天师没有一点改朝换代的心思,便是连官家赵佶那么多疑的人物,也都丝毫没有疑虑这位尚父天师。倒真的是史书之中,难得的佳话了!
  聂昌肚子里啧啧称奇,嘴上更是说不出任何反对的意见来了。
  凭着现在文大天师的声威来说,就算是一朝开国太祖都不为过。挟带着刚刚打败辽国和女真的巨大声势,以霹雳手段行改革之事,这个时候,还真没有半个人敢跳出来反对。除非是自己找死!
  文飞冷冷淡淡的说道:“聂户部已经去过辽东沃土了吧,比河南路如何?”
  聂昌苦笑:“便是两湖都比不得,更别提河南了。我从来只以为关外都是苦寒贫瘠之地,却从来没有想到辽东居然也有这等沃土,难怪汉代会在关外立四郡。”
  文飞点点头:“这是最为难得肥沃的黑土地,乃是天赐之沃土。是我汉家屹立于世的根基。天与不取,反受其殃。难怪会有契丹女真等国从这里强大起来!”
  他指点江山:“我欲移民到那辽东去,将这块天赐之地给开发起来。”
  聂昌微微蹙着眉头,他见过那片土地到底是如何的肥沃了,自然不会反对,只是觉着棘手,说道:“此事自然是好事,但是移民过去,需要强大的财力和物力,现在朝廷拿不出钱来……”
  “本朝不抑兼并,穷者往往无立锥之地。这些地方都是好移民的,还有那四方冗兵,该裁撤的都要裁撤。至于补偿么,一人可以在辽东分得一百亩地,如何?”文飞早已经盘算过了。
  聂昌一听,脑中顿时活络了起来:“不错啊,要是朝廷说关外土地如何肥沃富饶,不信的人肯定是多些。但是若是尚父来说,想来大家都会相信的!这样一百亩地,不知道能够吸引多少人过去。就怕这原本的许多地主家里,找不到足够的长工了……”
  这就是信用问题了,历代官府在百姓眼里都没有足够的信用。反而有事的时候,却埋怨百姓不相信。却忘记了自己平日所作所为,凭什么让人相信?
  而文大天师就不同了,天人下凡,行走大地。天然就有种神秘的色彩,再加上他文大天师可从来不会滥用自己的信用。
  因此在普通百姓那里,却要比朝廷的话管用多了。再加上宗教的信仰的因素,这种煽动力就更加强大了!
  文大天师只是指引个方向,具体怎么操作还是要靠聂昌自己的。这货在历史上也是个能臣,虽然名声貌似不怎么大。
  聂昌马上就考虑起了细节和各种可行性的问题,算来算去,又被一桩难事给困扰到了,为难的道:“只是有一样,尚父,那牛可不够用!按照历代惯例,新开垦移民,往往由着官府来组织。会向百姓借贷种子农具,还有耕牛。这其他都还好说,耕牛却是肯定不够的。”
  文飞脸上露出了一个笑意:“这简单!”
  聂昌精神一震,想不到自己觉着是天大难事的问题,在文大天师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尚父果然是尚父,就要听文大天师能够说出什么好主意来。
  文飞微微一笑:“这北地什么东西都缺,就是不缺马。牛耕不成,那就用马来耕!”
  聂昌听的目瞪口呆,几乎以为文大天师在开玩笑了,用来耕地?这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