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766

  声音通过扩音器不断的滚滚传递开来,几乎堪比雷声好像响亮。似乎整个东京城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刹那之间,那两千多西夏的贵族大哭起来,哭声震天。既是被这种威仪给震惊到了,要知道大宋有这般神威的话,西夏怎么也不敢和大宋为敌一直这么多年。心中又是后悔又是害怕!
  另一方面这时候如果不哭的凄惨一点,让赵佶饶他们一命。那等下,万一赵佶吐一个“斩”字。他们可就倒霉定了……
  赵佶见到这么一幕兴奋之中,也带着一丝兔死狐悲的悲哀。毕竟,这李乾顺说起来,也是和他赵佶几乎平起平坐的一个人物,落到这般下场,让赵佶在快意之中,难免也有些不是味道。
  代表着西夏的江山社稷的宗庙社稷神主灵位,被一一扔在神霄天宫之下,一把大火点燃上去。
  早已经干透了的柴枝泼上力量滚油,顿时熊熊燃烧起来。黑烟滚滚而起,直冲上半空。连坐在顶层的玻璃顶之下的赵佶,似乎隐隐约约的都能感觉到火焰的热力。
  这时候的黑烟就带着奇异的火焰,微微的发着一点金光,居然烧出了十几米之高。
  “尚父这是……”赵佶惊讶的问道。
  文飞哈哈大笑:“西夏代表社稷祖先的神主牌位都被烧了,代表着最后一缕西夏的气运都被焚烧。这西夏再无半点复国的可能了!”
  赵佶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西夏之主的那么一点兔死狐悲的同情心思也都不知道抛飞到哪里去了。他仔细再看一眼。
  似乎隐隐约约的,真的似乎可以见到无数代宫殿和庙宇,在大火之中不断的坍塌……
  李乾顺和那些亡国贵族们,再也支持不住,哭的也就越发的大声起来。代表这西夏祖宗龙气,彻底的被铲除。再无机会复辟了!
  文飞的目光缓缓转向西北,便见那神主一烧,原本那就已经暗淡之极的西夏天柱,就在这个时候彻底的崩塌,原本还被收束住的气运,就有许多缓缓融入这大宋的天柱之中。
  而那大宋氤氲的气运,覆盖了过去,彻底的占领了西夏故地。只要在有十几二十年,彻底消化了西夏的故地,那么就能把原本西夏的气运全部都给消化掉。
第三十一章
亡国君臣
  “尚父。”赵佶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些个亡国君臣杀是不杀?”
  文飞冷笑一声:“杀了作甚?留在这里跳舞不是更好?”
  赵佶哈哈大笑,他宣布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李氏既然归降,就免其一死,封其为恭顺侯。饶其妻女……其他西夏罪臣,也都免为平民……”
  李乾顺和那些西夏的这些亡国贵族们,听到这话。就是从刑场上走了一遭下来,不知道多人浑身软瘫了大半,喜极而泣。
  更多的人却是有喜有悲,喜的自然是免去一死,悲哀凄凉的却就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了。从此之后,这些人就是大宋名下的臣子百姓,再不是一国的统治者了。
  然而历史是胜利者书写,这个时候,便是他们的心理再是复杂。也都只有老老实实地跪下去三呼万岁,再拜谢恩。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想些什么,也许只有千百年轰,一些吃饱饭闲的蛋痛酸溜文人,会描摹这些人的心理吧?
  文武百官也都再拜搢笏,把笏版插在腰带上舞蹈,三呼万岁。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也在远处,跟着呼拜万岁,一时间万岁的声音响彻京城。
  赵佶激动的浑身发抖,感觉这是一生人之中最为荣耀的时刻。
  党项西夏,从宋太宗的时候就开始正式和大宋为敌,一百多年来,双方大战小战无数,多少贤臣良将,都派到了西北,庞籍,范仲淹,韩琦,司马光……却始终无法奈何西夏。
  现在西夏的国主,却跪倒在了自己的脚下,向自己哀呼求饶。西夏神主社稷,都在一把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就凭这一些,自己的功业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列祖列宗了。除了太祖之外,其他祖宗可都远远不如自己。
  就算自己死后,陵墓之前,不算方腊那造反的贼子,只是凭着吐蕃和西夏,就可以立下两个神圣功德碑了。
  不,不,朕怎么会死?赵佶心中叫道:朕还要扫灭辽国契丹,不仅要收服燕云十六州,而且跃马草原之上。混一天下,再立人皇之功业……
  他的目光深深刺入了云层之中,见着空中如同棉花一般的云层翻搅着,一条巨龙的似乎就横卧在天际。
  而在赵佶的旁边,文飞也在仰头看着昊天元气之海。
  破其国家,灭其社稷,夺其气运,但是如今大宋气运不强反弱。不过这些早在文飞的预料之中。
  战胜灭国不难,难的更是如何在灭国之后。有效的吞并治理这些土地,是最重要的。
  而恰恰是在刚刚灭亡帝国之时,还未来得及消化敌国的土地人民的时候。就好像是一条蛇刚刚吞了猎物的时候一样,恰是最虚弱的时候。
  亲眼看到这种情况,文飞不得不把自己原先设想的马上进攻辽国的想法给按捺了下去。
  只是想要好好消化掉被吞并的土地,而不至于引起反噬,这却就需要合适的人选坐镇才好。
  “尚父,在想些什么?”赵佶注意到了文飞的神态,好奇的问道。
  “官家准备如何对待那些刚刚打下来的国土?”文飞问道。
  赵佶毫不犹豫的道:“自然是建官设县了,怎么尚父认为不妥?”
  文飞摇头道:“这是长治久安之法,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妥当的。只是这些国土,却是刚刚被打下来,一个处理不好,可是又会惹出大乱子!”
  赵佶哈哈大笑:“有尚父在,怕什么!只要尚父派去足够的道士,到处传教……就足以让那些党项遗民乖乖的听话了!”
  文飞苦笑,却还是正色道:“起码还需要一只大军,驻扎在当地五年时间,不能轻易撤出。这才能镇压的那些遗民,不至于反乱!”
  赵佶听的连连点头,道:“其实西夏吐蕃之间,最为富饶的却就是河套之地。若想长治久安,还得大量移民过去……反正陕西诸路贫瘠,迁徙点人口过去,怕是不是什么难事!”
  文飞听了,却是摇头,他从来没有打算大量移民到那河套之地。
  “怎么尚父以为不可?”赵佶诧异的道。这可是历代以来,都是行之有效的治长之策。
  到了文飞现在这个地步,考虑的都是更为深远,更为战略性的东西了。他直截了当的问道:“官家觉着如今的关中如何?”
  赵佶刚刚就说了陕西诸路贫瘠,那关中地区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文飞娓娓道来:“自从秦国之时,关中修建郑国渠之后,就号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赵佶不断的点头,这却是事实。反倒是后世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却是山寨货。
  “可是为何到了现在关中衰落成这般模样?”文飞再次发问。
  赵佶刚刚张嘴,想要说郑国渠。却忽然想到,大宋虽然早在国初之时,就得出郑渠久废不可复的结论,秦汉时代横贯泾洛之间的郑国渠到唐后期已经完全失去效用。
  由于各河流下切严重,河床固定,很难再围堰横绝,诸川引水渠口相应地也向上移动,于是不仅上游与引泾工程分离,而且诸水自成渠系,独立发展起来。
  相对来说,也算是复修了郑国渠!
  想到这里,赵佶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但是却说不出来。
  “关中之地,原本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便是因为环境破坏太厉害,不复昔日富饶。而这河套地方,只是半农耕半游牧的所在,环境还要比关中脆弱的多。若是迁徙人口过多,大面积开垦土地,破坏环境的话,怕是也用不着百年,整个河套地气的植被也都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文飞缓缓的说道:“其实,就算现在,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也要比汉唐的时候脆弱的太多。
  西夏为什么难以灭亡,便是因为其首都兴庆府,和我们大宋之间隔了一个毛乌素沙漠。这沙漠,在汉唐时分,可是没有的……”
  被文飞这般一说,赵佶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来。他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环境之类,但是听到文飞这般解说,心中已经大体明白一二。
  想着尚父学究天人,乃是天上神仙下凡,说不定还真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人物,这种事情听起来就是虽不明却觉厉。就觉着文飞说话很有道理来了。
  文飞叹口气再说道:“其实要我来说,天下之间,就不应该砍树生火,而是用煤,哦也就是石炭才对。只是这种事情也只是想想而已,并不能够实现。”
  赵佶听了心中半懂不懂,却也知道全部用石炭并不实际。北宋时候,据后世学者来说,城市化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了。
  而燃料的危机,也都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为厉害的。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家家户户的柴火都是够烧。但是在其实,北宋时候,东京城上百万的居民,每天需要的燃料都是天文数字。
  需要从很远地方才能运来,而那河北等地,更是可怜,据记载很多地方已经无薪可烧了。只有冒险去被官府保护的历代皇陵伐木取薪……
  再加上大宋的钢铁,瓷器,铜钱……等等,都是需要燃料来烧制。煤炭也不能全部供应,而大面积的植被却被砍伐。
  虽然没有现代时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古典时代,确实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了。
  赵佶哈哈大笑,说道:“尚父,今天是献俘太庙的大好日子,何必操这么多的心?这些事情,以后慢慢再说吧!”
  文飞自嘲一笑,也感觉自己似乎好像变得越来越忧国忧民了。但是在他上次从青海一路旅游到西安的见闻来说,黄土高原的环境情况,更是让人不容乐观。
  难道,自己真的是被洛成语的那个女人影响的结果么?
  不对,就是还没有和洛成语两个混在一起,文飞其实已经对于环境的破坏,感觉到忧心忡忡。
  甚至在心中,还是很认同环保的理念。要不然当时,也不好三番四次的饶过洛成语和唐春几个人了。
  若是以前,文飞还对这些大场面很感兴趣。但是现在见得多了,文飞也就不以为意了。
  即使现在下面的群臣百姓山呼拜舞,巨量的气运和香火愿力氤氲而出,弥漫全城。这些都在再引不起文大天师半点兴趣。
  他的目光,看向天空之中,那是昊天元气之海的所在的。包裹了一切天地万物,都在其中运行不休。
  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位置的所在!
  文飞的目光投向东北,一道强大的紫色龙气扶摇而起,张牙舞爪,却好像蛇吞大象一般的正在狂猛的吞噬一条更为巨大的龙气。
  双方在天幕之下,互相厮杀着,散逸的龙气就好像破碎的鳞甲和血液一般的四下洒落。当真应了那句话,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