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766

  但是现在别人根本不理他,把他当做了透明,他却又变得怒不可遏起来。
  苏过是个厚道人,见了这么一幕,连忙道:“这位龟山先生,也是理学大家程颐门下,学问渊源深厚!”
  文飞看了一眼杨时,就觉着这货的学问如何还不怎么好说,但是那股子脾气,肯定和他的师父程颐是一般无二的了。话说他那位师父程颐的脾气可是出名的古板较真,让人受不了的!连皇帝随手折一根柳枝,都在旁边唧唧歪歪的劝谏半天的人物。
  更别提那什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之类的流毒颇深理论了,反正文飞是对于那理学,是没有一丝好感的。
  话说要不是朱元璋出身太低,攀附了朱熹当祖宗的话。凭理学这种不靠谱,在南宋都被禁了的伪学,是怎么也翻身不了的!
  “理学嘛,完全都是一派歪理邪说!”文飞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回京师,正要请官家禁断理学!”这种儒家学问之中的原教旨主义,也确实太太过保守封闭。
  这句话一出来,顿时如同晴天霹雳。震的杨时一阵子头晕眼花。一时间目眦欲裂。
  要知道莫看后世二程的名声那么大,理学成为儒家正宗。但是现在这个时候,理学不过也只是一种不入流的在野学问而已。真要发扬光大,还是要等到那位淮左布衣当上皇帝以后。
  不过,现在既然他文大天师在,历史被改变的一塌糊涂。蒙古人的兴起,都是不怎么可能的了,那么自然再没有朱元璋再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了!
  所以说,这理学也不会再有什么翻身的机会。杨时不在文飞面前晃荡,文飞还想不起来。今天让文飞想起这茬来,这理学就在劫难逃了!
  “好。”蔡鋆马上喝彩,跟着后面的官员也都是采声不断。别的且不说了,便是当时,大部分的士大夫们,对于理学都没有什么好感。
  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事情怎么看,也都不会适合那些喜欢享乐主义的士大夫们的胃口。
  而且从北宋早期的学派来看,大部分都带着限制君权的思维,而这理学却是什么君为臣纲之类的酸腐东西,太过原教旨了。
  苏过叹息一声,好心说话,没有想到让杨时落在这个下场。但是他也不好相劝,毕竟他也不是理学门徒。谁都知道当年苏轼除了诗词之外,更是创出了苏学,也叫做蜀学这个派别。
  只是这时候看着杨时颜色如死,一时间心中就有无限的同情起来。
  熙熙攘攘这么久,却在这时候,等待多时的潮头终于来了。天边隐隐约约的看到一条白线,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接着潮水一条直线白花花地横跨宽阔的江面滚滚而来,千军万马一般的奔杀而来。这般情景,让那些胆子小的,身不由己的后退几步。
  钱塘江在杭州湾流入东海,河口外宽内狭,宽处达100千米,狭处只有几千米。
  海水刚进海口,水面宽,越往里就越受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海水只好涌积起来,并且越积越高。
第十二章
弄潮儿向涛头立
  解释一下啊,大家知道我写书不快。喜欢琢磨着修改,本来这白素贞的剧情,应该是先出来的。又被我挪到了后面,前面漏下了一段剧情,结果就突兀的冒出了白素贞来了……十分不好意思……
  还有另外一个朱家认朱熹为祖先,把理学当成标准是公认的。很多时候,人的意志并不能贯穿始终,就算朱元璋这种强者也是一般……这并不矛盾。
  加之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挡,又促进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当后面的海水不断涌入时,就形成了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
  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一时间,竟然似乎要把整个天地都给淹没。
  连文飞都轻轻退了一步,自然不是惧怕。而是为了表示修道士对于这天地之威的敬畏!
  只听那涛声如雷,震耳欲聋。岸上一尊铁铸殴打镇海雄狮,忽然之间就被那浪头卷动,一下子卷入江中。
  要知道这头镇海雄狮,浑身都是生铁浇筑,起码有着几十万斤。如今都被这浪头给卷入江中,一时间人人脸上变色,惊呼出来。
  却见这个时候,无数打着此赤膊的人们,手中高高举着大红大绿的旗帜,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居然跳下江去,在那浪头之间泅水而戏,手中高高举着那些彩旗,迎着海风不断飘摇。
  那般浪头再高再急,这些弄潮儿便如同水中灵活的游鱼一般,高举着旗帜,在水中窜来窜去。足以让任何人看着,都觉着惊心动魄!
  连那几十万斤的镇海雄狮都能卷走的巨浪,却丝毫奈何不得这些游鱼一般的弄潮儿,当真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蔡鋆赞叹着,这却是苏东坡的诗,却是一意讨好到底了。
  苏过却道:“先父这首诗,却没有写出这般弄潮儿的惊心动魄来。这首诗,比潘阆《酒泉子》的弄潮儿可差的不少。”
  蔡鋆一个马屁拍在马腿上,大觉无趣。但是看着越来越多那些弄潮儿,跳下江头,舞动彩旗,一时间将江面都给遮蔽了,却又变得得意洋洋起来。
  自从知道尚父要来观潮,他可是费了极大的力气。为了使场面更加好看,可是几乎把那杭州城之中的,所有的能弄潮的,全都给请了过来,并且为之颁下了高额奖励!
  这时候,见文飞看得叹为观止,不断点头,心中未免更是洋洋得意起来。现在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讨好文飞。
  只见那潮头越来越高,弄潮儿们表演的各种花样越来越精彩。竟然在这水中表演出各种杂技来了,几个人搭成罗汉,居然在这潮头飞立。引得不知道多少人叫好不绝。连文大天师都忍不住叫好。
  却在这个时候,那位杨时忽然大叫一声:“贼子,天地之间自然有着浩然正气在。你这妖道休想一手遮天!”说着他大叫一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就往山下跳去。
  海潮拍击之下,卷起千堆雪花一般的碎浪。却就在这个时候,杨时一声大叫,跟着纵身跳了下去。
  不论是苏过还是蔡鋆都惊叫出来,谁也没有想到杨时这个家伙,居然会有这般的勇气。
  眼看着浪花席卷,这位老夫子就要被那狼头卷宗,忽然之间那杨时就停在了半空之中。
  巨浪伏了下去,接着又是一道的巨浪再次叠加而上。杨时就那么停在了半空,下面飞溅的水花已经打湿了他的鞋袜。
  “杨老夫子……”文飞淡淡的笑着:“你要是在别的时候跳海我也管不着你,只是在我眼前来跳,却就……”
  杨时吓的一阵阵头晕,他原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原本站在山上往下看,都有着一阵接着一阵的晕眩。用着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恐高症。
  刚才一时激于义气,他自忖必死,大骂过文飞之后,咬牙闭眼往下面一跳。身体还在自由落体的往下坠落,心早就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可是半天,预料之中的肉体撞击到水面的感觉依旧没有到来。他张开眼睛,却发现自己居然站在浪头之上,半空之中。
  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刺激的他几乎发疯。甚至连文飞说了一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
  他的脸色苍白,头也在发晕。山头上面的蔡鋆,更是乘机嘲笑,落井下石:“早就听说当年韩退之游华山的时候,行于苍龙岭上,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
  不知道今天杨老夫子吓成这个德性,可否愿意求求尚父救你上来。想来尚父大人大量,必不会和你计较。只要你哀求两声,想来尚父是不会让你投书的!”
  其他官员们听了,纷纷大笑起来,跟着各种嘲讽。幸亏那位杨老夫子已经差不多给吓晕了,要不然听清楚了,说不定恼羞成怒,还真是要从此地再跳下去。
  文飞这才淡淡一笑,手微微一动。一股无形的水汽在杨时的脚下聚集在云雾,然后托着他轻轻的落在了山头上。
  那云雾一收,杨时腿脚发软,站立不住,一跤摔倒在地上,幸亏苏过厚道,过去扶了他一把。
  “尚父,这个理学之事……”苏过有些不安的向文飞恳求道。
  文飞大袖一挥,冷淡的说道:“理学我是禁定了。莫说是区区一个杨时在我眼前跳下去,便是理学所有门徒在我眼前跳下去,我都不会改变主意!”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再无半点回旋的余地。这是道统之争,身为道教教主,自然要打压其他的思想,而不遗余力。尤其是理学这种带着原教旨色彩的东西。
  反倒是苏学,也就是蜀学,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学派理论。以儒为宗,通过融通三教、兼采诸子来创立蜀学体系的学派,文飞还是抱着一些期待扶持的想法的。
  这不仅仅是文飞对于苏东坡的好感,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开放性的学问。比理学那种带着儒学原教旨主义的学问更加符合于文大天师的利益。
  就算是王安石的王学,也要比那种封闭保守的理学要好的太多。
  而现在,文大天师以前并没有太多的改变的北宋时空的念头。而现在,文飞却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整个北宋时空。以此,来成就他文大天师的道!
  所以莫说是苏过来求情,便是神佛来求情,也是无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切挡在文飞成道道路上的存在,都是他文大天师的敌人!
  如果说文大天师以前在北宋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并没有强烈企图心的。只是出于后世一个愤青的自觉,而现在的文大天师却就全部都不一样了。
  看着文大天师变脸,一时间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随意的吭声,眼看着那钱塘江上,浪头越来越大,浩浩荡荡,惊涛拍岸,乱石崩云。
  所有人的心中都开始走神了起来,无数的红旗招展翻腾。在浪涛之间挥舞着,这时候忽然又有一道白线冲了过来。
  那道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就让人看到清楚,只见那道浪头上,居然黑压压的有着一物,却正是刚才被大浪冲走的镇海雄狮。
  如今这个重达数十万斤的庞然大物,既然奇迹一般的屹立在浪头之上。无数人惊呼出声,见到这么一幕,怎么也觉着不可思议之极了。
  那道白线来的好快,一路水墙一般的推到凤凰山下。这时候观潮的百姓们这才看出,随着潮头涌动。无数鱼虾之类的跳跃而出,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一只只露出一点背脊的庞然大物,把镇海雄狮给驮负了起来。
  “潮神来了……潮神来了!”不知道多少两岸观潮的百姓吓的腿脚发软,惊叫出声。
  一时间到处都是小儿哭泣,人仰马翻。无数的观潮百姓拥挤着退后,不知道打翻了多少东西,又发生了多少挤踏。
  而那江中弄潮儿们,更是吓的屁滚尿流的往岸上爬。
  连在凤凰山头观潮的那些官员们也都倒吸着凉气,一个个面色如土。
  只要是杭州百姓,就没有一个没有听说过潮神的。当年五代钱缪据说就动用了一万精兵,望海射潮射退了潮神。才把那钱塘大堤给修建起来的!
  “不好!”蔡鋆吓的差点尿了裤子,心道这次潮神节因为尚父的关系,根本就没有举办任何的祭祀潮神的活动。莫不是得罪了潮神,这次就来发难的吧!一时间就惊的面色如土。
  其他的官员们也好不了多少,几乎都同时想到了这么一幕。在尚父的眼皮子底下,可没有谁敢那么大的胆子私祭淫祀的。
  不错,潮神的信仰属于淫祀。凡是文大天师没有承认,并记载入祀典的,都是淫祀。
  眼见得好好一场节日一般欢乐的观潮节日,一下子变成这种鸡飞狗跳的局面。文大天师的脸面顿时挂不住了。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啊,身为护国天师。居然在自己面前,这所谓潮神居然敢出来闹事,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十三章
天师观潮,神灵为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