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766

  白玉蟾赶紧挥手把侍立在一边的连海两个人赶开,不让他们听到这些话了。毕竟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不能胡乱传播。
  “难道这天下真要大乱了不成?”白玉蟾压低声音问道。
  文飞点点头,就算是张继先也不会有文飞对此事,更加确定的。毕竟张继先只是推算出来,而文飞,却是从一千年以后穿越而来,历史就清清楚楚的写在书上。
  作为一个穿越者,文飞可丝毫没有那种历史不可改变的觉悟。要不然,那人可不是非要憋屈是不可。
  这种东西,就和命运一般。老祖宗造字造词,最有讲究不过了。命者是注定的,运却是可以改变的。从玄学上来讲,命就好像是注定的道路,不可改变。但是这道路却不止一条,究竟走哪条路?这却是运了。这个运,却就是气运!
  作为一个穿越者,而且还是开着双向门的来回穿越,把穿越当成喝上一样简单的穿越者来说。文飞开始的时候,很轻松的认为,有自己在,应该很容易就能改变历史进程。
  但是来了时间长了之后,却才发现,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他抬头望天,凭着文飞现在的修为,虽然还看不清楚,但是却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昊天元气之海的存在。
  要想改变历史,改变这北宋王朝的命运,却就要有影响,改变这元气之海运行的能力。凭着道法,却是做不到这点的。道法也许可以轻易的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却没有能力撼动一个国家的气运,命运。
  神通不敌天命!所以释迦摩尼那般的大修为,也只能挡住两次敌人,第三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外敌给灭亡!
  想要改变大宋的命运,却只能从世俗着手。不说那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之类的话语,只说文飞他作为北宋的最高层次的既得利益者,天然就要保证自己的利益。
  在北宋,在赵佶这个宋徽宗的国家里,他是尚父,护国天师,道教教主。而在现代,不过一个稍为有钱一些的屁民而已。而若是任那北宋灭亡了,就算跟着赵构那厮泥马过江,当时候怎么对待自己还真难说的很……
  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北宋存在,而且最好是强大。文飞现在真真切切的在这北宋时空之中,产生一种就连在现代都没有的主人翁精神。
  无他,有恒成产者有恒心!文飞冷笑一声,道:“我就不相信这昊天之气运,却就无法改变!”
  不料白玉蟾也点头称是:“不错,不错!我师父他们肯定也是这般认为的,要不然早就躲开了,哪里还和你在一起搞东搞西!”
  文飞听了这话,精神一振,原来陈泥丸他们都和自己这般想的,那就更有把握了。人心如此,便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再正确,若是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偶尔也会自我怀疑。
  “如此就好!你就老老实实地去修问道宫去!”文飞一下子把这些杂事都塞给了白玉蟾。
  文飞这人又是那种好大喜功的性子,发动教徒,就要在崆峒山上,建造宏伟道宫。正忙的不亦乐乎之时,王厚已经带着大军出发,兵分两路攻打吐蕃去了。
  文飞本来也想去凑凑热闹的,只是传教之事,进行的如火如荼,分不开身来。也只有罢了。他现在在崆峒山上,修建一个标志性的宗教建筑,问道宫。取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意!
  有时候文飞实在有些疑惑,如今亲眼看到西北之地佛教如此盛行。却不知道为什么在后世此地成了绿教之地。以文飞的历史知识来说,自然的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懒的再想。反正他觉着有自己在,就算没有佛教什么事情了。日后这西北之地也是道教地盘……就不用纠结那么多了!
  文飞虽然好大喜功,要在崆峒山修建宏大的问道宫。但是他心里,却不怎么重视这些建筑。把那一摊子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都丢给了白玉蟾和自己的两个徒弟。
  心中就要打定主意,自己也要练一只精兵出来,去参加对付吐蕃人的战争,也算是练练手去。日后也好对付女真人!
  莫要真让北宋给灭亡了,那问道宫还在。就比如金字塔,伟大的建筑还保留着。但是建造伟大建筑的文明,却已经消失了。
  而历史上又有多少宗教热衷于修建显示神迹的建筑,结果宗教建筑还在,教派已经消亡了。这放在全球历史上比比皆是,是以文飞对这问道宫的就说不是太过关心。
  正在说话之间,就有人来报:“知渭州张庄,请尚父赶紧回城,有要紧之事相商!”
  文飞奇怪了,这张庄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大胆子了。他不过来看自己,反倒是要自己回城去见他?要知道文飞可是天子尚父,见官大一级的,何况这区区一个边郡的知州。看来定然是城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城!”文飞当机立断,身边带着五六个随从,迅速的回到了渭州城中。崆峒山离渭州不过十来里的距离,一路打马飞驰,很快就到了地方。却见城门已经半闭了起来。文飞心知不妙,按照规定,城门白日都是要敞开的,晚上才会关闭。
  但是如今大白天的,这城门就已经半闭了起来,做出一付随时都要关闭起来的样子。城楼上人影憧憧,有不少兵丁的真正忙碌。文飞心中一紧,看起来是有敌袭了?
  怎么可能?文飞心中发紧,这渭州可不像是兰州那样的紧邻边境。王厚童贯带着大军刚刚出发没有多少半个月的时间,难道前线士兵大败?吐蕃人乘机掩杀了过来?
  一路闯入城门,那知渭州张庄一直在城门洞里等着,见到文飞回来大喜:“尚父回来的刚好,赶紧关紧城门!”
  文飞沉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西夏人打了过来!”张庄压低声音道:“尚父小心些,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我怕到时候军心不稳!”大军攻打吐蕃,渭州整个已经是空城一座。若是消息传开来,城中肯定会乱成一片。
  文飞啼笑皆非:“西夏人打进来了?怎么可能?”他稍稍知道王厚的部署,虽然攻打吐蕃。但是王厚还是预防着西夏人的趁火打劫,在宋夏边境上布下了重兵。
  知通远军潘逢权领湟州,知会州姚师闵权领兰州,屯兵边境,防卫西夏国乘机犯边。
  张庄咽了口吐沫,道:“谁说不是!可是西夏人太过狡猾,居然派出了一只骑兵入我大宋烧杀抢掠,来行围魏救赵之计,给吐蕃人帮忙。
  尚父也知道,这边境上地广人稀,一直骑兵流窜进来,当真是防不胜防!咱们前面的庆州倒霉,没有防备,被那些西夏贼子突入城中,乱杀了一通……说不定就会往我渭州而来。”
第十二章
回天庭,搬救兵
  文飞现在也不复昔日小白,一下子就道:“既然西夏人派出骑兵来骚扰,定然不是大军,估计只是一个小部队。顶多几千号人罢了!”
  张庄笑的比哭还难看:“问题是咱们渭州只留下了两百弓手维持治安,其他兵力都被调走了啊!”
  弓手可不是弓箭手,而是西北之地的那种民兵组织。只留下两百弓手守城,难怪张庄笑的比哭还难看。
  文飞却不急,反而隐隐的有些兴奋起来。虽然他贵为天子尚父,但是想要带兵打仗,那也是一件相当困难之事。起码王厚绝对不会给他一队人马让他来率领的。
  但是现在,机会可不就来了?没有一个男人,没有做过统帅大军征战沙场的美梦。要不然三国志之类的战略游戏,也不会这么流行了,出了一代又一代,长盛不衰。
  如今有了机会,文飞难免会跃跃欲试起来。当务之急是把这个张庄给吓住再说,要不然这厮肯定会碍手碍脚的。毕竟他现在是渭州的名正言顺的最高官员。
  “那你想怎么办?城中只有两百弓手,你就算把城门给关紧了,难道还能守住城么?”文飞吓唬道。
  张庄苦笑:“我已经在城中招募丁壮了……”
  文飞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不是说消息都还没有传出去么?现在你这般动静,连白痴都知道不对了。万一百姓骚动起来,城中只有两百弓手,如何弹压秩序?”
  张庄不过是一个文官,一急之下,就忘记许多。现在被文飞一提醒,顿时醒悟过来,道:“我现在就去……”
  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喧哗一片。黑压压的一群老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包裹等物,如同逃荒一般的往城门涌过来。显然是知道了西夏人打过来,而城中无兵可守的消息。都准备出城逃难!
  文飞见势不妙,从怀中掏出一把手枪来,“砰”地朝天就是一枪,巨大的响声把那些涌来的百姓都给吓住了,下意识的停下脚步。
  “你们跑什么跑,有本天师在这里。你们还怕什么西夏人么?”文飞大言不惭的道。
  他手下的那些道士听得都是眉毛乱跳,道法在千军万马之中作用相当有限。便是他们这些人一起上,被甲士围上了,也只有被剁成肉酱的份儿。听到文飞这般忽悠,个个都是一脸的古怪。
  他这般乱说,那些百姓还真相信。一个个面面相觑,都开始想有文飞这个大天师在。连那么恐怕的瘟疫都能治好,还怕西夏人么?渭州离兰州不过几百里路。
  当时文飞在兰州做的好事,已经传到渭州来了。只是传言嘛,自然扭曲夸张的厉害。在传言之中,文飞根本就是神仙转世,还是雷神下凡,一雷就劈死了上万的西夏兵的……
  张庄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连忙叫道:“就是,就是。渭州城中好歹还有天师在,还有城墙在。安全的多,若是在城外,被西夏狗贼的骑兵给追上了,那可是跑也没有地方跑啊!”
  这话说的也是,原本被恐慌冲昏头脑的百姓们,慢慢的冷静了下来,是文飞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西北之地原本就民风强悍,习武成风。一旦平静下来,就好办多了。张庄就开始征召民夫帮忙守城,不过短短功夫,就召集了千多人。
  这时候,张庄才稍稍松了口气。渭州城本来就是战略要地,百年经营,城高池深。是西军大本营所在。自然的兵器粮草都不缺乏,有了人手守城,就好办多了。
  等张庄忙完了,喘口气来找文飞商量如何守城,却找来找去,再也找不到文飞这个大天师的踪影儿。整个渭州城来来往往找了一个遍,就是再也找不到文飞的丝毫踪迹。
  张庄这家伙一下子着急了起来,却还不敢声张,满城军民的信心都建筑在文飞这个大天师的身上。
  如果让满城军民人等知道文飞失踪的消息,怕是如今看起来井井有条的城防,马上就要崩溃掉。
  这位渭州知州张庄心急如焚,难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文飞是不是早就溜了。好在看到文飞的那些随从道士们还在,才算稍稍松口气。找到领队的道士守静凝问道:“你们天师呢?”
  守静凝只好苦笑起来:“天师他回天庭去了!”
  “回天庭?”张庄倒吸一口凉气,忽然想起了这位朝廷之中的尚父,道教的教主,元元黎首的天师的种种传说。
  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难道是尚父回天庭搬救兵去了!”
  这话问的,守静凝都想哭了。文飞每次消失,到底去了哪里?一直是道教之中最大的秘密,从来没有人知道。便是几个老家伙联手探查了一番,却都什么也没有发现。这更让人讳莫如深起来。
  关于文飞每次消失之后,再次回来,都带着各种精巧妙到豪颠的器械东西。
  道门之中一直有着种种猜测,但是实情如何,却一直没有敢去问。
  开始的时候,很多道门之人还猜测文飞出身神机鲁班之类的门派。但是后来,这种猜测越来越被推翻。
  随着文飞现在地位越来越高,各大门派开始承认文飞道教教主的地位。自然的,就越来越少有人敢打听文飞的来历,还有隐私了。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这种春秋大义传了上千年下来,几乎已经深入人们骨子里去了。
  别的不说,就算是林灵素等人,就对文飞的来历讳莫如深,不管别人再是好奇,也是一口咬定了文飞是他们师弟,神霄派掌教。
  还是上次说过的那个比喻,一个亿万富翁中了五百万,别人只会羡慕嫉妒。而一个穷光蛋就说不定会惹来杀身之祸了!
  这是一个格局的问题,文飞现在的地位够高。被官家尊为尚父,在道教之中声誉也越来越隆,站在文飞现在这个位置。他所保守的秘密,已经很少有人敢去打听了!
  比如这些紫袍道士们,都清楚的知道文飞并不可能是去了天庭,而是去了那个隐私之处。不过不管那个地方再让人好奇,让人敬畏,但是也能让他们知道,那不是天庭所在。
  就是诸天神灵,也被气运所笼罩,干涉现实的力量相当有限,先天神灵由气运所钟,后天神灵由香火所造。绝对不可能弄出文飞带来的这样大笔东西。
  当然,这种清楚的认识,只有宗教界内部之人才会知道。但是面对外面的人,比如眼前这位渭州知州的询问的时候,守静凝只能这般苦笑回答!
  事实上,这个时候,文飞当真是已经回到了现代时空。
  “奶奶的,我到底要带一点什么东西回去对付西夏人呢?头痛啊!”文飞烦恼的道。
  “弄个几斤炸药回去,这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炸药对付骑兵估计用处不大。”文飞自言自语的盘算:“是了,我可以弄一些烟雾弹,震撼弹那些东西回去。可惜只能搞到民用版本的,威力都差强人意。不过数量多一些,集中使用,说不定能起到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