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精校)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15

  这天下大势,真的就这样被他翻动?还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一个国家气运要升腾而起,这气运到底是什么?
  他恍惚有些明白,更多的还是理不清楚。徐一凡那张总是坏笑,经常耍无赖耍白痴的脸和眼前景象混在一起,乱成一团。可是那越来越大的徐大帅的呼声,却是那样清晰。
  他走得很慢,但是还是走下了跳板,双脚踏上陆地。
  大地坚实,居然让唐绍仪眼泪一下就在眼眶里面打转。要说这段日子在平壤,他们这些人不担惊受怕那是假的。在异国作战,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更别说他们手里沾了多少朝鲜人的血,那些朝鲜民夫虽然驯服,谁也不知道身子转过去的时候,那些朝鲜人是什么样的目光!
  去国两年了啊……风刀霜剑环逼的整整两年!跟着徐一凡,这心就没踏实过,南洋开炮,朝鲜杀人,东学党乱起,汉城大火,叶志超进逼,日军大举入侵……谁他妈的这两年睡了一个踏实觉谁是孙子!可他们毕竟昂着头杀回来了!
  他腿一软就跪了下来,做了一个他打死也没想到会做出来的动作。
  在甲午战事当中已经迭经保升,现下已经是布政使衔,实授苏松太道的唐绍仪,一身正式的官服,居然再才踏上国土的时候儿,跪下来,深深的吻了一下面前这片土地!也多亏唐绍仪是洋鬼子教育长大的,要是换一个人,也许就跪在那儿号啕大哭了罢!
  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唐绍仪这个太为离经叛道的举动。连夹着马棒的海关洋员都肃然立正。
  唐绍仪猛然跳了起来,扯开嗓门用尽平生气力大喊:“徐大人托我向父老们带句话儿,他和禁卫军,将永远守护这片土地!”
  轮船上,张佩纶负手抬头,眼里也有泪光,低声自语:“我要是死在马尾,该有多好?”
  两处各怀心思看着这里的人物,都是默然无语。韩中平老爷子甩掉手上望远镜,大步下楼。而盛宣怀却是苦笑摇头:“看来和张幼樵是没什么谈的了,这徐一凡,不是李中堂!跟着这位爷,要不就是荣华富贵,要不就是万劫不复……”他回头看看已经傻了的北洋诸人,苦笑道:“各位,自己选吧!”
  ※※※
  辽南,徐一凡猛的打了一个喷嚏,接着又是七八个,坐在那儿他就开始骂骂咧咧了:“谁他妈的背后骂我!”
  底下一片静默,军帐当中,所有人都看着徐一凡在那儿搓鼻子。各军统领济济一堂。辽南诸营头已经在牛庄西南面全线展开,已经和日军的步哨建立接触。最近好消息不断传来,徐一凡又让了奉天将军的位置,大家伙儿最大的担心也没有了。正是摩拳擦掌准备拼上去的关头。虽然徐一凡一天当中有最多有两三个钟点还能保持大帅风范,其它时候不知道晃着膀子在干嘛,一切军务都是他麾下那位冷冷的李军门在打理。可是在场中人,没有一点敢轻视徐一凡的意思。
  要知道,眼下的所有有利局面,这派系复杂的军队一心准备死战的局势,甚至逼得洋鬼子都要支持大清的局面,都是这位徐大帅一手抢过来的!
  谁都知道,要是彻底打赢眼前这一仗,反击旅顺金州得手,将鬼子征清第二军赶下海。徐一凡的地位就再也不可动摇了,以朝廷现在拥有的实力,除了还有一个君臣名份,其他用什么手段也弄不倒这位海东徐帅了。就算他到了两江,也是隐然两江王的身份。将来如何,大家走着瞧吧。大家也已经窝囊够久的了,徐一凡将打胜仗的一切条件都给他们准备了,这次拼死拉倒。今后如何,那是京城大老们该担心的事情了。
  他在上面耍宝,大家伙儿就当没看见。还是李云纵有点瞧不下去了,上前一步:“大帅,各军已经准备完毕,请发军令吧!”
  徐一凡斜眼瞧瞧他,他能不知道这是这场甲午的最后收尾一战了?列强要东亚早点恢复平静,小鬼子现在就是仗着一点虚火硬扛。他们可没有五十年后的实力,可以撑到挨完两颗原子弹。征清第二军打掉,小日本不想下台也得下台了。他就可以捞足名声好处到两江去听调不听宣,细看涛生云灭去。
  那又是另外一场战事了。
  他掏掏耳朵,懒洋洋的发问:“大家伙儿,准备好了没有?要是还有什么顾虑,现在先说,大家没事儿,打起来再废话,我脾气也不大好……”
  哗啦一声,所有将佐全部起立,举手平胸,佩刀马刺撞得叮当作响:“愿为大帅效死!”
  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八日,张佩纶唐绍仪抵达津门,动静之大,京城为之侧目,却又不敢多言。同一日,已经展开完毕的辽南诸军,开始和日军接火。
第七十九章
最后一战(一)
  辽南的秋日,比起关内,多了一分肃杀。北面的寒风,这个时候已经有丝丝点点的下来了。夹杂着海风,刮的苍茫大地上一片草偃树动。
  可是天气,仍然高朗得让世界一片通透的景象。人处其中,勃勃的只觉得浑身都是精力。
  这正是壮士征战杀人的好天气。
  从这个甲午年残冬未消的时候,两个国家十余万教养二十年的虎贲,数十条如海上山岳一般的铁甲战舰,已经在东北亚的大地和洋面上,狠狠碰撞厮杀到了如今这个场面!
  仗打到现在,大清就仿佛是过了初春的病人,冬天里面有段时间似乎熬不过去了,兵船丢了个干净,大军败了一路接着一路,地方丢了一处又是一处,名臣重将是死了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春日景明的气息一到,这病就一里儿一里儿的熬出头来了。而且眼看着吃得好,睡得香,老天爷也帮忙,不来个倒春寒什么的。就在十几二十天前,要知道,大清皇上都下了诏书要投降!
  国势乾坤扭转,只因海东有此一人。
  山东抛开不论,单说他坐镇的辽南战场,现在局势已经完全扭转。原来退避辽南的数万败军,已经整顿成左右两翼,左翼是依克唐阿的吉林练军,右翼是宋庆的毅军,中央是徐一凡委聂士成以禁卫军第二镇总统身份领的禁卫军第二镇续备军——那些北洋的散乱营头,在北洋大靠山倒台,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儿,徐一凡毫不客气的就先收编了再说。
  辽南败军整顿出近四万的官兵,从正面压了上去。在侧翼的辽阳,还有已经是大清第一强军的禁卫军第一镇主力,第二镇一部在虎视眈眈。辽南诸军都明白,他们上去是把鬼子吸在正面的,只等着禁卫军打在鬼子侧翼上,然后一举席卷辽南失地。大家都是带兵的,徐一凡的这个部署也是中规中矩,谁还不明白。有禁卫军在侧翼当大家伙儿的靠山,就算正面扑向小鬼子,那征清第二军应付起来也得畏首畏脚的,这攻势战役打起来就百无禁忌——颇有几个要在徐一凡面前卖好,试图投靠的营头还大言表示,用不着禁卫军,现在辽南正面八十个马步营头,就能一举打到旅顺!
  大家伙儿都干劲勃勃的,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这局面已经变得让大家认不出来。黄海渤海,西洋鬼子的兵船已经进驻,日本鬼子的运输船舰往来,双方虽然没有撕开脸真动什么手儿,可是总在西洋鬼子那些兵船的监视下往来。直隶平原威胁已经全部解除,在天津,在大沽,在辽西走廊一带备海的兵力军资,可以向北向南毫无顾忌的转运。这些还只是单纯军事上面的好处,士气民心的好处更不用说了。小日本还想和整个天下为敌不成?
  当面东洋鬼子征清第二军的态势也更让诸军兴奋。一路如狼似虎,打得大清诸军败绩连连的鬼子兵,也没有了才上陆时候破金州,陷旅顺,摧破田庄台清军主力的精神头儿,现在在从旅顺到田庄台一带展开,态势消沉,战斗意志也不那么强了。
  以由岩和凤凰城一带为依托,被徐一凡称为义勇骑兵队的那些东北马上汉子们,反复的骚扰攻击着鬼子的兵站补给线,还有他们的征粮队伍。他们报过来的战绩,说鬼子再没了拼死抵抗到底的那种疯狂劲儿,原来一个小部队都能和大队义勇骑兵死掐,现在战场投降的都有大几十号儿了,这些小鬼子俘虏都给快马押送到了已经将大营摆在牛庄西北面的徐一凡那里,多少营官都借故汇报军情去瞧了个新鲜——除了旅顺溃围的几个北洋营头,还有宋庆毅军一部,不少参战清军一路过来都光顾跑了,鬼子什么样说实在没看清楚。
  现在一瞧见,大家都乐。一帮罗圈腿小矮子么!想起当初天崩地裂,心胆俱裂的时候,大家都是唏嘘,当时谁都以为神州陆沉了,黑沉沉的乌云在让大家丧胆之余只觉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却是如此!
  只因有此一人,只因有此一人。什么叫国家重臣,国之瑰宝重器,这个时候儿才能咂摸出一点滋味出来。有些资历的老行伍就能回想起咸同年间的那些中兴重臣。当初法国犯于海疆,福建,台湾,还有越南广西同时开战的时候儿。李鸿章在南线挡住了法国陆师,海上却国门大开,左宗棠左公进抵福州,天下顿时大定。那种感觉,差相仿佛就是现在这个味道了。只是现在那些重臣们死的死,倒的倒,李鸿章也不堪一击到了这个份儿上,还是有人出来收拾这河山!而且比这些重臣,来得还要厉害,还要扬眉吐气!
  徐一凡,已经不可复制。他已经舒鳞展翼,在这场震动了沉睡已久的民族精魂的战事当中,海东苍龙,已经一飞冲天!
  在官场沉浮中的有心人,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在分析,在判断,在观望。大清的架构已经被这场战事所深深撼动了。谁都知道大清得变,但是朝什么地方变,变到什么程度,由谁来主导这场变化,谁也说不清楚。说徐一凡是曹操的言论仍然在街巷当中流传,不过在许多有心人当中,这反而是好事。一个王朝的运数总有终结的时候儿,到了时候,当年再强盛的王朝也是一副天人五衰的模样。更别说现在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时代,出一个曹操,也许正是气运所钟。问题就在于,这个曹操,有没有这个能力,值不值得追随?
  当然,这些念头,还沉沉的伏在暗处,只是在积蓄气力,等待时机。而对于辽南当面的诸军来说,这样的念头更淡一些。仗打到现在,是个男人就得有三分血性,徐大帅已经把一切条件都给大家伙儿营造好了,当下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将当面鬼子赶下海去,捞到这个扶危定难的功劳,洗干净当初的耻辱!
  这真的是动荡的甲午年最后一战了,谁都看明白了,小鬼子要是在辽南败了个干净,他们最后硬撑的点儿虚火,就彻底玩儿完!
  ※※※
  “大帅!大帅!大帅!”
  欢呼声惊天动地,毅军数十个营头绵延在辽南的黑土地上,这个时候儿,马步炮队都拉了出来,军官弁兵,人人肃立,举起手中武器朝天欢呼!
  数百骑兵,簇拥着徐一凡疾驰而过,当先的溥仰自然捧着禁卫军的苍龙旗。这些马上汉子,是徐一凡将他的骑兵主力从由岩凤凰城一带调了过来。那里的“义勇骑兵队”已经闹得是如火如荼了,反而没了姜子鸣他们什么事儿。在辽南当面,徐一凡又觉得自己嫡系兵力少了一些,干脆调他们过来坐镇。
  四万大军已经沿着田庄台当日败战之地一线展开,攻击已经发动。一线营头已经朝着日军以牛庄为核心的当面阵地开始了试探性攻势。这次禁卫军参谋本部也没用什么奇策,就是马步炮八十多个营队,全面发起攻势,推过去就是了。进展多少不重要,要的是这个声势,将鬼子在当面吸引得越多越好。
  这个战术布置瞒不了人,徐一凡和禁卫军那些参谋军官也没打算瞒人。现在征清第二军算是狗入穷巷了,士气也低了下去。他手头握着六万兵马,后路畅通,硬打也打干净了他们。
  既然是要全线进攻,那么鼓起士气也是大军统帅必需要做的事情。他这两天就是带着大队骑兵,扬着他那面大旗,风也似的从南到北巡视营头。
  每经行一处,这欢呼声都是惊天动地。
  “姜师爷,此时风光如何?”
  徐一凡骑在马上,得意洋洋的用马鞭遥指人墙也似的毅军营头。
  头顶天高云淡,耳旁风声呼啸,眼前是数万效死战士,北京那个朝廷对他所有举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奏上去一本准一本。穿越以来提心吊胆,兢兢业业两年多的徐一凡,觉得心情最爽的就是现在了。
  天地完全在自己面前敞开,暂时用不着考虑今后憋着篡清大业少不了的勾心斗角,展布经济,只是提十万之兵,痛击眼前民族大敌,胜利的把握没有八成也有七成,就算将来篡清篡成怎么样难说,这民族英雄的帽子将来是跑不了了。
  只手能补天裂,男儿至此,夫复何求?
  姜子鸣在马上直着脊背,看着徐一凡意气风发的样子,半时感慨半是激动的笑着回话:“属下当初怎敢想到今日?”
  徐一凡哈哈一笑:“跟着老子朝前走吧!将来风物,更是不可限量!”
  他这得意洋洋的样子,换一个深沉人物跟着,多半就得上谏言了。楚万里这家伙在这儿,肯定就是嘲笑一声。姜子鸣他们这些骑兵,都是马贼出身,性子粗疏激烈,听到徐一凡意气风发的话,血都涌上了头顶,急催健马,四蹄腾空,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徐一凡马术是彻底练出来了,堪堪也跟得上,数百健马带起大块泥土,蹄声如雷。当兵的多是看你有没有种,特别是毅军这种老边军,看到统帅如此,欢呼声竟然是越来越高!
  眼见得马队已经奔近宋庆所在的右翼大营。毅军将佐早已在大营外恭迎。宋庆站在头里,数十将备按着腰刀,看看远来那猎猎飘动的苍龙旗,再看看和块老树根一样一动不动伫立在前面的宋庆,他的白须微微飘动,将备们心下忍不住就浮出一句话。
  “宋军门老了……那苍龙旗,却昂扬得耀眼……”
  转眼间徐一凡已经奔进营门,溥仰适时扯开嗓门:“大帅到!”
  一声呼喝,千军辟易,数千官兵一齐下跪:“标下恭迎徐大帅!”
  溥仰先是大声回复:“起去!”接着又是大声传令:“大帅的令,今后军中,免跪接礼!行军作战乃至阳之举,跪下去先矮一头儿算什么?”
  宋庆一怔,当下应了声是,接着就率先站起来,就瞧见徐一凡已经摘镫下马,笑吟吟的就朝他抱抱拳:“老军门,我来当恶客了,中午你得管饭!”
  宋庆老树根一般的脸神色动也不动,还加倍的出了三分老态:“大帅此言,标下何敢克当?”
  徐一凡哈哈大笑,他本来就年轻,现在更是处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身上王霸之气,当真有些耀眼:“不白吃你的,顺便告诉你一个消息,尧山的兵今儿已经迫近曹家湾子,瞧得见辽河了!聂功亭指着徐邦道的拱卫营,也拿下了崇义山,大炮已经能轰着田庄台镇子了。这俩消息,够换一顿燕菜席了吧?”
  听到徐一凡给聂士成还有依克唐阿夸功,宋庆身后数十将备一阵骚动。眼下事情已经摆明了,辽南诸营头将领,今后吃粥吃饭,都要指着眼前这位徐大帅。聂士成已经是他圈内人,不用说了,好事先要照顾三分,依克唐阿已经得了奉天将军的保举。他们毅军向来吃得饷少,这次又打得最苦,死伤最多,将来再回绥远那个苦地方,怎么也觉得不值。大家现在都在争功,当面日军明显打得有气无力多了,一副军心惶惶不堪战的样子,这个时候不争功,不卖好,还等到什么时候儿?
  宋庆却始终不动声色,只是恭谨如旧。依克唐阿和聂士成在八日开火交兵以来,都极其卖力,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吉林练军和禁卫军第二镇续备军从来未曾以这样的勇气战斗。已经将日军田庄台战线的北侧,打得朝后深深凹了进去。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日军在田庄台摆的兵力不多,本来就是辽河右岸的前哨阵地而已,日军主力还是没完全拿上来,似乎打的主意就是步步抵抗到底,一直退到旅顺,苦撑待变。
  宋庆所部在这场战事当中,却打得按部就班的,一个一个的营头轮流拉上去,锐气略有挫动就换营头上。进展远远不如两支友军,徐一凡这次过来,也是有促驾的意思。
  宋庆算是辽南诸军当中听他号令最早的,现在却不温不火的,不知道这老家伙是怎么个意思!当初投效的时候哭着喊着要他带着毅军反攻田庄台复仇,现在又这么个死样活气儿的模样!
  诸将屏息不动,看着徐一凡的笑容渐渐变僵下来,几百健马也都停下脚步,马上骑士纷纷下马,大营当中,居然一时间就安静下来,只听见远处的炮声隐隐约约的飘过来。
  他妈的,老子就想暂时丢开一切,好好的做徐武穆,单纯的打好这一仗,这都不让老子爽到!
  ※※※
  牛庄。
  炮声隐隐,从辽河东岸一直飘了过来,而硝烟,也有一阵没一阵的在田庄台那里飘动。
  大山岩伯爵陆军大将全身戎装,站在自己司令部的瓦屋顶上,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的看着那边的方向。
  伯爵大将并不许一个参谋跟在他身边,自从战局急转直下以来,他就变得孤癖了起来。麾下参谋多请求大将阁下干脆破釜沉舟,一路向辽西走廊挺进,要么干个轰轰烈烈,要么胜利,要么就是让征清第二军如同樱花般凋谢,也无负平生。
  不仅仅军司令部的年轻参谋们有如此见解,就连参谋本部的指导意见也有这方面的暗示。这暗示的背后,原因其来有自。
  俄国和日本在远东联手已经靠不住了,这短短几天里面,外交折冲不知道有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