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80

  “晚辈跟她承诺过,如果脱离此劫,今生永不相负。晚辈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但说出来的话,也绝不会再吞回肚子!”轻轻笑了笑,他继续补充。就像对方手中的刀根本不存在,周围也没存在着数百骑兵精锐。
  “你找死!”常思又低声骂了一句,抽刀出鞘,略带一点蓝色的眼睛里,杀机毕现。“莫非你以为,老夫真的不敢杀了你?”
  “前辈当然敢!”宁彦章头皮一阵阵发麻,脸色却没丝毫变化。再度向常思拱了下手,非常礼貌地提醒,“无论是为了汉王,还是为了前辈自己,杀了晚辈,都可以减少许多麻烦。然而晚辈请前辈不要现在动手,更不要让婉儿看见。在她心中,前辈始终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看见了又怎样?看见了,刚好让她死心!”常思鼓起满身的杀气,却无法令宁彦章后退半步。心中有些真的发了狠,笑了笑,握在刀柄上的右手,青筋缓缓浮现。
  “死心和心死,是两回事。况且晚辈也不会束手待毙!”宁彦章笑着侧开身体,用脚从地上挑起一根被“匪徒”丢弃的长矛。接在手里,缓缓拉远与常思两人之间的距离。“前辈想要杀晚辈,有的是机会,不必急在一时。选择在今日,则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
  “你个黑心肠的小王八蛋!”常思被气得两眼喷火,却始终无法将手中横刀举得更高。
  虽然已经是两股生肉,身手远不比当年。十招之内将眼前的小胖子砍翻,对他来说,却依旧没多大难度。只是对方刚才那句话却说得实在,真的现在就杀了这小子,常婉莹悲伤过度,肯定会心如死灰。这辈子甭说继续嫁人生子,恐怕能再活几天,都要成为疑问。而指使李洪濡前来劫持常婉莹,夺药杀人的二皇子刘承佑,却彻底摆脱了麻烦。对他父皇来说非但无过,反而立下了一等一的大功!
  想到这儿,常思咬着牙还刀入鞘,喘息着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你如今自己能活多久不无法保证,又何必连累婉儿?她,她可是没有丝毫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们石家!”
第十章
余韵(三)
  “这件事,不能用连累不连累来解释清楚!”见常思主动收手,宁彦章也把长矛缓缓地戳在了地上,“更没有什么对不起对得起。晚辈说过,从没认为自己是那个石延宝!晚辈对她许下承诺,是因为她这些天来曾经跟晚辈生死与共。而她至今不肯放弃晚辈,恐怕也不仅仅是因为幼年时的几句无忌童言!”
  “呼——!”常思大声喘息,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野兽。无论领兵打仗的本领,还是周旋于权贵之间的智慧,他自问都不或缺。然而偏偏对于男女之间这些纠缠不清的东西,他的见识丝毫不比寻常人高明,此刻除了杀人之外,也拿不出第二种办法帮女儿斩断情丝!
  “前辈尽管放心。在自己安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晚辈尽力跟婉莹保持一定距离便是!我们两个都不算大,她还有时间,我也有时间!”见常思的态度不再咄咄逼人,宁彦章也主动退让。无论如何,对方都是常婉莹的父亲。看在常婉莹的面子上,他不能真把此人气出毛病来。
  “时间?莫非你还以为你这辈子能逃过宿命不成?”常思听了,心中烦躁多少缓解了些许。皱了皱眉,冷笑着质问。
  “那个姓李的,先前好像说过,只留婉莹一个。晚辈想必也在他的杀人灭口之列!”宁彦章笑了笑,低声提醒。
  这些天来,随着学到的东西不断增多,他的头脑也变得愈发清醒,思维反应比先前更是快了一大截。所以很多东西,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推测出许多隐藏于其背后的猫腻,“由此可见,晚辈现在,对汉王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只要不落在别人手里,被推出来跟汉王做对,活着,或者死去,都无关紧要!”
  顿了顿,他又缓缓补充,“既然死活都无关紧要了,真的,或者假的,又有谁会在乎呢?况且晚辈这个二皇子,原本就不太像是真的!”
  “这……”常思眉头紧锁,低声沉吟。
  “忠于石家的人,已经被张彦泽杀光了。而张彦泽本人,也死于耶律德光之手。晚辈无论是不是真的石延宝,都对汉王没有任何威胁。而自后梁至今,还没见任何朝代挺过二十年,晚辈如今年方十七,未必熬不到再度改朝换代那一天!”宁彦章笑了笑,继续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调补充。(注1)
  前几句话都是众所周知事实,听在常思耳朵里,只是更加令此人觉得安心。而后几句话,却不亚于平地起了滚滚惊雷。把个常思炸得身体晃了晃,脸色大变。良久之后,却又忽然摇头而笑,“听你这么说,老夫倒觉得你有点像真的二皇子了!”
  “是真是假,晚辈从来就没说得算过!”宁彦章坦诚地看着常思,笑着说道:“如果有可能,晚辈宁愿为瓦岗寨二当家之子,姓宁,名彦章。”
  “取的是王铁枪的名号吧,只可惜,你的本领照着他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常思再度围着他绕起了圈子,脸上的表情好生令人玩味。
  “晚辈从醒来之后到现在,满打满算只学了四个月的武艺。并且在最近半个月,才得到了名师指点!”宁彦章的目光随着常思的身影而动,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进步的确够快!”常思停住脚步,轻轻点头。“你以前真的没学过?”
  “没有!”宁彦章想了想,轻轻摇头。
  “我听韩重赟那小子说说,你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常思忽然咧了下嘴巴,脸上的笑容好生令人玩味,“不识字,却能熟练用出战国策中的典故?你小子看来最近没少读了书啊!”
  “这,这个倒不是最近读的!”宁彦章抬手,再度指向自己的脑袋,“以前应该也读过一些。只是这里受过伤,所以,时灵时不灵!”
  “这个理由倒是不错!”常思摇头而笑,“那到底什么时候灵?”
  “晚辈不清楚!”
  “什么时候不灵?”
  “好像也不由晚辈自己来决定!”
  “啊?哈哈,哈哈哈……”
  “嘿嘿,嘿嘿,嘿嘿……”
  “将军,道观前后,已经清理干净了!”正当一老一小对着打哑谜之时,有个年龄看上去与韩重赟不相上下的骑将策马冲了过来。先狠狠瞪了宁彦章一眼,随即拱起手向常思请示。“杀一百一,俘虏七百六十三。还有两百余人逃进了山里头,韩将军正带人继续追剿!”
  “派人给韩重赟传令,除恶务尽!”常思毫不犹豫地挥了下手,大声命令。
  “是!”年青的骑将大声答应,却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看着常思,继续大声请示道,“俘虏,俘虏里官职最大者,便是那个姓李的。他自称是衙内亲军步将,受二皇子指使而来。还有一群地痞流氓,则自称是郭允明的手下!”
  “胡说,二皇子怎么会做如此糊涂之事。一定是他们胡乱攀污,败坏殿下和郭大人的名声。”常思狠狠地瞪了年青的骑将一眼,随即不耐烦地挥手,“也罢,既然他们不知悔改,死到临头还要拖别人下水,你就去给我把他们全都杀了便是。全杀光,一个不留!”
  “这……”年青的骑将被吓了一哆嗦,犹豫着不知道是否该去执行。姓李的家伙跟自己这边很多人都认识,肯定不是假冒的亲军步将。地痞流氓们在马刀之下,也未必有胆子集体撒谎。而一下子杀掉这么多“自己人”,饶是常节度以往立下过大功,恐怕也很难向刚刚登基的皇帝陛下交代。
  “叫你去杀你就去杀,啰嗦什么?!”常思竖起眼睛,声音忽然变得极为冷酷。“都抢到老子女儿头上了,老子若是再忍,下次还不是随便一个人找一个狗屁理由就敢灭老子满门?去,给老子杀!如果你胆敢放走一个,老子就拿你小子抵账!”
  “末将遵命!”年青的骑将又激灵灵打了个冷战,策马如飞而去。
  还没等他的身影去远,常婉莹却又拖着常婉淑,踉跄而至。脸上再也没有先前那种委屈,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负疚,“阿爷,姐姐说,姐姐说,汉王他,他撤了您的职!女儿不孝,拖累父亲您了!”
  说着话,她屈膝下去,挡在自家父亲和宁彦章之间,长跪不起。
  “不是撤职,是高升。你老子高升了,泽潞节度使,掌管好大一片地盘呢!”见女儿终究免不了胳膊肘向外拐,常思叹了口气,苦笑着摇头,“起来,起来!哭什么?老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泽潞节度使啊,从此往后,你老子也是一方诸侯了!这加官晋爵,又算哪门子拖累?!”
  常婉莹力气没自家父亲大,抽泣着被后者从地上拉起。内心深处,却愈发地感觉愧疚。她原本以为,凭着自家父亲与刘知远的交情,自己哪怕做了些出格的事儿,也不会让父亲受到太多牵连。却万万没想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恰好促使刘知远下定决心,将自家父亲永远赶出了朝廷决策中枢。
  在北来的路上,宁彦章曾经路过泽、潞两州,知道那边非但人丁稀少,还到处都是土匪的巢穴。常思此去,没有十年八年的卧薪尝胆,根本不可能真的掌控该地,更不可能成为与眼下符彦卿、李守贞等人比肩的一方诸侯。而六军都虞侯,进了汴梁,哪怕是刘知远再不念旧情,至少一个枢密副使的职位是跑不了的。稍加运作,便有可能成为三公之一,富贵绵延数代!
  想到这儿,他心里头不免也觉得对常思亏欠甚多。走上前,冲着对方郑重拱手:“没想到拖累前辈这么多,晚辈先前的话,过于不知轻重了。还请前辈见谅!”
  “罢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说他作甚!”常思白了他一眼,长长地叹气。对他常某人来说,进不进枢密院没什么要紧,做不做一方诸侯,也无所谓。难过的是,自己跟刘知远同生共死这么多年,到头来,却终究未能过得了富贵关。所谓“苟富贵,勿相忘”,终究还是一句空话。人一登上了皇位,昔日的手足之情,就立刻烟消云散。
  “的确,晚辈多嘴了!”宁彦章被常思的大度弄得不知所措。讪讪地推开数步,红着脸道。
  “唉——!”常思闻听,又冲着天空喷出一口长长的白雾。随即,一手搂着自家女儿,一手指点宁彦章,“老夫不会杀你。但是你小子,也不能离开老夫视线之内。老夫麾下还缺个骑将,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委屈!”
  “单凭将军差遣!”这个弯子转得着实太急,宁彦章差点又没能跟得上。犹豫了好一阵,才笑着拱手。
  比软禁好一些,算是羁绊。刘知远不较真儿,自己就能继续顶着一个骑将的头衔厮混。如果刘知远非要将二皇子或者二皇子的尸首送往汴梁验明真伪,恐怕老常立刻就会将自己交出去,而不是冒着被刘知远派兵征剿的风险,继续为自己挡风挡雨。
  “宁彦章这个名字不好!”常思又摆了摆手,忽然间就变成了一个忠厚长者,当着自家两个女儿的面儿,笑着指点,“不好,即不好听,又太响亮。并且这个名字已经传开了,你绝对不能再用!”
  “那晚辈就再改个名字就是,只要不再改姓氏便好!”宁彦章知道他说得有道理,欣然答应。
  自己想要平安脱身,就少不得常思帮忙。而宁彦章就是石延宝,这已经是河东文武的共识。所以,自己只能弃了现在这个名字,以避免将来的麻烦。
  “干脆,以字为名算了!铁枪王彦章字子明,从今往后,你姓宁,叫子明便是。”常思略作沉吟,大笑着补充,“老夫麾下骑兵左都将宁子明,原本为泽州地方良家子。慕老夫威名,特来相投。每战必身先士卒,老夫能荡平泽潞二地,其人功不可没!哈哈,哈哈哈,老夫乃路泽节度使常思,此番前去赴任,虎躯一振,英雄豪杰纳头便拜!”
  “哈哈哈,哈哈哈哈……”山谷间回声荡漾,循环反复,萦绕不绝!
  头顶上的乌云瞬间散开,阳光洒满在场每个人的眼睛。
  注1:五代朝廷轮替极快,最长的后梁不过十六年。后唐十三年,后晋十一年。
第一章
问道(一)
  “呼——!”攻城弩带着凄厉的风声从半空中掠过,将一名正在挥刀督战的契丹将领直接提了起来,远远地落入城内,不知所踪!
  “述澜大人,述澜大人——!”城头上,响起一阵慌乱的惊呼。紧跟着,数以千计的羽箭冰雹般朝着床弩所在位置砸下。但这些羽箭发挥不出任何作用,它们的有效射程最远也超不过一百五十步,而汉军的床弩却都架设在距离城墙二百步之外,并且每一架床弩之前,都装上了厚厚的门板。
  “呼——!”“呼——!”“呼——!”“呼——!”更多的攻城弩脱离弩床,飞上汴梁城头。两尺长的弩锋,一丈长的弩杆,被烈日晒得耀眼生寒。凡是被弩锋命中者,无论是手持举盾,还是身穿明光铠,结果都是一样。
  精钢打造的弩锋就像戳纸一样,戳破厚厚的盾牌和沉重的铁甲,将保护在盾牌和铁甲之后的人穿在上面,继续飞翔。而被命中者却不会当场死去,在飞翔的途中不停地张牙舞爪。鲜血、碎肉还是屎尿一类的东西,则从半空中淋漓而落,将地面上躲避不及的兵卒们淋得满头满脸。
  “哇——!”一名契丹十将从脸上抹掉半截肠子,俯下身体,大吐特吐。自从去年滹沱河之战到现在,他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打过,身体的反应能力和耐力都大不如前。而汴梁城内的纸醉金迷,又极大地消磨了他与生俱来的野性。让他在直面自家袍泽死亡之时,反应比周围的“梁军”还要不堪。
  周围的“梁军”,则纷纷将身体缩在城垛之后,透过射孔朝着外边不停地放箭。能不能射到人暂且不说,至少,得让刘知远明白,大伙也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鱼肉,想要进入汴梁城,多少也点给足了价钱。
  他们都是大辽国国舅,汴梁留守萧翰花费重金从各地征募而来的老卒,有的李存勖当皇帝时,就已经上过战场。还有的,则先后在梁、唐、晋、蜀的旗帜下效过力,这辈子除了提刀厮杀外别无所长。如今看在钱的面子上,替契丹人所建立的大梁国打一仗,也不算多管闲事。毕竟刚刚被契丹人用绳子捆着押上龙椅的大梁国皇帝李从益,乃为前唐明宗皇帝嫡系子孙,绝对算得上是正根正朔!(注1、注2)
  当然,指望大伙把刘知远打败,那也是痴人说梦。拿多少钱干多大事儿,这是老卒们所奉行的行规。今天大伙之所以能蹲在城垛后向下放箭,是为了回报萧翰大王当初给的赏钱。待付出和收入差不多平衡了,或者城外的刘知远主动开出了高价,大伙自然就会收起弓箭,对城内的契丹人和大梁皇帝的爪牙们倒戈一击。
  满怀心事时射出的箭矢,当然无法给进攻方造成太大的干扰。很快,就有大队的汉军高举着盾牌,来到了护城河畔。两名背着步军指挥旗的将领,沿着河畔左右跑动。转眼间,就以护城河为边界,架起了一堵半丈高,三百余尺长的盾墙。紧跟着,两队弩手踩着鼓点儿,走到了盾墙之后。立正,分散排列成稀疏的三排,躬身,用脚踩着弩臂开始挂弦!
  “三才弩呢,三才弩,怎么还不发射?射,赶紧发射弩箭杀散他们。别,别给他们放箭的机会!”几名契丹百人将尖叫着,从敌楼里跑了出来。铁跌撞撞地冲向架设在马脸和敌楼底部的三才弩。
  汴梁城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善,这种一丈长短,架着三根弓弦的三才弩,在城墙的每一处宽阔位置,都摆了不下五具。如果早点儿利用起来,刚才根本轮不到刘知远手中的床子弩嚣张。更轮不到汉军将数百具擎张弩大模大样地摆在护城河边上!
  “坏,坏了!”趴在三才弩旁边的一众“梁军”队将,哭丧着脸冲着他摆手。“有人,有人昨天夜里偷走了弩钩!”
  “弩弦上被人偷偷撒过尿!”
  “弩尾的铁翎少了一根!”
  “……”
  更多的“噩耗”传来,每一个都让契丹百人将们透体生寒。防守利器三才弩早不坏晚不坏,就在汉军抵达汴梁城外的同时,全都坏了!要是汴梁城内没有人跟刘知远私通,才怪!并且私通刘知远的这伙人,位置绝对不会太低。否则,他们根本没机会接近城墙和敌楼!
  然而,眼下根本不是抓内奸的时候。连契丹人自己的萧翰大王都偷偷溜走了,那些先前迫于兵势投降契丹的汉人将领,怎么可能还肯与汴梁城同生共死?眼下最迫切的是,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先给汉军当头一棒。然后再寻找机会,突出重围,返回数千里之外的草原!
  “八牛弩呢,八牛弩难道也都坏了不成!”想到这儿,众契丹将领们立刻放弃了对三才弩的指望,把目光迅速转向敌楼三层。那上面,还摆着两具天下第一利器,八牛弩。需要足足四十个人才能操作得动,每支弩箭都有成年男人小腿粗细,射程高达四百余步,一箭飞出,地动山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