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80

  “谢师尊点拨!”少年人闻听,赶紧老老实实地认错。然后重新去下面的山坡折了一根手臂粗的杨树来,用石头砍去了枝条,当作长枪端在手里请求扶摇子赐教。
  “所谓枪,实际上是槊和长矛的合体。只是长槊那东西,造价实在太高,而随便砍根木棍套了个铁头做长矛,给人的感觉又过于廉价。所以自中唐之后,用槊的人就越来越少,用枪的人就越来越多!”扶摇子见少年谦逊好学,也起了几分欣然之意。放下树枝做的宝剑,手把手地指点宁彦章学长枪。
  “而枪也罢,槊也罢,基本动作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刺、搅、遮、推,你身强力壮,以后还能长得更高,膂力更强,自然可以再加上一个扫和砸。扫的时候,枪的两刃可以当作刀子来割,来砍。砸的时候,整条枪就是一根棍子,对方哪里最受不住力,你就集中全身力气朝哪里招呼便是!”
  “若是碰上力气与你不分仲伯的,如呼延琮,或者浸淫长枪十数年的,如杨重贵。你就把前面那个搅字使到极致。枪贴着枪,力往圆了使。阳极阴生,阴极复生阳……”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只有没有。老道士独身一人在世间行走几十年,狼虫虎豹不知道宰了多少。所以在杀人搏命方面,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只是短短几句话,就将长枪的精髓总结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化作几十个零散招式,传授给宁彦章一一揣摩。
  而那宁彦章,也不知道是连日来被人追杀得狠了,杀出了几分悟性,还是天生与长枪有缘,竟是掌握得极为迅速。只用了短短一天功夫,就已经将所有分解开来的招式学得似模似样。接下来的事情,便剩下熟练掌握,自由组合,一步步化繁为简,直到浑然天成了。
  逍遥子见他孺子可教,忍不住又将那套长生拳拿出了出来,对着拳谱,仔细给他讲解了一回。这次,宁彦章总算没有光顾着发傻,反复炼了二十几遍,将其中招式都比划得有几分形似。但是说初窥门径,乃至登堂入室,则不知道还要花费几万年的功夫,反正整个道观的同门师兄弟们,这辈子估计是谁也没机会看得着了。
  道家毕竟修得是清静无为,所以逍遥子心中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没有再逼他于长生拳上多浪费时间。只是将拳谱给了他,叮嘱他日后有了时间,再慢慢领悟。而眼下,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长枪上,以应不测之需。
  宁彦章当然知道轻重缓急,连连点头答应。接下来十几天,两只脚就在道观后面的山坡上生了根,日日勤学苦练不缀。而真无子等道士念及同门之谊,只要能抽出时间来,也轮番到后山跟他拆招,以增加他的实战经验和对枪术的领悟。如此,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半个月之内,他的武艺突飞猛进。虽然遇到杨重贵这等军中猛将,还是一招就死的份儿。遇到吴若甫、李晚亭等寻常武夫,却也能勉强支撑几下,不至于再如板子上的活鱼般任人宰割了。
第八章
乌鹊(一)
  所有前来给他喂招的同门当中,来得最勤,每次逗留时间最长的,当然还是常婉莹。只要有空几乎从不去别处,并且只要一来后山,便能起到清场的效果,令其他同门师兄立刻就纷纷找各种借口告辞。
  宁彦章脸皮薄,对此颇为负疚,常婉莹却不以为然。见少年每次都满脸歉意,便忍不住低声呵斥道:“他们都拿你当小师弟,动手前先留五分气力,怎么可能教得好你?要喂招,当然得我这样的才行。至少我下得了狠手,你若是敢偷懒,就难逃一顿好打!”
  “这,这还成你的长处了?”宁彦章哭笑不得,却没地方说理去。无论身材还是力气,他都远胜于少女。但在进退灵活与招数精熟方面,却差了十万八千里。而对炼又不是拼命,有些两败俱伤的狠招根本不能使用,谁的动作灵活,谁的招数熟练,自然就能占据绝对上风。
  “怎么,不服是吧,不服就起来较量,什么时候你能赢得一招半式,我立刻从你眼前消失!”见他总拿自己的好心当作驴肝肺,少女把杏目一瞪,蹙着柳眉质问。
  “服,服,师妹武艺高强,宁某能得到您的指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宁彦章对少女又敬又怕,赶紧垂下眼皮赔罪。
  春日的阳光下,常婉莹的皮肤被照得像玉石一样莹润剔透。让他每每都不敢多看,偏偏眼睛又经常不受控制。所以,垂下眼皮说话,才能最大可能地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渴望。否则,真不知道哪天会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常婉莹却不肯就此放过他,硬逼着他跟自己打了三场,每次就用树枝抽得他落荒而逃才算解了心头之恨。过后,却又迫不及待地找来药汁替他擦拭被抽肿的胳膊和脑门,并且满脸歉意地解释道:“你别怪我下手重,我这也是为了救你。给父亲和汉王的信,已经送出去好几天了。至今还没有任何回音。说实话,要不是逃到别人的地盘结果也是一样,我早就带着你逃命去了,根本不会耽搁到现在!”
  “其实你让师尊早点把我交出去,反而更好!你们不也推断过了么,无论我是不是二皇子,汉王都不可能在近期明着动手杀我。而拖上一段时间之后,你和师尊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了,总好过跟他硬顶!”听他说得认真,宁彦章非常坦诚地建议。
  逃到别人的地盘结果也是一样,这是他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几乎就是无解。只要中原的皇位一日没定,二皇子石延宝就还能起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而各方诸侯,恐怕跟刘知远都是一个德行。即便能发现他身上很多地方与皇家血脉格格不入,也宁愿揣着明白装糊涂,硬把他打扮成二皇子,继而掌控于自己之手。
  然而,对他的建议,常婉莹却嗤之以鼻。“你太不了解刘伯……不了解那个刘知远了。你若是永远不在他眼前出现,他想不起你来,当然不会轻易动杀心。而一旦你被送到他面前,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永绝后患。然后下面自然有一群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先在最短时间把你的可利用价值榨干,然后找出一千个办法让你死得名正言顺。”
  “那我更不能连累你们!”宁彦章闻听,心中大急,铁青着脸低声嘶吼。
  常婉莹笑了笑,固执地摇头,“眼下还算不上连累。师尊手里握着刘知远的救命药方,我阿爷在刘知远那里也有几分颜面。所以即便被他抓了个人赃俱获,我们师徒俩顶多也是闭门思顶过而已。倒是你,届时恐怕想再如今天这般自由自在,恐怕就难了!”
  “那,那……”宁彦章当然不信后果会如此轻松,可一时间,也找不出更多的理由说服对方,只能瞪圆里眼睛干喘粗气。常婉莹见了,却又捡起树枝,笑着相邀,“别想了,想破脑袋你想不出办法来。外边的事情交给有师姐我,你尽管好好习文练武就是了。来,歇息够没有,歇息够了咱们就再打一场。让我看看你刚才那顿打,到底是不是白挨没白挨!”
  说着话,又是以树枝为剑,招招刁钻狠辣。宁彦章不能眼睁睁地站在原地挨揍,只好捡起树干做的长枪,挺身迎战。
  二人从日上中天打到日落,方才暂时休战。第二天有了新的机会,再继续“殊死搏杀”。如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宁彦章的本领一天天见涨。外边也不断有好消息由常府的家将传上山来,让常婉莹的额头一天天舒展,笑容一天比一天轻松。
  “汉王府内的名医验过了二小姐以道长名义送去的药,视为救命仙丹!”
  “汉王正式自立为帝,国号大汉。下诏从即日起,禁止各地官员再为契丹人搜刮钱财,否则必将严惩不贷。”
  “汉王下达大赦诏书,凡地方文武主动驱逐契丹官吏,率部来投者,过往降敌之举一律不与追究,官职也都保持原样不动!”
  “汉王下诏,将亲领大军四十万,直捣汴梁。沿途各地契丹人,无论军民,必须在大军抵达之前主动撤往燕云各州,否则,定斩不饶!”
  “汉王……”
  刘知远自立为帝了,石延宝这个傀儡的重要性,就大大地降低。而出征在即,他估计也没太多时间去考虑如何处置二皇子。所以只要拖过最近这十几天,拖到大军离开,“石延宝”的活命机会就大增。今后刘知远能想起他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少。
  而无论刘知远出征前将看管二皇子事情交给哪个臣子来执行,凭借常家的势力和道门在北方的影响,“石延宝”在熬过最初的三五年后,未必没有机会假死脱身。
  希望越来越大,常婉莹心情当然变得越来越好。不知不觉地,就缩短了“虐打”宁彦章的时间。相应着,督促后者读书识字的时间也成倍增加。
  就这样“痛”并快乐着,宁彦章渐渐习惯了身边总有一个俏丽身影的存在。哪天若是常婉莹来得晚了,就有些神不守舍。他知道自己这样不对劲儿,也知道即便自己将来洗清了“二皇子的嫌疑”,与对方之间也绝无可能。然而每次他打定主意要跟对方划清界限,待到目光与常婉莹的目光相接刹那,却瞬间就失去了所有勇气。
  这一日,二人刚刚练武结束,又并作一对儿温习《诗经》。正读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怎么感觉这几句都不该在战歌中出现时,头顶上,忽然有一大群鸟雀如云而过。
  “今天的风有点儿大!”宁彦章单手在地上一捞,扶着长枪迅速跳起,目前迅速朝鸟雀飞来的方向瞭望。
  只见山坡下,迅速跑过一片黑压压的人影。每一个人都手持刀枪,明晃晃的白刃照日生寒。
第八章
乌鹊(二)
  风大,是他在瓦岗寨时学到的一句江湖黑话。意思是对手实力很强,大伙审时度势,必要时就果断跑路。没想到今天竟然一语成谶!
  “快走,他们是来抓你的!”还没等他看清楚到底来者到底打的是哪家旗号,就在距离二人半丈远处的某块山石后,猛然跃出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三步两步冲到近前,伸手去抓他的胳膊。
  “住手!”常婉莹大急,抽出宝剑,朝此人分心便刺。然而她的剑,却被宁彦章用树干做的长矛轻轻推歪,“别杀他。自己人,他是我二叔!”
  话音落下,他手中的长枪也随即落地。双手扶住摇摇欲倒的来人,大声叫喊:“二叔,你怎么来了?是谁,是谁把你给伤成了这样?”
  “别问了,一言难尽!”来人正是瓦岗二当家宁采臣,浑身上下丝毫不复当初那份倜傥模样。下巴上的胡须乱得如同稻草,破烂的衣衫下,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伤口。
  然而,他却没有时间停下来敷药。一口气喘过之后,立刻再度拉住宁彦章,大声催促,“走,你们两个赶紧走。从前面冲出去。后面下山的道路早已经被堵死了!他们是来杀你的,他们要杀人灭口!”
  “他们,他们是谁?”常婉莹到了此刻,也发觉了来人是友非敌,拎着宝剑,寸步不离地跟在宁彦章身后,大声询问。
  “我也不清楚。我是半路发现他们的。原本想靠近了打探一下,结果很快就失了风。差点就被他们生擒活捉!”宁采臣扭过头,迅速扫视了常婉莹一眼,气喘吁吁地补充。
  女娃子不错,脸盘好看,个子细高,对小肥这孩子看起来也一往情深。就是不知道她爷娘是哪个,舍得舍不得自家女儿和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一起过颠簸流离的日子。
  “你是谁?怎么会是他的二叔。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常婉莹也在此人回过头来的一瞬间,看清楚了他的长相。宽额头、高鼻子,虽然脸上有一道难看的疤痕,但嘴巴里的牙齿却生得整整齐齐。很显然,这家伙的出身相当不错,就是后来遭遇可能有些差,所以才落到今天这般光景。
  “他是瓦岗寨二当家,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现跟了他的姓。这些,我都曾经跟你说起过!”回答他的,是宁彦章略带薄怒的声音。
  虽然小半个月来跟常婉莹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减,但是他却很难容忍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像审问贼一样,对瓦岗二当家宁采臣盘问不休。
  自从他决定改姓宁的那一刻,后者在他心里,就早已成了唯一的亲人和长辈。任何对宁采臣的怀疑不敬,都跟加诸于他自己身上差不多。
  “原来是宁二叔,怪不得我从来没见过!小女子失礼了,还请二叔勿怪!”常婉莹眉头迅速皱起,旋即又迅速舒展。换了一幅甜美的笑容,以晚辈对长辈的语气诚恳谢罪。
  宁采臣年青时是个花丛老手,对这个阶段的女孩子心思算不得了如指掌,却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听到常婉莹的话语深处隐藏着浓浓的委屈,赶紧喘息着摆手,“不妨,不妨!我来得的确太突然了,你盘问得对。但咱们现在没时间细说,前面一共有几条路可以下山?我担心……”
  话音未落,道观正前方,也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喧哗。紧跟着,惨叫声,哀哭声,求饶声和愤怒的指责声,就交替着传了过来,声声刺激着人的心脏。
  “师兄他们正在前面施药!”到了此刻,常婉莹再也顾不上委屈宁彦章心中把瓦岗二当家摆在了自己前面,惊呼一声,大步从他身边冲过。三纵两纵就冲进了道观后门,随即便消失了踪影。
  宁彦章心里头也急得火烧火燎,奈何他自己却没有少女那样灵活的身手,旁边还带着一个不熟悉道观内情况的宁采臣,所以只能尽最大努力在后面追赶。才进了后门,就看见狭小的菜园子里头,无数惊慌失措的百姓像没头苍蝇般四下乱跑。却是这几天在外边等候扶摇子道长亲自替自己诊治疑难杂症的百姓,此刻受到了惊吓,直接从道观前门口逃到后门口来了。
  “后面下山的道路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封住了,你们自己小心!”扯开嗓子提醒了一句,少年跌跌撞撞挤过人群,逆流而上。结果才往前走了几十步,就又看见上百名满脸惊恐的汉子溃逃而至。一部分人身上带着血迹,还有一部分吓得腿脚发软,面如死灰。嘴巴上,却是谁都不肯示弱,污言秽语滔滔不绝。
  这些人都是等在道观门外想拜师修仙的,本以为,只要多坚持些时日,肯定能让扶摇子仙长看见自己向道的虔诚。却是谁也未曾料见,大伙所面临的第一道考验,就是生死大劫。
  “下山的路早就被封住了!想活命的,就千万别放下手中兵器!”宁采臣见这伙人几乎个个都带着刀剑,在大难当头却只懂得逃跑,丝毫没用勇气反抗。忍不住扯开嗓子,大声断喝。
  “当啷,当啷!”他不喊还好,一喊之下,竟然有大部分汉子迅速丢掉了兵器,加快了脚步冲向后门。沿途遇到挡路者,无论对方是老幼还是妇孺,皆横冲直撞而过。威猛犹如逍遥津头张文远,勇悍不输潘张寨前王铁枪。(注1)
  “你们这群懦夫!”宁彦章见了,只好掉头返回菜园,维持从后门出观秩序。然而他最近虽然勤学苦练不缀,却毕竟还是个新丁,手中又没拿着合适兵器。因此推开了这个,又错过了那个,直忙得满头大汗,却未能令混乱减轻分毫。反而被争相逃命的汉子们在胸口、肚子等处狠狠捣了数拳,疼得两眼一阵阵发黑。
  “想自己去逃命的,走中间。想躲在菜园子里的,靠墙跟儿!”关键时刻,还是宁采臣经验丰富。从地上捡起一把别人丢下的横刀,“刷!刷!”两下,劈翻了两名正从幼儿头顶跨过的壮汉,随即将血淋淋的刀刃高举,厉声断喝。
  “啊,杀人了!杀人了!”一众正向逃命的汉子,被热血泼了满头。吓得两股战战,惨叫不止。却再也没人敢乱推乱挤了,远远地避开刀锋所及范围,脸上再无半分血色。
  “你,你,还有你们俩!捡了兵器,堵住后门。谁他娘的还敢乱跑乱挤,先杀了再说!”宁采臣用刀尖从距离自己最近的位置,随便点了四名手脚健全,身材强壮的汉子,勒令他去帮忙维持秩序,“快点儿,我数到三。如果你们不肯听令,老子就先杀了你们,然后换下一批。一……!”
  “寨主爷爷饶命!”四个被他抓了差的汉子吓得魂飞天外,惨叫一声,弯腰捡起兵器,风一般冲到了道观后门口。明晃晃的利刃高高的举起,无论谁想随便进出,都少不得先吃上一刀。
  “我再提醒一次,后山的道路已经被别人封住了。谁还坚持要走的话,也可以,但不能挤,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慢慢出门,出了门后马上就离开!”宁采臣深吸一口气,继续大声吩咐。
  他在瓦岗寨坐第二把交椅,原本身上就带着一股子官威。此刻又衣衫褴褛,满身血污,整个人看上去仿佛刚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恶鬼一般凶残。两方面因素叠加,足以吓住大多数普通人。于是乎,先前还乱成一锅粥的菜园子里,秩序迅速得到了恢复。虽然绝大部分百姓们依旧选择了出门逃命,却再也没有谁敢凭着身子骨结实横冲直撞,更不敢再拿大脚丫子往老弱妇孺身上乱踩了。
  “我在这个守着,你去前院,找到那个女娃儿和扶摇子道长,想办法下山逃命!”见自己的努力已经开始产生效果,宁采臣冲着小肥摆了摆横刀,大声吩咐。
  “二叔您……”以宁彦章的性子,怎肯丢下他独自逃生?捡了一把不知道是谁丢下的短矛持在手里,跟他并肩而立。
  “滚,老子没你拖累,只可能跑得更快!”宁采臣抬起右脚,一脚将少年人踹出半丈远。“快滚,快滚,你这个灾星,多少人都因你而死?你若是不好好活下去,他们个个都将死不瞑目!”
  “二叔!”宁彦章哽咽着叫了一声,掩面而去。穿馆舍,过甬道,跌跌撞撞来到前院。一路上,不知道看见了多少前来拜师的汉子,捂着身上的伤口翻滚哀嚎。也不知道看到了多少前来求医的百姓,瞪着写满了惊恐的眼睛茫然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来到了云风观前院,却又看见七八具尸体横在当地。有观中的道士道童,有家住附近的无辜百姓,也有几名满脸横肉的江湖恶客。不知道都是遭了谁的毒手,个个死不瞑目。
  “常七、常五,你们两个上墙,用弓箭捡带队的招呼。其他人,给我结六花阵,接师父和师兄们回来!”正又惊又恨间,耳畔却传来的常婉莹那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焦灼,方寸却丝毫未乱。
  “是!”立刻有两名家将拿着弓箭,搭人梯上了院墙。居高临下,朝着外边择人而射。剩下的十来名家将,则迅速冲出了道观大门,将正试图往里边冲的一伙江湖人杀得纷纷后退,惨叫连连。
  六花阵据传乃是唐初李靖所创,可大可小,变化最是灵活。大时可以成千上万名将士组合在一起,彼此相护,攻势如潮。小时也可以五六个人,乃至十一二人组成六出梅花,在数倍于己的敌军中进退从容。
  而常府给二小姐常婉莹配备的贴身家将,也个个都是沙场上见过血的老手。彼此在一起配合磨练了多年,一个双六花阵使得出神入化。转眼间,就杀到了正在与来历不明的江湖客搏命的扶摇子等人身边,将道长们和最后一批无辜百姓接上,缓缓退入了道观大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