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280

  “看我?这当口,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做什么?”顶着满头雾水,符赢本能地反问。
  “第一,保护好宗训,让大哥安心。第二,借势,借天下英雄拥立之势,令王峻与王殷等贼未等交战,先心神大乱!”郑子明拱了拱手,向符赢郑重施礼。“嫂子,我的话,想必你都明白。拜托了!”
第九章
夺帅(七)
  “三叔自管放……”符赢想都不想,本能地就准备答应。然而话说了一半,后半句却再度卡在了喉咙处,脸上的红色也尽数变成了苍白。
  作为符彦卿最喜欢的长女,自家父亲和族中长辈是什么秉性,她实在最清楚不过!动动笔墨,向朝廷替郑子明邀功,顺便表明对自家女婿的支持态度可以,想要符家为了太子出兵,却难比登天!
  先前郑子明说,局势未明朗之前,沿途各方势力大多数会选择袖手旁观。作为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五年前,李守贞兵败,明知道自己就困在城中,符家都未曾派遣半个死士前来相救。今天的事,在符家很多长辈眼里,不过是将李崇训换成郭君贵,他们怎么会舍得自家兵马为此牺牲?
  “我给魏王写了一封信,嫂子只管送给他老人家过目。相信他老人家看到后,会做出对符家最有利的选择。此外,我刚才还越俎代庖,替嫂子宗训准备了一百亲兵,嫂子回娘家前,一并带上。”仿佛能猜到符赢为何脸色瞬息大变,郑子明指了指信囊,低声补充,脸上笑容里充满了镇定和自信。
  想到对方数月前曾经逼得自家父亲无路可退,符赢心里立刻就又涌出了几分底气。双手将信囊举到眉间,郑重点头,“三叔放心,我与太子夫妻一体。绝不会辜负你们兄弟所托!”
  “大嫂巾帼不让须眉,小弟静候你的好消息!此刻亲兵应该已经集结完毕,我带你前去交接!”郑子明拱了拱手,缓步将符赢领出了门外。
  亲手结束乱世,重整如画山河,这是他、柴荣和赵匡胤三个,结伴南归途中所发下宏愿。这么多年来,兄弟三人所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努力向着这个目标靠近。无论谁挡在路上,都必杀之。管他姓刘、姓李,姓高还是姓符!
  年久失修的道路,被马蹄踩得乱泥纷飞。
  骑在马背上,大周太子柴荣眉头紧锁,长满青黑色胡须茬的脸孔上,挂着一道道的汗水和泥浆。
  连续两天急行军,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都疲惫到了极点。但是,他心中的焦虑,却没有因为疲惫而减轻分毫。
  除了韩重赟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成功逃出汴梁给他报信!两天以来,沿途地方官员,要么装聋作哑,对这支骑兵视而不见。要么首鼠两端,一边派人送了猪羊粮草出城劳军,一边紧闭四门,“以防城中有歹徒出门惊扰太子殿下”。谁也不肯主动站出来,对王峻等人的恶行做一句指责,更不肯派遣一兵一卒,与他这个当朝太子共赴国难!
  “怪不得王峻和王殷有恃无恐!”不需要举一反三,柴荣从地方官员的表现上,就能猜出朝堂内大部分文武此刻所抱的是什么心态,真恨不得肋生双翼,直接飞回皇宫,将自家养父接出来,然后调集起兄弟几个所掌控各路大军血洗汴梁。
  然而,多年领兵经验和心头仅剩下的几分理智,却清楚地告诉他,欲速而不达。骑兵的战斗力一半儿来自于战马,虽然太子侍卫和沧州精锐,都是一人双马,可以轮番换乘。但每天行军八十里,也是极限。再快,将士们的体力就无法及时恢复,战马也会迅速掉膘,生病,甚至直接累死。没等跟敌军发生接触,整支队伍就会不战而溃。
  “大哥,该停下来歇息了。前方二十里就是曹州,节度使去年刚刚换成了王殷的结拜兄弟杨文生,态度难料。”赵匡胤做了三年多的节度使,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热血上头的公子哥。看到身边弟兄们的身体起伏节奏与战马的奔跑节奏越来越不合拍,快速凑到柴荣身边,低声提醒。
  “啊,是他?我想起来了!”柴荣立刻激灵灵打了个哆嗦,四下看了看,果断做出决定。“找一个避风的地方,让弟兄们下马吃些热食!”
  “好。”赵匡胤拱手领命,随即从柴荣的亲兵的背上拔出一面纯黑色令旗,高高地举过了头顶,“放缓马速,准备扎营休整!!”
  “遵命!”几名身穿都指挥使铠甲的将领,大声答应。随即同时向各自的身后挥舞角旗,“放缓马速,准备扎营休整!!”
  “放缓马速,准备扎营休整!!”
  “放缓马速,准备扎营休整!!”
  “放缓马速,准备扎营休整!!”
  “放缓……”
  队伍中指挥使、百人将、都头们,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责。一边大声重复着主将的命令,一边缓缓拉紧战马缰绳。
  整个骑兵队伍缓缓减速,不多时,便由策马疾行,变成了小步慢跑,然后又变成了碎步行军。人和马呼出的热气混和在一起,在晚秋的平原上形成了一团厚厚的白雾。
  “赵宝,赵奇!你们两个去头前探路,寻找合适的扎营地点。”赵匡胤满意地冲大伙点点头,将目光快速转向自己的亲兵。“必须在半炷香脚程之内,附近最好还有水源。”
  “是,将军。”亲兵躬身领命,策马如飞而去。
  “潘美将军,你麾下的斥候……”不待他们脱离自己的视线,赵匡胤又迅速来到潘美身边,低声跟对方商量。
  “徐扬,张富,你们两个各带一小队斥候,听赵节度指挥!”不待他把话说完,潘美就痛快地扭头点将。
  “遵命!”两小队斥候在徐扬和张富的带领下,越众而出,拱手向赵匡胤施礼。后者也不客气,用马鞭朝曹州方向指了指,大声吩咐,“按战时规矩,分头向前探路。一直探到曹州城下,探明守军动静为止。”
  “遵命!”两支斥候都是郑子明亲手训练出来的精锐,不需要赵匡胤做过多吩咐,就自动分成了数组,三三为伴,呈扇面行,朝前方疾驰而去。
  “潘将军,烦劳你再派一队精锐负责接应。不必分散开,集中起来以防万一。”望着众人迅速远去的背影,赵匡胤点点头,再度跟潘美低声协商。
  “好!”潘美知道赵匡胤在担心什么,再度痛快地答允。“潘星,你带五十名弟兄,前方五里处警戒!”
  与后者一样,他平素的做事准则,也是小心无大错。宁可让麾下的弟兄们多耗费一些体力,也不愿给沿途任何人以可乘之机。
  事实证明,这种谨慎并非多余。仅仅在一刻钟之后,大军刚刚找到了扎营地点,还没等架起行军锅来烧水,便有两组斥候,飞一样赶了回来。隔着老远,就吹响了示警的铜哨子,“吱——,吱——,吱吱——吱吱吱——”
  “前方五里左右,有一支兵马正在向这边靠近,来意不明!”陶大春、潘美两个长身而起,异口同声向柴荣汇报。
  “殿下,小心来者不善!”刚刚下马休息,连汗都没来得及落的各级将领们,也纷纷手按刀柄起身,围在柴荣面前,自动站成了一个圆弧。常年的辛苦训练,让他们每个人都对军中的各种信号倒背如流。根本不需要麾下传令兵翻译,就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真正遇到了突发情况,柴荣的表现,反而不像行军时那么焦躁。先抓起亲兵刚刚递过来的水袋喝了一大口,然后才缓缓对大伙吩咐,“不急,先让弟兄们整理铠甲兵器,更换坐骑!曹州是座重镇,发觉有兵马靠近,守将带人出城查明情况不足为怪。”
  “是!”众将见太子如此沉稳,顿时都找到了主心骨。齐齐答应一声,迅速去整理各自麾下的队伍。
  “二弟,你带着我的两百亲兵,前去迎接一下,表明咱们的身份,顺便验证对方的真实态度!”回头朝着开始忙碌的弟兄们扫了几眼,柴荣又将目光集中于赵匡胤身上,低声吩咐。
  “大哥!”赵匡胤的眉头迅速往上一跳,拱手回应,“那杨文生乃是王殷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
  “他也是大周的节度使!”柴荣深吸了一口气,话语里带着几分不甘,“你去告诉他,孤知道他的难处,只要他能袖手旁观即可。孤,孤保证事后不做任何株连!”
  “这……?末将遵命!”赵匡胤依旧想要劝说柴荣不可有妇人之仁,但看到对方眼睛里清晰的痛楚,只能无奈地拱手。
  “殿下,我军人困马乏,且人地两生!若不抢先下手……”见到此景,潘美大急,赶紧抢在赵匡胤出去送死之前,大声提醒。
  “咱们不是叛军,他所带的,也是大周的将士!”柴荣毫不犹豫地出言打断,然后翻身跳上了马背。
  作为曾经与契丹人交过手并且丝毫不落下风的“沙场老将”,他何尝不知道在当前形势下,放弃率先出击会丧失多少优势?然而,身为大周的储君,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就不愿意因为自己和王峻等人的争斗,导致无辜将士们血流成河。
  那些将士,都是他义父郭威亲手带出来的兵马,都曾经为大周朝立下过赫赫战功。他们应该退役回家去颐养天年,或者死在抗击契丹人的战场上,而不是倒在自家人的屠刀下,死不瞑目!
第九章
夺帅(八)
  说话间,又有两组斥候疾驰而至。这一次,却不像上次那样以铜哨示警,而是直接赶到柴荣面前,气喘吁吁地汇报起了前方不明势力的详情。
  “报,来者为曹州守军。其中有骑兵营认旗八,步卒营认旗十,衙内营认旗四。斥候若干,已经与我军斥候发生接触!”
  “二弟留下,不必去了,留下统带近卫营!”柴荣眉头一皱,右手果断按上了腰间剑柄。“潘美,传令沧州军全体整队!”
  按照周军编制,一个正规骑兵营的规模大概是四到五百。一个步卒营编制为五百整,而衙内营编制则大抵与步卒营等同。八个营的骑兵,十个营的步卒,再加四个营的衙内亲军,总兵力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一万,相当于曹州守军倾巢而出!如此兴师动众,来意自然不会是为了迎接太子的大驾!
  “遵命!”潘美和赵匡胤二人如释重负,齐齐拱手答应。还没等二人拨转坐骑,第三组斥候已经又狂奔而回,马背上,斥候身后,分别插着数支的长箭,鲜血随着马身的起伏淋漓洒了满地!
  “该死!”陶大春和陶七两个人立刻带领数名亲信策马而出,迎住自家斥候,将其一路护送到了柴荣面前。
  “报,敌袭。曹州节度使杨文生亲自领军前来阻截,潘都头已经跟他的前锋交上了手。弟兄们,弟兄们寡不敌众!”不待战马停稳,两名斥候就扯开了嗓子,大声汇报最新军情。
  “离我们有多远?”柴荣的眼睛迅速瞪圆,沉声发问。
  “前锋,前锋距离我军三里不到,翻过前面的土丘就可以看见。中军,中军大约四里。后军全是步卒,走得慢,赶到此地至少还得半个时辰!”斥候虽然有伤在身,回答问题时的话语却依旧清晰简明。
  “他们,他们说您是山贼假冒的太子!潘,潘都头已经全力在阻拦他们。请,请殿下早做决断!”
  闻听此言,柴荣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抽出佩剑,毫不犹豫地指向了前方的丘陵“赵匡胤,带我的亲卫,抢占前方山脊!”
  已经不需要再了解更多了,斥候身上的箭矢和血迹,就是答案!曹州节度使杨文生,居然连“山贼假冒太子”这种烂借口都能找得出来。很显然,他想仗着人多势众,打大伙一个措手不及!
  他想得美!却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太小瞧的对手的本领。
  希望破灭的柴荣迅速恢复了冷静,将命令流水般向左右传下,“潘美,你带三个营的沧州骑兵,紧跟赵匡胤,自行捕捉战机!”
  “陶大春,你带一个营骑兵,沿山丘左侧迂回,斜插敌军软肋!”
  “其他人,跟我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号角声如虎啸龙吟,盖过将士们愤怒的咆哮。
  一营又一营的骑兵策动战马,跟随在赵匡胤、潘美、陶大春等人身后,赶赴主帅指定的位置。
  长期的艰苦训练,充足的肉食供应,清晰的指挥等级,简单明了的旗帜号令,还有多年来的上下齐心协力,在这一刻,终于显出了成果。七个营头,在疾驰中就自行分散为前、后、左、右四大块,彼此之间以号角和旗帜遥相呼应,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巨兽,在大地上张开了灵活粗壮的四肢。
  七个营,三千五百人,规模真的不能算大,但马蹄踏起的烟尘,却遮天蔽日!
  看着从山丘后突然冒起的烟尘,曹州军骑兵都指挥使杨宣的心脏猛地一抽,原本瞄准敌将后心处的弓箭迅速脱离弓弦,“啪”地一声扎进了敌将马蹄下的碎石缝隙中,火星飞溅。
  “狗贼,有种你就继续追!”死里逃生的沧州军都头潘星回过头,大声叫骂。身上的七八处伤口都在冒血,却没让他的胆气减低分毫,“一刻钟之内,你的脑袋如何还长在脖子上,老子跟你的姓!”
  “加速,全体加速,冲上山顶!”先前恨不得立刻将其毙于箭下的都指挥使杨宣,此刻却忽然变得大度起来,对叫骂声充耳不闻。直接回过头,冲着身后的骑兵大声咆哮,“全体都有,不要跟游骑纠缠,加速冲上山顶,抢占有利地形!”
  点子有些扎手!这是他凭借多年领兵打仗经验,直接得出的结论。否则,五十名游骑,面对三千大军,绝对不敢螳臂当车!否则,即便得到斥候的示警,对手也不会反应如此之快,不会立刻做出决定争夺有利地形,准备跟自己一决生死。
  “杨将军有令,不要跟游骑纠缠,全体加速,冲上山顶!”
  “杨将军有令,不要跟游骑纠缠,全体加速,冲上山顶!”
  “杨将军有令,不要跟游骑纠缠,全体加速,冲上山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