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280

  奈何动静闹得挺大,结果却非常差强人意。刘汉军血战了两天一夜,好不容易才在泽州城正北方向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却发现第一道城墙之内,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又多了第二道城墙。而两个城墙之间,又被若干道小城墙分割开来,彼此互不相通。第一波冲进城内的刘汉勇士,被防守方堵在了一个甚为狭小的区域内,三面箭如雨下,转眼间,就伤亡殆尽。
  “常思,老子必将你挫骨扬灰!”刘崇看得双目欲裂,亲自带领着近卫,咆哮而上。还没等他靠近躺满了尸体的城墙豁口,猛然间听到一通锣响,“当当当当当……”。紧跟着,浓烟翻滚,红星飞溅,却是常思命人点燃了堆放在城墙豁口内干柴。将先前被射死在城内的汉军将士连同没来得及爬出来的汉军伤号,尽数付之一炬。
  如此一来,先前牺牲了无数性命才打开的突破口,就彻底宣告报废。想要再打开第二个突破口,还不知道得拿多少具尸体来换?而更让刘汉将士感到恐惧的是,肥狐常思那层出不穷的守城花样。开战以来,几乎每隔几天就换一个新的,每出现一个新的,就令进攻方血流成河!
  “常胖子,老子回到太原之后,必诛你九族!”刘知远被浓烟熏得满脸是泪,跳着脚,大声威胁。然而,这些威胁的话,实际上却不具备任何意义。首先,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常思未必能听得见。其次,早在他还做着太上皇美梦之时,肥狐常克功已经将太原城内的直系亲属,大摇大摆地搬去了潞州!
  “陛下息怒,常克功是块滚刀肉。当年在太祖帐下,就以擅长打烂仗而闻名。”还是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头脑冷静,知道继续恶斗下去,刘崇绝对讨不到任何好处。赶紧举着盾牌凑上前,大声提醒。
  他的话音刚落,浓烟后,忽然亮起了数道寒光。掠过百十步距离,直奔刘崇的认旗所在。虽然因为距离和风力的影响,没有伤到刘崇半根汗毛,却也把后者吓得亡魂大冒,冷汗瞬间就淌了满脸。
  “护驾,快护驾!”张元徽也吓得魂飞天外,一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刘崇的胸口,一边哑着嗓子高喊,“快,护送陛下撤到三百步之外。”
  众将士原本就已经疲惫不堪,全凭一口气在强撑。猛然听到有人高喊护驾,还以为刘崇已经遇刺身死。顿时调转身形,发了疯般往回跑。足足逃出了五里多远,才在刘崇本人的亲自招呼下,勉强站稳的脚跟。
  如此一来,泽州城外的汉军,短时间内已经没有士气再战。而辽国的使者却愈发趾高气昂,从上到下,把刘汉国君臣给挖苦了个体无完肤。
  实在被逼无奈,第二天,刘崇只好强打精神,准备拼死一搏。老将张元徽闻听,立刻含泪跪倒,大声劝阻道:“陛下,自古以来,都是守城容易攻城难!再继续强攻下去,甭说一路杀进汴梁,你我君臣能否平安返回太原都未必可知……”
  “陛下三思!”
  “陛下,军心已乱。再打下去,恐怕会生变故啊!”
  “陛下,弟兄们都是太原儿郎,再打下去,必伤国本啊!”
  ……
  话音未落,众文武已经跪下了一大片。个个都是双目含泪,苦苦哀求刘崇不要继续意气用事,把儿郎们全都葬送在坚城之下。
  “起来,都起来,朕,朕难道不知道,战死的全是太原儿郎?!”刘崇原本就不是一个硬心肠,见了群臣们如此,顿时眼泪也淌了满脸,“可,可如果,如果失去了辽国的支持,咱们,咱们日后拿什么去抵挡郭威的大军?”
  “这……”劝阻声顿时戛然而止,众文武一个个红着脸,低着头,无言以对。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其实都不赞成刘崇向耶律阮称侄,以换取契丹人支持的做法。可不这样做,光凭着太原一地,绝对挡不住郭威的倾国之兵。所以,当初刘崇决定向辽国称臣之时,他们心里虽然感到屈辱,却谁也没有勇气站出来阻止。如今辽国皇帝耶律阮的使者,对刘汉国君臣百般刁难,他们也没有勇气,劝说刘崇跟对方一刀两断。
  “父皇何必为此烦恼?那辽国上使只是嫌我汉军战绩差,又不是嫌我汉军迟迟打不下泽州?”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中军帐门口,却响起了一个宏亮的声音。如同雏鹰初鸣,顿时让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
  “镐儿,你怎么来了?”刘崇猛地从帅案后站起,大步流星迎向了来人,“谁叫你来的,战场上,刀箭无眼。万一……”
  “孩儿特地前来替父皇分忧!”来人站稳身形,肃立拱手,“常思乃百战老将,经营泽潞多年,占据地利人和。父皇越是急着将其拿下,恐怕越容易被他有机可乘。而河北,领兵的却是老朽郑仁诲和新丁郑子明,父皇只要遣一员良将,令杨重贵、张元衡和呼延琮三人齐心协力,必能打破眼前僵局!”
  “嘶——”刘崇倒吸一口冷气,看着眼前的三儿子刘镐,又惊又喜。
  “这?”众文武皱着眉,纷纷交头接耳。
  如果郑仁诲和郑子明两个,真的像三皇子刘镐说的那样好对付。杨重贵早就将他们挫骨扬灰了,绝不会直到现在还毫无建树。然而,将重点战场,从河东转移至河北,却未必不是一个良策。
  首先,深州、冀州和镇州,不久之前都曾经遭受过战火,特别是深州,去年冬天还曾经落到过契丹人手里,城墙破败不堪,城上的防御设施都被洗劫一空,根本没来得及重新补充配置。
  其次,郑仁诲和郑子明两个再难对付,也不会比常思难对付。况且河北战场上的汉军士气尚可,不会像河东这边,早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孩儿不才,愿替父出征,将那两个郑贼的头颅,献于阙下!”没等众人将思路完全理顺,三皇子刘镐已经再度主动请缨,“请父皇给孩儿一个立功机会,报效您的养育之恩!”
第二章
款曲(八)
  “好,我儿有此雄心,为父岂有不成全之理?”刘崇听得又惊又喜,手扶桌案大笑着应允。
  做父亲的,没有一个不盼着自家孩子青出于蓝。而在麾下众文武都束手无策之时,自家三儿子却挺身而出,非但献上了一个恰当的脱困方略,并且还能主动请缨前去实施!如此智勇双全的儿子,怎么可能不令刘崇感到老怀大慰?
  “三皇子英明!”“三皇子好有志气!”“将门当然出虎子!”“我等当为陛下贺……”帐中大多数文武官员,也对三皇子刘镐的智慧和勇气甚为佩服,纷纷含着笑点头。
  只有主簿卫融,忍不住向前跨了数步,躬身劝阻:“陛下且慢!齐王殿下虽然睿智骁勇,却从未单独领过兵。而那郑仁诲、郭荣、郑子明等辈,无一不是百战之将。陛下贸然将齐王派往河北,恐怕……”
  “爱卿所言有理!”不待他把话说完,刘崇已经大声打断,“然而天下统兵之将,有哪个不是一仗仗打出来的?况且朕派齐王去河北,并非让他去冲锋陷阵,而是让他去协调监督杨重贵、呼延琮和张元衡三个,戮力作战,不要总是各自为政!”
  “这,是,微臣愚钝,请陛下见谅!”卫融的眉头皱了皱,本能地想反驳。然而看到刘崇眼睛里隐约跳动的杀机,只有自认见识短浅,躬身后退。
  “爱卿不必多礼。你先前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刘崇叹了口气,轻轻摆手。
  事实上,此刻在他心中,也认为卫融的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然而契丹使者在身后催得紧,他本人在泽州城下又被常思堵得寸步难行。所以,将用兵重点转向河北,几乎是他现在的唯一选择。
  此外,在很久之前,刘崇就已经开始怀疑,河北战场之所以打成了僵局,并非是老将郑仁诲多谋,小将郑子明勇猛这么简单。杨重贵的武艺天下无双,郑子明再勇猛也勇猛不过他。而那呼延琮的地盘就来自郑子明,其女儿也一直跟郑子明两个不清不楚……
  “末将麾下有一营党项兵,皆为百战精锐。虽然不擅长攻城,野外骑战时却个个可以一当十!”大将段常心思活,见刘崇叹气,还以为其担心三皇子刘镐的安全,上前数步,大声许诺,“如今陛下遣齐王经略河北,末将愿以此营兵马相赠,以壮齐王行色。”
  “末将麾下有两百儿郎,皆末将亲手所整训。愿献与齐王,助其马到成功!”大将李休也不甘居于人后,主动出列向刘崇父子“献宝”。
  “末将麾下有……”
  “末将……”
  “……”
  其余武将见此,也纷纷出列,将麾下嫡系精锐分出一部分,赠给三皇子刘镐,以免他去了河北时手头无嫡系兵马可用。很快,就给刘镐凑出了三千精锐卫队,纵使他在战场上“偶然”有所失误,也足以凭着这些人的保护全身而退。
  连麾下大将都如此肯下血本,作为父亲的刘崇,当然更不会吝啬。干脆直接将刘镐麾下的兵马补足了两万,当众封其为征东大将军,河北道兵马大总管,赐天子剑一口。命其立刻赶赴河北,整合督促当地文武百官,一起征讨伪周群丑,复大汉家国之仇!
  “多谢父皇!”三皇子刘镐喜出望外,连连俯首。然后以最快速度接管了自家父亲和众武将赠与的兵马,星夜奔河北而去。
  大哥刘赟被郭威的人给毒死了,二哥刘钧刚刚打了一场大败仗,颜面威望尽失。原本根本没指望的继承家业机会,就这样突然从天而降。作为所有兄弟中最博学睿智的一个,三皇子刘镐怎么可能不去把握?
  至于眼下河北战场的困局,在刘镐看来,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早在一个月之前,他就已经从至交好友张元衡的诉苦信中,得知了杨重贵与呼延琮两个出工不出力的“实情”,只要他本人到了前线之后,将天子剑向外一亮,就不信,还有人敢继续阳奉阴违,偷奸耍滑!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此时此刻的刘镐,可是比初生牛犊还要“勇敢”十倍。花费了小半个月时间,以减员近一成的代价抵达了前线之后,稍作休息,便吩咐麾下亲信擂响了聚将鼓,将杨重贵、呼延琮、张元衡三个,以及三人麾下,级别在指挥使以上的将领全都召集了起来。
  杨重贵等人,也早就从提前赶来的信使口中,得知了刘崇委任三皇子刘镐被委任为东征军主帅之事。心中虽然对刘崇此举有许多困惑,表面上却不敢怠慢。听到鼓声,立刻起身朝新立的中军帐处赶,不多时,已经在了刘镐的帅案两侧站了个整整齐齐。
  “嗯,不错,不错,诸位不愧为我大汉栋梁!”刘镐的年龄才二十出头,却非装作一幅老气横秋模样,手捋下颏,微笑点头。
  “多谢齐王盛赞,我等不胜惭愧!”杨重贵和呼延琮互相看了看,无可奈何地带头拱手施礼。
  “多谢齐王盛赞,我等不胜惭愧!”其余诸将除了张元衡之外,也僵硬地躬身施礼。对河北的战事,心中平添几分绝望。
  “殿下,您可来了!”最近两个多月来终日灰头土脸张元衡,却仿佛忽然吃了一箩筐人参果般,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不待众人的话音落下,就抢先出列,大声说道:“我等日夜苦盼,总算将殿下您给盼来了。那郑子明、赵匡胤、高怀德等贼日日在山外轮番挑衅,气焰嚣张至极。殿下来了,刚刚将他们一网打尽!”
  “哦?”刘镐眉头倒竖,双目之间杀气四溢,“怎么个挑衅法?莫非在孤到来之前,尔等已经被打得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了么?孤在父皇身边看到的军报,可不是这么说的!杨将军,军报都是你亲手所拟,你可否给孤做一个说法?”
第二章
款曲(九)
  “什么?殿下这话从何说来?”虽然早就猜到刘镐新官上任会放三把火,杨重贵却万万没想到第一把火就会朝自己头上烧,顿时一张面孔就涨成了茄子般颜色,剑眉倒竖,虎目圆睁,反问的话语脱口而出。
  “孤说你写给父皇的军报有误,不是么?”刘镐耸耸肩,冷笑着摇头,“从上个月起就是互有胜败,两军对峙。原来就是这么对峙法,被人堵着门口痛打!若不是孤主动向父皇请缨前来督战,还不知道你们要对峙到什么时候去!”
  “殿下此言差异!”杨重贵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强压着心头怒气,抱拳施礼,“截止到上个月底,我军与贼军交手,的确是互有胜败。最近几日,因为师老兵疲,才不得不暂据山而守。只待弟兄们恢复了元气,便会立刻出去跟贼军一决雌雄!”
  “恢复?什么时候能恢复?还需要几天时间,杨将军能给朕一个准信不?”刘镐心中先入为主,根本不愿相信杨重贵所说的每一个字。再度撇嘴耸肩,满脸鄙夷地追问。
  “这……”杨重贵身体绷直,手臂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天,上一仗损失太大,弟兄们的体力和士气都需要恢复!”
  “损失太大,不是互有胜负么?原来输的这么惨!这一场大败仗,你可曾向我父皇汇报?”刘镐好不容易才得到独当一面儿的权力,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用眼皮夹了杨重贵一下,继续穷追猛打。
  话音刚落,一个愤怒的声音拔地而起,“还不是以为这厮在战场上带头逃命?关于那一仗的具体情况,还有弹劾这厮的奏折,早就用快马送到了令尊手上。你来得太急,恰好跟信使错过了而已!”
  “啪……”没想到有人竟然敢当众顶撞自己,刘镐拍案而起,“呼,呼延琮?朕没问你,你为何要在中军咆哮?来人,将这厮给本王拿下!”
  “是!”门外的亲兵答应一声,拎着绳索就往里闯。待看清楚齐王刘镐要自己索拿的对象,立刻吓得愣了愣,两腿如灌了铅般再也无法向前移动分毫。
  “拿个屁!”呼延琮受张元衡所累,最近接连吃了好几次败仗,正憋着一肚子怒气无处发泄。听齐王刘镐居然冲自己喊打喊杀,立刻迈动双腿向前走了数步,跟对方面对面拍打帅案,“要不是老子和杨大哥苦苦支撑,光凭着他们,你们老刘家早就把太行山以东的地盘都丢光了,你哪里有机会跑到老子面前装大尾巴狼?”
  “呼延将军,不得无礼!”唯恐刘镐恼羞成怒,杨重贵赶紧追过来,用力拉住了自家兄弟一只胳膊。
  “你别管!老子今天跟他说个清楚!”呼延琮狠狠一挥手,摆脱他的拉扯,指着刘镐的鼻子继续大声咆哮,“老子告诉你,即便在你亲娘老子面前,也还是同样的话。河北之所以打成了烂仗,完全是因为姓张的愚蠢无能,拖了所有人的后腿。你要是真的为破局而来,就赶紧割了这厮的脑袋,挂到旗杆上示众。看在你行事果决的份上,弟兄们也许还愿意再给你们老刘家一次机会。如果你这厮不知好歹,像疯狗一样乱咬。甭说收复河北,能保住定州和镇州,老子就把呼延俩字倒着写,从此改姓延呼!”
  他长得又高又状,形如铁塔。而刘镐却是又白又嫩,宛若刚发好的豆芽菜。弹指间,豆芽菜就被铁塔的阴影给压得喘不过气来,摆着双手连连后退,“你,你,你怎么能如此对,对待孤。孤,孤乃奉旨前来整军的齐王。孤,孤,孤带着天子剑!”
  “那又如何,有种,你拔出剑来朝这里砍。老子要是皱一皱眉,从此见到你就绕着走!”呼延琮是绿林瓢把子出身,可没杨重贵那么好的涵养,指指自家脖颈,继续咆哮不止。
  “孤,孤……”刘镐从小到大,几曾受过如此委屈?羞怒之下,立刻转过身去抓剑柄。然而,还没等他把天子剑拔出鞘,张元衡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死死抱住了他的胳膊,“殿下息怒,息怒啊。这,这全都是误会,误会!”
  “误会?”刘镐没有张元衡力气大,瞪圆了眼睛满脸不解。
  如果他记得没错,在张元衡的信里,可是没说过呼延琮半句好话。而今天他之所以冲着杨重贵发难,除了立威之外,另外一重目的就是替张元衡出气。谁料,他这边刚刚被呼延琮喷了满脸吐沫,张元衡却像没看见一样,跑出来替双方做起了和事佬……
  此人究竟是哪一头的?此人到底安的是什么居心?
  “误会,真的是误会啊!殿下!”张元衡急得满脸是汗,一边伸手去夺天子剑,一边不停地向刘镐眨眼睛。“贼军最近的确气焰嚣张,殿下来得也的确正是时候。但,但杨将军、呼延将军和末将,先前也不是故意贻误战机!是,是见敌人来势汹汹,所以,所以故意坚守不出,慢其心,堕其气,然后再寻机图之!”
  “噢,原来是这样!”刘镐终于注意到了张元衡的眼色,松开手,装作恍然大悟地点头。“朕误会杨将军和呼延将军了?”
  “误会,的确是误会!”张元衡将天子剑握在自己手里,唯恐其突然自动变成传说中的飞剑般小心谨慎,“杨将军和呼延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等闲百十个人根本近不了他们的身,怎么可能消极避战?是,是末将觉得贼军势头正旺,所以,所以提议大伙先暂且避一下他们的锋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