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80

  也是被逼急了,王光将任何可能救命的稻草都往手里头抓。只希望对方能念在郑子明跟郭威之间的渊源份上,给自己一个分辩的机会。别立刻下手,让自己死不瞑目。却万没有想到,这几句话的效果,居然立竿见影。
  马背上的骑兵将领,毫不犹豫地就撤开了枪锋。紧跟着,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几眼,大声说道:“你是前来投奔郑子明的?那正好,他带着兵马刚刚抵达博州,此刻就驻扎在城外的山坡上。我带你过去让他辩明真伪,如果你敢骗我,高某定然让你后悔来世上一遭!”
第八章
峥嵘(七)
  “不敢,不敢,高将军放心,卑职,卑职真的跟郑防御使有交情!”绝处逢生,王光又惊又喜。从地上一个轱辘爬起来,挂在满脸的鼻涕眼泪大声保证。
  “哼!”看不起他那幅孬种模样,高姓骑兵首领撇了撇嘴,转身离开。两队骑兵立刻像火钳子一样夹了过来,将王光和他的随从夹在了中央,像牲口一般驱赶着朝北而行。先前被众人遗弃在码头上的坐骑,此刻反倒成了香饽饽,被卸掉了鞍子,由四名骑兵专门照顾着跟在了所有人的身后。
  好好的一个天子近臣,京城宿吏,混得待遇连匹牲口都赶不上。王光心里头,怎么可能舒坦得了?然而,郁闷归郁闷,他却不敢把心情摆在脸上。反而更要装出一幅终于找到了娘家人的模样,满脸堆笑地跟押送自己的骑兵套起了近乎,“几位壮士好生威猛,应该都是郭令公麾下的嫡系虎贲吧?卑职以前替朝廷做事,也曾见过很多精锐。但像几位这样,让人一眼看了就鼓不起勇气直视的,却还是头一回遇到!”
  众军汉平素接触的都是些直心肠,哪曾听到过如此悦耳的奉承话?顿时一个个脸上就露出了几分笑意,摇摇头,七嘴八舌回应道:“咱们只是来替郭令公抱打不平的,可算不得他的嫡系!”
  “咱们是高令公帐下的衙内亲军,往年也是曾经跟契丹人交过手,当然跟你见过的那些样子货大不相同!”
  “郭令公麾下,也不全是虎贲。嫡系衙内亲军跟咱们差不多,其他却未必能跟咱们比肩!”
  “是不是精锐,要拉上战场才知道,光是摆花架子,是看……”
  正所谓什么将带什么兵,高姓统领盛气凌人,这些军汉一个个也自负异常。根本没把其他吃粮的同行往眼睛里头搁。
  王光虽然在中书省小吏里头,属于非常不会做人的一个。但比起这些直心肠的军汉来,却要油滑得多。听对方吹得高兴,就又继续大声夸道:“这话说得好有道理,汴梁城里的护圣军,就全都中看不中用。欺负寻常百姓可以,若是真的跟诸位对上,恐怕十个也打不过一个。”
  “那当然,也不看咱们跟的是谁?护圣军的主将,给咱家老帅提鞋都不配!”
  “一个打他们十个有些夸口了,但要是列阵而战,一都破他一营,应该轻松!”
  “那些人都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咱们可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威名!”
  “他们不出城则已,若是敢出城……”
  众军汉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谦虚,继续得意洋洋地自吹自擂。
  “行了,少说几句,没人当你们是哑巴!”带队的高姓头领听得实在不好意思,猛地回过头,大声呵斥,“跟护圣军比算什么本事?有种你们去跟沧州军比,人家成军满打满算都不到两年,可昨天各部会操之时,在场兵马,哪支能跟人家比肩?”
  “这……”
  “界……”
  “将军,咱们,咱们……”
  众军汉的面孔,顿时就像被人反复抽了好几个耳光一样红。流着汗水濡嗫半晌,却是谁也没勇气替自己寻找任何借口。
  沧州军,组建历史不到两年,战兵数量只有三千出头的沧州军。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给所有前来给郭威助战兵马,都留下的极深的印象。根本不用走上沙场去称量,只需随便朝其他任何队伍旁边一站,谁强谁弱,就立刻清晰分明。
  甭看自称跟郑子明相交莫逆,中书省小吏王光其实心里头对沧州军根本没任何印象。然而从高姓头领的话和身边众军汉的反应当中,他却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即将投奔的新东家,好像实力非同一般。于是乎,稍微安静了一小会儿,就又趁着高姓将领注意不到自己的时候,低声跟身边的军汉们说道:“会操?你们为什么要在半路上会操?不是要直接杀进汴梁去,替郭令公讨还公道么?”
  “废话,这么多支兵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会几次操,做主帅的怎么可能心里有底儿?!”
  “咱们又不全都是郭令公的部属,互相之间不先认一下旗帜,战场上打起来,怎么分辨是敌是友?”
  “你当是纸上下棋啊,不会几次操,就直接把人朝战场上拉。那不是打仗,是蓄意……”
  众军汉刚刚被自家主将落了面子,心情郁闷,被王光的外行话一钩,立刻撇这嘴低声呛声。
  “哦,那这么说,沧州军在会操的时候,表现非常出色喽?”王光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根本不在乎说话的态度,笑了笑,继续低声打探。
  众军汉闻听此言,脸上的愤懑,瞬间又变成了尴尬。一个个犹豫再三,才以极低的声音回应,“也不能说特别的出色,反正他们,他们跟咱们所有人都不太一样。好像特别,特别会拉架势,会站队形。行进站立,都特别的齐整。再加上以前的那些战绩,大伙,大伙虽然未必服气,也,也说不出什么来!”
  “真的要打仗的话,他们未必比咱们就强。但人家的走路、列队还有进退、变阵,的确干净利落。若是战场上能发挥出出操时六七分本事,寻常队伍,的确很难挡住其脚步!”
  “人家是个个都当亲兵,亲兵对待!”有人偷偷朝队伍最前方的高姓将领看了看,用极低的声音补充,“我跟你说啊,郑子明在沧州的那点儿钱粮,估计全花在这三千人上头了。所以这些人,个个都算得是他的亲兵。可这话又说回来了,打仗的是,若是人太少了也不成。就算沧州军个个以一当十,对方一狠心压上五六万大军来,依旧要把他们碾成肉泥!”
  “噢!”王光点点头,做恍然大悟状,“的确,做个防御使么,三千兵马也就够了。可全国的兵马若是都这么练,国库里头就得跑耗子了!几位壮士刚才说,除了郭令公的兵马之外,还有许多人带着兵前来助战?都是谁啊,他们,他们怎么,怎么都不,不把朝廷……”
  “哪里还有什么朝廷!”众军汉把嘴一撇,又是满脸冷骜,“连枢密使和宰相,一言不合都要痛下杀手,谁敢还做他刘家的官儿?我说您老啊,这一步是走对了。要是继续留在汴梁那边,官做得再大,保不准哪天被小皇帝看不顺眼了,就直接‘咔嚓’给你一刀,然后再杀了你全家!”
第八章
峥嵘(八)
  有道是,话糙理不糙。
  几个军汉没读过书,也不懂什么政治权谋。却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如果连枢密使和宰相,都说杀就杀,事先连一点虚假的弹劾、贬谪、判罪过程都不走。这满朝文武,还有谁人皇帝杀不得?正在替朝廷卖命的人,谁又能保证史弘肇的下场,有朝一日不落在自己头上?
  的确,史弘肇跋扈,蛮横,恋权,与杨邠、郭威等人联手把持朝政。可若不是他们几个竭尽全力扑灭了叛军,刘承佑早就成了李守贞的阶下囚。如果他们几个真的想谋反,刘承佑更是早就不知道被杀了多少回。立下了匡扶社稷之功,却全家被戮,如今郭威起兵向朝廷讨要公道,谁敢再效仿当年的史弘肇等人,去硬撼叛军锋樱?
  打胜了,最后死在金銮殿上,全家都跟着做糊涂鬼。打输了,免不了死在战场上,妻儿老小也未必有人照顾。既然如此,大伙有何必去冒那个险?
  既然跟着这样的皇帝,早晚都落不到好下场,大伙又何必为他效忠?随便换一个新皇帝上来,也许未必能比刘承佑干得好许多,但至少不会比他更坏!
  “这,这,多谢几位军爷提点!”刹那间,小吏王光心中的轻慢一扫而空,双手抱拳,朝着说话的军汉郑重行礼。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终于发现,原来世间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聪明。自己能看到的,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得到。只是,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所受到的羁绊也不一样罢了。
  “你这人,好好说着话,怎么又做开揖了?”先前说话最多的军汉对王光一惊一乍的态度大为不解,侧了侧身子,笑着摆手,“别瞎客气了,咱们路上无聊,才跟你乱说一通解闷儿。真的若说提点,你投了郑子明,将来肯定会跟着他飞黄腾达,谁提点谁还不一定呢!”
  “就是,这位大人,将来发达了,一定别忘了照顾我等一二!”
  “苟,苟够什么来,反正你们读书人升官升得快,届时别忘了我们就……”
  其余几个军汉,也半开玩笑半当真般说道。
  军中厮杀汉的想法相对简单,谁能打能杀,大家伙儿就佩服谁。郑子明冬末春初的时候,凭着几千乡勇,硬是拖住了一小半儿南下的幽州军,善战之名早就传遍了黄河南北。所以大家伙儿都佩服他,拿他当作英雄好汉。王光是郑子明的故交,理所当然就会被大伙高看一眼。
  “勿相忘,勿相忘!”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王光也彻底放下了京官的架子,真心实意跟大伙攀谈起来。凭借官场上翻滚多年历练出来的本事,很快就跟众人打成了一片。一边走,一边天南海北的闲聊,不知不觉间,联军的大营已经近在咫尺。
  “嘶——”饶是心中有所准备,他依旧被自己看到的景象惊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刹那之间,两腿发软,心脏如同擂鼓般跳个不停。
  帐篷,绵延不断的帐篷!背靠着青灰色的城墙,从东侧的一座青山,一直到西侧的另外一座青山。
  临时砍伐树木打造的营墙,像魔鬼的牙齿般,横亘在天地之间。每隔着一段营墙,便有一杆高耸的大旗,猩红色的旗面,在阳光下舒展,跳动,宛若一团团愤怒的火焰。
  透过营墙的缝隙,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杀人利器。需要用马车才能拉动的床弩“”两个人就能推着走的双擎弩,头上包裹着铜皮的攻城锤,四下里布满射击孔的楼车。还有许多王光根本叫不出名字的神兵,一排排摆放于营墙与帐篷之间空地上,寒光闪烁。只要有人操作起来,顷刻间就能令对手血流成河。
  “这里是郭令公的本营,正对着整个行营的大门!”一点也不为王光的表现而感到奇怪,带队的高姓将领笑了笑,大声介绍,“郑子明的营地在最东面,但是按规矩,咱们得从正面进去。你跟着我走,别乱看乱摸。否则,无论你来找谁,军法都饶你不过!”
  “是,是!”王光激灵灵又打了个冷战,连忙将眼睛从攻城利器上挪开。垂下头,用眼角余光盯着高姓将领的战马尾巴,亦步亦趋。
  营地大门口,很快就有人领着兵马迎上前来,核实大家伙儿的身份。高姓将领先跟此人对过了口令,然后用最简短的语言,将王光的来历和目的做了通报。紧跟着,又在一张桑皮纸上,将后者记录下来的文字检查了一遍,郑重签字画押。最后,才终于结束了繁琐的入营手续,带着王光等人继续从营内特意留出来的通道上向东而行。
  沿途中,每走过一段长短不等的距离,就有另外一种相对矮小的栅栏,将营地隔离成段。每一段营地里所驻扎兵马,来历都各不相同。有的营地管理相对松散,可以看到军汉们扛着兵器,在帐篷之间穿来穿去;有的营地管理十分严格,除了巡逻队之外,根本看不到任何活人。还有的营地内,应该正在进行操练,帐篷间的空地上,人头攒动,将佐们的口令声此起彼伏。但更多的营地,则彻底空着,只有一杆大纛,耸立于营地前的木墙上,呼呼啦啦,呼呼啦啦,被风吹得一刻都不得安宁。
  “弟兄们都拉出去操练了,营地内太狭窄,根本施展不开!”不想被王光以为自家在虚张声势,高姓将领从马背上回过头,主动解释。“这会儿,郑防御使估计也未必在他的军营里。不过,范长史应该在,你是否真的跟郑子明有交情,一问便知。”
  “真,如假包换的真!”王光闻听,赶紧红着脸大声回应。“范长史以前也在汴梁做官,王某跟他多有往来。他,他以前去怡红院听曲子……”
  话说到一半儿,他猛然意识到如今的范正,早已不是当日那个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终日依翠偎红,放浪形骸的老不修范文长了。已经到了嘴边上的话,顿时又硬吞了回去。“反正,反正我们交情很深便是。不信您可以亲自跟范长史核实。”
  高姓将领,才没心思去追究这些文人之间的风流韵事,笑了笑,继续策马在一座座分营之间穿行。不停地有将领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他也不停地跟这些人寒暄。看到被夹在骑兵队列之间的王光,将领们难免心中感觉好奇,总会随口问上几句。每当这时,高姓将领就不得不将坐骑停下来,重复自己在码头上捉到王光的情景,以及王光自己所汇报的,来军营的目的。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
  直到将小吏王光烦闷得都快死掉的时候,大伙眼前忽然一亮,有座与先前完全不同的营地,出现在了通道的尽头。
  同样是用树木临时赶制的营墙,此处却剥去了树皮。每一跟木桩都用锯子锯成了同样高矮,彼此之间的缝隙,也大体固定。同样是厚布做的帐篷,这里却横竖成排,前后左右间隔基本一致,就像一排排正在接受校阅的士兵。同样的营内通道,一路走来都是用脚踩出,泥泞不堪。而最后这一段儿,却是表面铺了石子,两侧洒了白垩粉,像汴梁城内的街道一样干净笔直。
  “这郑子明,把个营盘扎得像新房一样,还让不让别人过日子了?”高姓将领带住坐骑,摇着头自言自语。脸上的表情,说不清是嫉妒还是佩服。
  “到了?果然与众不同!”王光却瞬间就觉得有了面子,挺直了腰杆,明知故问。
  “到了,你等着,他们营地内规矩大,无论谁通过,都得跟当值的将佐打招呼!”高姓将领回过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声吩咐。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王光笑呵呵地点头,带着几分得意耐心等候。没多久,便看到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从营地内大步流星朝着众人走了过来。
  “李将军,李将军,是我,我是王光。您还记得我么?我来投奔郑,我对朝廷绝望,特地前来投奔你家大人了!”不待高姓将领出面表面来意,王光自己就跳着脚,挥动着胳膊,跟对方打起了招呼。
  “你是……”正准备跟高姓将领寒暄的李顺儿愣了愣,犹豫着道:“你是钦差?”
  “是我,是我,李将军您果然记得卑职。卑职此番,此番可不是来传旨的。是专门来找你家大人讨个差事做!”王光脸皮微烫,却依旧热情地补充。
  “我记得你了,替我家大人出主意向朝廷行贿的那个!”李顺终于有了印象,大笑着冲王光挥手,“请您老稍等,军营中规矩大,我得先按规矩来!”
  说罢,认认真真地又重新向高姓将军见礼,问候,寒暄。待把所有该走的手续走完了,才将王光接了过去,笑着说道:“我先前还想呢,这回大伙若是能打进汴梁城中,会不会见到你?没料到你自己跑来了!怎么,王大人也被刘承佑那厮给寒了心,不再替他卖命了?”
  “不干了,不干了!”知道李顺儿读书少,王光故意装作非常粗鲁的模样,笑着摆手,“傻子才继续留在汴梁等死。郑大人在么,我有要事需当面禀告!”
  “你来得不巧,我家将军出去跟柴,跟郭将军、赵将军练武了。就在旁边的山后的一处空地上,我可以带着你去找他!”自家主公刚一起兵,就有汴梁的官员主动前来投效,李顺觉得非常有面子,摆摆手,大笑着回应。
  “那,那就有劳李将军了!”王光侧头看了高姓将领一眼,带着几分得意回应。
  “高将军若是不忙,不妨一起去!”机灵的李顺儿,不想让高姓将来觉得受冷落,主动向对方发出邀请,“我家将军说了,无论马上步下功夫,他最佩服的,只有高将军您一个。如果能跟您多切磋几回,一定会受益无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