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反击/国家意志(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471

  郑辉小心翼翼地提升高度,跃出雪山时,他再次被那部雷达捕捉到。现在,比起逃走或者击毁那两辆自行火炮更重要的,是尽量收集这部新系统在实战中的各种信息,包括雷达特征以及地面指挥的手法,以便加强部队的对抗训练和软件的配套升级。至少在以后的对抗中,不会两眼一抹黑。
  预警机可以看到,两枚导弹顽强地将速度第二次提升到3马赫,这是其他导弹不容易做到的,最后导弹仍然因为燃料不足乏力下坠。那部雷达也随着攻击的设备而迅速消失了,显然第一次出手就没有战果,并且暴露了自己的存在和一些无线电特征,会让它的指挥官倍感挫折,不过郑辉也没有继续深入挑动他们的勇气了。他领教了这种导弹绵长的耐力,虽然这不等于说它的射程很远。不过他想,如果在白天,当飞行员无法通过其推进器的光亮提前判断其来袭方位的情况下,也许会错失最初的几秒钟的规避时间,这样它就更容易偷袭得手。
  一架携带导弹的无人机迅速赶到这一带,但是盘旋几圈,无法通过红外传感器发现下方的目标,最终退了回去。
  在本次交手中,双方在立体战场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些得失,印度陆军甚至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使用自行榴弹炮的海拔记录,这支炮兵的优良表现也不可避免地使之走进了中国军队优先解决的黑名单。当然整体上,印度地面部队在无谋的攻击中,遭受的巨大伤亡,使得其他方面的些许亮点显得黯然无光。
  日出时分,叠木错克山脊上,那根光秃秃的军旗旗杆被一名中国士兵拔出来丢到山下,表面阵地上大部分可以燃烧的东西,包括弹药军服木制枪托,以及人的毛发,都已经被烧毁。战壕里挤满了倒毙烧焦的尸体,被破坏的武器的零件洒落的到处都是。
  搜索部队小心翼翼地拉开冰冷的碉堡外部金属门,堵在大门后面层层叠叠的尸体纷纷坍塌下来这些尸体较之外部的死尸毛发四肢服装更完整些,但是死相更加恐怖,大部分耳鼻出血,指甲折断。可以想象,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命希望打开大门呼吸到外部的空气,不过空气燃烧弹制造的滚烫且窒息的气流,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长到所有这些人最终无法逃脱死亡。
  授命占领此地并打扫战场的中国士兵,完全找不到插下脚进入碉堡的地方,只能先将堆积在门口的冻得硬邦邦的尸体一具一具拖出,码在战壕旁边,整个过程触目惊心。
  初步统计,死在山上的印度士兵大约有300人,加上在山谷地下被歼灭的,仅仅昨天的攻坚战,印度部队就损失了至少一千人,另外敌人在浅近纵深地带部署的各种支援火力,被空中火力和寒冷的气候消灭了不少,这部分数字暂时无法统计,但是从监听到的敌人通讯表明,大量部队在后半夜的寒流中丧失了战斗力,一些番号从序列中消失了。
  执行攻坚任务的锡克营残部,最终在无望中选择了投降。这些人被解除武装,并押解到后方,他们在经过中国军队在山谷中的出发阵地时,才意识到这次进攻是多么的不自量力,昨天他们要挑战的这支军队,是如此的庞大。事实证明,印度陆军的情报都是错误的,中国军队在这一带的兵力足够发起攻陷斯利那加的行动,他们之所以按兵不动,显然另有所图。
  战俘迅速地被阿里防区接受,来接受这些人的,竟然还有由印度人组成的“人民觉醒与反战联盟”,实际上这些来自于北方邦的少数民族战士,正是徐景哲提议,优先拉拢的对象。这些人如果能够反戈一击,会对瓦解印度松散的联邦体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成建制的策反行动,在阿萨姆被证明是可行的。
  新德里对偏远地带的统治一向有心无力,在少数民族构成的军队中更不得人心。中国目前已经抓获了十万人左右的俘虏,在一段时间的政治教育以后,大部分种姓低微的士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很多人愿意看到新德里的现政府垮台。徐景哲已经在筹划让这些人中的最积极分子,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回到战争中,担任情报收集或者颠覆旧政府的行动,而在民族自治的既定计划中,这部分人来自底层的人,也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参与者。
  徐景哲专门研究了印度人在巴基斯坦南部推行的,混乱不堪的当地部落自治联盟。目前为止,俾路支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军阀割据,外部势力(美国)渗透严重,内战一触即发的状态。这些地方武装无法无天,既袭击巴基斯坦军队也经常袭击印度军队。而深究其失败的根本,在于新德里只希望拉拢一部分部落首领,在印度军队无法涉及的地区,形成有效的傀儡统治。中国军队要做的,与这些简单化的上层收买路线截然不同,卡汗政府如果深刻充分地思考这种威胁,他们能够体验到的恐惧,理应比战场失利带来的多,不过印度政府基于对本身制度毫无常识的自信,至今没有对其统治基础的瓦解,表现出太多的担忧。
  梅内亚姆一晚上没有合眼,笔挺站立在指挥部等待着这次进攻的最终落幕。
  其实当叠木错克山顶观察所报告敌人动用了坦克时,他已经知道进攻必败无疑。最终中国空军投下了特殊配方的云爆弹,使得最有效的前线观察所失去了作用,他的信息来源变成了断断续续的电台呼叫;最终,在今天凌晨的时候,所有的无线电呼叫都失去了应答。
  中将的参谋曾经告诉过他,云爆弹在高原无法使用,因为实验证明,高原的稀薄空气使之无法被点燃,至少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此类武器在3000米以上地区是不能投入使用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中国人显然改进了他们的弹药。这让他在痛心之余,又对自己撤离斯利那加的英明决策,感到一丝侥幸。
  “一切都结束了。至少我们知道了,敌人在这一带的兵力有限,但是其空军力量不可小觑。各位都回去休息吧。”他疲惫地说道。
  “不投入第二波攻击,我不甘心。”一旁奥林德将军愤愤不平道,刚才梅内亚姆阻止了他将预备队投入爹木错克高地的争夺战,让他有些耿耿于怀。
  “老弟,别太着急。这个仗还有得打。我想我们已经摸清了敌人路数,今后我们要在若干战术上,采取更变通的方式。”
  “你是说一场消耗战?”
  “是的。通过这一战可以看出,中国军队藏着很多的杀手锏,好在……我们手上的牌也不少。”
  奥林德刚刚一直嚷嚷着要反击,他还有不少部队顶在二线,他认为可以抢在中国军队之前,重新占领山脊制高点,但是攻击计划被梅内亚姆否决了,因为这些部队还未进攻,就出现了大量的冻伤。
  中将现在,知道自己在漫长战线上的任何一个点上偷袭对手,都可以凭借一时的先机和兵力优势而得手,但是对方马上就能组织力量还以颜色。这次攻击至少证明了,对手在叠木错克以东没有强大兵力,否则凭借2个营的兵力也无法攻进敌人经营了几十年的阿里地区,显然敌人那边也混乱了一阵地,最后应该是从其他战线调集了几辆坦克过来,加上优势的空军才稳住局面。他发现,这些坦克在山区还真的好用,可惜自己暂时没有,不过么,这种单方面的技术优势不会持续太久。
  另外,这次作战也带给他一些惊喜。从第40炮兵团的表现上看,当面的中国炮兵完全不是对手,当初老大不高兴的英国人也停止了叫唤,监督武器使用的肖特爵士在炮战后2个小时,就要求分享战斗的所有细节。并对这次炮战对装备的运用能力,表示了高度的赞赏,显然在与共产党作战中的胜利,将会促成这些准盟友放弃疑虑和恐惧,继续提供各种装备。
  中将本身就是炮兵出身,所以很快得出结论,敌人固然占据较高地势,但是高处并不利于机动性的发挥,他们偷偷部署的轻型火炮,存在着调动困难以及射程不足的问题,在这轮对抗中,毫无作为完全沦为了鸡肋。他想,只要哈里亚曼这样的青年才俊能够不断地冒出来,西方的援助能够源源不断地到达,这场战争还有得打。
  徐景哲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睡了几个钟头,醒来时案头又堆满了各种汇总和报告。他站起身来,翻看了最上面的几份,这些情报来自于不同的情报源,但是指向是相同的,都是敌人获得的新武器。
  首先是巴基斯坦情报局动用孟买港务局的内线获得的,印度运输部40天前下发的,关于主要军事物资到港,并需要优先卸货内容的绝密清单。情报由于一些不明的原因耽搁了,失去了时效性,不过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名堂。
  他自己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有一些内线潜藏在较为核心的政府部门,但是不如巴基斯坦朋友渗透的那么广、那么深,即使在一些冷衙门,或者偏远的城市,巴三军情报局也有坐探,往往能带来一些惊喜。
  清单中有一些部分被黑色的笔涂抹掉,显然这名坐探行政层级无法涉及到最机密的部分。但是仍然可以从货船的吨位船籍,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上以及指定的装卸区作出评估。
  印度人总是选择在卫星无法观测的时机卸下重要货物,并且在堆放区停留的时间不长,所以重点货物都在旧码头区,这样更加靠近铁路装卸区。
  已知那些40吨的“大型矿山设备”就是as90系统,因为装卸现场有英国人监督。
  隔了3天到港的,是从土伦起航的圣卢西亚号货轮,如果与欧洲的情报对照,应该是凯撒火炮系统,接收这些武器的印度部队操北方邦口音,由此推断将被部署到北方。
  徐景哲饶有兴致地往下看,韩国的K1型坦克也在差不多时间卸货,当时阿萨姆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所以他们的K9型自行火炮直接卸货到了加尔各答,但是坦克卸在了孟买,显然有利于统一的调度。这样也躲过了情报部门的眼线。
  579精密的部署
  徐景哲又翻看了其余的情报,关于空军遭遇到的紫苑导弹的部分,显然有必要为该战区全部的战机的雷达报警设备的识别软件进行升级,当然经历过一次实战,至少证明雷达报警器虽然无法识别,但至少是可以对新威胁发出很及时的警告的。
  “印度人还嫌自己的后勤不够麻烦吗?”他心里想,“看来北约是铁了心要与我们比划比划了。”
  他知道欧洲的武器厂商一直撺掇着本国政府对印度进行援助,这样好在实战环境中检验这些近20年发展起来的系统的优越性,德国议会正在审议修改原来的武器出口法案,有可能会在近期通过,这样他们也会加入全球反华大合唱。当然如果林淮生打得出色,他们即使想援助,估计也来不及了。而美国觊觎地缘利益,暂时只想获得一块与伊朗接壤的独立王国,最近没有提供新的援助给新德里。不过徐景哲知道,美国妄图与中国私相授受的图谋,最终极可能落空,不排除之后会恼羞成怒,在继阿帕奇直升机的援助之后,有进一步的行动。
  他走到大玻璃窗处招了招手,外面一名正忙着整理文字的参谋就一路小跑进来。
  “南朝鲜的坦克有下落了吗?”
  “刚刚获知,之前的训练基地一直在卢迪亚纳,不过6天前已经不在那里了,卫星拍到的营地照片表明,通讯实施和临时食堂都已经拆掉了,火车站已经解除了封锁状态,也看不到任何的货运列车。”
  “行了,你出去吧。”
  徐景哲走到地图前面,找到这个叫做卢迪亚纳的地方,然后查看从经由此地延伸出去的铁路。铁路一路到达北方,一路向西到拉合尔。显然半个月之内,这支部队要么撞上林淮生,要么撞上贺凡。碰上林他倒是不怎么担心,王镇北的坦克先进一代,足够痛揍它们,但是贺凡的坦克在装甲上处于劣势,火力上也不占什么便宜。
  作为林淮生大行动的铺陈,昨天开始阿萨姆地区的部队又发动了新的小规模进攻,将敌人的战线向西推了一段距离,这是为了继续压缩西古里地区敌人的空间,并吸引其指挥部的注意力。现在印度正处于真正的四面受敌,有必要打一通乱拳,让他们对下一轮进攻的重点方向产生误判,从以往的经验看,印度各级决策者缺乏在乱局中找到主要威胁的洞察力。
  10个钟头前,林淮生的集群已经开始了第一步行动——利用先头的三支主力(巴方第1、第6装甲师,中国军队的一个装甲集群),趁夜抢渡杰纳布河。杰纳布河沿岸没有印度守军,实际上控制权一直在中巴联军手里,但是前面传回来的消息说渡河进行的很不顺利,是否立即采取下一步行动,取决于林的个人判断。
  徐景哲估计,临淮生不会做任何拖延,因为各路巴基斯坦部队聚集之后,很快就会被敌人侦察到,其战役目的应该会从模糊状态变得清晰起来,梅内亚姆必然会有反应。但是他倒是很奇怪,到目前为止,情报部门至今没有截获敌人关于旁遮普危险级别提高的情报,至少从部署看,敌人完全没有警觉起来,大量的物资仍然通过铁路运送到斯利纳加。他很难想象,敌人会对几万人的大规模渡河行动视而不见,但是事实好像确实如此。
  巴基斯坦杰纳布河进入了严重的枯水期,印度人7个月前对上游一系列拦河大坝的打击,造成了河流改道,使得这里成为了一片泛滥区。水量被分散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坦克渡河变得更加的容易。
  王镇北的坦克部队已经于夜间渡过了河流,他早就侦察过河道情况,所以没有使用通气管方式,而是直接泅渡过河,此刻后续的机械化步兵还在渡河中。
  他的部队没有利用巴基斯坦工兵搭建的浮桥,那些桥梁得让给巴基斯坦的部队使用。部队的通讯受到限制,以免敌人检测到大规模的无线电动向,不过王镇北觉得继续在这样的大平原上隐蔽行动,有些自欺欺人了,印度人的空军不来侦察,难免卫星可以看见。
  作为居中的锋芒,他处于整个阵型的中央,但是渡河后他发现南北两翼的巴基斯坦两个主力师吃吃没有到位,联络军官开着吉普车去找,发现大部分巴基斯坦部队还在河对面。在等待拖拖拉拉的巴基斯坦部队调动的过程中,他将侦察部队撒出去寻找敌人踪迹,但是在向东深入了20公里的区域内,没有发现任何印度陆军。似乎战役企图还没有暴露?也许是克什米尔的拉锯将印度陆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王镇北没有干坐着,他的侦察部队迅速与本地抵抗力量取得了联系,获悉最近的印度部队还在西面30公里处,也没有坦克。这一带目前处于部落控制的无政府状态,外部势力还无法将手伸到这里挑拨是非,这里的部落都视印度为唯一的敌人。
  他的部队在布满各种战争遗迹的荒凉土地上前行,公路附近完整的坦克随处可见,大部分坦克炮口对着西部,没有曾经中弹或者作战的痕迹,就是这么被丢弃了。野地里还能看到了一辆被炸得只剩下底盘的阿琼坦克,还有一些烧毁的T80坦克,显然是不久前巴基斯坦小规模行动战场。总的来说,这里发生过的坦克战,规模都不大,而整个旁遮普帮地区,平坦广袤,非常适应大规模的坦克战。
  坦克集群最终停在了河流东岸的指定区域,由于两翼友邻部队行动迟缓,他只能停在这里等待。
  由于亚希尼的坦克部队曾经突破到同样地区又退回去,印度前线部队指挥官,想当然地联想到对手的目的——只是一次有限的行动,战线上混乱的渡河行动,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直到中午时分,一颗美国卫星拍摄到了河流上出现很多座造了一半的浮桥,以及后方公路上向东机动中的一支红旗9导弹部队,梅内亚姆的指挥部内才出现了一些小紧张。
  从收集到的种种迹象看,敌人好像要在30公里宽的进行一次渡河行动,规模比上一次大了不少。
  梅内亚姆得到一手情报后,并不忙着下结论,他只是一言不发地等待参谋将新的旁遮普方向已知的敌情连接起来。他不知道敌人为什么要将红旗9向前推,如果这种导弹部署到杰纳布河的西岸,差不多可以覆盖到边境,完全可以为收复拉合尔的战斗撑开保护伞。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没有考虑过丢失拉合尔以外的更加严重的后果,他凭借常识,不去想那些不大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
  “敌人可能又要发动一次牵制性的攻势。比上个月的那次更深入一些。”司令官用略带谨慎的口吻说道。“但是规模也不会太大。他们没有本钱。”他接着又补充道。
  “司令官。我们一直在监视第1和第6装甲师的通讯,它们的主要电台群,还都在伊斯兰堡以西地带。”立即有人附和了司令的意见,这两个主力装甲师的动向,一向可以看做巴基斯坦陆军动向的某种标志,印度参谋部人员犯懒的时候,也会凭借这样的孤证,草率做出判断。
  “奇怪的是,美国卫星观察到的浮桥从6座增加到了12座。”梅内亚姆迟疑道,“但是这个数字仍然太小,不足以维持很大的超过2个师的进攻。”他就如同在与自己争论一样,总有一个更强的念头想说服自己:没错,敌人会进攻,但是不会太强。
  “将军,我们现在无法实地测量河道的水深情况,自从杰赫勒姆的大坝被摧毁后,当地的水文地理都发生了变化,尤其现在是传统的枯水季节。坦克或许不必借助浮桥也能过来。”有人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他们哪儿有什么坦克?卫星照片只拍到了摩托化步兵和大炮。”
  “这个,总会有一些的吧?”
  “能不能派无人机去侦察一下?”
  “无人机基本上有去无回。除非派米格25,不过恕我直言,那些米格25高速乱窜,其实拍不到什么有价值东西。”
  “那就别先下结论,再派米格25去看一看,同时通知美国人,加强对这一带的卫星监视。”
  梅内亚姆的狐疑,很快就被叠木锉克新出现的中国火力打散了,中国军队又偷偷用直升机将一些榴弹炮送到了阿里防区,显然要对之前的进攻进行一次报复。于是他将旁遮普的新动向抛到脑后,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他想下午就会有新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情报出现了。
  在印度军方无所作为的整个白天时间内,林淮生的渡河动作变成了一场灾难,期间敌人的高空侦察机来了2次,在很远的距离上饶了一个圈子就回去了,而仓促部署的导弹部队没有抓到开火的机会。由于大部分部队没有按照指令到达应该到达的东岸,估计敌人的侦察机也发现不了什么,当然全军渡河的行动势必拖延的第二天了。
  林淮生原本准备在夜间完成整个攻击部队渡河的行动,迅速而又无声无息。按照他的计划,工兵器材将在入夜后第一批到达,然后快速建新的桥梁,坦克部队在午夜钱赶到,借着星光渡河;其后是辎重和步兵纵队。
  如果计划完全如愿,第二天天亮时,他至少有1个半师以及400辆坦克渡过杰纳布河,并形成必要的防御,印度人即使发现,也不赶趟了。
  但是最终的结果出乎他的预料,所有巴基斯坦部队中,只有亚希尼的突击部队通过了复杂的路线及时渡过了杰纳布河,并到达了指定区域待命。而其余部队中的大部分,要么无法在夜里找到地图上指定的行进路线和渡河地点,要么无法及时在其余部队赶到前,完成转移,并让出道路。最先的调度失当使得浮桥器材也无法及时到达,所有的6座计划中的新浮桥都只完成了一半,也就是说作用为零,而这一失误,有造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骨牌效应。
  行动前林淮生的指挥部,还特别指示各部队不得滥用无线电进行联络,必须将一个师的无线电通讯压缩到营一级规模,行进纵队也必须限制不必要照明。这些措施的本意当然是不希望敌人通过卫星或者无线电侦察提前发现什么动静,结果反而加剧了部队调度的困难。最终整个行动荒腔走板,几支部队挤在了河岸边却找到指定的桥梁。天明时分,大约只有王镇北和亚希尼两支部队在相隔15公里的两个地点建立了桥头堡。比预想的规模小了一半,并且由于侧翼部队和辎重来不及过河,他们也无法采取原定的向纵深地带突击任务。
  指挥部设定的过于复杂的行进路线,以及严苛的道路使用的时间限制,造成了巨大的混乱。井井有条的行动,只存在于林淮生的脑子里或者其参谋部的地图上。结果经过一夜的折腾,他领教了从军以来最大的挫折。他一直认为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巴基斯坦士兵的士气不够旺盛,事实证明,这一点担心倒是有些多余;但是他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在这些军官大换血的部队,中新提拔起来的军官人数太多,他们大多没有经受过必要的训练,他们在夜里找不到北。
  中午时分。林淮生本人的指挥部也被堵在了河西面动弹不得,前面的一支属于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没有按照指定时间渡过河流(晚了8个小时),那些拖曳着大炮的卡车绵延几公里,停留在无遮无掩的地面上,如果敌人出动空军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为此,林淮生不得不命令行进中尚未到达指定区域防空导弹部队暂停机动,原地实施对空警戒(当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指挥部),这也造成了敌人的第一波到达的高空高速侦察机,没有遭到打击。米格25拍到的模糊照片将在几个小时候,送到梅内亚姆手上,凭着这些高速飞行状态下拍摄的曝光不充分的照片,印度中将至少可以看到王镇北的坦克群规模十分的可观。
第二百三十一章
  580拦截作战
  林淮生索性爬到指挥车顶部,用望远镜观察四周的部队。后面的部队,正在陆续赶到,挂着简易伪装网的车队正在公路上前行。它们很快就要和前面的车辆挤到一起,动弹不得。
  坦克与装甲车这些不依赖公路的车辆暂时还可以在田野中行动自由,它们也可以在若干指定的河道涉水过河。
  南面第1装甲师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已经渡河成功了(在错误地段)但是火炮和物资还在原地无法过去。由于严格执行了战场通讯纪律,传递消息的通讯员骑着摩托车在野地里乱窜,犹如无头苍蝇。
  北面的第6装甲师更是乱作一团,唯一有生气的,是在每每相隔一段距离的土丘上,部署的自行高射炮达,只有它们炮塔顶部的警戒雷在不停地转动着。区域防空导弹还没有到位,这些可以各自为战的系统暂时支撑起低空的防御,这让林淮生稍微安心。
  “真是高估他们了,这效率也太低了。”林淮生说着失声大笑起来。他确实没有料到在长期细致的谋划以后,部队的第一次展开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4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