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973


第0239章
将以照千里
  “敢告于郡守,兵曹已将城内各处的兵卒尽数撤下,夕市亦照常开启。”
  下午时分,办完郡守交待的事后,黑夫返回了郡守府复命,他早间来时,已经苏醒的叶郡守正大骂长史鲁荡“糊涂”,又勒令黑夫去将外面的兵卒撤走,放松了对城内街巷的警戒搜捕,让江陵城恢复常态。
  这实则是外松内紧之策,兵曹依然派遣了大量兵卒守在各处城门,贼曹则在抓紧缉捕刺客党羽……
  “民间舆情如何了?”
  叶腾穿着一身常服,腿上裹着麻布绷带,由两个婢女侍候着,躺在病榻上,可却没有消闲下来,而是让书佐拿着卷牍,继续给自己念,并做出相应的指示,并不时有各曹官吏出入请示。
  黑夫道:“郡守正午时分在官署露面的消息已传开,民众不再议论纷纷。”
  叶腾气色不太好,他吁了口气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人心最是琢磨不定,官府若是表现得太过紧张,反而会让人猜测我重伤已死,让贼人有可乘之机。”
  “郡守所言甚是。”
  叶腾随即抬眼:“关于刺客党羽,可查到什么了?”
  黑夫道:“兵曹、贼曹、狱曹在合力办案,已抓捕了几个可能协助刺客的人,虽然尚未完全查证,但吾等推测,此事的主使,很可能是楚国!”
  这是一个刺客横行的时代,从数百年前的专诸刺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侠累,再到前几年才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刺杀政敌、干掉敌国首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楚国?”
  叶腾却笑了起来,没有丝毫恐惧,反而有些轻蔑,对那些想要取走他性命之人的轻视。
  “老夫这一生经历的刺杀却也不少,当初带着秦军攻入新郑后,韩国宗室公子们恨我叛国,便以百金雇轻侠来刺杀我,那几年里,登门拜访想要取我首级的人不绝于道。”
  “来到南郡做郡守后,又因我将那些在地方上横行不法的氏族绳之以法,于是便有地方豪长、大氏派宾客刺杀我,最危险的一次,剑离我只有数尺……”
  “如今,连楚国也想杀我。自诩为祝融血脉的楚国贵族,只能想出这种低劣的法子来了结老夫?”
  他不由哈哈大笑,最后因腿上的疼痛才止住了笑声。
  黑夫应道:“上月楚国煽动巴人反叛,又猛攻夷陵,来势汹汹,若非郡守居于江陵,迅速调度兵卒将吏前往驰援,恐怕楚人也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再加上郡守将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楚人在畏惧郡守,才迫切想除去郡守!”
  这倒不是他溜须拍马,事实的确如此,黑夫来到郡上任职几个月了,虽然叶郡守的权术手段、用人方式给他一种不太舒服的约束感。但叶腾作为地方大吏,其表现堪称完美无缺。捕盗贼,翦大氏,正官风,上农事,劝蚕桑,几年下来,南郡之政焕然一新。
  今年叶腾又大胆使用了堆肥沤肥之法,推广水碓,换了任何一个郡守,都不太可能兼有细心谨慎和雷厉风行两种特质。
  一个背弃母国又率军将其灭亡的将军,一个道德饱受诟病的叛臣,却偏偏是个能吏干吏,这和后世“清官”的标准是大相径庭的,这种臣子,若非极度自信的君主,绝不会再受重用。
  等黑夫办完公务,回到郢县的郡尉府后,李由也在冯敬、黑夫二人谈论郡守在面对刺杀时的镇定自若,以及事后应对的从容。
  听黑夫说郡守已经重新开始办公后,李由叹道:“我曾听父亲说起过一个故事,说是百余年前,齐威王和魏惠王相约狩猎,期间这两位君王开始比较各自的宝物。魏惠王说,自己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十枚随侯珠,齐乃万乘之国,不知又有何宝物?”
  “齐威王回应说,自己当做宝物的东西,与魏王颇为不同。齐有大臣名曰檀子者,派他镇守薛城,则楚人不敢为寇边境,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拜。齐有大臣名曰盼子者,派他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齐有大臣名曰黔夫者,派他镇守无棣,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迁徙入齐者七千余家。齐有大臣名曰种首者,派他戒备盗贼,则临淄道不拾遗。”
  “齐威王说,以上四子,将以照千里,岂独照十二乘哉?”
  言罢,李由佩服地说道:“叶郡守能利民生,能备盗贼,能修武备。官吏敬之,百姓爱之,豪长畏之,敌国惧之,岂不就是秦国的檀子、盼子、黔夫、种首么?此乃砥柱之臣也,将照南郡千里之地,难怪大王说,我来南郡为郡尉,要多向叶郡守学学……”
  李由想到刺杀当日自己也有短时间失神无措,不由惭愧,这么一比较,他还是太年轻少智了。
  “每个上司都像叶腾一般强势聪明的话,还让不让下面的人活了?”
  黑夫口中应诺,心里却在暗暗吐槽。
  就在这时,贼曹掾匆匆登门拜访,兴奋地向李由禀报道:“郡尉,刺客党羽抓到了!”
  李由精神一振,这是他目前关心的头等大事,立刻就让贼曹掾当面报来。
  贼曹掾道:“吾等查到这些刺客一共五人,身份多是假装进城的商贾、雇农,其验、传均为伪造。”
  秦国虽然有严密的户籍制度,但毕竟方法太过古朴。一般的人伪造身份证,会像那个假冒冯敬弟弟在南阳郡招摇诈骗的少年一样,被一眼识破。但若是敌国间谍,通过一定的手段,就能伪造得以假乱真。
  “除了当日死去的两名刺客外,还有三人在妄图混出城时被缉捕,两人反抗被当场杀死,剩下一人经过一天拷打,便将事情说了出来!”
  “五名刺客来自楚国,但在江陵城内,亦有人予以协助!目前查到了一个算卜的巫祝,两个当日执勤的兵卒都与那刺客有联系。三人已被缉捕,都供认不讳,巫祝自称是不满郡守禁绝淫祠,两个兵卒则是受了贿赂……”
  这时候,黑夫却说话了。
  “此事绝不会到此为止!”
  众人看向他,黑夫解释道:“这场刺杀,定然谋划了许久,从为这些楚国刺客伪造身份,再到提供民间严禁拥有的弓弩武器,而后又能提前打探到郡守出行路线……不论哪一桩,都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他对李由道:“下吏在郡守借我的《吴孙子》里读到过用间一篇,其中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之分。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
  “如今贼曹找出来的,无非是普通的乡间,蚊蚋而已,可我以为,真正的吸血蚂蝗还未被追查出来!”
  李由的面色凝重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江陵城内,恐有楚国的内间?”
  “不止是江陵,下吏以为,在南郡其他县上,亦有不少官吏、豪长因种种缘由,而与楚人藕断丝连,做了楚国的内间!他们或许身居高位,藏匿在诸多秦吏当中,看似与一般官吏无异,实则却在做着写信出卖郡县虚实,协助包庇刺客间谍的勾当!甚至随时打算在楚军攻过来时,杀官开城投降!”
  言罢,黑夫再拜,恳求道:“如今已是仲夏,秦楚两国已在南郡开启战端。为免再有刺客跳梁刺杀郡守、郡尉,为免南郡虚实尽被楚人以为,此事一定要彻查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内间!”
第0240章
内间
  “左兵曹史所说的,正是我担心的……”
  对黑夫的建言,李由深以为然,因为说起用间来,他们家可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十多年前,他父亲李斯初入咸阳,先做了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舍人,又得以担任了“郎”,也就是君王的侍从之官,除了郎卫外,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许多种,李斯做的就是议郎,主要跟在国君身边以备咨询。
  就是在这个职位上,李斯得以管窥秦王性情,投其所好,以“急并六国”之言游说,初次展现了才干。
  于是秦王大喜,认为找到了一个与自己心意颇合的人才,任命他做了丞相长史,并让李斯亲自主持,派遣谋士携带金玉去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以用钱财收买的,就以财厚赠结交,无法收买者,则以利剑刺之!同时还负责离间六国君臣,等到其朝政败坏后,再以良将大军讨伐。
  后世便以此事,脑补出了“黑冰台”这一间谍机构。
  所以现如今楚国派遣刺客刺杀郡守腾,其实不过是把秦国,以及这数百年间诸侯常做过的事情重复一遍而已,无甚新意。
  李由曾经听父亲谈及过,这差事做了几年后,他被提拔为客卿,前途一片光明,直到秦王政十年时,却遭遇了一次大危机……
  那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先是相国吕不韦坐受嫪毐案牵连被罢,与此同时,在李斯主持的谋士间谍调查下,韩人郑国游说秦国大修沟渠的疲秦计也暴露!按照秦律,郑国当死,秦王也在宗亲们的游说下,对六国士人产生了不信任感,遂大逐客!
  李斯身为楚国上蔡人,也在被逐行列中,但他与其他垂头丧气准备离开秦国的客卿不同,将这次危机当成了机遇,一篇《谏逐客书》让秦王回心转意,开始进一步提拔李斯。同时李斯也成了当时在秦六国士人的恩人和领袖,从此扶摇直上,位列朝堂……
  顺便,李斯也将家人接到了咸阳,李家开始彻底摒弃过去的身份,做秦王的忠臣。
  那一年,和李由他们差不多同时到达秦国的,还有一个叫尉缭的魏国大梁人……
  尉缭学的是兵家,属于“兵权谋家”这个分支,他把李斯曾经提出的对六国用间,破坏其连横,招揽其人才,离间其君臣的策略加以改良,更进一步地向秦王提出:
  “以秦之强,六国诸侯譬如郡县之君,然,臣但恐诸侯再度合纵,以出其不意之势一同攻秦,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也!”
  付出三十万两黄金便能得到天下,这笔账简直比吕不韦的买卖还要划算,于是秦王便授意李斯和尉缭共同主持此事,在六国培养内间。
  何谓“内间”?孙子兵法曰:“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是指收买敌方的权贵、官吏为间谍,或利用他们搜集情报,或促其投诚倒戈。
  由于“内间”主要是敌方的“官人”,这些人往往掌握着核心机密,对敌方政治及军事等诸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甚至把持着一定的军事指挥权,一旦为我所用,则会给敌方造成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危害!
  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都是秦国的内间。郭开帮秦国除去了心腹大患李牧,而齐相后胜则在秦国攻灭韩、魏,横扫燕赵的时候,让齐王建一味奉行孤立主义,在外面厮杀正酣时,齐国却好似一只鸵鸟,将头深深扎进了沙土里,口中念着:“只要我不反抗秦国,秦王就不会灭我……”
  在尉缭和李斯的主持下,秦国的内间遍及六国,尝尽了这种策略的甜头。所以当黑夫说,楚国可能也在南郡遗留了不少内间时,曾经的秦国间谍头子之子李由,顿时警惕了起来。
  要说其余郡县有楚国内间,李由决计不信,因为他对秦国的律令制度很有信心,但南郡却是个例外。
  南郡作为楚国昔日的内畿之地,如今仍然有人称之为“西楚”,民间的语言文化风俗与淮北一致。
  更要命的是,除了守令、尉、丞三长吏外,在郡里和县上,都有不少昔日的楚国贵族。这些人在投降秦国后,摇身一变成了秦吏,把持着各曹各乡的实权,虽然经过两三代人,已经自视为秦人,以秦律为教,但从上巳节发生的事就能看出,楚辞屈赋在当地士人中流行,大夫们以穿戴楚式高冠为尊荣,不少人甚至心怀旧楚,觉得那才是贵族的好时光!
  “下吏也如此以为。”
  黑夫继续怂恿道:“去年秦败于楚,那些不知大势的人,恐怕会因为起异样的心思,受了楚人贿赂,做其内间……”
  如此一来,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深知内间危害的李由终于下定了决心:“贼曹掾,你与狱曹一起,继续彻查刺杀案,定要顺藤摸瓜,将背后的内间揪出来!”
  随即李由又看向了黑夫:“若是那些内间凭借其宾客族人反抗,左兵曹掾,就由你带郡兵将其剿灭!”
  ……
  贼曹主盗贼事,类似后世的省公安厅,唐浅正是上巳节相亲大会上,那个被黄衣女子当场甩了的唐觉之父。唐觉如今加入了医护急救之士中,算是黑夫的下属,所以唐浅与他也有些交情,离开郡尉府后,便朝黑夫诉苦道:
  “左兵曹史,这内间可不容易抓啊。”
  唐浅有自己的苦衷,如今郡上各曹主吏、属吏,十有七八都是楚国士大夫的后代,家族遗留下来的人脉和积淀不是随便能消弭的,像黑夫这种庶民出身的,反倒是稀奇事。
  所以唐浅以为,若是大肆追查内间,反倒会引发新的动乱,到时候江陵城各曹官吏人人自危,地方氏族也心存不安,这南郡的秩序,不就乱了么?
  黑夫的真正目的本就不是什么“追查内间”,反正等楚国一灭,一切都无所谓了。原本的内间,也得安心做秦吏,直到十多年后,秦末那场新的风暴烈火燃起,他们才有机会重新露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