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358

  “所以,微臣恳请陛下传一道圣旨给天下群贼,凡是起兵与朱贼相攻者,朝廷尽恕其前罪。并且以其所占之地封之,以其所立之功赏之。许其封茅列土,子孙世袭。如此,朝廷不必发一兵一卒,定然可令朱屠户四面受敌,转瞬步西楚霸王后尘!”
  “不可,陛下,此计万万不可!”话音刚落,丞相哈麻就跳了起来,双手如车轮般用力挥动。“此乃祸国之计,灭掉一个朱屠户,则再起来一个刘屠户,张屠户,即便侥幸成功,天下亦将永无宁日!”
  “臣也以为,桑哥失里此策过于莽撞!且不说群贼会不会上当,即便他们真的与朱屠户反目,陛下难道就如约封赏他们,准许他们永远为祸一方么?”太尉月阔察儿也站出来,大声反驳。
  接连遭到两位老前辈的质疑,桑哥失里却丝毫不惊慌。笑了笑,继续补充道:“诸位可知西楚霸王死后,韩信、彭越之流的下场?我大元所忌,不过朱屠户一人而已。待朱屠户一死,刘福通、朱乞儿和彭和尚之流,不过砧上之鸡尔。朝廷欲割其首,何患无辞?”
第596章
等待(下)
  话音落下,宛若霹雳般照亮了大殿内所有人的眼睛。
  入主中原七十余年来,虽然每一任皇帝都在极力地确保蒙古人的“独特”与“高贵”,但是在事实上,整个蒙古民族在迅速被同化,却是谁也逆转不了的趋势。今夜在场众人,包括妥欢帖木儿这个皇帝,提起草原上那些古老的神怪传说,恐怕都会觉得陌生。而提起一千五百多年前楚汉争霸期间的诸多典故,却个个都如数家珍。
  当年西楚雄兵威甲天下,汉高祖刘邦自觉不能力敌,就联合各方力量,一道谋楚。封远道来投的执戟郎中韩信为大将军,用王爵和领地收买支持项羽的其他诸侯,令后者不断倒向自己。最后亥下一战,终于逼死了项羽,奠定了两汉四百余年基业。
  而取得江山之后,刘邦就迅速翻脸。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尽数铲除。将其他异姓诸王杀得杀,废得废,最终把当初舍弃的土地和权利都收了回来。
  如今大元朝所面临的形势,与当初刘邦所在汉国的形势何其相似?朱屠户一样是兵威甲于天下却不得豪杰之心,朝廷一样是没有能力单独面对敌人,必须向外合纵连横。而其他红巾群雄,则同样是争鼎无望,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只要大元朝廷肯放下身段,像当初刘邦对待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许给国土和显爵,未必就不能令红巾群雄迅速站在自己的这一边。而只要先灭掉了朱屠户这个最大的敌人,其余红巾诸侯就都不足为虑。朝廷可以徐徐图之,分而制之,早晚有将先前舍弃的东西,连本带利全都收回来的那一天!
  “那,那刘福通、张士诚等辈,可,可都视我蒙古为异族!”半晌之后,丞相哈麻用力吸了口气,不甘心地提醒。
  红巾贼之所以能够蔓延得这么快,在蒙元君臣看来,其中非常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提出了“驱逐鞑虏”这一极具蛊惑性的口号。而投靠朝廷,转身去对付朱屠户,则会令许多豪杰失去道义上根基,进而受到其各自麾下将士和百姓的唾弃。
  “当年许衡有云,夷狄入华夏则华夏!”桑哥失里的反应非常迅速,想都不想就给出了应对方案,“天下读书人都为孔子门生,而孔家却在四十年前,受我大元皇恩,重新得正衍圣公之位!此外,朱屠户沉迷平等之梦,重草民而轻豪杰。而我大元,却愿与豪杰名士共治天下。两相比较,支持谁更为有利,红巾诸贼理当一目了然!”
  在场君臣闻听,眼睛愈发明亮,瞳孔当中,简直要冒出冰冷的寒光来!
  没错,红巾贼造反的时候,的确都采用了“驱逐鞑虏”这一煽动性的口号。但口号不能当饭吃,怎么样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最终还是要看现实。
  现实中,朱屠户试图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人和人之间无分高低贵贱的上古之治,一旦其获得成功,红巾群雄不仅从中捞不到足够的好处,想保住现在的地位和权力都难比登天。而大元朝,却正好与朱屠户那边相反。会尊重每一位有本事的豪杰,尊重每一位替他摇旗呐喊的士大夫,可以将皇权给他们共享,大伙一道来统治全天下的草民。
  已经尝过的权力滋味的群雄,怎么可能甘心放弃。他们肯定要抗争到底,即便不在明面上争,暗地里也会全力以赴。这一点在朱屠户推出他的平等之约时,已经无法挽回。其他恩怨和冲突,都可以暂且靠后。所以,从长远来看,大元朝与红巾群贼,才该是天然的盟友。而朱屠户,则是全天下人上人的死敌!
  “可,可万一朱屠户恼羞成怒,明年,明年断绝与朝廷这边的商贸往来。京畿各路今年秋天才开辟的牧场,岂不要白白荒废?各家庄园刚刚购买的纺车,岂不也要被束之高阁?”实在被逼得没办法,哈麻不得不将自己最关心,也最不便公开的问题抛了出来,以期能唤起在场同僚的警醒。
  与淮扬做买卖的收益,朝中群臣或多或少都有分润。上百万斤羊毛的收购合同,大多数也被当朝重臣名下的田庄和牧场瓜分。至于由启皇后带领六指郭恕等人开发出来的新式人力纺车,如今更卖得到处都是。万一南北贸易切断,羊毛和纱线就会无人问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小家小户,就要失去生计,铤而走险。
  所以惹恼了朱屠户,最可怕的不是发生战争,而是战争导致南北贸易中断。从奇皇后往下,一至到京畿附近的普通百姓,谁得利益都要蒙受损失。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然而这个问题,依旧没难住胸有成竹的桑哥失里。只见他轻轻拱了下手,笑着向哈麻请教,“敢问丞相,朱屠户麾下的第二军团攻入建德路之时,南北贸易可曾断绝?”
  “这,当然没有!”哈麻被问得微微一愣,旋即铁青着脸摇头。
  早知道哈麻会如此回答,桑哥笑了笑,再度轻轻拱手,“那朱屠户麾下第三军团,与骠骑大将军杨完者在山区血战时。朝廷可曾封锁运河,以为杨大将军张目?”
  无论年龄还是官场经验,他都远不及哈麻。然而两个问题抛出之后,却彻底掌握了场上的主动。逼得大元朝丞相哈麻额头见汗,嘴唇发黑,双手不断摇晃着后退,“没,当然也没有。朝廷这两年岁入不及支出的一半儿,这一点,想必你也非常清楚。若是切断了运河,不准商船往来,后果绝非你我所能承担得起!”
  “这就对了么?”桑哥失里得意洋洋地点头,然后翘着下巴,目光扫视全场,“陛下,诸位前辈同僚,朱屠户纵兵劫掠江浙,而朝廷却不肯切断运河,切断双方贸易往来,这是为何?无他,舍不得财税之利尔!敢问光是朝廷从双方贸易中获利,朱屠户那边就一直赔本赚吆喝么?显然不可能!居晚辈所知,朱屠户那边,对商贸之利的依仗更深。所以,只要双方没再度陈兵黄河,恐怕运河上的商船往来就不会断。而晚辈先前所献之策,朝廷却只需要出一道圣旨,公然诏告天下便可。无需出一兵一卒,亦无须出任何钱粮!”
  “嘶——!”在场众权臣们,除了面如土色的哈麻之外,全都一边两眼放光,一边用力吸气。
  只要商路不断,他们自家利益就没有什么损失。毕竟朱屠户把羊毛买走,也是为了纺线织布,不会屯在仓库里任凭其烂掉。而只要羊毛面料继续像眼下这般热销,那商贩之国淮扬,就绝不会主动停止生产,进而拒绝从北方购买羊毛。
  “善,大善!”就在大伙对桑哥失里佩服得几乎五体投地的当口,御案之后,又传来了妥欢帖木儿的拍案赞叹之声。
  贸易中断不中断无所谓,作为大元天子,他可以再想其他办法来充实国库。失之桑榆,收之东篱。他更在乎的是,桑哥失里先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朝廷无须出一兵一卒,亦无须出任何钱粮。
  “若能凭一纸诏书安定天下,朕何乐而不为?桑哥失里,这道诏书就由你来拟。拟好之后,朕立刻用印,然后转付有司颁行天下。丞相、御史、太尉,你们三个不必再迟疑,反正即便此计最终失败,对朝廷来说,也没什么实际损失!”一边用手兴奋地拍打着桌案,他一边大声说道,根本不准备再听到任何反对之声。
  “微臣愿为陛下捉刀!”桑哥失里立刻屈膝跪倒,欣然领命。
  “臣,臣等遵命!”哈麻、汪家奴、月阔察儿等人不敢再提异议,纷纷躬身回应。
  “汪家奴,你养了个好儿子!”因为长期修炼演蝶儿秘法的缘故,妥欢帖木儿一旦兴奋起来,情绪就很难恢复平静。手扶御案再度扫了几眼鬓发斑白的一干老臣,他发现站在大伙身旁的桑哥失里,是别样的年轻有为,“无论此计是否奏效,至少,朕看到了他的一片赤胆忠心。如此少年才俊,朕不能不用。朴不花,你也替朕拟旨。从明天起,桑哥失里入中书省,为中书省事参议,辅佐哈麻,掌管天下钱粮。其弟天昊,宝童,入宫为怯薛,伴太子读书习武!”
  “谢陛下隆恩!”侍御史汪家奴喜出望外,先前心中因为有肯能得罪哈麻而产生的担忧,瞬间一扫而空。
  参议中书省事虽然才是正四品官,远不如他这个侍御史。但位置却非常关键,非但可以随时参与朝政决策,同时还负责监督六部运转,管辖军国重事的预算。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入宫陪太子读书习武,则等于皇帝对汪家下一代的富贵也做出了保证。可以预计,今后二十年内,只要大元朝国祚不衰,汪家就富贵绵长。
  他这般喜不自胜,丞相哈麻心里,却是五味陈杂。身为百官之首,自己对于日益发展壮大的淮扬反贼,无计可施。而一个后生晚辈桑哥失里,却能将妙计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今晚过后,在皇帝和诸位同僚眼里,他的小心谨慎,全成了昏庸糊涂。而汪家奴的儿子,他曾经大为推崇的桑格失里,却成了锐意进取,聪明果决的后起之秀。
  有这样一个后起之秀在,恐怕自己先前预料的结局,会比原先大为提前了!而曾经与自己共同进退的汪家奴,想必也找到了更好的选择,再也不用唯自己马首是瞻。
  想到这儿,哈麻的心中,不觉一阵阵发冷。两眼望着正在兴头上的妥欢帖木儿和桑哥失里二人,再也不想多说一个字。
第597章
抉择(上)
  右丞相乃大元百官之首,桑哥失里和汪家奴父子的迅速崛起,主要分权对象也是哈麻。所以,既然连哈麻自己都不愿意计较,其他文武重臣,如左相定柱、太尉月阔察儿以及哈麻的妹夫秃鲁帖木儿等人,也都没必要故意跟妥欢帖木儿的对着干。于是乎,桑哥失里的“绝计”,迅速就被付诸实施。大元朝中书省、枢密院以及相关各部门迅速行动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利落,将妥欢帖木儿的圣旨,贴遍了蒙元朝廷所控制区域内的每座城池。
  “明君”和“能臣”的设想非常完美,只是圣旨被诏告天下之后,收到的结果却不太理想。妥欢帖木儿和桑哥失里两个期待中的,刘福通、朱重八、彭和尚、赵普朗等人倒戈来投的情况,迟迟没有出现。倒是流窜于中书、陕西、甘肃和云南等地的一些打着红巾军旗号的土匪草寇,都纷纷宣布“奉诏勤王”。而其中最大的一伙,规模才五万上下,其中能提刀上阵的青壮不足一万,其余全都是老弱病残。
  很显然,这些人是发现自家地盘距离朱屠户很远,无论怎么叫嚣都没有危险,所以才趁机出来捡现成便宜。而只要他们接受的招安,蒙元朝廷和地方官府按照白纸黑字的诏书,就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他们对各自所控制地盘的合法统治权。并且从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不能派兵去征剿,任由他们从先前的奄奄一息的边缘上,慢慢恢复实力,死灰复燃。
  “千金买马骨而已!他们既然肯奉诏,朕又何必苛求太多?搠思监,明日起,你代朕去巡视来归群雄。核实其麾下兵马的真实数量,铠甲兵器装备情况,以及这些人的具体才能,酌情授官!若有切实可用之兵,则酌情整理之,自成一军。补给、粮饷,皆照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两人旧例!”心里明白自己行事又莽撞了,但是妥欢帖木儿却不愿意着手补救。相反,他干脆将错就错,派遣枢密院知事搠思监去收编新降各路土匪流寇,以备将来之需。
  “是!”枢密院知事搠思监与哈麻等人一同斗垮了脱脱之后,却没得到足够的分润,这两年日子正过得委屈。此刻听妥欢帖木儿将领兵的机会直接赐给了自己,无法不喜出望外。当即,出列跪倒,大声领命。
  “桑哥失里,你从御史台中,找几个胆大忠心的汉臣,派他们去出使红巾各部。当面明示朕的求贤若渴之心!”成功地给哈麻又树立了一个劲敌,妥欢帖木儿再接再厉,继续公开表明对桑哥失里的支持。
  “微臣愿意亲自前往汴梁走一遭!”桑哥失里也不甘心自己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绝杀妙计,居然变成了一个大笑话。咬着呀,躬身回应。
  “这……”妥欢帖木儿心中原本对桑哥失里已经有些失望。在对方躬身下去的那一瞬间,却又再度瞪圆了眼睛,刮目相看。“爱卿,你,你又不是汉人。那刘福通狼子野心,万一他……”
  要知道,眼下盘踞在汴梁的刘福通、韩林儿部,是除了朱屠户之外,第二具进攻性的势力。并且刘福通可不像朱屠户那样假道学,讲究什么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规矩。万一哪句话说得不妥当惹恼了他,桑哥失里恐怕就没有机会再活着回来!
  然而,桑哥失里却是豪气干云。根本不待妥欢帖木儿把拒绝的话说完,就再度躬下了身体,“陛下对微臣有知遇提拔之恩,臣正愁无以为报。此行若能说得刘福通来降,微臣纵然粉身碎骨,又何足惜?此行即便不能说得刘贼倒戈,微臣亦可以借助手下随从,送回汴梁那边的详实情报。若能让朝廷今后在剿贼的时候知己知彼,微臣纵死,亦死得其所!”
  “这,这……”妥欢帖木儿瞪圆的眼睛里,隐隐涌起了几分泪光。这就是我大元的少年才俊,勇于担当,为国而不惜身。相比之下,脱脱、哈麻之流,哪个不是行将就木,贪生怕死?!
  想到此处,他断然拍案,“也罢,你去,朕在大都城里为你祈福。若是你能成功归来,朕必不惜平章之位。若是你此番,此番舍生取义,朕,朕亦不会负你一腔热血,必让你的两个弟弟,还有你刚刚两岁的儿子,富贵终生!”
  “谢陛下!微臣这就去挑选人手,持节出使,为陛下招揽群雄!”听妥欢帖木儿说得激动,桑哥失里也红着眼镜,跪倒叩头。然后站起身来,再拜,三拜,昂首出门,义无反顾。
  君臣两个都悲壮到了如此地步,哈麻原本预先安排下的一些针对桑哥失里的手段,就全都成了昏招、败招,没等发出就宣告胎死腹中。而妥欢帖木儿也不准备给群臣们太多的“擎肘”机会,草草过问了几句东南方向的战事,就宣布散朝。
  丞相哈麻没能报复到政敌,当然愈发地心灰意冷。出了大明殿后,连跟老朋友月阔察儿、定柱等人打招呼的精神头都提不起来,跳上坐骑,扬鞭便走。
  本打算回到家中,迅速联络自己的弟弟雪雪,尽早安排整个家族的退路,免得事到临头措手不及。谁料刚刚走过一个街口,就看见工部侍郎、军械局大使、百工坊主事郭恕,笑吟吟地骑着马,从侧面朝自己的卫队贴了过来。“丞相,留步,暂且留步。下官有要事相禀!”
  “吁——!”哈麻狠狠地拉了下缰绳,带住了坐骑。心中虽然憋着一肚子无名业火,他却不会发泄在无辜的人头上。特别是像郭恕这种对自己没任何威胁,却又经常能出入皇宫的“后党”头上。
  “丞相,下官幸不辱命,已经揭开了燧发火铳之秘。如果丞相有空,请移步往军械局一行。”郭怒又急追了几步,抬起拥有六根手指的右掌,满脸期待地发出邀请。
  “是迅雷铳,那种不用药捻儿,扣动扳机就可以击发的?”虽然对大元朝已经濒临绝望,哈麻依旧为之精神一振。
  这些年,朝廷的武力之所以被淮贼越甩越远,最大问题就出在火器上面。四斤炮,六斤炮,火绳枪,燧发枪,朱贼就像鲁班转世一样,不断地造出神兵利器。而朝廷这边,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却始终追赶不及。
  如今,遂发枪之秘,居然被六指郭恕给破解出来了。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如果真的能装备上数万支燧发枪,自己和雪雪兄弟两个,又何必仰人鼻息?!
  “正是!”被哈麻热辣辣的目光看得心里发虚,六指郭恕努力将头侧开,用极低的声音补充,“太子殿下此刻也正在军械局。如果丞相现在就过去,刚好能指点他几句!”
第598章
抉择(中)
  “太子殿下?”哈麻警觉地四下看了看,心中的火热迅速变凉。
  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乃为妥欢帖木儿与奇皇后的长子,因为大皇后伯颜乎都之子真金早夭,而其母又曾经跟其父患难与共,所以甚受宠爱,于至正十三年被正式立为储君,诏告天下。
  最近两年妥欢帖木儿日益沉迷修炼“演蝶儿”秘法,腾不出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政务。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就当仁不让开始替父分忧。非但在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内,都大肆安插自己的嫡系辅臣,必须送给大元皇帝亲自批阅的重要奏折,也要求先交给自己看上一遍,在丞相的意见之下,补充完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才准许送入皇宫。
  刚刚才年满十六岁的人,即便再是天纵之才,见识和政治水平都非常有限。所以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的很多批示,其实都是几个东宫辅臣的代为捉刀。而那几个辅臣,其实能力也很一般,因此很多时候他们的意见,作用只限于彰显太子的存在感,其他方面都不值得一提。
  但妥欢帖木儿不这样么看,他自幼丧父,登基后又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和私人班底,长期受制于权臣。因此总想避免自家儿子吃同样的苦头。对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大肆安插私人,胡乱插手朝政的行为,不仅不想办法制止,反倒持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以防某一天自己受到了佛祖的召唤,太子因为经验不足,或者班底不够厚,导致皇权再度落入奸臣之手。
  如此受自家父亲的信任,按理说,太子殿下应该知足才对。但事实上,好像并不是如此。这位刚刚年满十六岁的黄金家族翘楚,今天居然恰好“巡视”到了军械局,并且信心十足的等待当朝丞相哈麻前去指点自己,其真实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
  哈麻算不上什么惊才绝艳之辈,却也不至于昏庸糊涂。因此听到郭恕的提示,心中警觉顿生。而六指大使郭恕,显然也早就猜到了他的反应,笑了笑,将声音压得更低,“时局糜烂如斯,有志者皆痛心疾首。偏偏那桑哥失里跳脱孟浪,居然妄图以一纸诏书来涤荡天下。太子知其必不能成事,却耐于孝道,无力当面阻止。所以想跟丞相问一良策,如何才能将此等小人逐出朝中?以免其继续蛊惑圣君!”
  一边说话,他的两只小眼睛一边不停地旋转。仿佛两只骰子,在赌盅里盘旋翻滚。
  丞相哈麻的眼睛,倒是与平素一样安稳。内心深处,却也开始飞快地盘算。如果自己与太子爱猷识理答腊联手,斗垮汪家奴父子,重新扳回局面的机会就可能倍增。但重新扳回局面之后呢,接下来的爱猷识理答腊与妥欢帖木儿父子之间的对决,自己是否还稳操胜券?甭看眼下妥欢帖木儿对着儿子满脸慈爱,并且放心地将许多权力交给儿子来代管。那是因为他有把握将这些权力随时收回去。如果发现爱猷识理答腊试图推翻他,或者让他去做太上皇,恐怕所谓的父慈子孝,立刻就变成两把血淋淋的钢刀。
  作为妥欢帖木儿的奶兄,哈麻可是深知皇宫中那位奶弟的内斗本事。从权相伯颜、太后卜答失里,再到另外一个权相脱脱,每一个曾经轻视过妥欢帖木儿的人,最后都死无葬身之地。而其余被碾压成齑粉的小鱼小虾,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是他明明察觉出妥欢帖木儿已经开始着手对付自己,却生不起任何反抗之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条线上,既然怎么反抗都反抗不赢,还不如找个机会断然逃之夭夭。
  但是这些想法和打算,哈麻却无法跟郭恕明言,更无法直接告诉太子。沉浮宦海多年的他,清醒地知道什么叫做“翻云覆雨”。如果他敢以“毫无胜算”为理由,拒绝太子的拉拢。恐怕今天晚上,郭怒就会走入汪家奴府内,代表太子与对方结成联盟,齐心协力将自己推入万丈深渊。
  “对于制器之道,某可算是一窍不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反复权衡之后,大元右相哈麻,陪着笑脸做出了抉择,“所以,郭大使还是直接将此事上报给陛下,由陛下来定夺是否大肆制造为好。至于太子那边,陛下曾经指定为李好文辅导,并由秃鲁贴木儿传授弓马兵略。某虽然为大元丞相,却不便越俎代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