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358

  这句话,才说到这正点子上。不是扬州城的百姓们突然就被十五亩地的好处晃花了眼睛,而是收获和风险,实在大得不成比例。所以年青人们才争先恐后来报名投军,以期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立身之资。
  “这,他奶奶的,这……,啊呸!”一瞬间想清楚了里边的所有弯弯绕,韩建弘不觉大失所望。然而转念一想,自己当年奉命投军之时,所报的心思恐怕也没多光明。于是乎,已经涌到嘴边的斥责话就再也说不出口,化作一口吐沫,愤愤地吐在了地上。
  说话间,覃不如等人已经在院儿内支开了摊子,开始记录应募者的姓名、籍贯、住址,然后分头领到一边去做最基本的身体测试。
  这些都属于兵局的日常工作,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做得无比熟练。根本不用韩建弘这个上司插手,就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众前来投军的少年们,则排着队去做下蹲,举重,投掷,开弓以及其他基本测试。顺利通过者,就兴高采烈,好像关扑得中一般。而那些测试不合格者,而垂头丧气,仿佛整个人生都瞬间变得昏暗无光。(注1)
  兵科知事韩建弘在旁边看了,免不得又紧皱起了眉头。总想找机会说几句大义凛然的话,告诉前来投军的少年们,当兵打仗并非儿戏,每个人都应该做好随时为国献身的准备。却又唯恐对众人的打击过重,导致兵科又恢复先前那种门可罗雀的凄凉景象。一时间,直憋得脸色发黑,头皮发紫,嘴唇颤抖来颤抖去,却最终一个字都没能说得出来!
  正憋得欲仙欲死之时,专门负责接送他上下班的家丁韩九十五又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将嘴巴贴在他耳边,低声汇报,“大人,侄少爷来了。在大门口等着拜见您!”
  “哪个侄儿少爷,你说清楚点儿!”韩建弘闻听,脸色更是黑得厉害,皱了下眉头,低声吩咐。
  “是,是长房大爷膝下的老二,当年托您的关系进的讲武堂一期。”家丁韩九十五不愧为贴心狗腿子,毫不迟疑地给出最恰当答案。
  “让他进来,有话就在院子里说便是!没看我现在正忙着么?”又皱了下眉头,声音里透出十足的不耐烦。
  并非他这个做叔叔的摆官儿架子,而是这几年的经历,实在令人心寒。当初若不是为了照顾族中子弟,他也不至于一头撞到自家大总管的枪口上,丢了盐政大使的肥差。但那些受过他好处的族人们呢,在他落魄时有谁上门来看望过他?有曾经谁过来陪着他喝几杯闷酒,听他说几句牢骚话?一个个能跑多远就多远,好像他韩老六就是个衰神附体下贱货,谁沾上谁就会倒八辈子邪霉一般。
  现在好了,听闻连胡大海这种牵扯进惊天大案的人都还有重见天日之机,亲戚们就又来烧他倒霉老六的冷灶了!嘿,当韩某人是属螃蟹的么,放下爪子就记不起一刻钟之前的事情!
  然而无论他高兴不高兴,该来的人还是会来。大约过来三分钟左右,有名嘴巴上刚刚长了一圈绒毛的魁梧少年,跟在韩九十五身后从院子外挤了进来。离着老远,就躬身施礼,“小侄青云,见过六叔!”
  “这是兵科,不用施家礼!”韩建弘冷着脸侧开身,然后举手到右侧额角,以标准的军礼相还,“你也是当兵的人了,应该懂得规矩!”
  “是!”韩青云立刻站直身体,端端正正地举手敬礼。然后又迅速堆起笑脸,低声道“;六叔,好些日子没见到您了。您看起来气色比原先可是好多了!”
  “那当然,你六叔我心宽体胖,能吃能睡!”韩建弘嘴角上翘,笑着回应,“有事情么,有事情就赶紧说。你也看到了,今天的情况有点儿特殊。这么多人前来投军,我这个当兵科知事的,不能不把关口把得严一些!”
  “是,六叔您做事向来认真,这点,连讲武堂的教头们提起来都佩服得很!”韩青云闻听,立刻又笑着大拍自家叔叔的马屁。然后将身体凑得更近一些,带着几分不甘心的味道补充:“其实侄儿今天来找您,主要是想跟您汇报一声。侄儿今天从讲武堂步科毕业了,即将补充进第二军团二零六一团,任一营一连副,兼第三都的都头,加御侮副尉职。”
  “二军团第六旅一团一营副百夫长?”韩建弘一瞬间,就将对方的话转换成了自己所熟悉的说法,同时在脸上也涌出了几分真诚的笑意,“不错么,到底是天子门生。一毕业就做了副百夫长。六叔我当年向你这么大时,只能蹲在大都督身边做个小小的参军!”
  “六,六叔……”韩青云闻听,忍不住咧了下嘴,低声抱怨,“六叔又打趣我。我这个连副,怎么可能跟您老当年比。”
  “怎么不能?”韩建弘惊讶地皱眉。旋即,又讪笑着摇头。当年徐州左军只有一千出头战兵,四千多辅兵,所以一个战兵副百户的位置,远远珍贵过于他这种无兵可带的参谋。而现在,淮安军光战兵就高达十三四万,一个小小的连副,前途当然就比不上能留在参谋本部,随时都可以见到朱总管本人的高参了。
  想明白了此节,他就推测出了自家侄儿今天前来的目的。于是乎,又笑着摇摇头,低声说道:“御侮副尉也不错了,军饷每月五贯呢。比我这个兵科知事都高了。况且你又是在徐达将军的麾下,有的是仗打!好好干,咱们老韩家,今后就得看你了!”
  “六叔!”韩青云急得直跺脚。他今天刚刚得知自己的去处,本想着找眼前这个当过盐政大使的六叔走走门路,看看能不能给换个位置。哪怕不能进枢密院那种前途远大的要地,至少也得想办法活动进第一军团,跟在朱总管身边建功立业。谁料对方根本不肯出手,反倒接二连三拿场面话来搪塞敷衍。
  “我说得是实话!”韩建弘知道自家侄儿的想法,干脆直接撂下了脸。“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凭什么别人就该去前线真刀真枪的拼命,而你就该留在后边袖手旁观?!况且你既然读完讲武堂,应该知道所谓摇摇扇子就破敌十万这种事情,只会出现在戏文当中,根本不可能是现实。而事实上,从咱们大总管本人,到徐达、胡大海、吴良谋,谁今天的地位不是拿命换回来的?七大军团都挥使,连同下面各旅的正副旅长,谁没有亲自拎刀上过前线?想凭着自己多读了几本书,就指挥动麾下的百战老兵,狗屁,你没点儿真本事,谁肯放心把命交到你手里头?!”
  情急之下,他说话的声音稍微有点儿高,立刻把周围许多刚刚通过选拔的辅兵给吸引了过来。大伙纷纷侧起耳朵,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
  韩建弘自己,则是越说,思路越顺畅,越说,嘴巴越是利索,“军中是最不讲人脉的地方。是骡子是马,拉到前线遛遛就清楚了。生死关头,大伙才不会看你是谁家的侄子,谁家的儿孙!你够种,敢顶着箭雨往前冲,大伙自然肯把后背交给你。你没见到敌人就先软了腿儿,即便是逯鲁曾的亲孙子,大伙也照样鸟不都鸟你。更甭指望大伙会听你瞎鸡(巴)指挥!”
  “我知道你不服气!”看着侄儿脸色窘得发紫,顿了顿,他继续大声说道,“我也知道你们大伙,个个都藏着私心。没关系,老子当年投奔大总管时,跟你们这群小兔崽子一样,也想着撤退在前,冲锋在后。也想着送死你去,立功我来!但既然当了大总管的兵,既然穿上了那身铠甲,你早晚都会忘掉那些歪心思。你早晚都会记起来,自己是谁的种,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战!然后你才会发现,自己不枉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此生不枉为七尺男儿!”
  注1:关扑,古代赌博之一,类似于六合彩。
第571章
新血(下)
  “……,早晚都会记起来,自己是谁的种,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战!然后你才会发现,自己不枉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此生不枉为七尺男儿!”
  略带嘶哑的声音,瞬间传遍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
  那些前来报名分地的少年们明显没打听懂,先是愣愣地以目互视,然后又迅速将目光落在韩建弘涨红的面孔和始终夹在腋下的拐杖上,若有所思。
  一众兵科官员们,则全都呆立在了当场。谁也没想到,平素闭着眼睛尸位素餐的韩知事身上,居然也有如此热血的一面。
  最为震惊的还是御侮校尉韩青云,记忆中,自家这个六叔自打失去盐政大使的职位后,就变得有些自暴自弃,很少大声说话,更是轻易不与人争论是非。然而今天,这位六叔却忽然又重新振作了起来,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在一片惊诧或者钦佩的目光中,韩建弘深深吸了口气,继续扯开嗓子高吼,“的确,这天下没有傻子!没点儿好处的事情谁干啊?!不是为了十五亩地,大伙干点儿啥不比当兵强?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究竟什么时候起,才过上了想干点啥就干点儿啥的日子?若是没有当兵的在前头拎着到底厮杀,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现在除了蹲在城门口要饭,还他娘的能干点儿啥?!要是谁都不去当兵,谁当兵都是为了自己心中那点儿小算盘,万一鞑子杀回来,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还能他娘的落下点儿啥?!”
  这些问题都非常简单,同时又仿佛无比的高深。众少年们被问得面如土色,眨巴着眼睛,交流着彼此的目光,一步接一步偷偷地将双脚向后挪!
  他们无法回答,也没有勇气回答。刹那间,他们眼前这个相貌平平,还缺了一条腿的男人,竟然变得无比得魁梧伟岸。令他们看向他的面孔时,不由自主地就采取了仰视姿态。不由自主地,就将头侧开,以免被他看见自己隐藏于心底的小器。
  御侮校尉韩青云则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在人群中好生尴尬。讪讪呆立了半晌之后,才终于又鼓起了余勇。又向前凑了半步,轻轻拉扯韩建弘的衣角,“六叔,侄儿明白了。但是还有一件事情……”
  “稍等!”韩建弘轻轻推开他,努力调整了一下激荡的心情,换了另外一种相对平和的语调,对着所有人说道:“路都是自己走的。你们都是大人了,没有人能强迫你们怎么做。也没有人能强迫你如何去想。但是你们今天所做出的选择,将决定你们自己的明天。也将决定整个淮扬的明天。所以,请大伙务必好自为之!”
  说罢,也不用人搀扶,杵着拐杖,摇摇晃晃地朝屋子中走去。留下身后一地的困惑与崇拜的目光。
  “六叔,六叔!”韩青云在原地又发了好一阵儿愣,才猛地大叫了两声,追进了屋子,“六叔,您不用帮忙了。小侄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小侄今天来,并不光是想求您帮忙。小侄……”
  “你再等等……”韩建弘摆摆手,用手指按住自己的额头,用力揉动。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心中那团滚来滚去的烈火。自己已经有多长时间未曾如此激动过了?他根本算不清楚。也许是在失去右腿之后的那一刻开始,也许更久,或者说从没有过。但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团烈火,在自己心中将再也不会熄灭,只要自己还活着!
  “六叔您,您没事儿吧?”韩青云看得心里紧张,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询问。
  “没事儿!”韩建弘又擦了擦眼药,笑着摇头。“还有什么事情?说吧,除了替你活动换个安全点的差事,其他能帮的我尽量!”
  “不,不用了。我带的是第三都是燧发枪都,其实挺安全的!”韩青云闻听,赶紧讪讪地摆手。“我今天来,第二件事情是,是,是老太爷和三奶奶,想请您和六婶回家去坐坐。老太爷最近身体不太好,老是惦记着您。说他,说整个韩家,都对不起克昌!”
  听到最后两个字,韩建弘的身体隐隐就是一颤。“克昌”是他投入淮安军之前用的名字,如果不算其他的叔伯兄弟,他应该是韩家三房的二孙少爷,而不是韩老六!老太爷则是他祖父的大哥,韩家庄的族长。而他娘亲,则是三房媳妇,韩青云这一辈少年的三奶奶!
  一年多以前,正是韩家庄的三奶奶,在酒楼里胡乱吹牛,导致他一头撞在了自家大总管的枪口上。一年多以前,正是因为韩老太爷逼着他往大总管府其他要害部门安排韩氏族人,导致他受到其中两个败类的牵连,蒙受了有生以来的奇耻大辱!
  所以自打被降职为兵科知事后,韩建弘借口公务繁忙,就再也没回到族人在城外买下的大宅院里居住。他的妻子也不愿意看到族人们那幸灾乐祸的嘴脸,很快就找了借口搬了出来。如今夫妻两个在城里买的新家,虽然只有四间房屋外加一处占地不足三分的院子。却也温馨和睦,平素也少了许多是非。
  所以听闻族人想请自己和妻子回家,韩建弘本能地就在心中涌起一股排斥之意。去年他落魄时没有族人雪中送炭,如今发现他依旧存在东山再起的可能了,老太爷立刻就琢磨着锦上添花,这如意算盘,也打得忒精?怪不得韩家从山阳湖迁到扬州之后,在生意场上就无往不利。有这么一位精明的老太爷居中坐镇,韩氏家族想不发达都难!
  “六叔——?”迟迟得不到韩建弘的回话,韩青云心里有些着急,拖长了声音催促。
  “我最近忙!”韩建弘拿眼睛向外边看了看,非常平静地摇头。“你回去告诉族长和我娘,等忙完了这阵子,最迟下个月初,我一定回去看他们。虽然已经分家单过了,但我毕竟还姓韩,常回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说着话,他又将目光转向窗外。转向那群生机勃勃的少年们。
  每个人身上,都洒满了阳光。
  每个人身上,仿佛都有他自己当年的影子!
第572章
经验(上)
  “隔壁是谁刚才喊得那么大声?”初秋的阳光下,朱重九一边搓着手中稻粒儿,一边饶有性致的询问。
  扬州路户科知事杨原吉赶紧快走几步,凑上前,陪着笑脸回应,“启禀都督,是韩老六。那厮虽然平素有些稀里糊涂,却是个有良心的。关键时刻总能靠得住!”
  “你也是老左军的人?你把我要来户科的事情告诉他了?”朱重九闻听,立刻轻轻皱眉。手里的稻谷像金沙一般,缓缓漏在了一个收夏粮专中的芭斗当中。
  “都督,小人冤枉!”杨元吉闻听,立刻吓白了脸,举着右手高声自辩,“小人的确是老左军出来的,但小人当年在苏老大人麾下做管钱粮的帐房,平素跟韩老六他们这些参军根本没机会来往!小人,小人可以对天发誓,跟韩老六没任何交情!小人,小人今天早晨得知您要过来后,就没机会再出大门,更没机会将消息泄漏给外人!”
  “嗯?”朱重九闻听,又轻轻皱了下眉,将责问的目光迅速转向了紧跟在自己身侧的徐洪三。
  “都督勿怪,末将也是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所以才多采取了一些防备措施!”徐洪三立刻敬了个军礼,低声解释。随即,又快速朝着周围的扬州路户科官吏敬礼,“若有得罪之处,徐某这厢先赔罪了。过后无论诸位是打是罚,徐某都认!”
  “徐将军多虑了!”
  “徐将军应该的。主公乃万金之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有闪失!”
  “不过是在屋子里闲坐了片刻,我等求之不得。真的当不起徐将军如此客气!”
  “前车之鉴未远,徐将军多……”
  众户科官吏又被吓了一大跳,纷纷侧开身,然后乱纷纷地以军礼和民礼相还。
  无论按照官职品级,还是按照跟朱重九之间的距离远近,徐洪三都比他们高出太多。所以哪个敢因为被勒令在屋子里多蹲了一会儿而抱怨?况且自家主公上回遇刺,就是因为提前被刺客得知了具体行程的缘故。那段末日来临般的记忆,至今历历在目。所以大伙与其在出了事情之后个个急得如丧考妣,宁愿提前谨慎一点儿省掉麻烦。
  朱重九见状,也不好再过多责备徐洪三。想了想,对着杨元吉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刚才的话就真的冤枉你了。抱歉,我本不该如此多疑!”
  说着话,也主动给杨元吉敬了个军礼。顿时,把个扬州路户科知事杨元吉吓得两腿一哆嗦,“噗通”一声就栽到了粮包垛上。嘴唇哆哆嗦嗦,哆哆嗦嗦濡嗫了好半晌,才带着几分哭腔说道:“都,都督。小人,小人不冤枉!一点儿都不冤枉。小人刚才,刚才虽然没给韩老六通风报信。可,可是真的曾经存心想替他说好话来着。他去年被降职,的确是咎由自取。但,但他却跟小人一样,早就把性命卖给都督。虽,虽九死而无悔!”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都是好样的!”朱重九最见不得人哭,笑着伸出一只胳膊,将杨元吉用力扯了起来。“不要跪,男儿膝下有黄金。你既然是从老左军出来的,应该知道我不喜欢别人动不动就下跪!”
  “小人,小人刚才没跪。是,是趴,趴在了那儿!”杨元吉不敢违抗,顺着手上传过来的拉力快速爬起,顶着一脸鼻涕眼泪低声自辩。“小人,小人知道都督不待见这个,所以,所以小人刚才膝盖就没着,没碰到粮包!”
  “你小子啊?”朱重九笑着摇头。这个杨元吉一看就是个曾经在蒙元地方官场上打过滚儿的积年老吏,油滑、胆小、谨慎,但是同时又特别擅长把握机会。只是才能与其他各方面恐怕有一些短板,否则也不会以老左军仓库帐房的资历,熬到现在才是个地方上的户科知事。
  但是在具体用人方面,他也不想对政务院做太仔细的干涉。因此想了想,又笑着补充,“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们都是好样的,做事都很用心。咱们淮扬如今正在大步向上走,只要努力跟得上队伍者,将来前途绝对不止于此。这点,朱某不说,想必尔等平时也能感觉得到!”
  “多谢主公盛赞!我等必竭尽全力!”杨元吉立刻退开数步,与自己麾下的属吏们一道,按照今早听闻主公要来视察的消息之后偷偷排练过的套路,齐声表态。
  “好!大伙都不必客气!”朱重九笑着点头,然后将左手心里最后了几颗稻粒凑到一起,缓缓丢进芭斗。“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今天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看夏粮入库的情况。看到门口交粮食的农夫排起了长队,看着你们做事都有条不紊,我自己心里就立刻安生了许多!”
  “主公放心,此乃臣等份内之事,绝对不敢怠慢丝毫!”众扬州路户科的官吏们,又躬下身躯,齐声表态。
  朱重九又笑着点点头,目光从芭斗中的稻粒上扫过,然后信步走向下一排靠近后门的临时周转仓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