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58

  “虽然弄出了两支四不像来,毕竟已经看到曙光,证明我这条路走得通。”一边在心里安慰着自己,朱八十一也跟着大伙一道往回返。走到河边看见正在试转的水锤,心中最后一丝遗憾也瞬间飞得无影无踪……
  这东西其实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前半部分水车,从自古中原地区就已经开始使用,黄河以南尤为常见。大元朝前一段时间兴修水利,也打造了不少水车用来排淤。所以将作坊里的很多老工匠,都亲眼看到过原物。大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都拿出来一综合,再根据伊万诺夫画的水锤草图拼凑几下,便非常轻松地给做了出来。
  这样综合了东西方特色的水车非但比原来任何一种漂亮,而且用了三个青铜齿轮咬合传动,功效也比原来任何一家都高出了不止一点半点。(注1)
  至于锻锤拉起下落的机构,更是一层窗户纸。无非是杠杆、配重和锤头之间的协调配合而已。对于刚刚帮李司仓制造完回回炮的工匠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把装配重的沙斗换成水桶,把炮弹发射斗换成特大号铁锤,然后将水车从河里拉上来的水,反复注入水桶就成。每当杠杆一侧的超大号水桶注满,就将杠杆压了下去,将另外一侧的铁锤拉了起来。当铁锤拉到一定高度后,触动机关,将水桶里的水瞬间放空。在杠杆效应的作用下,五百多斤的锤头迅速砸落,砸在烧红的铁块,红星四溅,三两下,就彻底砸成了板子状。
  “这水车,能跟齿轮配合起来带动钻头么?”见工匠们既然原本就懂如何用齿轮传动,朱八十一心中的造枪之火再度被熊熊点燃,指着正准备开始运行水车,低声向工匠们询问。
  “能!”工匠们眼睛亮了亮,七嘴八舌地回应,“这里放一个竖轮,这里放一个卧轮,然后再用一个卧轮带动皮弦。让水车取代金刚钻的弓子,拉着钻杆的后端来回转动,肯定比用手转得快。还出力均匀。都督,您果然是弥勒佛上过身的,什么都懂。这么简单招数,我们好几辈子都没想出来!”
  注1:元代水车,用木制齿轮咬合传动。
第047章
第一次财政危机
  “弥勒上身的话,不要再提!”朱八十一皱了下眉头,用力摆手“我也是从别处看过,才顺手抄来的,与神神鬼鬼没半点儿关系!”。
  作为一个融合了二十一世纪灵魂的人,他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装神弄鬼。然而越是这样,大伙反倒越觉得他来历不俗。每当看到他做出一点儿新鲜的事情来,就理所当然地往弥勒佛身上套。
  这回,结果也是一样。众工匠们听了他的话,立刻互相看了看,齐声答应,“是,都督说不提,小的们就不提!今后若是有人问起,小的们就说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绝不敢让此物跟都督产生任何关联!”
  “呼——!”朱八十一郁闷地长长吐气,却拿这些人无可奈何。只好尽力把大伙的注意力朝钻头上引。蹲在沙滩上,捡了根草棍慢慢画个图,低声说道:“钻孔的时候,铁棍本身,也不要专人扶着。时间长了,人手肯定会动,手一动,孔肯定就跟着歪了。你们在钻头底下做个带窟窿的木头凳子,把铁棍插进窟窿里,然后再用木条从四面夹紧,用钉子把木条钉牢。最后再拿钻头从上往下钻,多试几次,肯定能在铁棍上钻出个笔直的孔来!”
  “能,都督这个法子,肯定能!”众工匠们频频点头,被佛子大人冒死向人间泄漏“天机”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
  朱八十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可以与西方传说中普罗米修斯比肩的大能,觉得肚子里仅有的存货已经倒得差不多了,便一边往起站,一边大声吩咐:“那你们就在河边多造几辆水车,带着水锤和钻床一起弄。要是能钻出铁管的话,试试铁管内部磨光的活,能不能也用水车来推动。无论如何,半个月之内,我希望能弄出第一根成品来!”
  “是!都督大人,您老放心,五天之内,小的们就能让您看到第一根铁管儿!”众工匠都是老手艺人了,岂会被剩下的一点儿细节问题难倒?!立刻齐齐躬身,信誓旦旦地保证提前完成任务。
  距离自己的火枪梦又近了一步,朱八十一心情非常愉快。朝众人挥了挥手,带领亲兵,回府等候喜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刚想再去作坊看看水锤和钻床的运行情况。亲兵队长徐洪三却进来汇报,说苏长史和于司仓前来求见。
  “直接把他们两个带进来吧!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苏长史想见我随时都可以来,不用事先通禀!”朱八十一瞪了徐洪三一眼,很不高兴地重申。
  “是!”徐洪三委委屈屈地答应,快步跑出去领人了。朱八十一见状,立刻明白了恐怕是苏先生自己执意要求徐洪三先进来通禀的,很无奈地笑了笑,亲自走到门口相迎。
  苏先生虽然曾经算计过他,但当时只是为了保命。后来却鞍前马后替他效劳,用“忠心耿耿”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特别是在徐州城外的那场恶战当中,老骗子居然一改先前胆小怕死的毛病,拎着杆长矛紧紧地跟在了他身后,从始至终,也没说一个“退”字。
  这让他在感动之余,心中自然而然地就生出了许多敬意来。是以不再处处提防戒备,把苏长史真正当成了一个自己人看待。而苏长史也知道除了朱八十一之外,这辈子不会再有任何人会对他如此推心置腹,所以更加鞠躬尽瘁,暗暗发誓宁愿拼着粉身碎骨,也定要辅佐自家主公成就一番王霸之业!
  不过今天,苏先生显然是带着一肚子怨气儿来的。一见了朱八十一的面儿,连礼都没施,就弯下腰,双手将一个账本举了到头顶,同时嘴里大声说道:“卑职才疏学浅,不敢再尸位素餐了。左军长史一职,还劳烦都督另请高明!”
  “这是哪里话来!”朱八十一闻听,立刻知道老家伙在撂挑子。赶紧双手托住苏长史的胳膊,“来,您老别着急,有什么事情坐下慢慢说。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你就当面指出来。咱们都是同生共死过的……”
  从朱八十一嘴里听到“同生共死”四个字,苏先生的眼睛立刻就红了。执拗地向后退了半步,甩开对方的搀扶,哽咽着说道:“都督知遇之恩,苏某这辈子即便死上十次,都是报不完的。但左军六千余将士的性命,却全着落在这个薄薄的账本上。所以苏某,苏某,不敢再尸位素餐,请,请大人另觅高明!苏某以后,以后就做个亲兵,替大人牵马坠蹬算了!”
  “胡说!”见老家伙委屈成如此模样,朱八十一又是好气。上前一把抢过账本,随手朝司仓于常林怀里一丢。然后双手扯住苏先生,直接将此人扔进了自己常坐的椅子里。“坐好,有事儿说事儿。再拿辞职要挟本都督,本都督就抄你的家,灭你的族!”
  “呃!”苏先生被吓了一哆嗦,立刻哭不出来了。朱八十一又瞪了他一眼,大声命令:“赶紧说,到底怎么了?!别跟我绕弯子,有那功夫跟你打哑谜,我还不如去校场跑几圈呢!”
  “卑职,卑职……!”苏先生一张嘴,未语泪先流。站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余常林见状,只好向朱八十一施了礼,大声禀告:“都督大人勿怪,长史的举动失礼了些,但也是为了替左军长远打算。眼下库里的钱粮,已经只够用十天的了。十天之后,左军将无一文铜钱可用,将士们恐怕也要饿肚子!”
  “什么?!”朱八十一被吓了一跳,顾不上再去安慰苏先生了,瞪圆了眼睛追问,“怎么会这样?赵长史那边,又克扣左军的粮饷了么?”
  “赵长史那边,倒是没有再克扣过咱们左军!”于常林摇摇头,如实汇报,“但是都督大人最近一段时间,又是给工匠发犒赏,又是拿铜料做管子,还花钱从其他人手艺人那里买各种不传之密,并且所定价格之高,前所未闻。故而左军的仓库,就……”
  “那才几个钱?并且我又没让他们动粮食?!”不待于常林说完,朱八十一大声打断。最近急于把火器弄出来,抢在蒙元朝廷的军队装备火枪之前,先装备自己麾下的战兵身上。所以花钱是狠了点儿,但也不至于狠到那种地步,居然把左军的公款花了底掉!
  “大人您的确没有让任何人动粮食!”于常林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跟朱八十一算起了细账,“但赵长史那边划拨的军粮,是按每个战兵每天两干,辅兵一干一稀算的,偶尔能多出几石来,也屈指可数。但咱们左军,从上到下包括不用上战场的辅兵在内,可都是每天两干一稀。并且可以敞开肚皮吃,如此,日常粮食消耗就凭空多出了五成!以前手里有余钱,还能向商贩手里买一些。最近仓库里的余钱已经只剩下不到两百贯,而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粮价飙升数倍。两百贯铜钱所能买到的粮食,分到六千将士头上,每人连半斤都不到,一顿饭也就完了!”
  “要这么多?那上次李总管发给左军的赏钱的,除了分下去的,应该还剩一些吧?”朱八十一听得额头一阵阵发木,不甘心地追问。
  “上次李总管颁给左军的犒赏,按照都督的命令,给战死的弟兄家里每家发了五贯烧埋钱,给重伤致残的弟兄每人发了四贯。剩下跟在你身后去杀低的将士,只要活下来的都是每人三贯。再加上这段时间打造手雷的开销,修理铠甲的开销和为将士们打造兵器的开销……”于常林一边说,一边慢慢翻开账本。一行一行指给朱八十一看。
  “行了!”无论是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朱大鹏,还是十四世纪的杀猪汉朱老蔫儿,对账本儿都没什么兴趣,只草草扫了一眼,便觉得头晕脑胀。叹了口气,大声道:“没了就没了吧!老苏,你去我府里头看看,还有什么古玩字画能拿出来卖的,就都拿出来卖掉算了。那东西又不能吃又不都能穿……”
  “徐州这一带的字画行情,都快让您给砸到底了!”苏先生立刻像装了弹簧般,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抗议,“再好的古玩字画,像您这样敞开了卖,也卖不上价钱啊。况且怕蒙古人打过来屠城,徐州一带的富户都抢着往别处搬家。哪还有心情再买什么古玩字画收藏?!”
  “那就找几名可靠的弟兄,带到其他地方试试。总不会到处都在打仗吧?!”朱八十无奈地挠了下脑袋,悻然说道,“要不然,你看看我名下的地?上次李大总管不是给我分了一万多亩呢么?你们到牙行挂个号,看有人买卖有?”
  无论是芝麻李还是赵君用,对收集土地都有非常强烈的癖好。而在城破当日,徐州城最大的那批地主和牧场主,蒙古达鲁花赤和一众汉官们,被格杀殆尽。这些家伙多年来所抢占的田产,也就全都落在了红巾军手中。芝麻李不忍心让这么多田地都抛了荒,在开春之后,就干脆按照职位高低,给每名千夫长以上的将领分了一大块。而朱八十一又因为两次战斗中都居功至伟,所以一个人名下累计就高达两万多亩,把分给左军的所有高丽俘虏全押去种地,都种不过来!
  按朱八十一自己的想法,这些土地与其种不过来在自己手里荒着,还不如卖给别人。谁料他的话刚一冒头,就立刻被苏先生给打了回去,“徐州城外荒地有的是,大总管给流民们只定了两成的赋,谁开出了算谁的。眼下大伙开荒还开不完呢,谁会花钱买地!况且这时候买地,等朝廷的兵马打过来怎么办?那帮蒙古朝廷的官老爷,谁会认咱们红巾军治下做的交易?!”
  古玩字画卖不上价钱,地没人买,这左军大都督的日子,也忒地难过!
第048章
赚钱的捷径
  芝麻李和彭大等人都是农民出身,非常清楚这个时代底层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什么。因此把田赋直接降到了两成。并且贴出榜文来公开鼓励开荒,只要每个男丁所开垦的荒田不超过一百亩,
按亩产两成缴纳田赋给义军,徐州大总管府就承认他对这片土地的拥有权。可以买卖,也可以自行留给子孙。
  因此开春之后,徐州周边已经涌起了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几乎所有流民,只要还拿得动锄头的,都下地开起了荒。各支部队里的辅兵,忙完了训练和公田里的事情,也都在月光下挥汗如雨。如此一来,原本就卖不上价钱的田产,价格愈发一路走低。相对应的,佃户们的身价,却因为大量新增耕地的出现而扶摇直上。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朱八十一这个义军中的新贵却犯了愁。手里大片土地卖不出去,种又种不过来。而左军这边还在等米下锅……直急得两眼冒火,狠狠拍了下桌案,大声抱怨:“这不成,那也不成,那你们两个说怎么办?!左军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事事儿光让我一个人拿主意吧!”
  苏先生闻听,就立刻又要跪下去辞职。朱八十一气得一把拎起了他,没好气地咆哮:“别拿辞职的话说事儿!你这辈子,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咆哮完了,又觉得此话歧义太大。便放缓了语气,低声说道:“我知道我最近花钱的确狠了些,也没跟你商量。但我也是为了咱们这些人的将来。上次的战斗你也参加了,知道蒙元的将士是什么样子?若不是在最后关头咱们偷袭得手,这徐州城上下,早就被给屠成一片白地了!有谁还能活到今天?!所以在军械上面,该花的钱无论如何都不能省!否则咱们兵不如人家精,粮不如人家足,眼下又没什么绝世名将带着。再不赶紧弄出一两件保命的利器来,不是纯等着挨剁么?!”
  苏先生心里其实也知道朱八十一如此大把大把的花钱,是为了再弄出几件像手雷那般可以逆转乾坤的利器,以备不时之需。他先前之所以闹着撂挑子,主要是因为对方花钱的时候没跟自己做任何商量,心里头觉得失落。此刻听朱八十一说得坦诚,便叹了口气,低声回应道:“话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都督也应该量入而出。否则,没等您的神兵利器弄出来,左军先断了顿。兵都饿跑了,纵然有了利器,您又拿给谁用?!”
  “我不是最近没注意么?”朱八十一讪讪地笑了笑,主动承认错误。“最近的确花钱花得狠了,以后会注意一些。那个,府里的古玩字画,真的卖不出去了么?”
  “眼下行情太差,肯定卖不上价钱!”见自家主公如此从善如流,苏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回应,“我先让人带上幅字画去扬州那边看看,如果有行情的话,也许还能救几天急。不过……”
  抬头看了一眼朱八十一的表情,他继续说道:“不过这终不是长远之计。要想继续让弟兄们每天都能吃上两干一稀,都督最好再想想别的弄钱路子?!”
  “有什么路子,你们两个如果能想到,不妨说出来听听!”朱八十一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着想,点点头,虚心请教。
  苏先生自己没有回应,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于常林,示意后者代为回答。左军的司仓于常林立刻领会了他的暗示,想了想,主动说道:“既然都督有问,属下就自不量力地替都督谋划一番。其实要弄钱,不外乎两个手段,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节流就算了,你先说说如何开源!”朱八十一这辈子自己知道挨饿的滋味,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肯从弟兄们的口粮上省。想了想,示意于常林先说第一项。
  于常林向点点头,继续回应,“开源有几种方式,其中最为稳健的,就是屯田。但正因为稳健,所以见效也慢。没有个三年五载,很难做到自给自足!”
  “那就算了!徐州正卡在运河上,随时都能切断北去的粮食物资供应。无论李总管会不会那样做,蒙元朝廷都绝对无法容忍将粮道置于他的嘴巴边上。我估计,朝廷的兵马很快就会再打过来,这田,咱们屯了也是白屯!”朱八十一想了想,断然否决了这个方案。
  于常林原本也没打算向朱八十一兜售屯田养军之策,见朱八十一对此不感兴趣,立刻换到了第二个方案,“这第二么,无非就是从治下富户身上做文章。想办法让他们出钱给都督养兵,同时给他们一定好处。这个办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把治下乡绅与我军连结在一起,共同进退。缺点则是,吃人嘴短,今后难免会受制于他们!”
  “算了,徐州城富户总计才剩下几家?就是把财产全捐出来,也不够咱们左军自己吃上一年的!”朱八十一没等听对方把话说完,就知道此路不通,摇了摇头,笑着否决。
  “那就只有第三条了!”于常林偷偷看了一眼苏先生,然后声音稍稍提高,“向李总管请一支将令,早点儿打出去,就粮于敌?!”
  “就粮于敌?!”朱八十一微微一愣,本能地反问。
  “当然!”苏先生早有准备,立刻接过了话头,“都督没听人说过么,要想发财,最快莫过于明火执仗,第二才是当官。都督如今做红巾军的官,去抢蒙元那边的钱粮,最是天经地义不过。何必整天蹲在家里,眼巴巴地看着大总管分下来的那点儿?”
  “抢,对啊,我怎没想到?但是抢谁啊,咱们总得先找个目标吧!”朱八十一又愣了愣,忍不住哑然失笑。是啊,自己现在是义军了,手里有刀有枪,居然还想着卖房子卖地来养兵!没钱,出去抢就是了。即便打不下几座城市来,堵住门口要城里的北元官吏交“保安”费,他们敢不给么?
  “北边,单父、曹州!”于常林肃立拱手,大声补充,“那一带乃黄河旧道所在,溪流纵横,沃野千里。而这些的田产,要么属于单父和曹州两地的蒙古达鲁花赤,要么属于当地的几个豪强,跟老百姓没半点儿关系。城里那些汉官,平素又只知道敲骨吸髓地盘剥,根本不懂得如何安抚人心。这简直是敞开了大门,就等着都督去收拾他们!”
  “你们俩建议我带兵去打单州?!”朱八十一已经是第三次发愣了,狐疑地看着苏先生和于常林,不知道二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
  很显然,二人是先商量好了说辞,然后才联袂而来的。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拼命恶补的地理知识,单州和曹州也的确像二人说得那样,座落于黄河故道旁,灌溉便利,沃野千里。但是那两座州城眼下都位于新修好的黄河之北啊,而芝麻李和赵君用等人给徐州军自身制定的发展方向,却是向南。短时间内依托黄河天险,稳住北方,同时向西、向南大步扩张,攻打宿州、蒙城,争取早日与刘福通所部的红巾军主力汇合。
  “正是!单、曹二州,乃天赐将军之物,不取,实非有智之举!”根本没看到朱八十一脸上的表情,拱了拱手,继续侃侃而谈。他和苏明哲、李慕白和赵君用这几个人一样,以前也是因为找不到豪门推荐,无法参加蒙元王朝的科举,所以才半生落魄。故而心里展露头角的愿望非常强烈,稍有机会,便想牢牢抓住,丝毫不感觉自己这样做是否太急切了些!“兀剌不花去年冬天刚屠了沛县,而单州和曹州,距离沛县不过是百十路程。即便是两地的富户,也少不了有亲戚住在沛县,被兀剌不花一股脑全给杀了。因此两地民心,早就不在蒙元朝廷那边,将军此刻带兵过去,吊民伐罪,百姓必将赢粮而景从!”
  “唔!”朱八十一继续低声沉吟。单州和曹州都没有私下向芝麻李交钱买平安,自己带兵过去打也就打了。以左军现在的士气,再加上新式火药之威,驻扎在当地的北元官兵,未必能挡得住大伙倾力一击。
  问题是,这苏先生和于司仓两个的建议,怎么听,怎么都带着一股阴谋味道。当然不是针对自己,徐州城外一战之后,不客气的说,左军上下再也没人能挑战自己的位置。以二人平素的表现,也不是什么利令智昏之辈。
  这个阴谋明显是针对的芝麻李,赵君用和整个徐州红巾的。一旦自己听从他们两个提议,把左军拉到黄河以北去。恐怕下一步,二人就会建议左军自立门户了!
  宅男只是宅在家里懒得参加社交活动,却不是傻。相反,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宅男的智商都颇高。朱八十一融合了两个灵魂,智力当然不会变成负数。笑了笑,摇着头说道:“真的要去抢一把的话,我带上战兵去就行了。谅那两个弹丸小城,也不敢让我空着手回来!至于把大队人马都拉过去打,还是算了吧。那地方毕竟是黄河以北,万一徐州这边遇到战事,左军未必能及时赶回来!”
  “哎呀我的都督!你怎么想不开呢?”苏先生一着急,立刻就顾不上装委屈了。扯住朱八十一的衣袖,用力摇晃,“咱们这支红巾军的根基在徐州,大总管却听了赵某人的话,要南下去打什么宿州和蒙城。万一宿州没打下来,又让鞑子把老窝给抄了。大伙就彻底变成了一股流寇,蒙元朝廷不用派兵,只要守住城门不让咱们进。等盛夏一到,咱们要么是活活晒死在外边,要么是活活饿死在外边。”
  “如果您带兵把单州给占了呢?!”用力喘了几口气,他继续大声补充,“就相当于在蒙元朝廷的进兵之路上打了一根钉子。他们敢打徐州,咱们从沛县绕过去抄他的后路。他如果从汴梁那边攻打颍州红巾军大营,咱们就可以从西边绕过去威逼汴梁。一粒子下去,满盘棋都活了。到时候您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还不用天天看那赵君用脸色。岂不是一举数得?!”
第049章
苏先生的野望
  “嗯~”朱八十一眉头紧皱,低声沉吟。徐州红巾向西南发展的战略是否正确他不能肯定,但能不再看赵君用的脸色,对他来说却的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诱惑。毕竟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朱大鹏,就是因为不喜欢看老板脸色,才蹲在家里做起了宅男。而十四世纪的朱老蔫,虽然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骨子里却一样藏着年青人特有的不驯!
  “属下知道提督放不下李总管的相待之恩,属下也不是劝您脱离徐州红巾自立门户!”见朱八十一被自己说得有些心动,苏先生狠狠吸了一口气,继续趁热打铁。“但是都督您想想,是继续留在这里能帮到李总管多,还是到黄河对岸再打出一片天地来能帮到李总管多?!您留在这里,事事都受赵君用擎肘,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得。包括上次造的火药和手雷,如果不是在大战中力挽狂澜,整个徐州军上下,有谁会拿那东西当个宝?!”
  “是啊,都督,申生留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赵长史心胸狭窄,您留在徐州,早晚会被他所害。还不如打过黄河去,杀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来!到那时,您想造什么利器就造什么利器,想怎么练兵就怎么练兵,完全按照子的意图来!何必困在这里,处处受制于人?!卑职言尽于此,请都督大人三思!”于常林再度躬下身体,劝谏得话说得格外大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