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358

  “吴良谋,带着第五军其他各部。入城肃清残敌!”
  “丁德兴,你带着新兵一旅,进城维持秩序。”
  “阿斯兰,你带着新二旅,绕向北门,寻机歼敌!”
  “王宣,带领你麾下兵马,去封堵南门。普通百姓想走的,无论蒙汉,尽管让他们走。凡是当官的及其家眷,全给我留下!”
  “……”
  迅速看了看身边没有战马代步的兄弟们,朱重九继续有条不紊下达命令。
  已经不是第一次夺取敌方城池了,虽然眼前胜利来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依旧能凭借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从容应付。
  麾下的将士们,包括在上几场战斗中被俘虏,又被俞廷玉父子煽动者留下来的两旅“新兵”,也都习惯了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分头去执行任务。接管城防,诛杀趁火打劫的“江湖好汉”们,扑灭无端涌现的火头,安抚民众,恢复城内正常秩序……
  待将一切杂七杂八的事情忙活完毕,太阳已经缀到山尖。朱重九和黄军指挥使王宣两个,坐在金碧辉煌的济南达鲁花赤官邸内,相对着摇头苦笑。
  大胜,今天,二人又联手获取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破敌两万,夺取雄城一座,金银细软无数,兵器、铠甲、粮草辎重无数。以目前留在山东东西两道的总兵力来计算,三年之内,恐怕都不用再担心补给问题。
  然而,二人却都有些高兴不起来,也不知道下一步到底该如何做选择。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双倍完成了最初的用兵目标。脱脱成功被调回了黄河以北,蒙元的一个重要产粮区被彻底砸了个稀烂,山东东西两道,今年夏天入库的所有麦子,都成了淮安军和黄军的战利品。一粒都不会运往大都……
  但淮安第五军和王宣麾下的黄军,也都成了强弩之末。要不是雪雪这厮未战先退露了怯,连济南城,最初都不属于朱重九的进攻目标。这下好了,济南一鼓而破,
成了联军的又一个战利品。益都,般阳、滨州、也被尽数收入囊中。再加上最初第五军登岸的胶州,最近又被耿再成以千余兵力横扫而下的登州、莱州,整个山东半岛,已经有大半落在了义军之手。
  而王宣手中的兵马,连刚刚招募来的新兵都算上,不过两万出头。朱重九麾下的淮安嫡系更单薄,当初上船时,就只带了第五军的三千出头绝对没有夜盲症的弟兄和近卫团的一个营。这些日子放低标准接纳前来投奔的义军,加大力度收编俘虏,也不过又凑起了万把人。他们即将面对的,却是脱脱麾下二十余万大军。
  如果按照原计划,将已经打下来的城池尽数放弃,主动下海南返,肯定能来得及。但那样的话实在太败家,对军心和士气,难免也会有一定影响。并且王宣好不容易得偿所愿,有了一块属于他自己的落脚点。让他放弃掉,再去过先前那种完全寄托于淮安军篱下的日子,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末将,末将愿意将黄军改编为淮安第六军,彻底托庇于大总管羽翼之下。请大总管恩准!”望着窗外的无边秋色想了好一会儿,王宣嘴里,忽然冒出了一句与眼前局势毫不相干的话,并且脸上的表情极为诚恳。
  “这个,你真的考虑清楚了?你麾下的其他弟兄们呢,他们愿意么?”关注的焦点转换太快,朱重九的思路有些跟不上趟,愣了愣,迟疑着询问。
  对于主动来投奔自己的各个军头,他通常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宁愿做为名义上的宗主,给与对方一定支持,也不强逼着对方完全向自己效忠。如张士诚,王克柔两人,眼下在江南发展得都非常不错。即便脱离了淮安军单飞,三五年内,肯定也能称为一方诸侯。
  “末将与麾下弟兄这一年多来,已经深刻感觉到了行伍之事的变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王宣再度拱手,“而大总管对于末将,也是推心置腹。末将即便脱离大总管自立门户,他日最多不过是个地方诸侯而已,逍遥自在的日子超不过十年。而我淮安军早晚有誓师北伐的那一天。届时,大总管肯定不准许山东道出现一个国中之国。而末将,末将则怕自己那时已经有了野心,把麾下弟兄们都带到了绝路之上。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做决断!”
  注1:康里奴才。哈麻和雪雪两兄弟,都是康里人。而康里在宋元交替之时,本为花子模国的牧民。后被成吉思汗征服,举族沦为奴隶。随着蒙元帝国的不断壮大,才渐渐又获得了自由身份。被视为蒙古别部。但正统的蒙古人,却不认为康里人为同族。
第385章
关系(中)
  一番话,说得真心实意,在情在理,不由得朱重九不对其刮目相看。
  俗语云,实力越强,野心也就越大。朱重九自己心态的变化,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扪心自问,在起义之初,他的人生的目标,和现在绝对不一样。更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将要带领大伙去直捣黄龙,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国度。两世宅男的性情,对当时的他影响极大。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最佳归宿,是去抱历史上的成功者,朱元璋朱重八的大粗腿。
  而如今,却一切都变了。他眼里早已没有朱重八,没有什么大明开国太祖。他早已摆脱了记忆中的历史阴影,决定亲手埋葬大元帝国。
  他的实力,他的声望,他的眼界,决定了这些改变。根本无法停止,更无法逆转。换句话说,他变得早已无法替代。即使他肯退位让贤,把淮扬大总管的位置交给朱重八来做。徐达、胡大海和吴良谋等,也绝不会答应。至于苏先生和逯鲁曾,恐怕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去割了朱重八的脑袋,让此人彻底失去对淮安军的威胁!
  “我这边军人通常只管打仗,地方的事情都归文官。军饷虽然给得高,却不准冒领,更不准多吃多占。各级佐领虽然归主将举荐,最后决定权却归大总管府。还有,军中长史,也必须是大总管府指派,各军主将没有权力拒绝!”正因为知道野心与实力之间的关系,朱重九对王宣才越是欣赏。干脆提前把丑话说出来,让对方慎重考虑。
  “末将行伍出身,根本不懂得治理地方。其他规矩,徐达他们能遵守,末将也没有遵守不了的理由!”王宣却早就打定了主意,想都不想,低声表态。
  无论山东战事最后如何结局,本轮朝廷对淮扬的攻势,都已经彻底结束了。接下来,至少在明、后两年之内,蒙元朝廷没有力气再发动第二次同样规模的战争。而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淮安军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其崛起的脚步。
  王宣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淮安军羽翼已成,更知道自己这辈子永远不可能有资格跟朱总管去争夺天下。所以,与其做一个跟自己能力不相匹配的美梦,醒来时身败名裂。他宁愿现在就果断抽掉枕头,连做梦的机会都不给自己留。
  “我麾下已经有五个军,你即便加入,将来也会常年驻扎在外。不可能久留于淮扬!”本着不要留下什么遗憾的原则,朱重九继续笑着补充。
  “愿为大总管帐下先锋,为我淮扬开疆拓土!”王宣依旧没有任何犹豫,迅速给出回应。
  “嗯!你考虑清楚就好!”仿佛为了回报王宣的坚定,朱重九终于轻轻点头,“如此,黄军可改编为淮安第六军。你任第六军指挥使。行辕就设在胶州。指挥使之下,除行军长史之外,皆由你自己举荐!”
  “谢大总管鸿恩!末将愿意为大总管赴汤蹈火!”王宣大喜,立刻屈膝跪了下去。随即,又想起来淮安军早已废除了跪礼。赶紧又站直了身体,非常别扭地将右手举到了太阳穴处。
  不是张士诚,也不是王克柔,那两个人根本不了解淮安军的真正实力,更不清楚淮安军的成长速度。而他王宣,却在淮扬整整炼了一年的兵。亲眼目睹了淮安军如何发展壮大;亲眼看到城市的面貌如何日新月异;亲手核算了,一个工坊每天能送出来的火炮数量,以及水泥、肥皂和香水等物,所带来的庞大利润。
  那些都是奇迹,没亲身观察过的人,感觉不到其所带来的庞大压力。可以说,这种压力,已经根本不是人类所能抵抗。哪怕蒙元那边有将星转世,一样早晚会被碾得粉身碎骨。
  所以,王宣已经不愿意再做任何考虑。
  现在加入淮安军,日子肯定没当一方诸侯舒服。将来,却是新朝的开国元勋。而张士诚、王克柔等人,即便最后放弃手中的一切,断然归附。也永远属于外来户,永远进入不了大总管的嫡系队伍。
  以上两种结局到底哪个更好,其实聪明人只要不被眼前繁华所诱惑,立刻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朱某得将军,如虎添翼!”朱重九先客气地还了个标准军礼,然后声音陡然加大,“第六军指挥使王宣听令!”
  “末将在!”王宣知道自己的第一道考验来了,回答得极为大声。
  “第六军,从即日起,扩编为第六军团。下辖四个战兵旅,四个辅兵旅。各旅及下属部队,一律采用三三制,规模比照淮安其他各军所辖。你出任第六军团都督,军衔为从三品定远将军。军饷器械,皆由大总管府负责供应!”朱重九赞赏地点点头,大声补充。
  “谢,谢大总管!”王宣喜出望外,双目当中,有两股热流不停往上涌。
  这也是他决定彻底投靠朱总管的理由之一,懂得投桃报李。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蒙古人,还有那些所谓的豪门世家子弟,别人无论替他们做了什么,都被视作理所当然。从不会替对方考虑,更不知道付出必有所酬。
  “你不必谢我,从现在起,其他各军也一样要升格为军团。兵器铠甲,我也一样会让作坊努力供应。我这里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你们各自麾下的士卒,却得你们自己去征募。并且要保证士气和质量,不能强拉!”朱重九摆了摆手,继续笑着补充。
  “强拉人入伍的事情,末将在投奔大总管之前的确做过。而之后,末将,末将一直严守咱们淮安军的纪律,牢记于心!”第六军团总督王宣立刻红了脸,讪讪地解释。
  “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今后不再犯就行了!”朱重九笑着挥了下手,大度地说道。“我恐怕还要跟脱脱多少较量一番,才会返回淮安。在没走之前,关于部队建设的事情,你可以随时问我。也可以问陈基和吴良谋他们。总之,从今往后,山东道就交给你了。你可以放弃济南和益都,但必须把胶州城再往东的所有地盘,给我牢牢抓在手里!”
  胶州往东,就是后世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地。东、南、北三侧都被海水包围,仅仅守住从莱州湾到胶州港这条直线,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任务,比守住眼下淮安军所有在黄河以北领土,相对要容易得多。王宣心神大定,又将手指举向太阳穴,“末将绝不敢辜负大总管的信任。若有差池,宁愿提头来见!”
  “你先别忙着发誓。咱们淮安军的规矩是,把事情做到实处,不光挂在口头上!”朱重九笑了笑,继续耐心第教导。“在脱脱抵达之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军和扩军。以我最近一段时间积累的经验,你可以……”
  自桌案上抓起一支削好的炭笔,他开始在白纸上勾勾画画。将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练兵知识,和以前的扩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抢光了山东东西两道的官仓,困扰了淮扬大总管府多时的粮食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缓解。而元军和洪水陆续退去之后,徐州、宿州和睢阳等地,也需要尽快派遣兵马去收复。如此,淮安军再度扩张,就是必然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仔细考虑。
  此外,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战争检验,朱重九还发现了淮安军原来编制和火力配备当中,存在许多不合理或者不方便的地方,需要他和麾下众将商量之后,抓紧时间去弥补。所以,不如干脆一步到位。抢在蒙元朝廷下一次大规模进攻之前,给整个淮安军来一次脱胎换骨。
  难得被大总管面授机宜,王宣听得非常认真。遇到不懂或者认识比较模糊之处,立刻出言询问。而朱重九也不嫌他愚钝,将所有问题掰开揉碎,循循善诱。
  君臣两个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当中,天就完全黑了下来。正准备暂时告一段落,命人端上饭菜,中兵参军,敌情处长陈基,却快步走了进来。
  看到王宣也在,陈基略作犹豫。随即,便压低了声音汇报,“主公,前往德州刺探敌情的弟兄,今天下午返回时,在路上截住了雪雪的亲兵。把他给蒙元皇帝的绝命书,也给搜了出来!”
  “绝笔书?”朱重九不理解像雪雪这种不战而逃的家伙,怎么还有脸去写什么绝命书?皱了下眉头,低声问道,“信在哪?拿来我看。雪雪呢,你们敌情处可否查明了他的去向?”
  “在这儿!”陈基双手捧上一张薄薄的信纸,然后继续低声补充,“他躲进了白马山,腊山一带的老林子里,麾下收集了大概四千多兵马。看样子,是准备等着脱脱到来之后,再跟寻机报仇了!”
  “这么少?”朱重九顺口问了一句,然后一目十行扫过雪雪的绝命书。文笔不错,至少看起来比自己这个拥有两世记忆的杀猪汉强了十多倍。只是措辞上感觉有点儿眼熟,好像曾经背诵过一般。
  “当时城里的禁军和地方兵马,加在一起将近四万人。但雪雪逃命的时候,只通知了身边的一些心腹将领和幕僚。令手下的其他将领,特别是地方驻屯兵马的将领非常不耻。所以,在逃过咱们的追杀之后,这些人就各寻地方去投奔了,谁都不愿意留下跟雪雪共同进退!”在陈基这个名副其实的才子眼中,雪雪所做的绝命书,就没任何欣赏价值可言了。想了想,顺着自家主公的询问补充。
  “嘶,这家伙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朱重九遗憾地吸了口气,皱着眉头来回踱步。
  他心中原本有几个计划,挑拨雪雪对付脱脱。但迫不得己打跑了前者之后,计划就基本宣告无疾而终了。不过……
  猛然间心中闪过一丝亮光,朱重九停住脚步。将雪雪的绝命书收起来,非常小心地交还给陈基。“你们军情处,想个办法,将这封信给雪雪送回去。他的那几个亲兵,如果没死的话,也都一并送还回去。顺便帮我给他捎句话。就说我对他仰慕已久,希望能找地方一唔。如果他肯来,许多事情都可以当面商量!”
第386章
关系(下一)
  “不可!”陈基想都不想,立刻大声反对,“戏文中说的话,岂能相信?况且那雪雪一看就是个无能之辈,指望他去对付脱脱,无异于驱猪搏虎!”
  “我看中的就是他这份无能!”朱重九脸色微微发红,笑着解释。“在此番北上之前,章参军和冯参军都曾经跟我剖析过,万一南征受挫,脱脱即将面临的处境会十分尴尬。而更早些时候,逯长史也说过,蒙元朝廷内部有两大派系,脱脱是其中之一,雪雪、哈麻、月阔察儿等人,则属于另外一派。”
  陈基猜得非常准确,刚才在内心深处,他的确是受了《三国演义》,即现在广为流传的《三国志平话》的影响,试图在脱脱和蒙元朝廷之间施展离间计。但这个设想,却不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之上,而是根据蒙元朝廷的现实情况,并且很早之前就做了许多相应准备。
  “如此,倒是微臣鲁莽了!”听朱重九说得似模似样,陈基犹豫了一下,低声赔罪。“不过,主公非跟他会面不可么?万一此人起了什么歹意……?”
  “他为了活命,连他们蒙古皇上都骗,怎么可能舍得跟朱某拼个玉石俱焚?”朱重九笑了笑,不屑地摇头,“即便他真的想拼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洪三和黑丁两个在,等闲之辈想靠近朱某不太容易!”
  “这……”陈基犹豫再三,无奈地点头。从雪雪目前的表现来看,此人极为惜命,应该舍不得行专诸、荆轲之举。更可以确定的是,在双方都不带长兵器和火器的情况下,大总管一把杀猪刀在手,十个雪雪上来也是送菜的货。
  “行了,别婆婆妈妈了,去准备吧!他肯不肯来,还两说着呢!”朱重九挥了下胳膊,笑着催促。“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抢在脱脱赶过来之前,咱们可以先给他制造一些麻烦。比一味地被动迎战要强!”
  “臣要是雪雪,就一定会来!”陈基敬了个军礼,顺口回应。然后小跑着出去,调动刚刚成立没多久的敌情处,开始全力运作。
  这个部门,原本是朱重九参考了另一个时空某唯一超级大国的中央情报局所设。然而正式搭好了架子之后,却发现其有点儿类似于大明朝的锦衣卫。由一个心思缜密的亲信大臣担任统领,底下招募身体健康,头脑机灵的江湖豪杰,专门负责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工作。偶尔也负责干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如在敌后制造混乱,散播流言等。(注1)
  虽然还处于草创阶段,但军情处毕竟也属于“半专业”谍报系统。效率远非这个时代的皇城司,机速处可比。当天夜里,就替自家主公发出了会面邀请。(注2)
  “这朱,朱屠户到底想干个啥?!”大元知枢密院事,禁军达鲁花赤雪雪接到了邀请之后,先是被吓了一跳。随即就跌回了椅子上,对着没能送出去的绝命书沉吟不语。
  绝命书没能抢在战败的消息之前,先一步抵达大都。他的谎言就失去了依托,丧城辱国的罪名,就无法清洗。而妥欢帖木儿秘密交给他的重任,也彻底失去了执行的可能。
  作为妥欢帖木儿的乳弟,雪雪心里非常清楚这位大元天子的性情。多谋、多疑、少断,且没有任何担当。一旦被他发现自己辜负了信任,恐怕很快就要另作安排。那样的话,自己恐怕就是一粒弃子,甚至可能直接被抛出去,作为一个安抚脱脱,缓和君臣关系的替罪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