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58

  说到这儿,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笑了笑,低声吩咐道:“等会儿你拿了我的令箭,去运河上找一下朱强。让他立刻回一趟船帮,把常副帮主请过来。我有一件要紧的事情,想请常副帮主出马!”
  “是!”徐洪三拱了下手,大声领命。
  “这事儿不急,你先去把那三个使者请进来吧。就说朱某身体不适,无法出门远迎,怠慢之处,还请他们见谅!”朱八十一想了想,继续吩咐。
  声音虽然不大,却让议事厅里的喧闹立刻就嘎然而止。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他,眼睛里或是欣慰,或是失望,或是忧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只要他们还在与大元作战,并且没有肆意祸害百姓,朱某就还当他们是自己人!”朱八十一早就料到大伙对这个决定不可能全都满意,也不想挨个去安抚,清了清嗓子,把声音慢慢提高,“至于他关起门来做皇帝的事情,朱某管不到他,也不在乎。反正朱某不会奉任何皇帝的诏,他要是识相的话,最好也别来给朱某下什么圣旨!”
  “大总管此言有理!”无论是心向刘福通的,还是不喜欢徐寿辉的,见朱八十一主意已定,都纷纷改口。
  “四斤炮仿制起来,其实不是非常困难。”看了看众人的脸上表情,朱八十一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咱们防得了南派红巾,也防不了北边的蒙元朝廷。而四斤炮的威力,大伙这些日子也见到了,并不像事先想得那般大。关键时刻,还得靠运筹得当,且将士用命。如果老想凭着一两件独门武器来打胜仗的话,朱某在这不客气的说一句,那恐怕咱们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有矛就会有盾,别人不会让咱们永远吃这一招鲜的便宜。即便仿制不出火器,也会想出有效克制火器的办法!”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不由得众人不仔细衡量。事实上,在最近的几场战斗中,火器,特别是四斤炮的局限性,已经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分散的阵形,快速推进的战术,以及恶劣的天气,都会对火炮的威力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最后一种,前几天要不是庐州知府偷偷倒戈,让大伙打了青军一个冷不防的话,在雨天里作战,淮安军未必能拿得下对手,至少,不会令张明鉴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
  正思量间,徐洪三已经领着赵普胜等人走了进来。却是三条身材壮硕的汉子,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百战老兵才有的英武之气。众人见了,心中顿时就喝了一声采,彼此之间的距离,也瞬间降低了许多。
  那赵普胜、陈友谅和丁普朗三人也非常机敏,目光粗粗朝议事厅里扫了扫,立刻就辨认出来书案前方正向自己迎过来的就是朱八十一,随即同时停住脚步,抱拳肃立,异口同声说道:“红巾小将赵普胜(陈有谅、丁普朗)拜见朱总管。祝朱总管武运长久,每战必胜!”
  说罢,又后退半步,以晚辈之礼长揖到地。
  朱八十一见他绝口不提南北红巾之分和弥勒教的话题,心中就舒服了许多。赶紧上前几步,将三人一一拉起,“三位将军何必如此客气。你我都是红巾军的人,初次碰面,以军礼相见就行了。切不可弄得如此麻烦!”
  说罢,又用手托住赵普胜的胳膊,将他拉到毛贵等人面前,逐一做介绍,“来,来,来,让朱某为三位引荐在座同僚。这位是蒙城毛总管,这位是濠州郭总管帐下的朱将军,这位是……”
  赵普胜、陈友谅、丁普朗三人,赶紧向大伙逐一行礼,大伙也纷纷以平辈之礼相还。来来往往,好不繁琐。
  待彼此之间都认了熟脸儿,朱八十一吩咐人拿来十几把凳子,按宾主落座上茶。然后,才缓了口气,笑着说道:“扬州城被张明鉴那贼子给一把火烧了,仓促之间,朱某也拿不出什么好茶来款待贵客。三位远道而来,先随便喝点儿解解乏吧!”
  说罢,自己先端起茶盏,咕咚咕咚喝了个底儿朝天。
  按照饮茶之道,这是非常明显的失礼行为。但赵普胜却觉得好生痛快。也学着朱八十一模样,把热茶一口气给干了。然后拿手背抹了下嘴巴,大声回应道:“好茶。末将这辈子,喝过最好的茶汤就是这碗。上回从威顺王府抢来的大龙团,味道也远不及此!”
  “关键是跟谁一起喝!”陈友谅放下茶盏,笑呵呵地接口,“大总管不要笑话。末将三个都是武夫,佩服大总管的本事,因此能在大总管面前讨碗白开水喝,也当它是琼浆。至于什么这个团,那个芽,都是有钱有闲的热喝的。咱们喝那个,倒不如刀头去喝人血!”
  “是极,赵二哥和陈将军说得是极。”丁普朗一边笑,一边用力点头,“末将三个,哪里分得出什么茶汤的好坏?能在大总管面前讨碗白水喝,也就是极有面子的事情。至于平常,刀头上去喝贼人的血才最带劲儿!”
  “好一句刀头饮血!来,饮胜!”在场的十几个人里边,有一大半儿都是武夫。没想到三位使者如此豪气,稍一愣神之后,纷纷大笑着将热茶举到嘴边,一饮而尽。有股滚烫的感觉瞬间从嗓子眼直达小腹底,让每个人心里都好像着了火一般,暖洋洋,热腾腾,豪气万丈!
第250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一)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有的人彼此相交二十余年,依旧无法成为知交好友。有的人却是一见如故,立刻互相视为兄弟。
  赵普胜和丁普朗二人,给大伙的感觉便是如此。聊聊几句话,就令在座众人对他们有了许多好感,心中的防范之意随之大大降低。而陈友谅给大伙的感觉虽然生硬的些,但也堪称一个英雄豪杰,让人无法冷着脸将其继续拒之于千里之外。
  于是乎,房间里的气氛很快就热闹了起来。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信马由缰地跟三人打起了招呼,顺便又问起了一些江南的战事。而赵普胜三兄弟也不隐瞒,无论胜仗还是败仗,只要有人问起,就言无不尽。说道激动处,则不停地以掌击腿,大声感慨:“那一仗,我红巾兄弟死难者两万三千四百余,伤者不计其数。战后给弟兄们收尸的时候,大伙的手都在发抖。但师父问,下一仗谁还跟着?却没有一个肯掉头离开的!”
  “我等,不过是一群庄稼汉罢了。这年头,不死于战场,也得被狗官和蒙古人活活给逼死。一样是死,不如死出个人样子来!”
  “师叔曾经有令,两军接阵,若百人队出击,则百夫长站最前面。千人出击,则千人长站在最前。全军前压,则他自己必站在队伍正前方。是以这两年来,我红巾虽然在江南缕缕遭受挫折,每次却很快就能重整旗鼓,再度攻城略地。无他,唯不怕死尔!”
  ……
  “好汉子,好一个不怕死尔!”毛贵、朱重八等人听了,不断地抚掌赞叹。不知不觉间,对整个南派红巾的好感,节节攀升。
  相比于江南战场的惨烈,北派红巾的战斗,则显得平淡许多。特别是今年沙河之役以后,一方面因为蒙元朝廷的主力受到重挫,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另外一方面因为火炮的突然出现,元军暂时无法适应。红巾军在战场上几乎显出了压倒性优势,即便遇到帖木儿不花和孛罗不花这样的名将,也能战而胜之,从没发现任何势均力敌的对手。
  朱八十一心中一直装着粮食的事情,陪着大伙坐了片刻,看时间和氛围都差不多了。便又举了举茶盏,笑着问道,“三位将军说得极是,我红巾上下,不过是一群被官府和蒙古人欺负得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苦哈哈罢了。拼掉一条性命,也想活出个人样子来!这点,南北没有丝毫不同!”
  “大总管此言甚是!”陈友谅闻听,知道该说正题了,立刻大声接口,“天下红巾,当然全是一家。大总管那份高邮之约,师叔看过之后,也深表赞同。说此约一出,非但驱逐蒙元指日可待,即便是蒙古人被赶走之后,如果大伙都按盟约上所说的来,天下也能减少许多纷争。”
  这已经是将淮安军,正式摆到与整个南派红巾对等的位置上了,听得逯鲁曾心中好生舒服。想了想,在旁边插言道:“彭先生过誉了。这份盟约,乃是宿州李将军首倡,我家大总管不过附其尾骥罢了。此中细节,咱们可以稍后再说。三位将军今日不远千里而来,想必是负有使命。却不知道彭先生对我淮安军有何见教?”
  “不敢,不敢,见教二字,实在是太言重了!”陈友谅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大咧咧地摆手:“只是我军刚刚将徽池二州的膏腴之地收归治下,缴获的粮食数以百万石计。而师叔却闻听张明鉴那贼子一把火烧了扬州,心里担忧百姓无米粮果腹,所以特地派我等过江来……”
  “大总管休听此人胡说!”一句话没等说完,赵普胜已经站了起来,用身体直接陈友谅挡在了背后,“这厮在衙门里干过,吹牛已经成了习惯,根本不思悔改。不瞒总管,末将三个,是奉命向总管求援而来。请总管念在大伙同属红巾一脉,同属不愿为牛马的汉人份上,救我东路军一救!”
  说罢,再度长揖及地。
  “这是哪里话来?”朱八十一听得微微一愣,“腾”地一下从桌案后站起,快步走到赵普胜身前,双手搀扶,“有什么朱某能帮忙的地方,将军直说就是!何必又向朱某行此大礼?”
  “请大总管务必救我师父一救!”这边刚刚拉起了赵普胜,那边又快速躬下去了一个丁普朗,也是长揖及地,声音里充满了焦灼,“师父和邹师兄两个,带领东路军从武昌一直打到杭州,十四、五个月来,弟兄们始终没有机会休整。手中的兵器、铠甲,也毁得毁,烂得烂,早就不堪一用了。所以自打遇上了董抟霄那厮,就连战皆败。虽然采用了避实就虚之策,接连攻下了若干座大城,可弟兄们没有趁手的兵器,光凭着一腔热血苦苦支撑下去,早晚也有支撑不住的那一天!”
  “这是怎么回事?先前不是还说刚刚打下了池州和徽州么?”
  “是啊!彭先生的攻击如此犀利,怎么会突然落到如此尴尬境地?”
  “不是吧?这转折也太急了些!”
  ……
  周围的毛贵等人,听得眼神发僵,忍不住议论纷纷。南派红巾打一个地方,丢一个地方,的确属于人尽皆知的事实。但是说南派红巾中实力最强的东路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让大伙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毕竟彭和尚也是一个沙场老将了,论威望和影响力,隐隐还在刘福通之上。刘福通当初凭着一群乌合之众,能硬顶住也先帖木儿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待芝麻李等豪赶到,群起而破之。彭莹玉再不济,也没有被董抟霄这种无名鼠辈逼进绝境的道理?!
  陈友谅听了,脸孔立刻涨成了一块猪肝儿。从赵普胜身后转出来,也给朱重九做了个长揖,嘴里结结巴巴地说道:“大总管恕罪,大总管恕罪!末将刚才的话,的确是在打肿脸充胖子。眼下我东路军手里,的确存着大把缴获来的粮食。但兵器、弓箭、铠甲,都差不多已经消耗殆尽了。军中的老兄弟,也死得死,伤得伤,无力再战。只有十几万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手里拿着木棒和铁尺,实在有些挡不住敌军的四面围攻。特别是那董抟霄,原本是要乘船渡江来找大总管送死的。但大总管这边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打到了江边上,他不敢再捋大总管虎须,就又掉头扎向了我们那边。就指望着与其他贼将联手毁了我东路军,好给孛罗不花叔侄找回场子!”
  “怎么又跟我淮安军扯上了关系?敢情我家总管打仗打得利落,反而成了错了?”参军陈基在旁边听了,忍不住轻轻皱眉。正准备出面驳斥几句,却又见到赵普胜一把将陈友谅推开,大声说道:“大总管有所不知,那董抟霄手里,如今也有一种叫做大铳的火炮。威力虽然远不如大总管先前所卖给我军的四斤炮,数量却至少有二三十门。我军跟他们对上,每次未等正式交手,就先吃了一个大亏!”
  “前一段时间,从大总管这边购买的火炮,我东路军只分到了三门。每门以一挡十,自然非常吃力!”丁普朗想了想,也在旁边大声补充,“而据末将派人打探,董抟霄的火炮,就是仿造的四斤炮。他先派人花费重金江北某处买到了一门,然后集中了数百江南的巧匠星夜仿造。那江浙行省,这些年仗着海贸之便,官府甚为有钱。做起事情来,完全不惜血本儿!”
  “不光是炮,官军的铠甲兵器,也越来越精良!”接连被赵普胜打断了两次,陈友谅终于学会了实话实说,“而一些地方上的豪绅,因为误信谣传,以为我红巾军会分其土地财产,也都自组乡勇,处处与我东路军做对。所以我东路军如今每向前走一步,周围的敌人就成倍的增加。虽然暂时还能保住池州和徽州不失去,长此以往,恐怕也精疲力竭了!”
  “所以家师听闻朱总管已经打下了扬州,就立刻派我们兄弟前来联络。不敢请朱总管发兵相助,但火炮、兵器和铠甲,请大总管务必多赐予一些。我东路军愿意以高出先前三成价格,拿粮食换取兵器。请大总管务必念在同是汉家男儿的份上,仗义援手!”赵普胜眼里含着泪,再度深深俯首。
  “请大总管务必施以援手!我等不怕死,只怕死得如此不值!”丁普朗也俯身下去,泪流满面。
  只有陈友谅,到了此刻还保持着头脑的绝对冷静,一边给朱重九施礼,一边继续碎碎地说道,“我军缺兵器,却多粮。大总管这边,兵器绰绰有余,粮食的缺口却甚大。不如……”
  “你给我闭嘴!”赵普胜忍无可忍,狠狠踩了陈友谅一脚,低声喝令。随即,又一个及地长揖,“末将也知道,大总管这边有许多为难之处。但末将只请大总管给我等一个公平战死的机会。不要让弟兄们再拿着血肉之躯,去挡二鞑子的炮弹和刀锋。大总管若能答应,末将,末将和东路军全体弟兄,即便将来在九泉之下,也要结草衔环,以报总管相助之恩!”
  “大总管,大总管,请您看在大家都不甘为奴的份上,务必救我等一救!”丁普朗一边抹泪,一边哽咽着求肯。
  “大总管……”在座众人,除了逯鲁曾一个老头儿之外,其他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值血热心热之时。听赵普胜和丁普朗二人说得凄凉,忍不住纷纷将头转向朱八十一,用目光帮忙求肯。至于先前说得那些防范的话,一个个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
第251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二)
  “起来,都起来,给我把腰杆子挺直了。咱们红巾男儿,有泪岂能轻流!”此时此刻,朱八十一哪里用得着别人求肯,自己早就鼻子发酸。双手拉住对方的胳膊,将赵普胜等人挨个扯直,“对,就这样!都是百万大军中杀进杀出的汉子,何必做哭哭啼啼状。不就是火炮和兵器铠甲么?你们三个尽管报个数,回去时就可以装船带走。如果人手不够,我再派水师护送你们到贵池附近!”
  “啊!”赵普胜、丁普朗和陈友谅三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张大嘴巴,一步接一步向后退去。
  肯卖,并且可以先赊账,再付钱。铠甲、兵器,还有淮安军镇国利器火炮,居然都可以!这是真的么?朱总管没有信口瞎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他说出来的话,总不能再收回去吧!
  “大总管……”张士诚和王克柔两人听了,心里的热血却迅速变冷,争先恐后站起来,准备出言劝阻。
  “你们两个的心思我知道!”不待他们二人继续往下说,朱八十一抢先摆手制止,“不忍眼睁睁地看着东路军苦苦支撑么?好,等这边粮草收集齐了,你们两个立刻率部渡江。一个去打镇江,一个去打江阴。然后分头去攻集庆和杭州。董抟霄不是很能打么,你们两个去把他的老巢搅个稀巴烂,看他还怎么个能打法?”
  “是!末将遵命!”张士诚和王克柔两个喜出望外,立刻齐齐躬身领命。既得到了朱总管的支持,又卖了彭和尚一个顺水人情。这笔买卖,无论如何都做得来!
  “大总管,末将也有个不情之请!”朱重八快速给邓愈跟汤和使了个眼色,带着二人起身走出。
  “说吧,不必客气!”对于面前这个在另外一个时空里终结了蒙元统治的皇帝,朱八十一还是非常尊敬的。抬了下手,示意后者但说无妨。
  “末将想向大总管讨一支将令,去攻打和州!”朱重八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一则,可找伪宣让王的麻烦,替我家主公报当年一箭之仇。二来,也能吸引鞑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想不到我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渡江南下!第三,和州一失,董抟霄的身后就被顶上了一把匕首。他要是不肯撤军的话,末将就可以直接打过长江去,彻底断了他的退路!”
  “这……?”朱八十一有些犹豫,毕竟朱重八不是他的部将,按照道理,他对此人并没有直接指挥权,“郭总管那边,会答应么?”
  “末将前几天,已经取得了郭总管的认可。”朱重八笑了笑,轻轻点头,“我家总管准许末将,在外边便宜行事。末将如果能顺利打下和州,再将兵锋稍稍向北,就能与定远的孙都督接上。然后我家总管就可以随意往来和州与濠州之间,每次不必再从滁州绕行!”
  这句话,说得非常含蓄。也隐隐点明了,濠州军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从钟离,定远一带南下,将庐州的梁县、巢县、和州三地囊括在手。成为与淮安军唇齿相依的又一大势力!
  朱八十一在发兵高邮之前,曾经跟郭子兴、孙德崖等人有过约定。打下扬州之后,就会去替二人攻打庐州,偿还此番助战之情。虽然后来因为郭、孙二人不想得罪刘福通,中途畏缩,盟约无法继续执行。但人情毕竟欠下了,不能永远拖着不还。因此听了朱重八的一番解释,立刻明白了对方是在借机讨债。笑了笑,轻轻点头,“好,那我就第一军的炮团去助战,帮你早日拿下和州!”
  “多谢大总管!”朱重八如愿以偿,也学着大伙的样子,对着朱重九长揖及地。
  随即,他又快速直起腰,将目光转向赵普胜等人,“末将明天就可以出发,为三位哥哥扫平沿江的阻碍。三位他日若是再来江北,不妨到末将的营中坐坐。末将有许多事情,希望三位哥哥能当面赐教!”
  “不敢,不敢!”赵普胜三人这才回过神儿来,慌慌张张地拱手还礼。谁都无法相信,原本以为要费极大力气才能完成的使命,居然在几句话之间,就得到了最圆满的结果。有了火炮和兵器铠甲,谁还怕他个董抟霄?即便朱总管没有派三支大军去抄此人的后路,东路军照样能打得此人倒滚回去,一路滚回杭州老巢!
  他不会是信口敷衍,最后却不兑现吧?用力揉了下自己的眼睛,陈友谅偷偷地观察朱八十一。只见传说中佛子附体,每每料敌机先的朱总管,此时此刻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直心肠武夫做派。先走到赵普胜面前,拉起他的胳膊,笑着安慰:“你也别太着急。冬天雨水多,董抟霄手中的火炮,很难发挥威力。既然来了,不妨到我军中多看看。凡是能对你东路军有用的,无论是兵器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只管开口。朱某尽力替你张罗便是!”
  “只,只要火炮,长矛,还有,还有一些皮甲就够了!”赵普胜却有些受宠若惊,晕晕乎乎地回应,“大总管造的铁甲虽然好,我,我东路军却,却装备不起。还有,还有,大总管这次能提供多少火炮,请,请尽管给个数。末将,末将也好派人回去通知师父准备粮食!”
  “我军可以先发粮食过来,然后用船将火炮和兵器装走!”丁普朗唯恐朱八十一出尔反尔,大声出言补充。
  “是啊,大总管只要确定火炮数量,我,我军就可以先发粮食!”陈友谅也不敢怠慢,再度敲砖钉脚。
  以前淮安军对外一直限制火炮的销量。即便拿了足额订金,每次最多也就是三、四门,或者五、六门的模样,除了芝麻李和赵君用二人之外,其他豪杰,每回交易都很难买到两位数之上。这次朱总管虽然答应得爽快,三人也没指望一次能拿到多少。只期待着能将这条线先搭建好,以后细水长流,总比以前拿着大把的钱却提不了货强。
  谁料,朱八十一这次却豪爽到底了,几乎想都没想,就大声宣布,“第一次五十门,免得你们被姓懂的再压着打。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随时派船过来,我随时给你运!”
  “啊!大总管说话当真?”赵普胜三个吓得倒退数步,好险没一屁股坐在地上。五十门火炮,那是什么概念?说说话,东路军眼下只有三门火炮,还恨不得当宝贝供起来,每次作战,不到最关键时刻,绝对不敢使用。若是一次摆出五十门炮来,那是什么概念。对于毫无准备的董家军来说,无异于祝融降世。光是吓,就能将几百人活活给吓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