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881

  他被牵到簇拥在众人中心的裘服卿士处,一下子猜到了来者的身份。
  “赵无恤?”
  太久没说话,代子嗓子有些嘶哑,用的是口音极重的晋言,自嘲道:“你与汝姊一点都不像,面恶而丑,我这样子,恐怕没法在王城内好好招待,尽地主之谊。”
  他话还没说完,膝盖处就被后面的赵卒用矛柄狠狠敲了一下,顿时单膝跪地,在赵无恤面前弯下了腰。
  “汝倒是没有我想象中的粗鄙,戎狄之君。”赵无恤居高临下地俯瞰他,目光充满嘲弄和厌恶,这个人曾觊觎季嬴,还入寇晋阳,给那里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若非他有令在先,代子早就被愤怒的太原人剁为肉泥了。
  “不过你有个地方弄错了,你已经不是代国的主人了,你是阶下囚,亡国亡社稷,若汝等代戎有社稷祖宗的话……”
  代王昂起了头:“天狗依旧庇护着吾等!”
  “是么?但代地方圆五百里,已经尽为赵氏所有,部落、族人,皆为赵氏臣妾,现在,我要你也做出选择。”
  赵无恤顿了顿,扫了眼旁边的新稚狗、桑干、高柳、且如、无终各部首领,戴上项圈,亦或是自由自在,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个选择。
  “是做赵氏的犬马,还是要继续当一头野狗?”
  代子哈哈大笑,唾了一口,将赵无恤给他的最后生还机会吐到了地上,吐到了赵无恤鞋履边上。
  “善。”赵无恤点了点头:“与我预料的一样,不愧是代人里最无畏的勇士,我听说对于代人而言,马革裹尸,再杀名马陪葬,是最高的下葬之礼,我成全你。”
  代王昔日的坐骑被牵了上来,赵卒们干脆利落地将它放倒,马儿比主人更知道何为恐惧,瞪着鸡蛋大的马眼,随着眼泪流干,体内的血也流干了。
  在军中庖厨、雍人娴熟的刀法下,新鲜带血,热气腾腾的马皮被剥下,从刚才坐骑倒下时起口中便骂声不绝于耳的代王被推到上面,他的双手双腿完全被绳索缚住,倒在马皮上,口中不停,满是代地戎语,将赵无恤祖上到他的姐妹儿女都问候了个遍。
  随即马皮被蒙上,绑住,只剩下里面的人挣扎不休。
  他被扛起来,扔到代城的闹市处,这里的市肆已经停歇,只剩下一片没有草木的空地,满是灰土尘埃,已经开始在城中重新活动的商贾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又一队马儿被牵了过来,足足有十余匹之多,都是从代王私人苑囿里捕获的好马。
  “骑上马。”
  新稚狗等或依附,或请降的戎狄头人已经看呆了,在赵无恤第二次说话时才意识到,这是对他们说的。
  “二三子,请上马!”他的语调没了最初的和善,满是杀意和威胁。
  不情不愿,新稚狗,以及桑干、高柳、且如、无终等部落的君长头人战战栗栗地跨上了战马。
  赵无恤满意地笑了,晋国人喜好狄犬,所以他对于训狗也有些经验,一旦狗儿将头伸进项圈里,它们就再也别奢望什么“自由”了。
  接下来只需要找到一头猎物,让他们去争相撕咬……
  他的马鞭指向了被包裹在马革里,仍然扭动挣扎不已的代子。
  “纵马踩死他!否则,汝等也将成为马蹄下的牺牲!”
  众戎狄君长面面相觑,赵卒已经将这里包围,材官张弩,甲士握剑,若是众人还不愿,他们无疑会被立刻杀死。
  最后还是方才还幻想让屠何重获“自由”的新稚狗先哈哈大笑起来。
  “屠何与代子有仇,多谢上卿让我报仇。”
  他毫不犹豫地纵马朝向前奔去,一如代北决战那天一样,其他戎狄君长也紧随其后。一时间,数十只马蹄在革囊周围来回奔驰踩踏,挣扎更加剧烈,旁观者能清楚地听到骂声先是变得高昂,随着骨骼破碎的声音变成了惨呼嚎叫,再然后渐渐平息下去,纵然被囚禁多日,依然高大雄壮的代王没影了,地面上只剩下一摊软塌塌的肉泥和骨头渣子……
  整个过程里,赵无恤裹着裘服,在寒风中表情未变。
  “放狗。”
  代犬们从刚才开始就对着染血的马革狂吠不止,这会身后的赵卒松开链子后,它们便狂奔着扑了上去,不是与主人亲热,而是撕扯争夺马皮下的血肉,馋得口水四溅……
  它们已经认不出这是自己主人了……
  戎狄君长们下马后小心翼翼地绕开这个饕餮修罗场,走到赵无恤面前,战战兢兢,现在每个人都沾了血,成了杀死代王的参与者,就是不知道赵无恤会怎样处置他们?
  恐惧在所有人心头蔓延,这是赵无恤故意为之,与这些只认强者的戎狄打交道,想靠仁义得到他们的服从?简直是痴人说梦,甚至还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呢!只有实力和够分量的威胁,才能让他们俯首称臣!
  “僭越称王号的代子死了,代国也亡了,北地共主的位置,将由赵氏接管,汝等各继前职,听从赵氏征召调遣,贡赋不绝。跪下来的人,就能分到代王部众、钱帛,未来的代郡,将有汝等一席之地。拒不臣服的,将落得和他一个下场!”
  没有例外,包括新稚狗在内,所有人都下拜稽首,或用生疏的晋言,或用流利的戎胡语言表示臣服。
  “吾等愿做君长的犬马!”
第859章
龙城飞将
  (公元前493年)十月中旬的时候,虞喜终于回来了!
  虞喜九月上旬从太原郡马邑出发,出楼烦而至东胡,收服屠何部,又带着他们南下攻略代北,配合穆夏完成了对代王的夹击,实现了先前的大迂回计划。
  这之后,穆夏留下来占领代城以及各个城邑,虞喜则继续帅千骑东征西讨,追击逃虏,一直追到了桑干河下游,燕山南麓,代国与燕国交界的地方。据赵无恤估计,大概已经进入后世北京市密云区了,不过那里还不是天子脚下,反倒荒凉得不成样子……
  这一个多月里,众骑兵吃着简单烹制的兽肉和硬的能磕掉牙齿的干肉,喝着黏稠的羊奶浆酪,纵马百里长途奔驰,看他们单手牵缰自如控马前行的架势,这趟下来,骑术也着实有所长进,虽然马儿累死累瘦了不少。
  这一趟出击的战果卓著,他们收复大小部落十余,捕首虏千余,畜数上万!代国彻底沦落在赵骑的马蹄之下。
  这时候已到了初冬时节,气候越发寒冷下去,草原上遍覆的草木枯黄凋零。千余人的骑从大军骑乘着数量更多的战马,驱赶着无边无际的牛羊牲畜,沿着数十条踩踏出的道路齐头并进。数十面旌旗迎风招展,仿佛张开了帆的船队在黄色的海洋上破浪而行,场面蔚为壮观。
  至于那些个胆敢违抗、逃避赵军,想要跑到草原上的部族,则成了俘虏,苦着脸跟在马匹之后,他们很可能会被赵无恤分配给此战有功的兵卒作为奴隶。其中几个酋长更是被杀鸡儆猴,他们的脖颈和手腕绑着绳子,绳子很长,一直系到赵氏骑兵的辔头上。骑兵一边骑,他们一边跟着跑,赤裸双脚,步履踉跄,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但前提是他们能跟上,并承受住冬日的暴晒,一旦落后,便是乱马踏过来……
  赵无恤没有像与齐国,与知氏作战时一样要赵军注意对平民的军纪,因为这是一次赤裸裸的征服,是民族将统治强行施加到另一个民族头顶的暴政,靠的是铁与血,而不是儒生想象中“怀德徕远,四夷宾服”就能达成的。
  赵上卿在代城之外迎接了虞喜一行,在虞喜下拜献上俘虏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牲畜后,赵无恤将他扶了起来,赞道:“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穆夏与你都是跟了我十多年的老人,我的眼光果然没有错,谁能料到一个小小马厩里,会出两位猛将呢?”
  “我算了算,你前后奔袭千余里,斩虏首近千级,代地望风而降,五日六百,十日一千,如此疾速,真乃吾之飞将军!”
  “飞将军!”
  一时间,众人皆欢呼不已,虞喜“飞将军”之名,顿时传遍了赵军,也传遍了代地……
  ……
  “此番大战,代子聚集了近万人,精锐全部上阵设下埋伏,意图以以逸待劳之势重创我军。但结果,却是代人被杀得大败,代子被俘身死,代城陷落,一些部落亡命而走,在遭到虞都尉追击后部众十不存一……在小人看来,对于信奉强者为尊的草原之民来说,这一场大战已经足够了,如今见大势已定,又有屠何等部抢先效忠,代地的其他部族都忙于清点部族资财、整编青壮队伍,准备向上卿俯首称臣。”
  赵无恤和虞喜使出来的是大棒,猗顿则负责去各部落扔胡萝卜,他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各势力情况,加上有赵军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做起来事半功倍。很快,在猗顿的说服下,代地有名头的部落,其君长都亲自来代城,向赵无恤表示臣服。
  “代地确定无疑地迎来了自己的新共主,那就是赵氏,但接下来的问题在于……上卿打算如何治代?”
  见猗顿说了一半打住,赵无恤知道他肯定有想法,便鼓励道:“若论对代地、草原的熟悉,没有人能比得过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唯……”猗顿便将去年和虞喜讨论“以夏变夷”又说了一遍,只是把依靠贸易慢慢改变代国,变成了赵氏主导这里加速华化。
  “代城一带的气候作物,其实与太原、东阳并无差异,顶多稍微冷一些。虽然戎狄杂处,但也渐渐有城郭农耕,只要每年移部分人口过来定居,便能牢牢扎下根来,加以经营,便是一处地气丰暖,岁收恒裕,居民繁庶,商贾辏集的富庶都邑。”
  “此外,各部落仰慕晋地风物,不如让臣加大对他们的贸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戎狄君长习惯住宫室,吃米面,穿丝麻绸缎,便再也没办法回到食酪浆、茹毛饮血的日子去了。再挑选各部落君长的儿子去太原,去邺城居住学习,渐染华俗,一两代人后,戎狄皆将化为诸夏矣!”
  “说得好。”赵无恤对猗顿再度刮目相看,这个奸商的眼光,竟不亚于他的封疆大吏们,就在这时候中原人普遍存在“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此疆彼界的意识中时,猗顿却敏感地看到了,不同民族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生活方式造就的。
  他记得前世看过一本《游牧者的抉择》,讲述游走于农牧交界线的古人,如何在农耕、狩猎采集和游牧间进行抉择。选择前者的,进入大河平原成为华夏的先民。选择后者的,则变成了山区和草原的戎狄,这也是为何姜氏戎与齐国同为姜姓之裔,为何狐戎、骊戎与晋国同为姬姓之裔的缘故。一个族源,却分成为戎狄华夏,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历史上的某个岔路口,他们分离了。
  所以,没有天生的游牧者,也没有天生的农民,环境决定了草原和农耕区的风俗和文化差异,但在代地,尤其是桑干河以南,与太原、东阳的差距微乎其微。
  “我决定在旧代国的基础上,组建代郡。”赵无恤也向猗顿吐露了计划,他已经靠自己的努力表现,从一个可以利用一下的商贾,变成了可供咨询的良臣。
  “因为戎狄杂处,迫近胡貉的缘故,代郡会和太原的情况不大一样,同时有两个地位相同的长吏,代郡太守驻扎在代城,其辖区称之为‘道’……”
  猗顿一愣:“什么是道?”
  这是赵无恤把战国时期秦国的制度直接剽窃来用了:“其实也就是县,只是编户齐民曰县,戎狄蛮夷杂处曰道,加以区别,最终目标就是让道的戎狄蛮夷华化,成为赵氏的纳税编户。代郡南部一共有四个道,依次是:恒山、代、无终、阪泉,治理之法与太原类似,只是税赋的收取会略有不同。”
  随着邮成也成功降服占据穷鱼之丘的无终戎,整个代国已经落入赵无恤手中。
  猗顿心里略一计较,发现这四个道都在桑干河之南,莫非桑干河以北的地区,上卿另有打算?
  “不错,桑干河以北和以南不大一样,基本是各部落的牧场,难以统治,故而不设县。虞喜任都尉,携带骑兵驻扎在草原上,统御各部落。”
  猗顿细细一琢磨,顿时拊掌而赞:“高明!此举高明!如此一来,北部都尉治毡帐、部族之政,同时防御周边的胡貉。南面郡守负责郡县、移民、农耕租赋之事,代郡可以一分为二,因俗而治,既能让各部落战力为我所用,又能渐渐让南部四个道变戎狄为华夏,上卿真是神来之笔啊!”
  赵无恤笑而不语,他当然不会告诉猗顿,这个脑洞,还是来自后世,沿着桑干河分为农区和牧区后,代郡俨然是一个缩小版的辽朝南北面官制了……
  他又想了想道:“虞喜的驻地,放在屠何并不合适,还是放在桑干河的支流所经的御河上吧。”
  赵无恤看中的地方,其实就是后世的大同,同时也是农牧交界的地区: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的白登,鲜卑首领檀石槐建立汗庭的弹汗山,拓跋大败慕容燕的参合陂,以及北魏的都城平城,都在那一片。
  之所以如此重要,正因为它东连燕地,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在这个时代,仍是一片丰美的草原,让虞喜驻扎在那里,退可藩屏太原、代城,进则可进取楼烦、林胡,甚至是河套的河宗氏部落,如此一来,马匹牛羊,便能源源不断输入赵氏了。
  “虞喜跟我说,桑干河的走势就像一条长龙,屠何是龙尾巴,代城是龙腹,而御河,恰似龙首……那座明年春天新圈起来的骑邑,就叫做龙城吧!”
  猗顿继续拍着马屁:“好名字,如同蟠龙雄踞北疆,让戎狄胡貉俯首帖耳。”
  不过,他终究不会懂赵无恤的深意……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希望虞喜不会让我失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