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881

  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欢呼掩盖了,响彻整个郓城的欢呼声!
  “斩的好!”
  ……
  “斩的好!”
  一直以来,齐人因为国力强盛,屡战屡胜对鲁人产生的心理优势,彻底扭转了过来。齐襄公杀鲁桓公,淫鲁侯夫人文姜,这一代齐侯更是视鲁昭公为臣子,以上无不是鲁国的奇耻大辱,但却从未有一位鲁国公子,在临淄、东阿受如此之刑啊!
  所以士为一雪前耻而兴奋,民为家仇得报而痛快。
  “糟了……”漆万擦去溅到脸上血点,猛地想起什么事来,在旁边的理官问何事时,挠了挠头道:“将军让我记得问下公子阳生的遗言,我给忘了。”
  以他的低贱出身斩杀一国公子,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漆万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有惶恐,也有激动……
  在欢呼中,漆万抬起头,看到离此百余步的市掾吏小楼上,赵无恤也在那里观看行刑,身边环绕着他的将吏和幕僚们。
  无恤似乎没将漆万遗忘的事记在心上,对他点了点头,然后便笑着向朝他欢呼不已的鲁国人行礼致意。
  “无恤的承诺,今日兑现了!以阳生之命宣告天下,敢对我的子民犯下恶行者,无论他是何人,无论他身份如何,必擒而诛之!”
  鲁人回过头朝赵无恤下拜,连漆万等人也不例外,万余人齐齐向他倒伏,而对他的称呼也层次不齐,有喊“主君”者,有喊“将军”者,甚至还有孤陋寡闻者喊他“司寇”的。
  不过最终,都化为了同样的崇拜和祝福。
  “万岁!”
  PS: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战国策·齐策四》
第768章
当归(上)
  “万岁!”
  “万岁!”
  响亮的合声震撼了郓城的黄色夯土城墙,让人听之色变。
  每一刻都有更多的人郓城各处闻讯赶来,走过来跟着一起欢呼。此时此刻,他们都朝赵无恤所在的市掾小楼奔跑,推推搡搡,磕磕绊绊,想离他近一点,想听到他的声音,触到他的脚尖。
  赵无恤安排在楼下的黑衣侍卫,根本无法将疯狂的人群挡在外面,人潮涌动带着小楼似乎都开始颤动,连身边的将吏幕僚也紧张了起来,只有计然笑吟吟地摸着胡须,颔首不已。
  “杀一人而举国欢庆,今日之后,西鲁国人必将相互劝诫,我已经能预见到了,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都异口同声地说:有这样爱护子民的主君,为他而死又何妨?将军离开鲁国时,军中只怕又要多出至少万余人的生力军了。”
  赵无恤对计然的预见深以为然,他笑道:“在朝歌和邯郸,我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他在心里告诫自己,西鲁数县的三四十万民众,依然是他打赢这场大战最坚定的支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股巨浪不会打翻他,而是会送他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的目光越过民众,看向刑场上阳生尚在抽搐的半截尸体,叹了口气道:“只可惜了那一身新衣裳,都是上好的鲁缟织造,让人替他收尸,把衣裳剥下,将上半截送去齐国给齐侯留个念想,至于下半截……”
  赵无恤停住了话,摸着短须想了想,这半截血裳,是该给郑国送去呢?还是给魏氏送去呢?
  ……
  与郓城的云开雾散不同,东阿的天空一片阴霾,距离汶水南岸的大败已经过去了十多天,该知道的消息,也差不多传回来了。
  不过最初齐侯得到的情报不是国夏率部投降,而是“国卿、高氏世子双双战死”,一位侥幸从战场上逃脱的军吏还绘声绘色地向齐侯杵臼讲述了国夏的殉难经过,齐侯闻之落泪,便当场给国夏写了一篇祭文。
  “呜呼,安内攘外,端赖重臣。昊天不吊,折我股肱”……这篇饱含了杵臼哀伤的祭文,在稍后便被他亲自撕毁,烧成了灰烬!
  齐侯被摆了一道大乌龙,因为消息最终被确认,国夏,他根本没有死,而是投降赵无恤了!还是带着三万大军一齐投降的!
  “国夏辜负了寡人,误了齐国!”
  杵臼心里重重挨了一刀,顿时暴跳如雷,对国夏和高无邳的感官大降,大骂他们一将无能,三军受累。他本来就垂垂老矣,这下更气得卧床不能理事,军政都交给了诸卿大夫,他自己则带着鲍牧有力无气地摆驾回临淄去了。
  陈乞被任命为南都之守,他组织了近万人来守备东阿、平阴,晏圉则带着五千人留守穆陵关,勉强能挡住柳下跖偏师和徐承水军如潮的攻势。
  不过陈乞的心思却不在防御鲁军上,从战前到战后,他一心一意,都想着如何将国、高二卿彻底埋葬,让陈氏在齐国独大!
  齐军大军进攻鲁国,与赵无恤发生碰撞,这种情势是陈乞努力创造的结果。
  国夏、高无邳请求东阿发兵接应也是被他按下的,陈乞就希望两人能和赵无恤打个两败俱伤。
  最终,事情的结果与他想象的有差异,国高是败了,可赵氏赢得太过轻松,这让陈乞有些隐忧,但仅是隐忧而已。
  要是汶水之战后赵无恤大举进攻,他或许还会联合国内卿大夫共同御敌,以保证齐国这条大船不沉,先将侵略者赶走再内斗不迟。既然现如今见赵无恤没有攻齐的欲望,而是转头去驰援军情如火的西线,陈乞便放下了心来,开始集中精力搞内斗。
  国夏、高无邳战死的假消息是他放出来的,那个军吏也是他的人,为的就是让齐侯感觉自己受到蒙蔽,恨透国夏,同时再也不相信还在国内的上卿高张!
  这只是他诸多阴谋中的一环,陈乞要搬倒国、高二卿,让自己成为执政,掌握齐国的权柄,好在变幻莫测的季世抢占先机。
  与此相比,柳下跖和徐承虽然来势汹汹,可只要确保防门以北不失,泰山以南的疆域本来就是鲁国的地盘,如今被夺走也无伤大雅,反正他陈氏的领地远在济水以北,赵无恤伤不到他分毫。
  所以陈乞收缩了兵力,几乎是在坐视鲁人长驱直入,同时让手下密切关注齐侯的身体状况,一天要不停派人往返报告三次!
  他对齐侯还是有一些忌惮的,这位国君最初是傀儡,后来却靠晏婴的妙策夺回了政权。他一直在国内玩平衡,重新启用国高二卿压制他父亲陈无宇,又制造了晏婴、司马穰苴一派两不相帮,在平衡失败后又弃用司马穰苴,敲打陈氏。到陈武子暴死,年轻的陈乞战战兢兢接受并不算很强的陈氏时,齐侯又拉了他们一把。
  不过这种做法,在如今已经强大起来的陈乞看来,无异于自掘坟墓。
  齐侯对谁都不信任,只是利用和权衡,包括陈乞,若他能呆在临淄,一定有更好的机会取代高张成为正卿,可齐侯却将他留在了平阴。这一次国、高已垮,杵臼是要依靠鲍牧了么?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陈乞太了解鲍牧了,此人只需要自己稍加煽动,就会被牵着鼻子走,绝不是个能临终托孤的好人选。
  “我听闻韩氏的上党已陷落,赵氏的长子也岌岌可危。赵无恤急着西归,应该会很乐意接受我主持的和约。但只要国君一天不死,和谈便无法顺利开始,国君已经老糊涂了,陷入了争霸的执念里,为了自己的颜面,他不惜拉着整个齐国陪葬!”
  幸好,齐侯的死期不远了,看得出来,这位七旬老人已经快灯枯油尽了,只要在位五十年,遏制了齐国卿大夫分权的长命国君一死,一场对齐国的瓜分便迫在眉睫。
  陈乞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几十年,他让海滨术士进献的红色药丸吃一颗两颗能让人精神抖擞,可日复一日却能削骨剥髓。齐侯已经行将就木,现如今,就剩下一样能深深刺激到他的东西了。
  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就在这时,公子阳生在郓城被处死的消息传来,连带那件染血的半截衣裳……
  “这是赵无恤给我的大礼啊。”
  摸着血渍仍在的亡者衣物,阴谋家陈乞露出了一丝笑,他曾有过扶持阳生的打算,还让儿子接触阳生,博取他的好感,可如今看来,此子是扶不起来的,死了也好,他那屈辱的死,让齐国颜面扫地的死,正好能给他父亲致命一击!
  在让人火速将此物送去临淄给国君过目的同时,陈乞又给自己那还在邯郸和河间地盘桓的儿子陈恒写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两个字:
  “当归!”
第769章
当归(下)
  邯郸城既古老又年轻,土黄色的墙垣耸立于丘陵边缘,这里本是一片荒茂密的森林,但近千年来,不断有人迁徙过来。
  最初是有易氏,然后是游耕迁徙的殷人赶着牛马途径此处,一座座茅屋,祭坛和羊圈在这曾经长满森林和草场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荒凉而泥泞的地面被人踩踏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在他们建立一个大王朝后,邯郸作为畿辅之地,还在此修筑了行宫。
  随后是周人的邢国、赤狄部落,最后是晋人,邯郸君赵穿封于此地,不过现如今,邯郸氏的统治也早已破灭了。城头大旗变幻,从邯郸到赵,或许明日,又会换成中行或陈……
  四月将尽的时候,陈恒和他的大军锦旗招展渡过大河,踏过平原,进入邯郸视野之内。
  这个时间点,赵无恤正在围攻帝丘,卫国只剩下了一口气。在河北,陈恒也终于打进了晋国腹地,开始执行他“围邯郸以救卫”的计划。
  赵无恤去年席卷范、邯郸领地,但这些地区并不稳固。
  陈恒钻了赵军主力东去的机会,但他没有去碰河内,虽然范氏的旧臣在地方上仍有一定实力,自从陈恒渡河入晋后,或主动或被动来联系他的便有不少。只可惜赵无恤留下八千重兵镇压温县、朝歌等地,那些人已掀不起大风浪。
  他的目标是邯郸一带,在陈恒想来,赵氏刚征服那里半年多时间,邯郸族灭太过惨烈,地方上应该有不少邯郸旧臣心怀不满。加上中行氏实力犹存,三方合力之下,或许能颠覆赵氏在此的统治,将挣脱开的包围网再度合拢。
  然而叫陈恒没想到的是,邯郸人对赵氏不但有畏惧和害怕,也有拥戴,在战后获得大片土地的邯郸兵卒,反倒成为捍卫赵氏统治的急先锋,处处与陈氏作对。
  此外,邯郸守将邮无正不愧为天下名将,给陈恒和中行黑肱好好上了一课。邮司马只靠手里三五千兵力,便将合军两万的陈、中行联军牵着鼻子走。他从不与他们正面碰撞,总是利用五百骑兵和收编的白狄徒卒偷袭,弄得陈恒烦不胜烦。
  来晋国一个多月,他分散在大军周围的偏师已损兵一千,辎重也被烧毁不少。陈恒只能改变齐军一直以来将军队铺开分掠四地的思路,将兵力集中在一起,与中行氏汇合,直接推到了邯郸城下。
  战争来来去去,没有停歇之日,带给这片土地的伤害是无法计量的。赵军攻邯郸算得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陈氏和中行氏的联军过境却毫不留情。
  曾经环绕邯郸城的土地、农田和果园已经消亡殆尽,只剩下泥土和灰烬,以及四处散落的烧焦的房屋和磨坊的断壁残垣。废墟上生长着野草、荆棘和灌木,除此之外,连一点庄稼都没有。
  邮无正善攻,对于守城也表现不俗,他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城内存粮还够半年,他有的是耐心与敌人周旋,只要给赵无恤赢得击败齐国的时间,胜利终将属于赵氏。
  他的应对很得当,和帝丘被围成铁桶一般的情况相比,邯郸城并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包围。陈恒和中行黑肱并无攻破邯郸城大门或者冲击高墙的打算,赵无恤有信心月余破朝歌,陈恒和中行黑肱却没有,他们手里没有投石机,没有云梯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攻城器械,只能靠人命去堆。
  这种亏本买卖,精明的陈恒自然不会做,所以只能围而不攻,他和中行黑肱都不愿承担伤亡的风险。他们在等,等待太行以西的知伯如约派兵过来,一起打下邯郸,再从北向南推进。
  只可惜时间不等人,五月初,在籍秦终于带着五千兵卒通过知氏控制的壶口关进入邯郸地区时,中行氏残部却已萌生退意。
  和陈恒年纪相仿的中行黑肱继承了他父亲的卿位和领地,只是经历河内的数次大败后,手里兵卒已不到一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