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881

  赵无恤有些后怕:“真是好险,若是我迟来一两天,说不定他就打进城去了。不过柳下跖眼看胜利在望,却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必心中很是不甘罢!”
  就在这时,不远处阚城上嘈乱声起,却是城上发现了赵无恤这数千兵卒。他们来的急,并未掩饰行踪,光是脚步声和扬起的尘埃就足以惊动城头如惊弓之鸟般的邑卒了。
  “看着不像是盗寇,是援军,援军到了!”就着晨曦看清来者甲胄鲜明,还举着鲁国旗帜,阚城墙垣上疲惫不已的军民们顿时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子有,你带着鲁城征召来的国人,随我去城下与阚城官吏知会一声!”
  赵无恤带着冉求走到了横七竖八躺着些盗寇尸体的阚城下,抬头遥见一个高冠黑衣的官吏登上了城楼,七八个披甲的武士簇拥从行。
  那官吏颤颤巍巍地在墙上呼喊道:“鄙人阚城宰,不知来者是哪位大夫?”
  赵无恤让人大声喊话:
  “鲁国小司寇!”
  “郓城、廪丘、甄三邑封君!”
  “中大夫赵无恤是也!”
  回音阵阵,墙头的阚城宰和司马等人闻之咋舌不已,赵无恤虽然看起来年轻,但官职名分比他们来说高了不知几重。他们在盗寇围城前并未听说这位晋国来的卿子加了中大夫和小司寇的爵位、职守,但如今见旗帜、符节都没问题,便立即开门,下拜顿首相迎。
  “多谢司寇解救阚城之围,虽然城中一日三惊,但先君宗庙和陵寝安好无损,请司寇巡检。”
  “且不急,二子先将盗寇的行踪与我分说。”
  简单地问了几句后,赵无恤方知,盗寇昨晚连夜攻城,声势极大,但今晨却乘着外头起雾撤得飞快。
  无恤惋惜地想道:“盗寇接连猛攻阚城多日,城内守军早就疲惫不堪,昨天盗跖应该是虚张声势加强攻势,所以守军根本没有想到盗寇居然突然撤退,因此无备。”
  骤然撤军是很容易出乱子的,别说缺乏训练的盗寇,就是平日常有训练的晋国六卿族兵,如果在撤退时忽然受到攻击也会三军大乱。城中若能有个果断敢为之人及时发现盗寇撤退,出城衔其尾而击之,拖到武卒到来,必能取得一场大胜!
  就在这时,有个以前做过猎户,会追踪之术的轻骑士来回报:“司寇,小人检查过了,一些窝棚外的坑灰还是热乎的,脚印还很新鲜,想必群盗刚走不久!”
  阚城司马也过来提供了一条信息:盗寇的声息直到两刻前才完全平息,想来才离开了数里,竟是和赵无恤的武卒惊险地错过了。
  闻言后,无恤立刻下令:“善!全军转向,重新列队,准备追击!”
  虽然不想和盗跖死磕,但赵无恤也不愿意他太过强大,想乘这次狡兔出窟的机会把他打疼,打怕,打得以后路过自家封地都要绕道!尽管孙子有“穷寇勿追”的说法,也就是说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
  但盗跖等人却是归巢之贼,劫掠的粮食、钱帛、妇女都要运走,战斗力便打了折扣,所以赵无恤才想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第34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
  急行军追击的话,就不用带累赘的杂兵了,反正他们走了三十里后也有些累了。于是无恤让冉求留下,带着众人帮助邑卒清理城外凌乱的战场,同时防备这是盗寇的诱敌之计,突然杀个回马枪。
  他率部往西边去,往前又行了两三里,路边碰上了虞喜派来通报敌情的几个轻骑士。
  有骑兵就是方便,以往每次野外作战,武卒眼睛、耳朵、腿脚都能比敌方长一倍。无恤召他们近前,问道:“可见着贼人的踪迹了?”
  “见着了,我部追击至此,望见了盗寇殿后的部队,虞卒长命我等回来给司寇指路,他自带四五十骑追上去了。”
  “盗寇去往何处?”
  这几个兵卒指向西南边:“盗寇殿后的部队一路向西南逃去!”
  武卒们呼赫呼赫地喘着气,又往西南走了十余里,一路上在田野间,水洼边偶尔见到惨死路边的盗寇尸体。间或有匹中箭的死马,乃至于受伤的坠马的轻骑士,他们蹲在被遗弃的辎重大车,或者漏了一地的钱帛粟米、相互抱着缩成一团的被掳妇女旁等待。
  这应该是虞喜追击的战果了,盗寇虽然幸运地和武卒主力擦肩而过,却也走的仓促,一路上不断在遗弃战利品。或许也是盗跖的计策,想延缓追兵的速度,谁料赵无恤手下的武卒因为纪律极严,待遇也好,谁也不敢低头拾捡,自然有专人收拢。
  到了这时,赵无恤等人也能听到水声哗哗,人声鼎沸了。
  靠近一看,却见水中如同沸腾的锅一般,挤了数百名正在渡河的盗寇。虞喜的骑兵卒正驻马河岸,朝水中不断射箭,中者发出了惨叫和惊呼,这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想要转身抵抗的走不了几步就中箭身亡,河水渐渐被染红。
  此水宽约十丈,河流不湍急也不深,人马完全可以徒步渡过,赵无恤便让武卒从两边渡河夹击,将这两三百盗寇尽数杀伤俘虏。
  赵无恤收起弓,对打马过来禀报的虞喜道:“殿后的贼兵就这么多么?”
  虞喜满脸兴奋,这种追亡逐北的打法是他最喜欢,也是最轻松的。
  “下臣来得晚,没能看到盗寇那支先走的偏师,也没能咬住殿后的两三千人贼人,只抓住了个尾巴。”
  虞喜这半卒轻骑速度快是没错,却也没办法把两千千人的盗寇全部拖住,也怪不得他。
  “可知是以何人为首?”
  “盗寇一向斩木为旗,没有特别标志,但下臣远远瞧见,那些盗寇中有一面大旗,大概是群盗首领,或许就是盗跖本人之所在!”
  赵无恤已经对盗跖极其警惕了,但如果这个殿后之人果真是盗跖的话,那对他的重视还得再提高一个档次。身为统帅,却主动带兵断后,即便此举是为了稳固在群盗中的统帅地位,这份决断、胆气也非常人可有。这种讲义气的举动,难怪他能统一松散的群盗,势力直追薛、滕、郯等泗上小诸侯。
  所以说,这场小战只是今日追寇的开始!
  赵无恤让虞喜带着骑士在侧翼先行,扫荡周边数里,谨防盗跖的埋伏。又回头激励众人道:“二三子勉之!盗寇就在前方,立功扬名就在今日!”
  武卒们停下喘了口气后,又打起了精神来,若是换了寻常邑兵,这会早已横七竖八坐到地上了。
  赵无恤掌军,不仅有“十四杀五十四斩”改编的严格罚律,还有一套规范的赏功制度,每次舍爵册勋都是公开进行,还会发放黄铜制的“勋章”,立功者除了经济上的赏赐外,还能得到极高荣誉,羡煞旁人。
  而且此次中都之战后无恤还说过,廪丘城工匠坊的织工们正在赶制绣了特殊纹徽的旌旗,称之为“鹰旗”,以后会给立功的旅、卒发放,以彰显其功业,只要建制不取消,就能永久持有!
  已经“闻战则喜”的军吏们想这东西想得直流口水,渐渐有了集体意识的兵卒们对此也和赏赐的钱帛和田亩、隶臣妾一样十分渴望。
  武卒是有些小疲惫,但赵无恤猜想,盗寇昨夜偷袭未果,没睡觉就开始了逃窜,肯定更累!
  他们又往西走了七八里,双方的速度在不断拉近,地面上被遗弃的辎重越来越多,凌乱的脚印越来越清晰。
  直到最后,盗寇们密密麻麻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众人眼中,一眼望去起码有一千多人!
  追上了,此时已经接近傍晚,在一天的追击,走了五六十里路后,盗寇的大队人马就在前方!
  他们挤在前面不走,还垒起了数个临时阵地,湖边有无数条简陋的船只,正在不断运人,这是在做什么?
  “不好,贼人要坐船逃窜!”
  ……
  当看清前面那道水幕时,赵无恤心中暗道不妙,也知道盗跖的打算了。
  在一千年前,气候温暖,黄河以南还能跑大象犀牛的殷商时期,大野泽水量充沛,就在阚城边上,赵无恤现在站着的地方也是湖水。
  直到殷周易代的那个小冰河寒冷期,湖水消退,陆地方才露出地面,但依然在低洼处留下了不少水泽,眼前的南湖就是其中之一,它形状狭长,南北长十余里,东西宽两里。
  盗跖横行大野泽数年,这座大湖自然完全由他掌控,来攻阚城时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收集了无数船只。若是盗寇凭借水性娴熟,驾船入湖到对岸,赵无恤绕道追击是来不及的,只能望洋兴叹了。
  目前来看,群盗大概正在湖边上船,盗跖打的的确是跑路的主意,并不是埋伏。
  于是无恤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小旗。
  “止步!”
  军吏们照样执行了这个命令,又传递给各自的卒伍。
  啪踏!和对面数量势均力恒的千五百名武卒、廪丘齐卒一同开始踏步。
  对面的群盗也发觉了追兵已至。
  他们大概是盗跖手下的精锐,竟然并未慌乱,“让将军先走!”赵无恤仿佛听到千人齐齐喊出了这句话。
  部分人将一面纹着黑色蛟蛇的大旗推攮上了一艘长船后,竟放弃了登舟,在一些小首领的号召下,躲在矮小的土垒后,调转头将简陋的武器对准了只花费半刻时间,就列阵完毕的武卒。
  赵无恤下达了冰冷的命令:“击鼓!”
  战车上的大鼓自然是没带的,但每一卒都有一名背着蒙皮木腰鼓的鼓手,他们合着心跳的节奏,开始用力敲击。
  赵无恤则双手持着旗帜进行指挥,眼睛死死盯住对面的群盗,开始左右挥动。
  距离不过一里,不必让尚未抵达的弩兵慢慢推进,只需要迅捷一击,便能像在黄河边的棘下之战一样,将敌人赶下湖!
  如雷的战鼓声中,掷矛手以松散的纵队居于最前方。在他们之后,长矛兵开始排成线列,放平酋矛,迈着死亡的步伐前进。剑盾手弥补他们的空隙,死死盯着对面的阵垒的薄弱部位。
  在正面的甲士徒卒小跑压上时,右侧,虞喜带着全部轻骑士奔出赵无恤部的阵中,自西而击之。他们或驰马挺矛,或开弓放箭,奔腾叱咤,配合着甲士折坚摧垒。
  河边的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划破冬日的傍晚,夕阳如同残血,湖边仿佛升起了血雾。武卒个个奋勇争先,经行处,冲阵溃敌,盗跖让人临时在河边布置的简陋阵地逐一地被夺据。
  但他们从出营到现在,一日之间,奔驰了近六十里,疲惫之下攻势不免稍钝,这些盗寇多是亡命之徒,为了护得“将军”顺利逃离而拼死抵抗,所以武卒也死伤近百。
  直到天快黑时,五百余被咬住的群盗才被尽数被歼灭、俘虏。倒是有将近一半的人自知不敌,见那艘树立着蛟蛇旗帜的黑旗,乘坐着名为“将军”重要人物的长舸渐渐驶到了湖中心,索性也掉头进了湖中游水逃窜了。
  无恤只来得及让弩兵射死了百余,其他却全部逃了。
  这场战役的开始和过程都不错,但这结果,却让赵无恤和众手下有些发怔了。盗寇们在湖水里如同游鱼一样灵活,看来个个熟于水性,让不太会水的武卒只能望水羡鱼了。
  战斗结束后,他遥指对岸,对军吏们说道:“看见那面贼旗了么?”
  天色渐渐暗了,那面黑色的蛟蛇大旗已经渡到了对岸,在这数千贼兵中迎夜风招展,那便是盗跖,群盗的“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