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881

  声音最初稀稀拉拉,最后却气愤填膺响彻了云霄:“敢!”
  赵无恤满意地点头对冉求说道:“这一卒兵已经练成。”
  他回到了搭建起来的矮台上说道:“子有的练兵之法,其实我这些天一直有所关注,做得极好!不仅将武卒操典很好的执行,还加入了自己的方式。”
  他目视众军吏,右手捏成拳敲击自己的左胸:“那便是用心!”
  冉求之所以能得到奇效,正是在于他让鲁国流民们以乡党为基础凝聚士气,又爱兵如子,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睡同操练,颇有后世吴起带兵的作风。冉求的举动顿时把这些他的郓城老乡们感动得稀里哗啦,人人愿意奋力操练,这才有了今日小有所成的方阵。
  “子有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才是为将之道。对于这一点,汝等都要多多效仿学习!田贲,尤其是你!”
  田贲挠了挠头,他训练轻侠游侠一向以严苛著称,每天都有人受严惩被罚,对待手下这些亡命徒也是以江湖脾性约束。
  军吏们顿时大笑了起来,赵无恤训练和作战下令时冷面无情,平日却和他们经常说笑,众人都已经习惯了。
  性情有些内向的冉求受了主君一夸后,心情有些微微激动,面上却按着往常的性格谦虚依旧。但又想到方才赵无恤所说的“郓城”,这是有意的指向么?还是随口一说而已?
  他对政治还是比较敏感的,一下子回想起从鲁城到中都的各种传闻,不由心生疑虑。
  “此次练兵出兵,指向的似乎不是大野泽群盗,而是……阳虎?”
  按理说,赵无恤在初入鲁城曲阜时就闹出了和阳虎“不和”的传闻,如今鲁国内部局势风云突变,无恤防备阳虎之党无可厚非,但冉求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冉求却来不及多想,他被喊到了台上,被授予了今天的嘉奖:一套漆成鲜红的新甲胄,一柄二尺青铜剑,最后冉求还被赵无恤正式任命为这一“流民卒”的卒长!
  冉求凛然受命,如此一来,他和公西赤都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赵无恤的势力里获得了自己的位置,虽然依然处于基层,但却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虽然,和他最初的志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使求为宰……”不太吻合。
  “流民卒”和一卒戈矛手一起被编入了由虎会统帅的旅中,受其制约调遣。
  无恤将代表独立军权的虎符交予了虎会,毕竟自己的势力里,唯独此人有过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
  “我今日将带700人先行出发,而虎司马会继续呆在城郊,将属下800人训练成一体,九月最后一天拔营东行,务必在十月三日前进入郓城!”
  ……
  赵无恤此次出兵,亲自统帅的兵卒共计700,一人两骑的轻骑士50人;能远能近的掷矛兵50人;擅长巷中混战的剑盾兵100;戈矛手300。其余200,则是装备较一般的廪丘齐人征召兵,多以竹矛和弓矢为武器,兼任押送辎重粮秣之职。
  但大多数补给,赵无恤决定在沿途向“友军”索要。反正他手上有孟氏和阳虎给予的通关符节,一路上足以畅通无阻,还能根据沿途领邑政治倾向的不同换着使用。
  路过高鱼邑没有什么要紧事情,但赵无恤还是拜访了高鱼大夫,请他与廪丘协同防备盗寇。
  到了郓城时,赵无恤就需要停留一日了。
  他让军吏们带着兵卒在外郭区扎营,自己则带亲随进了邑内城中,求见叔孙志。
  贪婪而短视的郓城大夫叔孙志是阳虎的重要党羽,称之为左膀右臂也不为过,此次他也受到了阳虎指示,将带着千人进入鲁城曲阜。
  “叔孙大夫不在郓城,那郓城防务应该是由邑司马负责了?”
  叔孙志自然从阳虎处知道赵无恤是“阳虎之党”,这次进都城也是为了帮助阳虎政变而去的,所以对他还算和善,不过听闻此话后却也心生疑惑:“赵大夫问这作甚?”
  赵无恤笑道:“无他,只是见大夫仅有一个邑的封地,却带了整整一千人去支持阳子,而无恤空有两邑,却只有八百之众,心中惭愧,故想再出兵数百,让他们慢慢前往以备不测。届时路过郓城,还望叔孙大夫嘱咐贵邑司马,提供一下粮秣,让他们驻扎在外郭以避风雨,无恤事后自会以赵瓷和钱帛相谢。”
  “这个晋国孺子为了阳虎倒是尽心尽力,大概是因为刚成了吾等党羽,所以想奋力立功,好让阳虎多分他点好处罢!不过他也是愚笨,我虽然只有郓城一邑,却有户口五千,他有两个邑,却只有户口三千余,这如何能比?此次召他入鲁城,其实是存了让我与他同行同扎营,就近监视的心思,谁料竟然如此殷勤,真是可笑,区区数百人如何能对局势什么作用?”
  叔孙志这才安下心来,笑着说这等小事定当尽力,不过他也好奇地低声询问赵无恤,身为尊贵的卿子,为何愿意助阳虎而恶三桓。
  “叔孙大夫身为叔孙小宗,又为何要投入阳子麾下?所为无非是权势和封地,既然三桓小气,嫉贤妒能,而阳子善于树人,我又何必矜持?这一点你我其实是一样的。”
  赵无恤一个反问,就让叔孙志觉得他是知己啊,自己这等公族子弟投入一个陪臣幕下效力,不就是为了这一点么?
  他一副长辈模样,抚着赵无恤的肩膀说道:“无妨,此次若是事成,阳子便能取代孟孙何忌,季寐取代季孙斯,叔孙辄也会取代叔孙州仇,分别作为新的宗主和卿士,鲁国三桓依旧,只是吾等上位而已……”
  叔孙志也被许以了封地和在宗族内的高位,所以对此十分期待。
  在郓城又转了一圈后,无恤留下了几个人“接应”后续到来的虎会等人。
  他也观察了下郓城的塞防,这不愧是鲁国西鄙的核心要塞,高大的墙垣厚两丈,高四丈,每座城门都有更高的箭楼和敌台。东面临近濮水的地方则是一道水门,有阀门可供船舸同行,借了地势之利,护城河又深又宽几乎要赶上国都曲阜了。
  这里经过鲁人多年经营,已经成了五千户大邑,其中城邑内人口过万,三里之郭,正常情况下非得数万人围攻数月方能攻克。不过城塞因为齐人多次包围有些残破,以叔孙志的尿性,自然没有太过修缮。在他拉走千人后,城内还剩下数百兵卒守备,可若是不动员国人,还没虎会手下那八百人多。
  见此情形,赵无恤心中稍定。
  ……
  正所谓蛇鼠一窝,叔孙志以为无恤是他同党,于是便邀同一起上路。
  沿途赵无恤的武卒秩序井然,扎营造饭十分有序。但叔孙志的郓城邑卒却时不时祸害沿途乡邑,甚至还有劫掠妇女入营摧残。
  “这还是鲁国邑兵么,明明是大夫说过的残民之贼!”
  赵无恤以“武”的大义教导过手下的武卒,而新军法也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让众人不敢造次。甚至一些军吏还因此充满了正义感,但他们想去斥责的行为却被赵无恤制止了。
  “再忍几日便好,要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两天后,一行人再次抵达了中都邑外围。
  这里井田阡陌纵横,和谐的气氛依旧,赵无恤看着叔孙志那些军纪极差的邑兵皱起了眉头,要是让这些恶卒祸害了中都邑,反倒不美。
  “一个迂腐的老叟罢了,赵大夫何必如此优容!”叔孙志对孔子倒是不屑一顾。
  “我好歹与孔子有一面之交,得过去拜访一二。这样吧,叔孙大夫莫不如沿着涂道直接前行,中都宰是阳子所树,算是吾辈中人,不便太过骚扰。”
  抬出阳虎后,叔孙志老实多了,嘟嘟囔囔抱怨着带兵走远了,郓城卒行军速度只是武卒的一半,想要赶上很容易。
  赵无恤掂量了一下,若是出其不意,让武卒将其包围剿灭,其实也并不困难。
  中都城内景致依旧,无恤却无心欣赏,今日他来此,除了让武卒休整外,主要是想解开一个谜团。
  孔子从三桓焉?从阳虎焉?
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
  在进入鲁国后赵无恤就多方打探过,察觉到孔子一方面与三桓藕断丝连:孟氏宗主和庶弟孟孙阔是他的弟子,代表孟氏的子服何是他的信徒之一,到处为孔子宣扬。
  但另一方面,孔子却又是被阳虎所树才得以为官,虽然名为被迫出仕,但可这一层关系是洗不掉的。何况孔子与阳虎一党的二号人物,费邑宰公山不狃也有些往来。
  “夫子年岁已长,到了秋冬之际腿脚有些不舒服,未能亲迎还请赵大夫见谅。”
  “哪里,应该是晚辈拜访长者才合乎礼仪。”
  到了中都邑寺后,前来迎接的宰予笑容可掬,言语间不时打探赵无恤手下可否有职位空缺。
  赵无恤见他接人待物还算得当,而且大概是孔门弟子中对孔子思想最不买账的一人,功利心较重。如果说子路、颜回难求,这个宰予倒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不过奇怪的是孔子并没有乘着推荐的机会将这个不怎么待见的弟子扫地出门。
  宰予作为后世的“孔门十哲”之一,礼仪言辞的能力也仅次于子贡,做一个行人倒是足够。
  但无恤却要注意自己吃相不能太难看,不能过早显露目的,所以此事还得慢火烹小鲜,才能把早期儒家里的人才们熬成自己中意的那鼎肉羹。
  冉雍和闵损依然是那副古板的态度,只是弹瑟的曾参却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在哪座竹林里又沉醉了。
  靠近邑寺,温润的颜回在前引路,与无恤相谈的多是“格物致知”的原理,无恤称计吏侨已到廪丘,若是颜回有空,可以去跟着数科学徒们学习周髀数字和运算法则。
  颜回施施然行礼道:“多谢大夫,但回得先禀报过夫子,才能前往。”
  到了门口,守在外面的子路腰挎心爱的长剑目视无恤,向他恭恭敬敬地行礼,这个豪侠气的儒生询问冉求和公西赤在廪丘过的可还好,得知冉求担任了卒长后隐隐有些不服。
  “子有勇不如我!”
  “那是自然,但子有对练兵结阵却颇有心得,他日必可以立功成为一位知名的将领。”
  入内后,赵无恤再次见到了孔子,还是那副简朴而优雅的老儒打扮,身材高大的他坐在堆满了密密麻麻各色竹简的居室里,显得有些狭窄闭塞。
  还不待无恤问话,却是孔子先放下竹卷起身向他行礼,并开门见山地询问道:“听弟子们说,大夫率军入鲁城过中都,营帐宽达半里,共有近千之众,如此兴师动众,可有国君虎符召令?”
  赵无恤一愣,事到如今,身为鲁国士大夫,还在谈论顾及国君的,恐怕只有孔子寥寥几人了吧。
  他坦言道:“不曾接到鲁侯召命和虎符。”
  “那这算不算私自调遣兵卒?算不算违命作乱?”
  对于这一点孔子很严肃,赵无恤则苦笑道:“孔子,鲁文公薨后,东门遂杀嫡立庶,鲁侯从这时候起便开始失去国政,至今已经有五代,权柄落在三桓之手也已经四代了。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无恤虽无鲁侯之虎符,但却有执政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亲手送来的通关符节。周书有言,从权乃慰,不从乃溃,如今情势严重,无恤只能从权,若是恪守古旧礼仪,岂不是坐视陪臣作乱,执掌国命么?”
  听闻赵无恤前往鲁城是针对那个僭越“陪臣”的,孔子面容稍霁,长太息道:“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今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阳虎将要作乱,如此说来,大夫此次进军,是为了倒阳虎?”
  无恤心里想道:“我只是为了我自己……”
  但他出口的却是义愤填膺的谴责阳虎之政。
  “然也,乱政害民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孔子拊掌道:“此为善言,阳虎在阳关的主政我亲眼见过,苛政猛于虎也!若是大夫能为鲁国去此恶虎,也是一件大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