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881

  濮阳人做答后,那位颇似全军统帅的少年用命令的口气说道:“晋国赵氏接管此地,汝等在此等候,天明后登记身份方可入城,入了城寻个安全的地方住下,半旬之内不得离开!”
  有商贾壮胆问会不会被强征货物,车右的缁冠少年儒雅地笑道:“汝等放心,旅帅所部乃是仁义之师,是为了让甄邑民众免于战乱而来的,缘何会做这种事情?”
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
  六月五日破晓前,甄邑城北的甄氏里闾失火,顿时引发了一阵慌乱。大族甄氏连忙组织族兵救火,因为只是几间单家独户的屋子被点燃,所以很快扑灭,没有蔓延到全城。
  然而,他们却因此忽略了南门的动静,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二十名早先潜伏入城的悍卒以伤一人为代价强取了南门,随后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城外埋伏的数百赵武卒伏兵大起。
  半刻之后,五百兵卒涌入南门,随后在军吏的指挥下分成了数队,先控制了各处路口,随后弩兵在悍卒带领下直冲东门和西门。这两处的守卒没有防备,一轮激射后便士气丧尽纷纷投降,苏寿余带人控制了东西两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并派人沿着邑墙朝北门跑去。
  持剑盾的甲士则直扑邑寺,摧枯拉朽般击垮了被惊醒的数十守卒,便将披着深衣准备出门查看火势的卫国邑宰活捉。
  三百轻甲持戈矛的武卒横扫街巷,目标直指邑北的兵营和甄氏里闾!
  “晋国大军已到,速速归降可以免死!”
  一时间,满城尽是赵武卒的呼喊。
  甄邑共有一旅卫卒,半数分布于四门和邑寺,另一半呆在位于邑西的兵营里。当杀声震天后,邑司马大惊之下没有胆气反抗巷战,而是带着衣衫不整,兵戈不齐的众人忙不迭地朝邑北而去,他们下意识地想从北门突围出城。
  然而当这两三百人稀稀拉拉地跑出北门后,却挨了一阵箭雨,被射了回来。却见北门外已经站立着二十多持弓搭箭的轻骑士,一字排开堵住了去路,正是之前分两批绕着墙垣过来的虞喜等人。
  就在此时,从西门和东门过来的弩兵也占领了北门邑墙,前有高头大马的轻骑,头顶还被数十把弩居高临下指着,邑司马无奈之下只能率军投降。
  当赵无恤和张孟谈衣不沾血地到达甄邑邑寺后,很快接到了各路卒长传回来的捷报,三更半入的城,四更时赵武卒就控制了全邑的局势:四门由弩兵守着,轻骑士在邑外巡逻,各个路口都留了一伍武卒看守,一卒盯着被押回邑西兵营的卫国守兵,其余的人则包围了邑北的甄氏里闾。
  赵无恤吩咐道:“切勿攻击,先让人喊话,就说晋军已经控制此邑,吾等不会杀戮劫掠,让本地族长、长老到邑寺来议事。”
  “此外,让人沿着街巷里闾大喊全邑戒严,让国人暂时呆在家中不得外出,各卒伍都要管好自己的士卒,毋乱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违令者军法处置!”
  封凛在武卒入城时便闻讯从客舍钻了出来,这会又客串了趟说客,甄氏派来里墙上和他交涉的正好是南门下士甄堇父。
  眼见昨日中午还腆着笑脸的商贾一转眼变成了高傲的使者,甄堇父再傻也明白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在心里暗骂封凛,明面上却唯唯诺诺地讨好试探。
  封凛在墙垣外被几名持盾的甲士保护着,他昂着头对墙上的甄堇父说道:“甄下士,汝等莫不是以为凭借这小小里闾墙垣,便能暂保平安了罢?虽说甄氏人多势众,可今日这些兵卒只是晋国大军的前锋,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军之众,想要保全宗族,就速速去劝族长随我前往邑寺归降,我还能在旅帅面前帮汝等说项。”
  还有一军之众!?
  甄堇父吓尿了,忙不迭地去传话,甄氏人口数千,有族兵五百,但在“晋国大军杀到”的威慑下,已经没什么心思反抗了。先前只是担心乱兵劫掠宗族,在得到对方不杀戮的承诺后,便选择开门投降,族长带着族中三老,前往邑寺窥探甄邑的新主人究竟是何人物。
  当六月六日清晨的太阳重新升起时,甄邑中一切有组织的抵抗均已被瓦解,在成乡来的数科之徒窦平的统计下,己方有一人阵亡,六人负伤,而邑内的守卒、民众死伤也不超过五十,这个数字在赵无恤的接受范围之内。
  一夜之间,甄邑的天变了。
  ……
  甄邑的一批卫国长吏,如邑司马、卒长、仓吏等统统被押到了邑寺,与甄氏族长一起等待赵无恤召见,此外还有各里胥、小族族长、商贾们随行。
  高大的寺门处不同于往日的松懈,如今被持剑披甲的武卒把守的严严实实。
  他们的目光死死盯着战战兢兢从门边鱼贯而入的本地卫吏、氏族、商贾、三老们,似乎若有人异动,锋利的戈矛剑戟就会毫不犹豫地刺过来。
  邑寺的庭院既广且深,正中一个大堂,屋檐飞角,雄伟高壮,堂前有石制台阶,延向院中。院内有一株大枣树,枝叶繁茂枣子尚青,众人就被带到了这里,忐忑地等待征服者的召见。
  平日邑宰办公的厅堂门扉紧闭,赵无恤和张孟谈已经雀占鸠巢,邑宰和寺内的小吏、守卒则被暂时关到了牢狱里等待发落。
  他们在里面的软榻上跽坐,一边翻阅着案几上的文书简册,一边商量着拿下甄邑后的对策。
  “卫国的篆字和晋字、宋字还有些许不同,看得我有些头疼。”赵无恤啪啦一声,将竹卷扔到了案上,揉了揉太阳穴。
  拿下甄邑后,他是隐隐有些激动的,这是流亡后得到的第一块地盘,竟然来得如此轻而易举,不过张孟谈却立刻泼了他一瓢冷水。
  “子泰,吾等虽然控制了邑内的局面,可并不等于控制了整个甄地。”
  张孟谈指着一份简册说道:“甄地共有户口2500,人口16000余,其中邑内仅有8100,此外还有几个小乡邑遍布周边数十里内,一时半会不能派兵去占领。”
  赵无恤也叹了口气:“的确,吾等是不能贸然分兵的,因为就算是邑内也不安稳。吾等是外来的陌生势力,虽然轻易夺取了城邑,却没法得到卫国人的支持,反抗从未被扑灭,只是深埋于土下,也许一个火星便能点燃。”
  “卫国守卒已经统统被俘,甄氏也已经服软,他们一个十乘小家,听说晋国大军将至自然是不敢反抗的。但实际上,就算接到了吾等派人传递的消息,晋军最快也要到半旬后才能抵达,这么长时间,甄氏和邑内的国人定会发现吾等只是虚张声势,难免起别样的心思,所以,这出戏还是得继续演下去。”
  他起身整理了一下仪容,也帮张孟谈正了正衣襟,说道:“既然如此,给门外各卫吏、氏族、商贾们的下马威也已经足够了,事不宜迟,速速召他们进来,按照我们先前制定的计划行事罢。”
  ……
  甄氏族长甄仲勋是当地各大小氏族的主心骨,今日向“晋军”投降,并主动跟着封凛前来邑寺议事,也是他拍的板带的头。
  身后的十多名卫国小吏,甄氏小宗,乃至于商贾们正惶恐不已地议论纷纷,中原已经和平多年,他们一生里还没遇到过这种事情。
  可去过濮阳、陶丘的甄仲勋却不太慌张,他见识多广消息灵通,知道晋国这次攻卫存的不是夺城占地的心思,而是与齐国争霸,卫的归属十分重要,卫侯只有被打疼了,才会改换阵营。
  所以他料想,虽然甄邑被这支晋军莫名其妙地攻破了,但只要濮阳的卫侯同意与晋国和谈,那么很快就又会回到卫国治下。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必须说服占领者的统帅约束好兵卒,若能如此,他们甄氏付出一点代价也是乐意的。
  然后,大家一起等待和平降临,然后各回各家才是最好的。
  就在这时,厅堂门扉开了,在封凛的召唤下,众人整理了一下仪容,收敛慌乱的心态后以甄仲勋为首,排队进入。
  厅堂内也站满了持剑戈的兵卒,甚至还有一排甲士挡在了他们和那年轻的旅帅所在的主座中间,旅帅坐于案后,皮笑肉不笑地看众人种,一身华丽的铜皮合甲好不威武,他身旁站着一位儒雅的缁冠文士。
  众人战战兢兢地行礼,文士在上面还礼,旅帅则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微微点了下头。
  “不知旅帅是晋国哪一家的君子?”甄仲勋站出来小心地发问,搞清楚对方背景是最重要的,年纪轻轻便能带着晋国前锋攻城破邑,至少都是大夫之后,甚至可能是卿子。
  少年旅帅却没立刻回答,只是让人给年长者和地位较高的甄仲勋等人赐坐。
  随后他才张口言道:“余乃是赵氏君子,从温地来。”
  “温大夫赵罗之子?”甄仲勋和其余人面面相觑,的确,据说那些站在墙头的弩兵说的就是温地方言。
  赵无恤不再回答,众人以为他默认了,而他旁边的张孟谈接过了话茬道:“吾等是晋国先锋,受中军佐派遣前来夺取甄地,大军随后几日将陆续抵达。晋卫两国同属姬姓宗盟,一时交战如同兄弟相争,误伤了氏族民众可不好,所以旅帅需要诸位的配合,官吏各司其职,族长和三老们也要帮着安抚民众,再派使者去招降周边的乡邑,将其纳入吾等治下暂时管理,何如?”
  甄仲勋等人讷讷不敢言,他们只愿意维持现状,如何能主动帮占领者办事?就在此时,却是赵无恤啪地一声将剑拍在了案几上,吓了他们一跳。
  无恤站起身来,叹了口气道:“也不瞒诸位,晋国如今六家各自为政,甚至有戎狄的仆从兵卒,所以军队里良莠不全,军纪不佳,这是诸侯都知道的事情。”
  他此言不虚,晋军在国外的军纪一向堪忧,劫掠敌国,乃至于偷袭盟友城邑的事情也不止一次两次。昔日晋文公破曹,魏犨便公然骚扰曹国大夫,放火烧其宅邸;当年平丘之会,晋国四千乘兵车云集盟友卫国境内时,羊舌鲋代理司马之职,也不治军纪,纵容士兵劫掠,让人心寒不已。
  他这么一说,甄地的众人不由得忧心起来,有句俗语怎么说来着?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无恤拍着胸口保证道:“但,在我治下可以保证兵卒无犯汝等宗族、财物,人人各安其职。但若是诸位不配合,等到晋国大军陆续抵达后,我就无法保全汝等,无法保证还未归降的各乡邑安全了……”
  这话名为替他们考虑,实则威胁意味十足。
  甄仲勋等人有些慌了,这的确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在邑外也有不少产业,若是真让过境的晋国大军毁坏了,损失将不可计量。如今既然眼前的旅帅允诺怀柔而治,那交出族兵,积极配合他安抚民心也并无不可。
  于是众人下拜道:“吾等愿追随君子骥尾,助君子安抚民心!”
第273章
狐假虎威
  在和甄氏等达成协议后,赵无恤同意武卒暂时不进入甄氏里闾,但甄氏必须将族兵交出一半由武卒管辖,帮忙维持甄邑的秩序,安定民心。
  在甄氏和众邑吏的帮忙下,邑中国人惶恐的心情平复下来了,到了第二天,街上渐渐有了些人影,日常的生活在慢慢恢复,只有街角墙垣上偶见的殷红血迹诉说着易主过程中的小小杀戮。
  不过圆滑的甄仲勋却也留了一个心眼,因为他让人粗略估计了一下,发觉邑内的晋军不超过七百,虽然号称前锋,但也实在是少了一点吧。
  然而第三天清晨,他却又打消了这种怀疑,因为在天未亮时,又有数百兵卒从邑外浩浩荡荡地开了进来,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之后的第四天第五天亦然如此,前后涌入了近千人,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的架势,这让包括甄氏在内的所有卫国人都被占领者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他们也积极帮助“温县君子”去招揽周边的百户小邑,其中有五个归降,只剩下一个位于青山险隘的小邑仗着山高路险,表示拒绝。
  甄仲勋等人料想这位“温县旅帅”肯定会勃然大怒,发兵碾平那个守卒不过数十的小邑。但旅帅却一副要“以德服人”的模样,表示自己是仁义之师,要怀柔,向晋文公围樊阳、中行穆子围鼓、肥学习,徐徐图之。
  其实赵无恤却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一群外来者,骤然占据了这卫国的千室之邑,邑内的青壮国人和卫卒、甄氏族兵加起来是占领军的四五倍,全军集中提防还来不及,哪里还能为了一座鄙邑而胡乱分兵?
  那些看似涌进兵营的千余晋军,其实是他的虚张声势,为了一开始就给甄邑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每隔一天就命令两卒人晚上悄悄溜出城邑,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回来。
  他还让归降的乡向甄邑输送粮秣,保证仓禀充实,随后便阻断了邑内和邑外的联系。明面上宣布已经各发一卒兵去接管各乡,实则派出去的人却又绕了回来,充当从西边开来的“晋国援军”。
  赵无恤凭借这一伎俩骗过了甄邑人的眼睛,顺利压迫他们乖乖合作,熬过了整整半旬时间。
  假象能暂时迷惑人,但终会被识破,此举当然只能是权宜之计。
  邑寺中,赵无恤对张孟谈讲起了一个故事:“泰山脚下,有一头老虎捕猎百兽为食,这天它捕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天帝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果然纷纷逃跑,其实它们不是害怕狐狸,而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张孟谈颔首道:“正在进攻卫国的晋军是虎,吾等则是一只孤零零的流亡狐狸,现如今之所以能在甄邑呆下去,就是因为扯了虎皮来威吓卫人。”
  无恤道:“没错,从卫康叔到如今,甄邑的国人已经当了整整五百年卫民,虽然偶有短暂的被占,却并不长久。无论是民心还是氏族都还是把自己当卫人,我要取远在濮阳的甄大夫孔氏而代之,光靠这么一场孤零零的破城胜利是不成的,光靠现在的这点权谋和计策也是不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