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655

  景徽睁大眼睛道:“张公子哥哥以前不就是在山阴享清福吗,游园子、和我姑姑一起坐船、到海龙王庙看赛社,多快活呀,怎么辛辛苦苦考状元做官却是为了绕回去?”小姑娘很困惑。
  张原笑了起来,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短文,一位游客到海边看到有个渔夫在暖暖的太阳下打盹,便问渔夫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渔夫说他昨天已经打了鱼,尽够这几天的花费了,游客便为渔夫设想了一个美好前程,说渔夫若每日打渔,三年后就可积攒起钱来换一条大船,然后大船再换大船,几十年后就可拥有一支船队,渔夫问拥有船队又怎么样呢,游客说那时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舒舒服服晒日光浴了,渔夫说:“我这时不正在舒舒服服地晒太阳吗,何必等到几十年后?”
  张原把这个故事向景兰、景徽说了,景兰抿着嘴笑,景徽“格格”笑,说道:“是啊,小姑父为什么要绕这么个大圈呢。”
  张原含笑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在外面转一大圈才知道还是自己家乡好。”
  景徽点头,觉得有道理,很认真地道:“那哪天小姑父倦了要回去了,把我也带上,我在这里都已经倦了。”
  景兰道:“什么倦了,京城还有很多名胜你没去玩呢,小徽是多日未外出,很想出去游玩而已。”
  张原笑道:“原来如此,不要着急,待你们小姑姑来了,让她带你们出去玩。”
  ……
  姚宗文的宅第在崇文门外的药王庙附近,距离那位已被处绞刑的周应秋的府第不远,在祁承爜、张联芳和翰社诸人探望张原之时,姚宗文府上也来了四位访客,分别是都察院陕西道御史刘廷元、刑部郎中胡士相,这二人是浙党核心人物,第三位访客是礼科都给事中周永春,周永春与亓诗教同为齐党首领,还有一位却是羽林卫千户郑养性。
  姚宗文经太医院医官简单诊治后就被送回外城宅第,此时半靠半卧在一张竹榻上,榻边一张小案,案头摆放着一碗酸枣仁汤,是医官开的方子,用以压惊安神,刘廷元、胡士相、周永春还穿着坐堂视事的文官常服,郑养性则是五品武官的熊罴官服,四个人坐在竹榻边,一齐看着姚宗文喝酸枣仁汤,姚宗文还是很爱惜身体的,药要趁热喝,身体早日痊愈,才有精力对付张原那小子啊——
  药汤烫嘴,姚宗文小口小口的喝,刘廷元三人很有耐性,虽然心里着急,还是默默等着,郑养性不耐烦了,开口道:“姚给事,你一向智虑深沉,今日怎会被张原所激,做出那等失体面的事!”
  姚宗文不说话,继续喝汤,喝得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放下碗,用汗巾擦汗,徐徐道:“诸位也认为我姚宗文会愚蠢到与张原当众推搡斗殴吗?”
  刘廷元小声道:“姚兄,事情到底如何,你且说说,我是不信姚兄会那般不智。”
  姚宗文道:“我的确与张原起了争执,张原纵奴横行不法,我上前指责了他两句,他搬出我族弟当年的一些旧事来诬蔑我,这些都是我意料中的事,但我万万没想到他竟会推我入河又把我捞起反来冒充我的恩人,让张问达等人信以为真——”
  说到这里,姚宗文声音有些颤抖,有刻骨的仇恨,也有深深的忌惮,沉声道:“此人不但奸猾,更且蔑视律法和礼教,竟用这种市井无赖的手段陷害我,此人不除,必为国之大贼。”
  刘廷元四人面面相觑。
  郑养性道:“姚给事,我等几人自然是信你的,但只恐朝野间人大多数不信你,你得设法为自己辩白才是。”
  姚宗文沉着脸,默然不语,他现在很后悔当时在张问达等人面前急于辩白说是张原推他下水的,张问达等人明显不信,反而认为他恩将仇报对他满是鄙夷,当时唯一可行之法就是装作昏迷不醒,在昏迷中说一些断断续续的话,来揭露张原的险恶用心,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张问达等人怀疑张原,但当时事起仓促,他是急怒攻心,真是没能想那么多,只急着要辩诬,却在张原的圈套中越陷越深——
  想到这里,姚宗文脑门上的汗更密集了,张原在短短时间内就想出这等毒计并迅速施行,这等果决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刑部郎中胡士相问:“姚兄,既是张原推你入水,当时西长安街人来人往,岂会没有看到真相的人?”
  姚宗文道:“当时张原作出一副惊诧的样子东望,把桥头围观者的视线吸引开,这才动手拉扯我,可恨我那两个蠢笨的仆人,在张部堂问话下竟说没看清楚,竟不懂得不管看没看清楚都竭力维护主人的道理,唉!”
  胡士相也知道这事不好辩白了,就算当时有路人看到了张原拽姚宗文下河,但在现场时没有出来指证,事后更无法指证,只会被人认作是姚宗文捏造陷害张原,这事已经洗不清了,叹息道:“姚兄也是性急了一些,张原的仆人撞伤了人,姚兄去当面指责张原何益,适足以打草惊蛇反被蛇咬。”
  姚宗文皱眉不语,心里也承认自己性急了,张原在会试舞弊案中大获全胜让他很气恼,今日在玉河北桥桥头发现那日灯市街惊了他座驾的竟是张原的仆人,一时按捺不住就想在郭淐、周延儒等词林官面前驳张原颜面,一场交锋下来,张原颜面丝毫无损,他却狼狈不堪,还落得个恩将仇报的恶旬,这声誉若不能挽回,那他这言官也当到头了,不用掐指也能预见,弹劾他的奏章不会少,堂弟姚复的案子也会被重新翻出来,东林党人一直等着这机会哪——
  案上琉璃灯火焰昏黄,房里很安静,但各人心绪都极不平静。
  姚宗文道:“张原狡诈,是我轻敌草率了,但事已至此,该如何补救?”
  监察陕西道御史刘廷元道:“姚兄暂且告病休养数日,看风议情势如何变化再作决断,现在走不得一步错棋,必得谋定而后动,不然我三党借李三才案、熊廷弼案赢得的对东林的优势就会大大受损。”
  胡士相摇着头道:“这个张原简直就是我浙党克星,他是张汝霖的族孙、商周祚的妹婿,却倒向东林一边来对付我们,单单一个张原其实算不得什么,不管他是不是状元、翰林,关键的是他背后这些复杂的关系,本来商周祚作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是我浙党干将,在熊延弼案中也是出了力的,现在却与我们疏远了。”
  “克星?”郑养性不以为然道:“一个毫无根基的新科翰林敢称克星,刘御史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风议是靠人引导的,姚给事既已说清楚是张原推他下水的,岂能吃哑巴亏就这么认了,我会让手下人把事实真相到处宣扬的,张原这番做作大有破绽,聪明人自会看破——而姚大人你,若身体无恙的话,明日应照常赴六科廊当值,绝不能向张原服软。”
  第三百八十九章
裂痕
  陕西道监察御史刘廷元是浙党党魁,经历了三次京察,在波谲云诡的李三才案、熊廷弼案、韩敬状元案中,可谓久经考验,党争经验丰富,对人性、世情看得很透,说道:“张原现在名声正佳,甫入京就为山东灾民请命,又在科举舞弊案中博得了京城士庶的普遍同情,里坊中人都说本来会元也是张原的,被舞弊案搞没了,张六元只剩张五元,使得本朝少了一祥瑞,让人遗憾,现今玉河北桥之风波已经传扬出去,世人大多先入为主,若我们辩驳,在张原名声气势正盛之时,只会反污了自己,这种事已经说不清了,只会把自己越抹越黑,又不能把张原下到刑部严刑拷打让他招供——”
  郑养性恼道:“如此说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姚给事受屈,却拿张原毫无办法了吗!”
  刘廷元道:“办法当然有,那就是转移视线,这也是张原在桥头使用的,我们现在还施彼身,明日联合几名给事中、御史再次弹劾吴道南,这吴道南脸皮也真是厚,前次刘文炳、周师旦、李嵩等台垣官轮番弹劾,他却只在家蛰居了两日就又入阁办事了,会试两桩舞弊案,还有以前的顺天府舞弊案,吴道南身为总裁,岂能责任,定要逼得他致仕,吴道南是东林党人最后的倚仗,也是张原的座师,只要他一走,那姚兄这事也就不算什么了,弹劾吴道南正可为姚兄解围,至于张原,可借冰河说弹劾他,这是蔑视天命和礼法、致君主怠政、让群臣推诿罪责的歪理邪说,方阁老对张原的冰河说就很不满——”
  礼科都给事中周永春点头道:“方阁老曾让张原刊刻廷策时把冰河说删去,张原竟然拒绝了。”
  刑部郎中胡士相道:“方阁老对冰河说不满,但皇帝显然很欣赏冰河说,不然也不会钦点张原为状元,以此来弹劾张原歪理邪说只怕根本没用,皇帝来个留中不发,我们是无可奈何。”
  刘廷元道:“不要指望一弹劾就能让张原免官解职,张原是新科进士,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朝堂对新科进士比较优容,张原虽已授官,但与那些观政进士也还是一样的,观政进士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各种律令条例、熟悉政务、协助官员办理庶务,却不用佥署文案,也就是说不必对行政失误负责,现在弹劾张原起不到实际作用,他有挡箭牌——”
  郑养性插话道:“既然没用,为何又说要弹劾他?”
  刘廷元道:“张原在翰林院是养望,词林官最重声誉,以冰河说为歪理邪说来弹劾他,不管皇帝是下诏温慰张原还是留中不发,都可坐实张原冰河说是蔑视天命、谄媚君上,乃是佞臣,一旦形成舆论,张原在京中就待不下去,到明年就可借京察之机将其贬出京城。”
  姚宗文补充道:“张原去年在杭州还曾讹诈了徽州富商汪汝谦的一座园子,这事亦可弹劾。”
  刘廷元皱眉道:“据我所知,那园子是张原向汪氏典来的,汪氏赔偿给张原的银子也被张原捐给了杭州养济院,这事不好指责。”又道:“不要急着打击对手,要抓住真正的破绽,不然易被对手反击。”
  姚宗文脸色刚有点正常,被刘廷元这么一说,脸又涨红了,说道:“张原那是以势压人,不然汪氏怎会赔银又典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