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655

  张原道:“徐师兄不在朝中任职,岂不更是任人毁谤,为了强国富民的理想,师兄就不能因一些无耻小人的诽谤而裹足不前啊,要与之斗争,不能只顾清名任小人横行。”
  徐光启慨然道:“好,我这次进京就去吏部报到。”
  夜已深,徐光启让仆人带张原去歇息,回头却问门人孙元化:“初阳,方才的谈话你也全听到了,依你看我这位张师弟如何?”
  孙元化道:“张解元是难得的奇才,当能为老师的有力臂助。”
  “非也。”徐光启道:“他比我圆通且不失锐气,我当为他的臂助。”
  ……
  翌日午前,徐光启收拾了行李与张原他们一道进京,孙元化同行,孙元化是上一科的举人,癸丑科会试落榜之后一直跟在徐光启身边研究西学,也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在张原的船上,徐光启看到翰社镜坊制造的千里镜,大为赞叹,又看了张原、文震孟与金尼阁合译的《伊索寓言》和《推历年瞻礼法》,更是欢喜,翻译西学后继有人啊。
  孙元化则对那燧发枪兴趣浓厚,征得张原同意后,在船上把其中一支燧发枪给一一拆卸开来仔细研究了,很快明白了其中原理,又重新把燧发枪组装好,对张原说他认得兵部武库司的官员,武库司是专门负责军械的研发、制造、贮藏和更换的部门,孙元化要把这种新式燧发枪送到武库司去看能否批量仿制,张原自是大喜,就把那支燧发枪送给了孙元化,另一支他自己留着——
  从天津卫至京城水路三百余里,张原、徐光启一行六条船为尽快赶到京城而日夜行舟,因为是逆水,船行不快,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这日上午才过通州港,午后申时,朝阳门在望,北京城到了。
  众举子站到船头眺望巍峨的京城,欢声笑语,张原心里也是激动着:“北京,北京,张原来也。”
  在运河左岸有一片松树林,松林掩映中有座东岳庙,殿宇廓然,几个宫廷装束的妇人和一群皇宫小内侍正从庙中出来,准备上车回城,其中一个小内侍抬眼看到船头站着的张原,失声惊呼:“张公子!”
  第三百五十三章
铿锵三人行
  “小高,你看到谁了?”
  一辆黄花梨木大马车里传出一个妇人的声音,嗓音并不清亮,似乎有些沙哑,却另有一种娇慵的媚意。
  那个十六、七岁的小内侍翘首而望,答道:“小的看到运河船上有个人好象是江南绍兴府的张公子,就是与钟公公交情好的那位张公子。”
  “我知道这个人——”
  华贵马车里突然响起一个少年尖锐的声音,语速很快,“他叫张原字介子,山阴人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个忠臣,对了,他还能听什么记什么,绝顶聪明。”
  “哥儿说得好。”与少年同车的妇人笑吟吟道:“这些四字词都是钟公公教你的吧,学问有长进。”
  “奴婢也听钟太监说起过这个张原,江南才子,每次科考都是第一,为人也讲义气。”
  自称奴婢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内侍,头戴束发冠,穿着玄色纻曳撒,狭长脸,尖鼻子,两颊微陷,脸色有点病态的苍白,胯下是枣红色大马,跟在这辆华贵马车边上。
  “魏朝,你去唤他来,我要看看这个张原。”马车里的少年吩咐道。
  “这不好吧。”骑着枣红马的内官魏朝不禁踌躇,压低声音道:“咱们这是偷偷出宫呢,怎好让外人知晓,而且钟公公又不在这里,咱们与这张公子又有什么话说!”
  “不行,我就要看看江南的张忠臣长的什么模样,是不是象义薄云天关王爷那样的红脸膛、长胡子。”少年很任性。
  马车里的妇人就问那小内侍:“小高,你看清楚了没有,是不是那个张公子,别乱认人。”
  小高肯定道:“小的不会认错,那个眼珠子蓝幽幽的堕民女也跟着张公子来了,怎么也不会认错。”
  那妇人便叮嘱少年道:“哥儿你答应我,咱们唤那张公子过来,你待在车里不许出声说话,偷偷看两眼就行,听到了吗?”
  “好,我不说话。”少年一口答应。
  魏朝只好吩咐道:“魏哥,你和小高去请张公子过来让哥儿看看,不要提到哥儿在这里,就说是钟公公同僚慕名要见他一面。”
  一个年龄比魏朝还大着几岁的内侍答应一声,和小高往码头而去。
  ……
  临近年关,朝阳门运河码头愈发繁忙,各种驳船、夹板船拥挤在河边,岸上的马车、牛车、抬轿的、赶驴的、牵骆驼的、商贾、旅人、脚夫、牙侩,来来去去,杂乱喧嚣,冰冷的空气中掺杂着江南冬季所没有的气味——
  暖暖冬阳斜照,张原一行六条船泊在朝阳门码头下,便有一群车夫、轿夫、脚夫拥上来热情询问客人何往,他们熟知京城内外,从东城的泡子河到西城的海淀、从北城的满井到南城的卢沟桥,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去处,可以快捷、安全地把客人送到,若是客人要住店,那他们亦可推荐干净宽敞、价钱公道的客栈……
  “是绍兴府来的船吗,我家虎子少爷到了没有?”
  一个中年仆人挤在一群脚夫当中伸长脖子大叫,边上另有一个牛高马大的健仆看到船头的张岱了,快活地大叫:“宗子少爷,宗子少爷,小人能梁啊。”踊跃着身子使劲挥手。
  这是祁彪佳之父祁承爜和张岱的二叔张联芳派来接船的仆人,信里约好在朝阳门运河码头下船的,祁氏家仆和张联芳的仆人能梁从十二月初五就开始在这码头上等了,每日一早来,入夜才回去,都等了二十天了,这个能梁就是能柱的同胞兄长——
  徐光启带着金尼阁直接赶去宣武门内东城隅的天主教堂见庞迪峨和龙华民,陈说利害,请庞、龙两位神父立即修书劝诫南京的王丰肃等人传教要谨慎,近期更要深居简出,莫惹事端——
  张岱邀张原随他一起去二叔张联芳处,张原道:“我要去见内兄商周祚,明日再来拜见葆生叔。”商周祚在信里说了要张原到京后住在他那里。
  祁彪佳去他父亲祁承爜的官衙,而那些没有亲友可投的举子则去本省的会同馆,南北会同馆就在六部衙门附近,是供各省进京公干的官吏和赴考的举子居住的馆舍,有食宿照应,众举人相约明日巳时在户部衙门前相聚,再伏阙上书恳请皇帝尽快下诏给山东六郡免除赋税、赈济灾民——
  清墨山人带着小娇妻董奶茶向张原告辞,感谢张原的救命之恩,必有报答之时,张原早几日就赠了清墨山人五两银子,这时说道:“清墨山人,你在东四牌楼一带找客栈住下,我内兄住所就在东四牌楼的大慈延福宫西南边,你找好住所就来告知我一声,以后我有事也好寻你,你在京若有什么难处也尽管来找我,家乡人,不要见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