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655

  闵汶水是徽州人,长年在桃叶渡卖茶叶和摆茶摊,金陵人称“闵茶”,最近几年闵汶水把这桃叶渡茶肆交给儿子闵子长打理,他自己不再轻易给客人烹茶了,这样,他的名气反而更大了,金陵士人都以能品到闵汶水亲手烹的茶为雅事——
  到了桃叶渡闵氏茶肆,却见张岱坐在茶肆里,悠然清唱牡丹亭,张岱今日是铁了心要等到闵汶水回来,不喝到闵汶水亲手烹的茶不罢休。
  薛童悄声对张原道:“介子相公,我家女郎一早还来这里啜了茶,汶老这是故意躲宗子相公呢。”
  张原笑道:“无妨,我大兄会等到天黑,除非汶老夜不归宿。”
  薛童与徐三径自回旧院去了,张原在闵氏茶肆陪大兄张岱一起等,闵汶水那个儿子闵子长有点愁眉不展,这客人就是不肯走哇,爹爹又不肯见这人,这可如何是好?
  夕阳西下,秦淮河水波光跃金,六朝金粉流淌,罗绮芬芳弥漫,秦淮之夜即将拉开大幕——
  张原和大兄张岱立在闵氏茶肆前看秦淮落日,忽见一条小艑舟从上游漂下,在渡口停泊,一个道髻布袍、束腰轻盈的女郎跳上岸,张原虽瞧不清这女郎面目,但看那步态身姿,就知道来的是王微,想必薛童回去说了他和大兄张岱在此,王微便来了——
  “宗子相公、介子相公——”
  王微向张原二人行礼,美眸流盼,丽色醉人,对张岱道:“王微曾答应到了金陵要为宗子相公向汶老引见,只是一直不得机缘——两位相公稍等。”说罢,纤腰一扭,转身便行,薛童蹦蹦跳跳跟在后面。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就见女郎王微和一个须发如雪的布衣老者转过桃叶渡亭向茶肆走来,张原轻笑道:“大兄,到哪里都得有熟人啊,没个熟人,连茶都喝不上。”
  张岱笑着迎上去作揖道:“汶老,小生等了汶老两天了。”
  闵汶水一看是张岱,略一拱手,便道:“老朽的藤杖忘了拿了。”转身就走。
  王微赶紧道:“让薛童去取。”
  薛童答应一声,飞跑着去了,这下子闵汶水没理由再推托了,只好进到茶肆,喃喃自语道:“这人好生歪缠,还是烹一壶打发了他们去吧。”便去邻室烹茶,张岱跟过去看,见闵汶水烹茶非常麻利,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真如庖丁解牛一般具有了一种美感——
  张原没有跟去看闵汶水烹茶,因为王微与他说话,暮色已下,茶肆已经没有其他客人,王微与张原立在窗前,窗外的柚子树柚果累累,鼻端能嗅到隐隐清香,王微嘴角噙着笑,低声问:“介子相公,你们前日与汶老同舟回来说了些什么,为何汶老会说你们轻薄浮荡不愿接待你们?”
  那夜归舟张萼说话比较猥亵,张原笑道:“也没说什么,无非几句玩笑话而已。”
  王微美眸斜睨张原:“你们——是不是拿小女子取笑了?”
  张原忙道:“没有。”
  否认的这么快?王微“嗤”的一笑,不再多问,站在张原身边看着暮色在窗外逐次洇染,模糊了远山,暗淡了波光,那柚子树金黄的柚果被晚风抹上一层灰暗色,王微轻声吟诵道:“秋风带早寒,吹君邻家树。叶叶望远吹,在君阶下遇。本与叶相别,飘焉墙瓦赴。飒沓散秋回,非为霜所误。如何故人影,看作霜天路。是夕灯外菊,同心照迟暮——介子相公以为这首诗如何?”
  张原道:“写秋景、赋饯别,清秀简隽,算得好诗——这是谭友夏的诗?”
  王微嫣然道:“正是介子相公看不上眼的谭友夏的诗。”
  张原道:“哪敢看不上,我只是好高骛远,把竟陵钟、谭放在上下三千年来论而已。”
  王微道:“那就请介子相公试论竟陵钟、谭的诗在后世会有何等地位。”
  张原道:“算得一个流派,也当名垂后世,只是钟伯敬的诗每欲为简远,却成促窘,谭友夏追求简俊深厚,奈何才情词气,在公安三袁之下,所以未免露酸寒贫薄相,而且过于求险涩,以致字句谜哑、篇章零碎。”
  这是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对钟惺、谭元春的评价,张原曾读过周振甫点评的《谈艺录》,两世为人,记忆犹深——
  王微默然,细思钟、谭的诗,的确是有这样的弊病,却道:“介子相公虽然说得有理,只是太严苛了一些,李、杜、欧、苏,三千年又有几个呢。”
  张原笑道:“说得也对,我是有欠厚道吗?”心道:“这可怪不得我,《谈艺录》是钱先生早年的论著,那时钱先生才气飞扬、辨析凌厉、锋芒毕露,与后期的《管锥编》的敛锋浑厚、博大渊深颇有不同——嗯,《谈艺录》是钱先生抗战时在上海孤岛所作、《管锥编》是文革时所作,都是最忧患的时候,这想必又要被某些人鄙视了,不拿起刀枪、不自尽控诉,却写那些,有用吗?就象我明知三十年后要国破家亡,这个黄昏却与秦淮名妓王修微在此论诗,邻室的茶道名家闵汶水正优雅烹茶,气氛闲适,风月无边,在某些人看来我应该是不知死活、罪大恶极了吧,我应该无时无刻念叨着救国吗?”
  ……
  闵汶水很快捧出茶来,为张岱、张原、王微各斟了一杯,王微品茗不语,张原舌尖味蕾不发达,只要茶不太劣,对他来说就都一样——
  天色已暗,闵子长端来一盏琉璃灯,张岱于灯下视茶色,色淡如水,而香气逼人,张岱叫绝,问闵汶水:“汶老,此茶何产?”
  闵汶水漫应道:“阆苑茶。”
  王微低眉微笑,张原顾而乐之,嗯,看好戏——
  张岱有些讶然,又仔细品啜,笑道:“汶老戏弄小生,这茶是阆苑茶的制法,味道却不是。”
  闵汶水白眉一挑,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即匿笑着问:“那张相公说这茶产于何处?”
  张岱又品了一口,说道:“很象是罗岕茶。”
  闵汶水咂嘴道:“奇,奇。”
  张岱又问:“这水是哪里的水?”
  闵汶水道:“惠泉。”
  张岱笑道:“汶老又骗我,惠泉远在无锡,运送数百里岂能如此鲜活。”
  闵汶水对张岱肃然起敬,说道:“实不相瞒,取惠泉水,必先淘井,半夜候新泉至,旋汲之,以磊磊山石铺瓮底,运水的船借风而行,不以人力,以顺自然之性,从无锡至金陵,往往需二十余日,泉甘如新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