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655

  觥筹交错,酒食过半,范文若笑道:“去年我曾想邀介子贤弟入我拂水山房社,今日方知介子贤弟更有大志向,翰社初立,名声已远胜拂水山房社了。”
  张原直言道:“范兄,你我交情匪浅,我就直言了,我这次本就打算去苏州拜访范兄,为了就是翰社之事——”
  范文若含笑问:“是要让拂水山房社并入翰社吗?”
  张原笑道:“知我者,范兄也——若范兄不肯,在下也绝不敢多言,我们以后依旧是好友。”
  范文若道:“我想问一句,可否既参加拂水山房社,又参加翰社?”
  张原道:“当然可以,翰社包容并蓄,不会有门户之见,只要肯遵守翰社三大规条,就可以入社。”当即将翰社三规条说给范文若听。
  范文若道:“拂水山房社是否并入翰社,这个我作不得主,需要社中同仁共议,但我可以先加入翰社。”
  张原笑道:“范兄已经是举人功名,加入翰社真是屈尊了。”
  范文若笑道:“好险,我今年高寿三十有五,若是明年,就不能加入翰社了。”忽问:“不会明年就因超龄把我革除出翰社吧?”
  张原、张岱、张萼都是大笑,张原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范文若又问了一些豫园雅集的事,得知明年三月间将在山阴举办翰社社集,喜道:“那我是必来的,那将是一场盛会。”
  因为天气炎热,张原等人午后就没有继续赶路,要在朱家角镇歇一夜,明日一早再启程——
  黄昏时分,张原与范文若在漕河边散步,张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他在青浦问了几个生员都无人知道,张原问:“范兄,我有一事向你打听——”
  范文若道:“知无不言。”
  张原道:“原辽东总兵杜松罢职归乡,现在是否住在昆山?我有一健仆想从军,我想托在杜总兵门下。”
  范文若道:“这个杜总兵我听说过,他是昆山人,但迁徙去了延安卫,他是将门出身嘛,也就是军户,高级军户——”
  张原心头一凉,延安卫,他这时候哪去得了延安卫,这么说萨尔浒之战,他无能为力了?
  却听范文若又道:“这杜总兵兄长就住在昆山贞丰里,上个月去世了,杜总兵既已解职,没有军务在身,想必会回来祭奠其兄的吧——我之所以知道其兄长去世之事,是因为杜家有个子弟拜在吾友王焕如门下求学,因为是军户子弟,颇受同学冷淡,王焕如就是去年随我来青浦的四人之一,介子贤弟还有印象否?”
  张原道:“记得,丰颊美髯、相貌堂堂的那位。”
  范文若道:“尊介既要从军入伍,这金山卫就近得很,何必求一个解职的总兵!”
  张原道:“我这仆人是贱民出身,想去北边杀敌立功,挣一个清白出身——那杜总兵身经百战,暂时解职,想必不久就能起复。”
  范文若点头道:“蒙古鞑子的确猖獗得很,屡屡犯边,在大同那边要立军功是要容易一些——”有句话没说,那就是“死得也快”。
  张原心道:“大明朝上上下下现在还只知蒙古部落是威胁,却不知道努尔哈赤已在磨刀霍霍。”又想:“就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遇上杜松,若是遇不上难道我就听天由命了?万历四十七年,那时我已经在京师了吧,岂能坐视那场改变大明朝国运的惨败!”说道:“那明日便先绕道去昆山贞丰里。”
  范文若笑道:“何须绕道,我从长洲来,就经过了贞丰里,贞丰里也是名胜之地,有国初大富豪沈万三故居。”
  张原讶然,沈万三故居不是在周庄吗,难道周庄现在就叫贞丰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并蒂莲
  这浪船上有五位女子,王微及其小婢蕙湘、张岱的侍婢素芝、张萼的侍婢绿梅,还有一个就是穆真真,傍晚张氏三兄弟去岸上酒家陪范文若饮酒,这五位女子就都留在船上,用瓦钵煮粥,烹制几样小菜,穆真真厨艺也很在行,只是没有王微那么精细,素芝和绿梅是没下过厨的,只会凑热闹——
  穆真真虽不怎么说话,但王微偏与她亲近,王微是最善相人的,张氏三兄弟的三个侍婢,就数这个堕民少女最是纯真质朴。
  斜阳落到薛淀湖西岸的群山外,天空依然很明亮,晚霞如火,铺满半边天空,王微诸女用罢晚餐,这大热天,少不了要洗浴,这浪船上备有两只浴桶,男女分用,象穆敬岩、能柱他们哪里要什么浴桶,都是往河里一跳,洗个痛快——
  王微洗浴了出来,半湿的长发披至腰臀,干净的布袍未束腰,宽宽大大,行步之间,腰肢款款,反而更显窈窕,素面不敷脂粉,却眉目如画,双眸顾盼间,那灵动妩媚之态,让素芝、绿梅自愧不如,暗暗嫉妒——
  “微姑,微姑,这湖边鸟雀甚多,微姑你看——”
  那个名叫薛童的披发童子午后一直不见人影,这时兴冲冲回来了,提着一串鸟,有黄头鶺、梅花雀、小豆雀……约有十几只,五颜六色,立在柳树下高高举着这串鸟给王微看,都是他用弹弓打的。
  王微嗔道:“不到日落你都不知道要回来是吧,你打来这么多鸟做什么!”
  “微姑莫要责骂,我有稀奇物给你看。”
  薛童嘻嘻笑着,将那串鸟放在地上,变戏法一般,手里多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莲花,竟然是并蒂莲——
  王微喜道:“昆山并蒂莲吗,你哪里采得的?”
  薛童道:“就在湖边,只有这一枝。”
  王微道:“花还没开呢,可惜了。”
  昆山并蒂莲,见之是祥瑞、是吉兆,相传是元末大名士梅花道人杨铁崖的弟子顾阿瑛从天竺得来的异种,精心栽培而成,非常难得,这薛淀湖竟有野生的并蒂莲,自然更为稀罕——
  王微道:“小童,把花丢给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