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王善继留县丞、主簿还有刑房典史、县学教官一起议事,决定先把方才之事向黄知府和按察分司禀报,那六个华亭光棍先拘押着,看按察分司如何回复,是充军还是押解松江府审问,都得按律法来办,再不能因为黄知府一封私信而把人犯无罪开释了——
……
那六个在青浦码头逃脱的打行青手连夜回到华亭,急急忙忙去见松江打行的头领吴龙,这吴龙手下有两百余名青手,与董祖常勾结,开场赌博,宿娼买奸,挟制良善,以暴凌寡,无恶不作,这些光棍青手进衙门是寻常事,也不怕挨打,但为董氏办事挨打却是头一回,而且三日之内两次被打,有六个人还关在青浦县牢里放不出来,这让吴龙又惊又怒——
吴龙三十多岁,模样并不高大魁梧,但矫健结实,拳脚枪棒娴熟,原以教人习武为业,聚起一帮弟子后就成立了打行,受雇为他人报私仇、诳骗偷盗“撞六市”、设局陷害他人谋财等等,还有就是代人挨打,因为官府追赋急迫,有些里甲户首完成不了赋税,就要挨杖,却可以雇人挨打,这也真是奇事,打行的人挣的也是辛苦钱哪,但自从结交上了董翰林的儿子,打行青手们早就不干代人挨打这种贱业了,而是专职打人——
吴龙手下有个武艺出众的青手名叫汪大锤,怒道:“大哥,干脆叫上弟兄们冲到青浦去,把陆家给拆了吧,让青浦人见识一下我华亭打行的厉害。”
吴龙现在也是腰缠万贯的财主了,不会像一般光棍喇唬那样鲁莽冒失,说道:“不要急,这时夜已深,明日我与董二公子商议一下,弟兄们的仇是一定要报的,不然的话我打行的人以后怎么在松江立足。”
次日一早,吴龙便去董氏豪宅见董祖常,董祖常一听勃然大怒,也不及告知其父董其昌,自去拜会松江知府黄国鼎,黄国鼎这时也接到了青浦县令王善继连夜送达的文书,正觉得事情棘手,这董祖常还叫嚷着要严惩青浦陆氏、要抓捕张原,这让黄国鼎很不快,将案头一张折好的有些残破的松江纸递给董祖常道:“世兄,赶紧将这个给董老师看,此事非同小可,是衙役方才从申明亭上揭下来的。”
董祖常见黄知府避而不谈惩治陆氏却给他一张破纸,心下也是恼怒,说道:“这纸头等下就去给家父看,但陆韬与张原指使人打伤我董氏门客,还把人抓回去,府尊大人若不严惩,恐难服众。”
黄国鼎淡淡道:“青浦王知县已有文书到,那六个人已被关押进县牢,一时不便释放,世兄先把这篇贴文给董老师看,本府午后有暇会亲自上门向老师说明。”
董祖常只好辞出,未达到目的很是恼火,展开那张破纸看了一眼,写的什么“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而人者厚貌深情——”,标题是《书画难为心声论》,董祖常愤愤道:“莫名其妙,给我父看这破纸烂文作甚,分明是搪塞,难道黄国鼎也怕那山阴张氏?”
若不是黄国鼎一再叮嘱要把这贴文给董老师看,董祖常很可能随手就丢了,这时只好耐着性子来到父亲这边府第,董祖源、董祖常、董祖和各有豪宅,未与父亲董其昌住在一起,但相距都很近,屋舍千间,连街接坊,董祖源去年来还在长生桥畔大兴土木建新宅——
董其昌一早在画禅室练笔,这是他几十年的习惯了,董其昌十七岁时参加松江府试,因为书法不佳未能取府试案首,从此发愤临帖,从魏晋的钟、王到唐朝的颜、柳,从五代杨凝式到宋代的米芾,临帖甚勤,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如今年已六旬,每日依然要以大楷书写千字文一百字,这日刚写罢全篇,儿子董祖常来了,气忿忿说黄知府不肯严惩青浦陆氏打人,却郑重其事要他送来一张破纸——
董其昌不动声色,展开那破纸来看,先看字,字甚劣,仅堪辨认,显然是草草书写的,密密麻麻有上千字,待读到上百字,原本坐着的董其昌站了起来,双手撑在书案上继续看,越看越心惊、越愤怒,撑在书案上的双手都颤抖起来——
董祖常见父亲这般惊怒的样子,这才明白这张破纸果然要紧,忙问:“父亲,这写的是什么,父亲如此震怒?”
董其昌呼吸急促,一直看到文末元好问的诗,突然怒叫一声,伸手将这张本来就有些残破的松江纸撕成两半,更将书案上的一个插苍小瓶扫落在地,“砰”的一声响,碎瓷四溅,然后一跤坐回官帽椅,喘着气大声问:“是谁,这文是谁写的?”
董祖常从未见父亲这般震怒失态过,也是凛然生惧,答道:“黄知府说是衙役一早从申明亭揭下来的。”
董其昌嘶叫道:“此文恶毒,是要将我董其昌置于死地啊。”一边叫喊,一边使劲捶身前书案,可见愤怒已极,几近癫狂。
董祖常慌忙拣起那撕成两半的破纸,拼在一起看是哪里骂了他父亲,左看右看看不明白,董祖常也只能算是识字,看看一些话本通俗小说还可以,这篇《书画难为心声论》是典雅纯正的古文,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他是没看出哪句是骂人的话,但父亲如此狂怒,显然这文非常恶毒,便道:“父亲息怒,儿子这便去追查是谁张贴此文!”
董其昌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狂怒的情绪,叫道:“快去追查,查到是谁就给我打,给我狠狠打!”
董祖常答应一声,拿着那两张破纸出了画禅室,先去和兄长董祖源商量,董祖源将破纸拼好细看了一遍,董祖源不像其弟董祖常那般不学无术,怒道:“这是诋毁父亲的品行啊,难怪父亲大怒,这文实在恶毒,这文流传对父亲名声会大损,必须立即追查,也不要指望黄知府,那班衙役没什么用,让吴龙的手下全部去查,既然是在申明亭张贴,总会有人看到的,既有人要毁父亲名声,想必也不会只在申明亭一处张贴,其他地方都去搜索查看,看到就立即撕毁,莫要流传开来。”
董祖常立即让人把吴龙唤来,命吴龙即刻遣人四处搜寻张贴这篇“书画难为心声论”的人,打行首领吴龙面露难色,他不识字,他手下的打行青手识字的也没几个,要他们打人可以,要他们认字那是为难他们。
董祖常不耐烦道:“不管那么多,看到张贴字纸的一律抓来拷打审问,家父已然大发雷霆,不抓到此人誓不罢休。”
吴龙问:“二公子,那关押在青浦的六人不管了吗?”
董祖常喝道:“先抓贴文的奸贼最要紧,快去!”
吴龙去后,董祖常又派出上百家丁,都是识得几个字的,华亭县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董府家奴和打行青手,那些打行青手顺便又要欺负一下良善、调戏一下妇女,一时间整个县城和府城都是乌烟瘴气,这么大的县城,总有几个在张贴寻人或寻物启示的,恰被董氏家奴和打行青手看到,不分青红皂白,先就一顿暴打,而“书画难为心声论”这贴文却到处都是,董氏家奴和打行青手揭了二十多张,却没抓到张贴这文的人,便押了那两个张贴寻物告示的倒霉鬼回董祖常豪宅审问——
董祖常私设刑堂,让人将这两个倒霉鬼又是一阵痛打,打得半死却问不出什么,料想是抓错人了,却也不放这二人走,先关到柴房里待查明真相再放人不迟。
董祖常恨恨地对兄长董祖源道:“此事必与张原有关,那小子一来松江,就什么事都来了!”忽然想起卜世程说过与张原在一起的有三个华亭秀才,一个姓蒋的不知是谁,另两个是金琅之和翁元升,把这二人抓来逼问,定能知道是谁张贴这“书画难为心声论”。
……
此时的张原和大兄张岱,正在陈继儒东佘山居的顽仙庐品茗弈棋说清言,好不悠闲。
第二百一十七章
翩然一羽云间鹤
陈继儒爱花,早年隐居小昆山之南,建庙祭祀二陆(陆机和陆云),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说:“吾贫,以此娱二先生。”因名“乞花场”,其风雅如此。
自双亲去世后,陈继儒移居东佘山,建顽仙庐、来仪堂、磊轲轩、晚香堂、一拂轩、水边林下苑,这时的陈继儒已经不再为钱财发愁了,他不做官,虽然书画精绝,却并不像董其昌那样收受书画润笔发财,更不会依仗名势鱼肉乡里,那么陈继儒的生财之道何在,竟能大建东佘山居、交结名士、优游山水?
陈继儒是绝顶聪明人,他看破官场的倾轧,遂焚弃儒冠,绝意仕进,但他又不是那种狂傲书生、孤狷隐士,他并非不喜富贵,只是不愿为富贵所累而已,首阳山采薇直头饿死那样的隐士他是不愿意做的,陈继儒的生财之道是印书,他的宝颜堂是江南最大的书铺,他总领编辑的《宝颜堂秘笈》一个月刊刻二卷,二十年来已刊刻了四百多卷,《宝颜堂秘笈》是类似百科全书一般的书籍,经史子集、医卜星相,无不涉及,还有各类笔记小说、清言小品,这些书因为迎合了晚明士人的喜好以及陈儒继的名声而行销大江南北,可以说陈继儒是晚明最成功的大书商——
有一类书陈继儒的宝颜堂是不印行的,那就是制艺时文,这是陈继儒傲气的一面,也是他聪明的一面,因为其他类型的书籍已经够他挣钱了,留八股文一块让其他书商赚钱,免遭人嫉,有宝颜堂这强大的经济后盾,陈继儒才能不受功名羁绊,游山玩水,惬意怡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五月十八日一早,张原与大兄张岱从陆氏庄园翻越佘山往陈继儒的“东佘山居”而来,随侍的是穆敬岩、穆真真父女、武陵,还有两个西张健仆,张岱一路上向张原滔滔不绝说陈眉公趣闻,立在佘山峰顶,遥看东麓林木苍翠中隐现的楼阁屋宇,张岱驻足歇气,悠然道:“介子,一想到即将见到陈眉公,我的功名进取之心就雪融冰消,其实我更愿意学陈眉公做这样一个逍遥隐士,美食茶艺、翰墨养生,快活一生。”
张原心道:“陈眉公是赶上好时候了,活到八十多岁,死在鼎革前,大兄你可不行。”笑道:“大兄是富贵中人,好美婢娈童,陈眉公可是有戒色歌的。”
张岱哈哈大笑:“才子风流正少年,少年听雨歌楼上,即陈眉公少年时也是极好色的,大父就是这么说的,眉公年过四旬才讲养生,所以说我还是等到四十岁后再归隐吧,不深尝世间味,如何能有出世之念想,所以说不但是隐士,就是那些和尚、道士,自幼出家的很少能有修成正果,必得红尘历遍,方能超脱证悟。”
张原也是大笑,大兄此言颇有见地,大兄一辈子也的确是这么过的,五十岁前繁华历尽,五十岁后清苦如老僧,这才写得出既简约又丰瞻,既深情又超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是因为有这个境遇,不朽之作的产生也是有其气运的,似乎早已存在,只等待合适的人把它写出来——
张岱在这佘山顶上突然想通了四十岁后再归隐,不禁心怀大畅,这样可以有理由花天酒地了,他在山道上轻快地下山,一边唱道:“红颜虽好,精气神三宝,都被野狐偷了。眉峰皱,腰肢袅,浓妆淡扫,弄得君枯槁。暗发一枝花箭,射英雄,在弦倒。病魔缠绕,空去寻医祷。房术误人不少,这烦恼,自家讨。填精补脑,下手应须早。把凡心打叠,访仙翁,学不老。”
这便是陈继儒的《戒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