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400

  周宣将手里一卷帛书让宫娥转呈小周后,小周后展开帛书一看,点头道:“重修周氏宗祠记,真是太好了,有宣侄这样地子弟实在是我周氏之德。”
  李煜叹道:“开书院、建义庄。宣侄可谓大仁大义了。朕要将宣侄此举昭告天下,若内府富足。朕还要在全国开办书院和养济院,使我唐国万民知书达理,即便孤寡亦老有所养。”
  周宣赶紧高呼陛下圣明、仁慈云云。
  小周后又为周宣求封爵了:“陛下,信州侯代陛下行此仁义惠民之事,陛下是不是要有所封赏啊?”
  李煜点头道:“当然有赏……”想了想,说道:“爵位升两级,为信州郡公,正二品,食邑两千户,女儿周芷若一出世即封永丰县主。”
  周宣谢恩,这样,他就从国侯升为国公,再要升的话就是郡王和王了,慢慢升吧。
  周宣道:“陛下,信州之事臣侄曾似了条陈向门下省通报,韦相没有向陛下禀报吗?”
  李煜道:“韦铉向朕禀报过了,信州刺史黄源要告老还乡朕准了,新任刺史人选也已定下,即日赴任。”
  周宣道:“陛下,那谢氏十虎之首谢元皓还逍遥法外,请陛下降旨严办。”
  李煜道:“宣侄不日就要去静海迎候南汉太子,抓捕谢元皓之事就由大理寺去办吧。”
  周宣道:“陛下,那谢元皓来头不小,只怕大理寺不敢拿他。”
  李煜皱眉道:“谢元皓是何人?”
  周宣道:“此人是门下省主簿。”
  李煜道:“区区一主簿,大理寺岂有不敢拿办地道理!”
  周宣道:“陛下,臣在谢氏赌场见到一匾,题为谢氏博艺场,陛下可知那匾是何人所题?”
  李煜微微一笑:“是朝中哪位高官?”
  周宣道:“陛下圣明,是韦相所题,而且韦相与谢氏十虎之首谢元皓关系密切,谢元皓有一女就是韦相的小妾。”
  李煜眯目不语,半晌才缓缓道:“谢元皓革职严办,韦铉御下不谨,罚俸半年。”
  周宣暗暗摇头,这个李煜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史传称其“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说好听点是仁慈,但作为乱世君主其实是软弱,指望他严惩韦铉是不可能的。
  周宣道:“陛下、娘娘,臣侄给陛下带来了歙砚、奚墨和澄心堂纸,给姑母娘娘带来了信州陆羽泉水、银毫茶,改日臣侄亲自煮茶请姑母品鉴。”
  小周后含笑道:“宣侄茶艺能名列十大品茗师、围棋能赢排名十八大棋士排名第四的黄星鉴、新组建的蹴鞠队就能杀入清明圆社夺魁战的前四、绘画能让顾闳中佩服、诗词……”看着李煜,嫣然一笑。
  李煜笑着接口道:“诗词能让万乘之尊感叹后生可畏。”
  周宣连道:“不敢不敢,陛下之才,臣侄难望项背。”
  小周后道:“只要是宣侄感兴趣地,就能做得出色,宣侄可称我唐国第二大才子。”
  周宣心领神会,恭敬道:“姑母过奖,臣侄能附陛下骥尾,何其荣幸也!”
  李煜哈哈大笑,心情愉快。
  小周后忽问:“宣侄,那宣州花魁可曾随你来京?她倒是有眼力,本宫要见见她。”
  刚才周宣并未说出夏侯流苏是清源奸细,这殿中人多耳杂,难保不泄露出去,一旦泄露那反间计就无效了,而且夏侯流苏也肯定会因此受到陈思安的严惩,杀头都有可能,这是周宣绝不愿意看到的,说道:“夏侯流苏并未来京,此事说来话长,改日再详细向姑母禀报吧,先说说公主大婚之事。”
  小周后道:“宣侄能者多劳,此番斛珠赴南汉完婚,指名要她宣表兄为送婚使,宣侄有劳了。”
  周宣心道:“原来是清乐公主点名要我去呀!”口里道:“臣侄自当效劳,只不知南汉太子何日能到?公主这边又何日启程?”
  李煜道:“南汉太子从海路来,据其先遣使者来报,大约下月中旬能在海陵县如皋一带登陆,宣侄下月初便要去静海,会同静海制置院巡检使王德麟一道把南汉太子迎接进京,至于何日启程,等见到了南汉太子再议。”
  周宣心道:“还要我到海边去接那雪猪太子?这太没意思了,陪公主嘛我还勉为其难。”表面唯唯,心里颇不乐意。
  小周后见周宣不是很爽快的样子,微微一笑,对李煜道:“陛下,周宣刚刚远道回京,他的两位妻子都还没熟悉府中情况,就让他赴静海迎南汉太子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迎候南汉太子之事就另派人去,宣侄只等斛珠启程赴南汉时,陪同前去便是了,陛下以为何如?”
  李煜当然没有不答允的。
  小周后道:“宣侄,斛珠听说你回京了,很是高兴,说你还欠她两幅画,宣侄这半个月就不要理别的事了,把斛珠的画画好,唉,一旦远嫁,隔着数千里,归宁也难,以后只有对着斛珠画像寄托思情了。”
  周宣唯唯称是,心道:“只怕不止画两幅,至少四幅,人体写真要画两幅。”
  小周后道:“宣侄这就去景旭宫见斛珠吧,纫针也算是回娘家是不是?”
  小周后见纫针大腹便便,行动笨拙,便命两个大力宫女用步辇抬着纫针去景旭宫,在宫中乘步辇这可是皇帝、皇后才有地尊荣,小周后对侄儿周宣的宠爱可见一斑。
  
  第004章
画画要一丝不苟
  
  纫针坐在步辇上,心情激动,白嫩丰腴的面颊浸出细细汗珠,就好比去年初冬大婚之前周宣陪她回幕阜村,衣锦还乡的感受特别强烈,她,苏纫针,去年是景旭宫一个小小宫娥,如今作为信州侯夫人,不,作为信州郡公夫人回来了,意气风发吗?嗯嗯,不过表面上要尽量谦逊才是。
  周宣、秦雀,还有凤阿监和两个宫娥跟在步辇后步行,来到景旭宫门前,纫针强烈要求放她下来,周宣便扶她下了步辇。
  女官云阿监领着几名内侍、宫娥等候在景旭宫门前,见到周宣三人,赶紧迎上来,叫了一声:“侯爷,啊,纫针还认得我吗?”
  纫针叫了一声:“云阿监……”就要万福施礼。
  云阿监赶紧扶住道:“纫针,不,现在要称呼信州侯夫人……好好好,依旧称呼纫针,纫针富态了好多,真是旺夫宜子的富贵相啊,早在宫中执役时我就瞧你与其他宫女不同,沉静娴雅,心灵手巧……”
  这时,原先与纫针相识的内侍、宫娥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叫着:“纫针姐姐……”
  “纫针姑娘……”
  “周夫人……”
  “侯爷夫人……”
  纫针挽着周宣手臂,脸颊红扑扑,一一和众人打着招呼,应对得体,落落大方,哪里还是去年那个羞怯的宫娥!
  两辆马车驶了过来,车上是三痴和侯府管事。载着两马车礼物来了,是纫针给景旭宫上下地礼物。
  还是礼物最实在,景旭宫处处欢声笑语,好象过节一般。
  纫针抬眼四望,看到一个白头宫女站在宫门边向她微笑,赶紧走过去,一边对周宣说:“夫君。这是应采女师傅,针儿当初在宫中多蒙她照顾。女红裁缝也是应师傅所授。”
  周宣道:“我是应师傅已经见过面了,我给皇后娘娘和公主设计的衣裙都是应师傅缝制的,真是好手艺。”
  应采女握着纫针的手轻轻摩挲,满脸慈爱,就好象纫针是她的女儿,说道:“周侯爷人品才学俱佳,纫针好福气啊。肚子都这么大了!”
  纫针对周宣道:“夫君,可不可以把应师傅接到我们府中养老?”
  周宣道:“好啊,应师傅对纫针有恩,自当报答,让应师傅颐养天年。”
  应采女连连摆手说:“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老身年近六十了,只会给侯爷和纫针添麻烦。”
  周宣道:“应师傅不要客气。我这就去向公主要人,应师傅且去收拾一下,等下就跟我们走。”
  一群兴高采烈的内侍、宫娥簇拥着周宣、纫针、秦雀三人向玉牒殿走去。
  清乐公主早就站在殿前承漏的吉祥缸边,望着周宣挽着两个女子笑嘻嘻走来,差不多三个月没看到了,这个周宣除了晒黑了一点外。别地一点都没变,尤其是那谑笑的神态,仿佛从不曾离开她地视线,让清乐公主不由得心跳加快。
  清乐公主心想:“那个孕妇就是苏纫针了,难看死了,还笑得那么好,哼!另一个容貌体态都还可以,不过也不能和本公主比呀,看上去周宣还对她们两个宠爱得不得了的样子,大庭广众下也这么手挽手。整个金陵城有哪个男子会这样?”
  一想到雪猪太子不日将至。她就要远嫁南汉,清乐公主就心烦意乱。见不得别人快活,眼睛一转,浅笑着迎上,娇声道:“宣表兄,三月不见,宣表兄风采更胜往昔,这两位就是我表嫂了,斛珠有礼。”
  纫针见到公主,就想从周宣臂弯里抽出手来行跪拜礼,周宣扶住道:“你现在是公主的表嫂了,怎么能行此大礼,公主也吃不消是不是?”
  清乐公主巧笑嫣然,说道:“是呀,纫针嫂嫂让我仔细看看……嗯,有印象,我记得纫针嫂嫂,真是太对不住了,早知道你要做我表嫂,我怎敢让你要宫中执事,应该派人好生把你侍候着才是。”
  周宣笑道:“那这样岂不是拆散了我与纫针的姻缘,纫针不出宫如何能嫁给我!”
  清乐公主“格格”笑道:“没事,只要宣表兄一到京中,我即把纫针嫂嫂送到你府上去。”
  纫针心下有些忐忑,她在景旭宫中呆了三年,熟知公主习性,喜怒无常,最会捉弄人,别看这会笑容可掬,说不定下一刻就翻脸。
  秦雀却被清乐公主的丽色惊住了,她早听纫针说过,清乐公主李斛珠是唐国第一美人,不当面看看想象不出有多美,这会看到了,真是美得难描难画啊。
  秦雀个子算是高的,但看这清乐公主比她高半个头,几乎比周宣还高了,秦雀心道:“不对,公主穿着半高跟皮鞋,这皮鞋肯定是夫君设计的……”
  周宣笑道:“公主殿下今天兴致不错啊,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清乐公主心里冷笑:“你这不是讥讽我吗,嫁给南汉地雪猪是什么喜事!哼,这次我让你陪我去南汉,到时候看我怎么整玩弄你,我不快活你也别想快活!”说道:“宣表兄和两位表嫂到来才是喜事嘛,你看这宫中上下,一个个好象捡到银子似的……宣表兄,秦嫂嫂、纫针嫂,请入殿安坐。”说罢,款款走在前面。
  周宣这时放开了两位小娇妻,纫针由秦雀扶着,三人跟着清乐公主入玉牒殿。
  周宣见清乐公主行步格外婀娜,腰软臀翘。扭摆幅度很是夸张,清乐公主穿的是唐宫裙装,低胸宽摆地款式与纫针的孕妇裙有点相似,但这宽大的裙装穿在高挑苗条的清乐公主身上非但不觉得臃肿,裙裾飘飘拂拂,反而更显窈窕多姿,再仔细一看。原来穿着那双黑色的中跟皮鞋呀,难怪走起来这么绰约袅娜!
  周宣记得临回江州前送了两双皮鞋给清乐公主。当时他还亲手给清乐公主穿上了这双黑色地、有着精美暗纹的皮鞋,清乐公主穿上走得颇为生涩,想必这些日子经常穿这鞋子练习走路,所以现在鞋跟敲地“得得得”,走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
  来到殿中坐定,宫女上茶,清乐公主问周宣此次回信州祭祖之事。周宣刚才已经对皇帝、皇后说了一遍,一件事一而再地说也没劲,便略略说了在谢氏赌场地事,最后请公主放应采女出宫。
  清乐公主笑道:“宣表兄是不是看上了应采女的裁缝手艺?现在纫针嫂嫂也到了京中,‘云裳女装’是不是要开张了?以后我要裁制衣裙就找宣表兄了。”
  周宣道:“云裳女装原本预计纫针分娩之后再择日开张,但考虑到我要送公主去南汉,三、两个月回不来,而且那时公主也看不到了。殊为可惜,所以我打算七月就开张,到时就公主来参加开业典礼可好?”
  清乐公主听周宣这么说,心里有点欢喜,说道:“好,一定来。母后不是答应为女裳女装题匾吗,题了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