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79

  “让开!我来!”见挡在自己身前的两名新兵蛋子只有碍事的本领,张松龄低声怒喝。那两名新兵如蒙大赦般各自跳开半步,却根本没给张松龄留出足够的前进空间,远离张松龄方向的那名鬼子兵已经得手,凭借一个利落的劈刺,将挡住他去路的三班长王喜子放翻在地。然后又是一个直刺,将躲避不及的另外一名新兵捅了个透心凉。
  听到来自背后的惨叫声,两名挡在张松龄身前的新兵蛋子更加紧张了,其中一个居然蹲了下去,双手抱住脑袋嚎啕大哭。另外一名情况稍好,两只大腿哆哆嗦嗦,向前也不是,向后也不是,如同根木桩子般,将战壕挡了个结结实实。
  “蹲下,你个废物!”张松龄气急败坏,一肘子敲在了新兵的脖颈之上,将其敲了个趔趄。随即单手持刀,另外一只手拔出盒子炮,冲着距离自己最近的小鬼子就是一枪。
  “乒!”子弹贴着正在跟小鬼子拼命的老兵耳朵边擦过,打在小鬼子的面门上,将此人打了个脑浆迸裂。红的、白的,夹杂在一起,瞬间溅了老兵满脸。“蹲下!”还没等老兵从惊愕中缓过神,张松龄已经扑到他的身后,胳膊从他的脖颈子上探过去,瞄准平端着刺刀扑过来的另外一名小鬼子就开了火。
  如此近的距离,枪口几乎是顶在了小鬼子的头盔上。“乒!”沉闷的枪声响起,鬼子兵被打得倒飞出去,颈骨断裂,吐着血死掉。第三名小鬼子兵正杀在兴头上,猛然感觉到背后情况好像不太妙,赶紧侧过头,观望具体发生了什么变故。“乒!”又是一声枪响,奉命督战的韩进步贴在张松龄身边开了枪,在鬼子的肩胛骨处掏开了一个血洞。“八嘎!”小鬼子疼得丢下三八大盖,用另外一只手去掏腰间的四十八瓣儿。张松龄岂肯给他与自己同归于尽的机会,大刀脱手飞出,将鬼子的胳膊连同没拧开保险盖儿手榴弹一并切下来,血淋淋地落在了地上。
  “乒!”韩进步又抢先开了一枪,打死了双臂皆废的小鬼子。然后讨好地冲着张松龄笑了笑,扯开嗓子大喊,“连长说了,不会用大刀的,赶紧蹲下。手里有盒子炮的,直接拿盒子炮招呼,别跟小鬼子讲什么公平不公平!”
  “不会用刀的给我蹲下。别挡道!”张松龄心中立刻闪过一道灵光,接着韩进步的话头大声命令。挡在他与另外一群鬼子中间的新兵们愣了愣,本能地选择了服从命令。几名原本就隶属于特务团的老兵猛然醒悟过味道来,从腰间拔出盒子炮,贴着冯宝的耳朵根儿就搂了火。
  跟冯宝捉对厮杀的小鬼子没想到中国军人居然敢在拼刺刀的时候打冷枪,捂住被射成了筛子般的胸口跌跌撞撞的后退,满脸难以置信。“去死!”冯宝一刀扫掉此人半个头颅,又一刀将其拍飞,清理出自己的视线。随即来了一下力劈华山,将刚刚冲上前补位的一名鬼子,连人带枪劈成了两片。
  二排阵地上的最后一名鬼子立刻成了所有人的出气筒。一名老兵从正面堵过来,与其背后的冯宝形成二对一。“板载!”鬼子兵绝望的大叫,用尽全身力气冲向老兵。冯宝从背后追上,先一刀剁断了他的两截大腿。然后又是一刀,将剩下的半截身体再度切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老冯带着新兵留下,用掷弹筒和步枪封锁战场正面。别让其他小鬼子趁机冲上来!”张松龄踩着鬼子的尸体赶到,冲着四下就是一通乱吼,“其他人,跟我去支援老廖。能用盒子炮就用盒子炮,实在不行的,再跟鬼子玩大刀!”
  这回,没人再质疑他这位年青连长的命令了。开战以后这短短半个小时,大伙已经对这位平素象个书呆子般的年青连长,心服口服。韩进步拎着张松龄的驳壳枪,狐假虎威地将命令补充完整。一班副贾老二和二班长许蔫巴则抽出盒子炮,侧身贴着战壕往前冲杀,替所有人开辟道路。
  “别用三八大盖儿,那东西一枪俩眼儿!”亏得张松龄及时补充了一句,否则,几位从兄弟部队抽调而来,手里没有盒子炮的老兵,肯定会用三八枪来给廖文化那边来个远距离支援。
  听到连长大人的话,甭管他说得是不是属实,老兵们都顺从地丢下三八枪,重新举起雪亮的大刀。“杀小鬼子!”张松龄豪情万丈地叫了一句,带着七八名老兵,拐过战壕的弯曲部分,迅速向廖文化所在位置靠拢。
  才短短几分钟功夫,廖文化这边已经险象环生。很多新兵连鬼子的模样都没看清楚,就死在了刺刀之下。队伍中的老兵们虽然凭借着手中的大刀,砍翻了二十几名小鬼子。但自身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大约三十多人被刺成了重伤,在狭窄的战壕中翻滚挣扎。还有几名老兵稍一疏忽,就被受了重伤的小鬼子磕响了手雷,互相拉扯着一同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经验丰富的鬼子兵们迅速扩大战果。他们在一名小队长的指挥下,彼此之间相互靠近,屠杀掉被分割开的中国士兵,将几个小组汇聚在一起,牢牢控制住一小段战壕。然后又从战壕左右两段向外扩张,拉进来更多的小鬼子,充实自己的力量。吞噬掉更多的中国军人,消磨防守方的战斗力和士气。
  张松龄等人刚转过弯,去路就被几名新兵给挡住了。那几名新兵原本想绕过拐弯处暂避鬼子锋芒,却不料被副连长堵了个正着。又羞又怕,满脸通红,抱着大刀片子掉头就往回跑。
  “你们排长呢!”都到这个时候了,张松龄哪有力气跟几个新兵计较。推开长贾老二和许蔫巴,大步追上那几名新兵,“别乱跑,赶紧给我让路。你们排长呢,他在哪边?!”
  “排长,排长被小鬼子捅死了!”听出张连长没有拿大伙正军法的意思,新兵们脸贴着战壕壁,让开一个身子的空隙,大哭着回应。
  一排长叫刘大发,今天早晨的时候还死皮赖脸要求自己带他去逛太原城最好窑子!张松龄的眼神黯了黯,迅速又被仇恨点燃,“小鬼子,爷爷来了,有种别躲!”
  他想让廖文化知道自己已经赶过来支援了,又不愿让对方失掉面子,只好采用这种折中办法。老兵油子韩进步心领神会,带着其余几名老兵们齐声高喊,“小鬼子,有种奔这边来,爷爷用大刀等着你!”
  七八个人的声音不算高,汇集在一处,却令已经陷入苦战的弟兄们精神为之一振。已经成功控制了近二十米战壕的鬼子兵们,显然也发现了有生力军赶到。立刻加强右侧的扩展速度,并且从队伍中多分出了两个小组,与最边缘处那个小组一道,顺着战壕迎上前,准备给来增援的中国军人兜头一击。
  被夹在两支队伍中间的那些特务团新兵们立刻遭了殃,根本没有躲闪的空间。鬼子兵们则一边劈刺一边大步前进,绝不肯在途中留一个活着的中国军人。一些胆子小的新兵实在坚持不住了,掉转头,就往张松龄这边逃。但同一时间想逃命的人太多,他们彼此拥挤在狭窄的战壕当中,反而阻塞了敌我双方的道路。
  “八嘎!”带队的鬼子曹长大怒,一枪将挡在自己前面的中国兵给挑飞,甩向战壕外面。其他小鬼子纷纷效仿,轻蔑地冷笑着,彼此配合着,用刺刀清理战壕中一切活着和死了的阻碍物。
  他们的冷笑还没持续上半分钟,就被一阵剧烈的盒子炮声打断。张松龄无法忍受小鬼子在自己眼前杀戮自己的弟兄,虽然这些新兵的行为非常令他感到丢脸。跳上一个手榴弹箱子,居高临下探过盒子炮,手背向上手心向下,冲着鬼子队伍就是一轮横扫。
  “乒!”“乒!”“乒!”“乒!”“乒!”“乒!”,至少有三名鬼子兵被子弹打中,手捂着胸口软倒。还有两名特务团的新兵被子弹波及,肩膀上溅起了一串血花,大叫着蹲在了地上。“全给我蹲下,蹲下!”
  一班副贾老二贴着张松龄的身体挤上前,单脚踩住手榴弹箱子边缘,一边冲着小鬼子开火,一边大声嚷嚷。新兵们吓得魂飞天外,捂着耳朵缩卷起身体。张松龄和贾老二两人眼前登时一空,扣动扳机,将盒子炮里的剩余子弹全部打光。然后丢下盒子炮,侧转身体跳起来,踩住沿途遇到的任何肩膀和脑袋,直扑剩下的几名鬼子!
  拜战壕狭窄所赐,带队的鬼子曹长和第一组三名鬼子,被直接打成马蜂窝。第二组鬼子当场一死一伤,剩下一个完好无缺的则端着刺刀呆呆发愣。张松龄踩过最后一名中国士兵的肩膀,凌空扑向他,“去死!”随着一声大喝,小鬼子胸前中刀,肋骨、胸骨和肚皮相继被切开,五腑六脏同时滚了出来,立刻死了个透。
  其身后的两名鬼子上步挺枪,挤在一起给张松龄来了个上下交刺。一班副贾老二用大刀替张松龄挡住了刺向他上身的一支,张松龄自己挡住了另外一支。随即,他用双手握住刀柄,从下向上斜撩。小鬼子的胳膊吃不住劲,不得不将刺刀抬高。张松龄继续猛地一用力,用刀刃别着鬼子的步枪向前推。与他放对的小鬼子被推得踉跄着后退,令第三名鬼子的偷袭计划彻底落空。二班长许蔫吧也踩着新兵的肩膀跳上前来,先一枪结果了受伤的小鬼子。然后盒子炮迅速探过贾老二的肩膀,顶着鬼子的脑门开了一枪。接着丢下满脸血浆的贾老二不管,调转枪口,指向被张松龄推得不断朝后退的鬼子兵。
  怕误伤了自家连长,他迟迟不敢扣动扳机。贾老二抹了把脸上血,挤上前,挤过许老蔫儿和战壕之间狭窄的缝隙,从侧面捅鬼子两条大腿中间一刀。
  “啊!”被阉割的剧烈疼痛,让跟张松龄放对的那名小鬼子跳起来,惨叫连连。张松龄又一刀劈过去,扫掉了他的太监头。然后双手抡刀,冲向挡在自己面前的最后一名鬼子兵。
  那名鬼子兵知道自己不可能挡住三名中国军人的合力攻击,将上了刺刀的三八枪朝张松龄眼前一掷,然后趁着张松龄回刀格挡步枪的当口,迅速从腰间拔出两颗四十八瓣,狞笑着扭开了保险盖,相对磕了下,张开双臂冲向眼前被惊得目瞪口呆的几名中国军人。
  “乒!”贾老二凭借本能开了一枪,打爆了小鬼子的头颅。随即,他一把推开张松龄,扑上前,用自己的身体盖住了小鬼子的尸体和两颗手榴弹。“后退!”仰起头,背对着张松龄大叫,双目当中,没有任何悔意。
  “轰!”“轰!”两声剧烈的爆炸在战壕中响起,许蔫巴张开双臂,挡住了后退中的张松龄等人,挡住贾老二破碎的遗体和所有飞向自家袍泽的弹片。
  他们两个都没读过书,也没有正经的名字。他们俩个却与这个时代无数没有名字的中国军人一道,为身后的破碎山河,为身后的兄弟姐妹,撑起了一片没有硝烟的天空。
  我未曾做出过任何承诺,但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敌人伤害到你们。
  因为我是士兵!
  我永远都是士兵!
  
  第七章
满江红(四中)
  
  刘大发,察哈尔多伦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排长。出生年月不详,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于娘子关战役中壮烈殉国……
  贾老二,河南许州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班副,出生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五,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于娘子关战役中壮烈殉国……
  许蔫吧,江苏淮安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班长,出生于一九零五年腊月二十七,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于娘子关战役中壮烈殉国……
  很多很多年之后,有一个山西的商人想要在娘子关前立一块石碑,刻下所有在娘子关战役中阵亡的中国军人名姓。通过熟人的关系,他辗转找到了张松龄,期待后者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比较详实的资料。然而,已经接近垂暮之年的张松龄苦思冥想,最后能写出的名字,也没超过十五个。其余的,他已经都记不得了。
  那几天,殉国的中国军人实在太多的。其中有些人只跟张松龄打过一、两次交道,后者根本不清楚他们的名姓。还有一些人,则隶属于特务团一营二连,张松龄本该记住他们的名姓,但这个副连长当时却根本没来得及去记住。非但没来得及去记,他甚至连自己能否平安活下去,都没来得及去想。
  精明的小鬼子指挥官在前锋中队端起刺刀,准备进行白刃战的时候,就迅速做出了战术调整。整整三个中队的小鬼子从山脚下冲上来,趁着中国军队的防线被前锋中队小鬼子用刺刀撕得百孔千疮的机会,向核桃园营地发起了强攻。
  “咯咯咯,咯咯咯……”到处都是瘟鸡脖子在叫,打得战壕中的特务团弟兄根本无法抬头。“轰、轰、轰……”特制的手榴弹一枚接着一枚,从两百米外打到战壕附近,炸得尘烟滚滚,令特务团弟兄根本无法看清进攻者的身影。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特务团的马克沁重机枪和各种轻机枪也开始发威,打得小鬼子如同烂了秧子的葫芦一般,一个接一个从山坡上滚落。二营和三营临时设立的掷弹筒组弟兄,则将昨夜缴获来的四十八瓣手榴弹拼命往鬼子的机枪附近招呼,偶尔一枚手榴弹恰巧蒙中目标,则将鬼子的重机枪和机枪手一并掀上半空,摔得粉身碎骨。
  小鬼子的战术其实很简单,用新上来的三个中队向守军施加压力,令中国方面的指挥者无法分兵去修补阵地上的缺口。而这段已经超过二十米的缺口,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小鬼子们只要牢牢控制住他,就能让防守一方的火力出现巨大空档。新的鬼子兵源源不断顺着这个火力空档压上去,凭借他们出色的单兵作战能力,总有那么一刻,会将守军的防线彻底压垮。
  最简单的招数,往往是最有效的招数。两军作战,本来也容不得那么多花哨!只要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无论怎样的拙劣招数,对获胜一方的主将而言,都是神来之笔。至于失败的那一方,即便他的应对再符合名将的风范,也只会落个被嘲笑的下场,从古至今,无一幸免。
  在鬼子方面巨大的压力下,特务团暂时抽调不出援兵来给一营。同样,一营也抽调不出更多的人手去协助一连和二连。一连的阵地在石良材的努力下,正艰难地恢复着自身的完整。二连的阵地上,廖文化苦苦支撑。张松龄双手挥舞着大刀,踩过自家袍泽和小鬼子的尸体,如同发了疯的老虎般向前冲杀,每向前一步,却都走得极为艰难。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二十几米战壕,鬼子小分队长田中已经把能派的爪牙全派出去了。不是去攻击左侧战壕中的那名中国连长,而是去阻挡来自右侧战壕的中国士兵。那伙中国军士兵只有一个班的规模,却已经接连杀死了十几名帝国军人。特别是那个带队冲锋的年青连副,比最田中分队长这辈子所见过的最勇敢的武士还要勇敢,双手抡着大刀,从不向后退避。无论面对着几名帝国军人,都是抢前一步力劈、斜扫,紧跟着又是一记横推……
  以命博命,看谁先死。一名鬼子兵平端着刺刀捅向张松龄小腹,后者不用大刀片子去挡,而是侧身向前抢了半步距离,直接砍向对方的锁骨处。鬼子兵的刺刀贴着他的小腹擦过去,带起一串血珠。张松龄手中的大刀片子也同时砍中了对方,将小鬼子的头颅、脖颈和一条胳膊直接从身体上拆了下来。
  “噗!”鲜红的血浆窜起了足足有两尺高,将另外一名小鬼子浇了个狗血喷头。张松龄挥刀扫过去,抢在后者双眼能重新看清楚东西之前,将其的肚皮给切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里边的肠子、肚子立刻流了出来。小鬼子丢下步枪,伸手去接。有名叫做陈秋生的特务团老兵抢上去,一刀将所有肠子尽数割为两段。
  一杆上了刺刀的步枪斜侧捅了过来,被张松龄用大刀带偏。另外一名小鬼子瞅准机会拧枪刺向张松龄胸口。陈秋生一只脚踩着战壕壁窜过去,用大刀砍断了这只步枪。小鬼子丢下半截步枪仓皇后退,却撞在了另外赶来支援的三名鬼子兵的刺刀上,疼得凄声惨叫。陈秋生从他让出了的缝隙硬挤过去,侧面支援张松龄。
  两把大刀在狭窄的壕沟里,应对一只步枪。持枪的小鬼子登时慌了神,身上破绽百出。张松龄一刀砍掉了他半只胳膊,然后反手又是一刀,正中此人前胸。已经卷了刃的大刀卡在了小鬼子的胸骨上,疼得此人哇哇大叫。陈秋生横过刀刃向前抹去,抹断了此人的喉咙,然后用刀身狠狠一拍,将鬼子的尸体和张松龄的兵器分离开来。
  就在这一瞬间,脊背上受了伤的小鬼子空着手扑上,抱住了陈秋生的大腿,同时为其他鬼子让出攻击空间。两名鬼子侧着身体扑上,一人攻击陈秋生,一人攻击张松龄。陈秋生大腿被抱住,行动不便。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挥刀遮挡。小鬼子的刺刀象毒蛇一般透过他的刀光,刺中了他的胸口,深达半尺。在鬼子向后抽枪的瞬间,陈秋生将全身最后的力气集中到手臂,大刀向下猛刺。
  “啊!”抱住他大腿的那名鬼子兵被扎了个透心凉,嚎叫着死去。陈秋生的身体晃了晃,软倒,双手兀自紧紧抓着刀柄。
  两名鬼子侧着身体夹击张松龄,半米之外,还有第三名鬼子兵在寻找刺杀进会。他被逼得险象环生,却依旧苦战不退。手臂和大腿上很快又见了红,小腹处的伤口也疼得钻心。鬼子兵的刺刀再度逼来,张松龄冷笑着举刀,刀刃贴着小鬼子的步枪往下削。那名持枪的鬼子不得不将枪身横过来阻挡,以免手指被刀刃切掉。张松龄飞起一脚踢在对方裤裆处,然后迅速转身,刀光宛若匹练,将另外一名准备占便宜的鬼子砍成了两半儿。
  他身侧的门户大开,成了绝佳的攻击目标。第三名鬼子兵推开手捂裤裆的同伴,挺枪便刺。“连长小心!”韩进步大吼着赶到,用刚刚从贾老二遗体上捡起来的盒子炮,指着小鬼子的面门就是一枪。
  “乒!”小鬼子的脑袋被打爆,尸体借助惯性继续前冲。刺刀戳在张松龄的大腿外侧,深入半寸。“该死!”韩进步又开了一枪,将捂住裤裆后退的那名小鬼子击毙。然后弯下腰,迅速将刺刀拔离张松龄的大腿。
  “没事儿,继续向前压。小鬼子没几个人了!”张松龄跺了跺脚,感觉到伤口处火烧火燎的疼痛,却没感觉出大腿有任何不受指挥的迹象。丢下砍卷了刃的大刀,弯腰抄起原本属于陈秋生那柄。
  “用这个!”韩进步将另外一把压满了子弹的盒子炮塞给他,然后抢先一步冲向了敌人,“小鬼子,爷爷来拼命了,怕死的赶紧闪开!”
  “乒!”“乒!”“乒!”另外一名张松龄曾经找张松龄写过平安符的老兵侧着身体冲上前,将连长大人挤得贴在战壕壁上,大声惨叫。他一边冲一边朝小鬼子开火,子弹几乎贴着韩进步的耳朵在飞。但是韩进步却根本没提出任何抗议,只管一手持刀,一手持枪,继续奋力前冲,如入无人之境。
  “弟兄们,杀鬼子啊!”又是两名老兵举着大刀片子,从张松龄身边硬挤了过去,根本不给他重新站稳身形的机会。
  鬼子们迅速赶过来反击,十几支刺刀排成两条拥挤的双曲线,亮得分外扎眼。特务团一营二连二排的老兵们则迎着鬼子的刺刀冲过去,或者用大刀劈,或者用盒子炮打。舍生忘死,如醉如痴。
  “醉卧沙场君莫笑!”张松龄突然狂吟了一句,虽然周围没有任何人听得懂。单手举着盒子炮,另外一只手用大刀当拐棍支撑身体,他继续蹒跚着向前走。在敌我双方胶着点,追上自家弟兄,从弟兄们肩膀上将盒子炮探过去,打碎鬼子的头颅。
  “杀鬼子!”韩进步手中的盒子炮又打空了,被他用力砸在了一名鬼子的鼻梁骨上。大刀紧随着盒子炮而至,砍断小鬼子的胸骨,将其开肠破肚。
  “杀鬼子!”他身前身后的弟兄们,也举起大刀,奋力前冲。砍下一个又一个鬼子的狗头。
  有具鬼子兵的尸体绊了韩进步一下,将他拌得步履蹒跚。另外两名鬼子兵侧着身子将刺刀捅过来,正中他的胸口。他的身体僵了僵,高举着大刀继续前冲。推着两个小鬼子不断后退。鬼子的队伍被挤成了一个疙瘩,韩进步身后的两个老兵将盒子炮从他的肩膀上探过去,冲着人肉疙瘩猛扫。
  “乒!”“乒!”“乒!”……,听到熟悉的射击声,韩进步微笑着闭上了双眼。他一直都很怕死,怕死到每回上战场前,都要弄一根女人的骑马布藏在怀里辟邪。但是,在真正面对鬼子的刺刀之时,他却没有退缩丝毫!
  韩进步,河北蓟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排长。出生年月不详,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于娘子关战役中壮烈殉国……
  
  第七章
满江红(四下)
  
  韩进步的阵亡,令二排剩余的几名老兵都红了眼睛。他们再不顾自身安危,拎着大刀、盒子炮,前仆后继地往前冲。小鬼子的刺刀拼刺水平再厉害,也不如盒子炮速度快。转眼之间,就又被打到了六个,尸体上淌出来的污血象溪流般,将战壕浇得不堪泥泞!
  二排的老兵也只剩下了三个,后面还跟着一个瘸了腿的张松龄。四人手中的盒子炮也都没了子弹,却没有时间换弹夹,直接拎着大刀向前猛劈。
  小鬼子的小队长田中秀赖从没见过如此勇悍的中国军人,一时间,心中竟涌起了几分惧意。在他以往的作战经验当中,中国军人最怕白刃战。往往面对着机关枪的扫射还能坚持不退,当帝国武士一亮出刺刀,立刻就可以将他们冲得溃不成军。
  而今天,整个核桃园阵地上的中国军人表现都极不正常。在他左侧战壕里的那个中尉连长,分明已经吓得呐喊声都变了调子,却带领着一伙人咬牙坚持,一步不退。而他的右边的那个年青的中尉,虽然此刻身边所有兵力加上他自己也只剩下的四个人,居然还在挥着大刀左劈右砍。
  “佐藤君,右边那些人交给你了。务必尽快将他们杀死!”点手叫过一名伍长,田中秀赖大声命令。他身边此刻还剩下二十三人,控制着近二十米的战壕,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让右侧那个国民革命军中尉继续一步接一步向前冲杀,帝国武士们恐怕很难坚持到后续部队的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