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刚给俩鬼子补完刀,前方密林中便响起杂乱的脚步声。
徐锐打了一个手势,便和黑七蹲下身来,向着来时的方向连续开枪射击。
片刻后,大约一个班十几个鬼子便从密林中冲了出来,为首的鬼子少尉大步走到徐锐面前,先扫了眼倒毙在地的三具尸体,又厉声问徐锐:“口令!”
“东亚共荣。”徐锐起身顿首,又道,“回令!”
“武运长久。”鬼子少尉回令,又问,“你们哪个部队的?”
徐锐道:“我们是步兵第6联队所属步兵第1大队的尖兵。”
“第6联队?我们步兵第20联队的。”鬼子少尉又徐锐,“刚才怎么回事?”
徐锐道:“刚才有一支国军小部队伏击了你们的尖兵组,等我们赶到时,战斗就已经结束,对方大约有十几个人,向着哪个方向跑了。”
“八嘎。”鬼子少把手一招,大吼道,“跟我追!”
鬼子少尉完全没有看出问题,带着部队匆匆走了。
徐锐淡淡一笑,回头跟黑七还有何书崖说:“走。”
……
回头再说突围的老兵和暂编七十九师独立营。
在徐锐引走鬼子追兵之后,老兵便原路返回,于路收拢之前分出去的各个排,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强行军,终于抢在天亮之前赶到福山。
由于兵祸连结,镇上的老百姓大多已经逃走,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仍旧留在镇上不愿意走,而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又急于攻占南京,所以并未在福山留下驻防部队,其实不要说福山这样的小镇,就连常熟也没有鬼子的驻军。
现在从上海到苏州、常熟乃至无锡,由于国民政府的官员已经跑个精光,而日军又未及组建起汉奸维持会,所以整个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一直要到等到38年年初,大汉奸梁鸿志的维新政府才会开始接管华东的日占区。
不过当下,华东却处于无政府状态。
老兵率领独立营赶到福山镇后,当即派分寻找船只。
事实证明,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沿长江往西推进的日军由于有海军协助,所以并不需要征用太多的民船,而国军由于溃败得实在太快,根本来不及烧毁所有船只,所以派出去的独立营官兵很快就在附近的渔村找到了不少渔船。
借助这批渔船,独立营两百多官兵很容易就渡过了长江。
渡过长江之后,老兵当即命令独立营官兵花了半个小时,在江北的沙滩上挖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沙滩战壕,如果从高空往下看,就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战壕,而是一行字:暂编七十九师于此地过江,裕仁老鬼子去死吧!
半个小时之后,正好有航空兵团的侦察机飞经沙滩上空,巧的是,这架侦察机的飞行员正好还是个中国通,当即被气了个半死,不过鬼子的飞行员并未轻信,驾驶着侦察机又往西追出了大约二十里,却果然发现了一支连以上建制的国军。
这支国军披着日军的棉大衣,穿着日军的军靴,而且人手一支三八大盖外加德国造MP36施迈瑟冲锋枪,明显就是端掉步兵第6联队司令部,并在包兴镇伏击伏见宫亲王的那支国军——也就是暂编七十九师!
……
两个小时之后,松井石根也知道了。
而且在此之前,松井石根刚接到了步兵第6、第20以及第101联队的战报,他们已经搜遍蠡口附近林区,并未发现敌军行踪。
松井石根刚刚还在纳闷,暂编七十九师的残部怎么突然间就不见了?
可是,在接到航空侦察兵报告之后,松井石根便立刻知道他被耍了。
“纳尼?暂编七十九师残部从福山镇渡江了?!”松井石根死死的盯着冢田攻,额头上瞬间爬满了蚯蚓似的青筋。
这一刻,松井石根连肺都快气炸了。
松井石强忍着才没有当场发作出来。
折腾了将近两个白天再加一个晚上,最后还是让暂编七十九师残部逃之夭夭了?
更令松井石根无法忍受的是,残编七十九师都已经从福山镇渡江了,可负责扫荡的步兵第6联队、步兵第20联队以及步兵第101联队却仍在蠡口附近的老林子里转悠,他们就像是一群十足的傻瓜,被中国人耍得团团转而毫不自知。
“八嘎,八格牙鲁!”
“蠢货,一群蠢货!”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秋田这个废物,我要送他上军事法庭!”
“我要送他上军事法庭,我要送他上军事洗庭!”
松井石根忍了半天,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胸中翻腾的怒火,一下就将摆放在办公桌上的所有文件、摆件扫落在地,末了还从刀架上拔出天皇御赐军刀,将办公室里所有能够毁坏的东西全都砍了个七零八落。
看着松井石根在那里大发雷霆,冢田攻和武藤章也没脸上前劝阻。
说起来,冢田攻和武藤章在这次对暂编七十九师的扫荡作战之中,表现也很蹩脚,秋田的表现像个十足的傻瓜,他们两个身为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及参谋副长,又能好到哪里?大本营真要追究战败的责任,他们两个也是没跑。
发泄了半天,松井石根终于累了,颓然坐回到椅子上。
好半晌之后,松井石根又对冢田攻说道:“冢田桑,帮我收拾收拾。”
冢田攻还以为松井石根是让他收拾地上的文件资料呢,当下招呼武藤章一起收拾。
可松井石根却摆了摆手,颓然道:“我让你收拾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叫你帮我收拾一下我的行李,尤其那具根雕。”
冢田攻的脸色立刻变了,急声道:“司令官阁下,您这是……”
松井石根长叹了一口气,黯然道:“伏见宫亲王才刚到任三天就遇伏玉碎,而我身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却甚至无法剿灭一支国军小部队,无能至此,既便大本营、皇室不追究我的责任,我自己也无颜面再呆在上海,该回国了。”
冢田攻便沉默了,这次伏见宫亲王玉碎中国战场,可说是在日本皇室还有大日本皇军脸上狠狠扇了一记耳光,甚至连淞沪会战的胜利也失去原有光彩。
更令人失望的是,最终却未能歼灭袭击伏见宫亲王的元凶,令暂编七十九师残部逃之夭夭,此一事实则更令日本皇室、大日本皇军颜面扫地,可以预见,消息传开之后国际上各大新闻媒体必然是一片嘲讽之声。
松井石根作为华中方面军的司令官,也的确应该对此负责。
发了一会呆,松井石根站起身走了,原本就很瘦的身躯显得更加的瘦,仿佛,一阵风吹过来就能够把他吹倒,只有冢田攻知道,暂编七十九师残部逃之夭夭一事,对松井石根的打击有多大,松井石根的意志已经垮掉了。
第54章
换帅
闲院宫载仁,日本皇族,曾留学法国军校,拥有元帅军衔,是日本皇室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军人之一,曾参加过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尽管现在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却仍然担任日本陆军总参谋长一职,掌握着日军的指挥权。
闲院宫载仁走进御书房时,只见裕仁正在向着两个轮值侍卫大发雷霆,而事情的起因却仅仅只是这两个侍卫打开了窗。
闲院宫载仁当然知道这两个侍卫只是遭了无妄之灾。
若是平时,裕仁绝不会对宫城的值守侍卫大发雷霆,可是今天情形特殊。
看到闲院宫载仁缓步进来,裕仁的怒火便立刻转移到了他的皇叔祖身上,铁青着脸对闲院宫载仁说道:“皇叔祖,西方媒体的言论你都看到了吗?”
闲院宫载仁点点头,应道:“回禀陛下,老臣已经听说了。”
裕仁的眸子里便流露出冷幽幽的怒焰,又接着问道:“不知皇叔祖作何感想?”
闲院宫载仁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裕仁,昨天凌晨在伏见宫俊彦遇袭玉碎之后,闲院宫载仁就预见到西方媒体必定会拿这事做文章,尤其是英法两国定会对日本冷潮热讽,事实也的确如此,英法两国的主要报纸,譬如泰晤士报、费加罗报全都在今天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伏见宫俊彦遇袭身亡的消息,言语之间对日军、对日本皇室颇有嘲讽。
譬如说泰晤士报吧,标题就挺气人的:弹丸小国可笑不自量,亲王玉碎中国!
由于远隔重洋,闲院宫载仁并没有看到泰晤士报的英文原版,但是光是特务机关转译过来的日文译制版本,就足够把闲院宫载仁气一个半死了,什么叫弹丸小国?英伦三岛难道就比日本四岛大很多?什么又叫可笑不自量?就兴你们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就不许我们大日本帝国称霸大东亚?
不过,英法两国舆论的冷潮热讽早就在闲院宫载仁的意料中。
可闲院宫载仁没有想到的是,连美国、苏联甚至德国都加入到了嘲讽的行列。
尤其德国,德国现在跟日本可是盟国,居然也在那嘲讽日军,说什么日军的战斗力如此低下,居然连他们派谴军司令官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这还是面对中国这样的对手,如果面对更强大的对手,譬如说英国军队,日军的表现只怕会更加糟糕,德国《世界报》的编辑还煞有介事的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建议,重新考虑与日本政府的联盟。
看到这一段时,闲院宫气得当时就把手里的日文译制版撕成了碎片。
此前德国政府给国民政府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甚至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仍有德国顾问在中国军队中出谋划策,日本政府还没有就这件事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呢,德国的媒体却反过来对日本说三道四了,真是岂有此理。
如果《世界报》的总编辑就在面前,闲院宫载仁真想跟他好好的说道说道。
可现在的问题,却是如何平息裕仁的怒火,这位年轻的天皇自20岁摄政,25岁登基称皇,而且正赶上了日本国运蒸蒸日上的好时候,自登基这十余年,裕仁还从未有过不顺的时候,所以比明治天皇都更加的心高气傲。
正因为这样,裕仁才越发难以容忍皇室出现污点。
现在,身为皇室精英子弟的伏见宫俊彦玉碎中国战场,而且袭杀伏见宫俊彦的还是一支几乎被打残了的中国溃兵,这对于日本皇室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因为伏见宫俊彦是第一个战死沙场的皇室子弟,而且死得还如此窝囊。
当下闲院宫载仁斟酌言辞说道:“陛下,西方的媒体一贯如此,尽管这些年大日本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相比西方列强已毫不逊色,可西方世界却从未真正接纳我们,现在俊彦不幸玉碎中国战场,西方各国的舆论会有如此反应并不奇怪。”
裕仁又说道:“那么俊彦皇叔玉碎中国战场一事,皇叔祖又作何感想?”
“俊彦玉碎中国战场,的确是帝国是皇室之奇耻大辱,老臣已经就此事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发去电报,表达了皇室的关切。”裕仁说到这里忽然间停住,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御前会议便决定组建华中派谴军,当时备选的司令官人选总共有六人,分别是朝鲜总督南次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前首相林铣十郎、陆军大臣杉杉元、陆军教育总监寺内寿一以及赋闲在家的松井石根。
当时包括裕仁在内的大部份与会成员都倾向于陆军大臣杉杉元,然而闲院宫载仁却因为与松井石根私交甚笃,力排众议力推松井石根上位。
然而,松井石根的表现却与他的名声颇不相符。
首先淞沪会战就没有打好,由于在上海迟迟未能打开局面,迫使大本营一而再、再而三增兵淞沪,最后还是靠着柳川平助的第11军从金山卫登陆之后,才终于打破淞沪会战持续仨月之久的僵局,而此时日军已经伤亡超过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