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36

  “嗯。”项庄点了点头,回头向公孙遂道,“传令,各军集结,逐次渡河!”
  
  第81章
危途
  
  刘邦、英布、吴芮、藏荼四路联军进至濮阳便停了下来。
  一来,再往前走,从关中、三川郡运来的粮草便很难及时解至军中了,再者,张良所设计的四正六奇十面之网,其中心位置差不多就是濮阳,刘邦大军坐镇濮阳,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齐赵韩梁四地的消息,然后就能迅速做出反应。
  濮阳郡守府,四盏多枝灯将整个大厅照得亮如白昼。
  刘邦、张良、陈平三人正神情凝重地站在屏风前,屏风上悬挂着张良亲手绘制的齐赵梁韩地形图,在地图上,张良已经绘出了一条行军路线,从临淄出发,经博昌、狄县、历下直到高唐邑,这是张良根据各地急报绘制的。
  张良指着这条行军线路对刘邦说道:“大王,根据各地快报,臣大致推断出了楚军这几天的行动路线,大约七天前,楚军奇袭临淄得手,然后一把火烧掉了临淄大城,城内几万间民房以及上千间商铺、货栈全部付之一炬。”
  “这个项庄,竟然比项羽还狠?!”刘邦悚然道,“当年楚军洗劫关中,项羽都没有把咸阳烧掉呢。”说此一顿,刘邦又喟然叹息道,“不过,这把火一烧,齐地的民力、财力只怕是就要缩水不少了,唉,临淄的钱粮怕是指望不上了。”
  “大王,损失的恐怕不仅仅只是钱粮。”陈平沉声道,“楚军在齐地烧杀掳掠,打的都是汉军的旗号,项庄冷酷无情,尉缭更是阴狠毒辣哪,臣很担心,现在齐地的黎民百姓对大王只怕是已经恨彻骨髓了!”
  “啊?”刘邦大惊道,“这可怎么办?”
  张良道:“这事的确麻烦,齐地百姓已经先入为主,现在我们就是四处张贴榜文,设法辟谣也来不及了,好在齐地的豪强世族大多能够明辨是非,他们是绝不会被楚军的小小伎俩所骗过的,所以,大王还是可以得到他们支持的。”
  “这便好。”刘邦忙道,“只要有豪强世族支持就行。”
  张良点点头,又道:“楚军在临淄休整了两日,然后便往北洗劫了博昌县,接着又洗劫了狄县,然后是历下县,这一路上,楚军并没有隐匿形迹,也没有去攻打城池,而只是大规模洗劫沿途的村庄镇甸,其用意不问可知,就是要败坏汉军在齐地的名声。”
  刘邦的脸色便有些不太好看,想当年他跟项羽在荥阳一线相持不下,就曾经让彭越用这阴招对付项羽,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项庄小儿却用同样的招数反过来对付他刘邦了,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顿了顿,张良又接着说道:“两天前,楚军洗劫了高唐邑跟辕邑附近的几十个村庄,抢走了几百艘渔船,渡过河水之后便失去了行踪!显然,楚军还想故伎重演,神不知鬼不觉悄悄摸到邯郸城下,再杀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陈平道:“臣总结了一下,发现了楚军一个规律,他们总是先悄悄进军,趁人不备偷袭得手,然后再大张旗鼓、到处造势,一边杀人放火掳掠给养,一边蓄意破坏汉军形象,然后再隐匿形迹杀向下一个目标,梁地如此,齐地如此,赵地多半也还是如此。”
  “哼。”张良轻哼一声,冷然道,“可一可再不可三,这次楚军若还想故伎重施,那可就打错算盘了!”说此一顿,张良又向刘邦道,“大王,现在可以飞骑传令,让周勃、王吸、梅鋗、傅宽、郦商、夏侯婴等六路精兵向邯郸合围了!”
  早在三天前,周勃、王吸就各率两万精兵从白马津渡过河水进入了赵地。
  几乎是同时,王吸、梅鋗的四万精兵也从顿丘渡过河水北上,郦商、夏侯婴的四万精兵现在也应该已经从冠邑渡过河水了。
  “好!”刘邦当即扭头喝道,“立即派出飞骑,号令六军合击邯郸!”
  “诺!”帐外亲兵轰然应诺,仅仅过了不到片刻功夫,十数骑快马便从濮阳汉军大营内飞驰而出,分六路奔着赵地去了。
  ※※※
  当刘邦号令六军,准备合击邯郸时,楚军已经悄无声息进至沙丘邑附近的密林里。
  五千多楚军将士奔波了一整夜,吃过干粮之后就纷纷进入了梦乡,只有百余骑斥候骑兵散布在密林边缘,负责警戒。
  说起来,楚军现在也有五百多匹战马,再加上从齐地、魏地抢来的七百多匹骡马,差不多也够组建一支骑兵了,但这仅仅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要想组建骑兵可没那么容易,除了要有足够的战马,还得有精于骑射的士兵。
  项庄要的可不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他需要的是真正的骑兵!
  当然,只要时间足够,项庄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五千多人全部训练成优秀的骑兵,可惜的是,项庄现在根本没时间!所以,组建骑兵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项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组建一支小规模的斥候骑兵。
  张良对楚军的弱点洞若观火,项庄和尉缭又岂能不知?
  流窜作战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及时掌握敌军的部署情况,所以,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敌军的重围。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很多。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就是因为他没有清军的情报。
  历史上最著名的流寇之王李自成,就被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之围给逼入了绝境,几千人缩在商洛山中进不得,退也不得,如果不是建奴大举入侵迫使明廷调走了边军主力,李自成当时就要饿死在商洛山中了。
  只有红军例外,可红军之所以能够冲破国军的重重包围,最大的凭仗就是上海特科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情报。
  楚军同样没有情报支持,先前流窜魏地、齐地,之所以连战连捷,并且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那是因为魏地、齐地守备空虚,现在刘邦大军已经回师,这次流窜赵地作战就绝不会再像前两次那样轻松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啊。
  现在,项庄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一百多骑斥候骑兵!
  项庄从五千多人里挑选了一百多名能骑善射的锐士,组建了斥候队,由先登营左司马公孙遂亲自兼任队率,项庄还给每名斥候配备了两匹好马,以备随时替换,为了保密,项庄并没有给斥候队配马镫,这玩意可是个大杀器,留着真正组建骑兵时再用。
  这会,项庄、尉缭和武涉正围坐在草地上,对着地图讨论战术。
  林子外面不远便是沙丘邑,从沙丘邑往南不到两百里便是邯郸了。
  沙丘邑虽然不大,却是座历史名城,商纣王曾在这里建别宫,放养各种奇禽异兽,著名典故“酒池肉林”形容的便是沙丘苑台,战国时期,提倡胡服骑射使赵国跻身强国之林的赵武灵王最后就饿死在沙丘宫里,再后来,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后也病死在沙丘宫。
  从沙丘邑往南,就开始进入赵地的核心区域了,这一片区域不仅城池众多,村庄镇甸更是多如牛毛,更兼阡陌纵横,坞堡林立,几乎就没有成片的森林了,而且赵地多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因此楚军过了沙丘邑之后就很难再隐匿形踪了。
  偷袭邯郸城门不是问题,无论是乔妆胡人进城,还是假扮贩夫走卒进城,或者干脆派水性好的锐士从排水道口潜入,甚至多管齐下,都值得尝试,真正的难题是,五千大军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到邯郸城外?
  邯郸方圆几百里都是平原,人烟又密集,又没有森林,怎么隐匿形踪?五千楚军总不能从天上飞过去,或者从地下打个洞钻过去吧?可只要从地面上走,就必定会被人发现,一旦行踪提前暴露,偷袭也就变成强攻了。
  三人已经商讨许久了,还是没什么好办法。
  “实在不行,那就强攻吧。”项庄道,“既然是打仗,伤亡总是难免的!”
  自从走出大别山以来,楚军还真没有打过什么大仗,偷袭敖仓只伤亡了几十个人,偷袭临淄算是遇到了一点抵抗,可也只伤亡了两百多人,不过这次强攻邯郸,伤亡只怕就不会小了,尤其是先登营五百死士,此战结束怕是剩不下几个了。
  尉缭却摇了摇头,不无担忧地道:“上将军,老朽担心的却不是伤亡,而是刘邦会不会在邯郸设好口袋,等咱们往里钻?”
  武涉凛然道:“军师,你是说刘邦已经识破了咱们的战略?”
  尉缭摇头道:“刘邦不过是个市井无赖,又岂能识破老朽的战略?不过,刘邦身边的张良、陈平却都是不世出的智者,常言道,可一可再不可三,咱们已经连续偷袭魏地、齐地得手,再想偷袭赵地得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项庄不禁默然,对啊,怎么把这茬给忽略了?
  尉缭的战略固然厉害,固然可以破掉刘邦席卷天下的大势,可刘邦帐下的张良、陈平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邦失势?
  如果张良、陈平已经识破了尉缭的战略,那局面可就复杂了。
  保守估计,九天前刘邦就该知道临淄被烧毁的消息了,有了这九天时间,足够刘邦做出充分的布置了,难不成,邯郸真的已成危途?
  
  第82章
赵地狼烟
  
  武涉看看尉缭,又看看项庄,问道:“上将军,邯郸还去不去?”
  项庄沉吟片刻,向尉缭道:“军师,要不不去邯郸了,直接奔袭壶关?”
  尉缭摇了摇头,叹息道:“上将军,张良要真识破了老朽的战略,又岂会只在邯郸布下口袋?对于我军的下一步行动,他也肯定会预做布置的,壶关是天险,我军若能一举攻下则还好,如果攻不下,被韩赵两军困在壶关峡谷之内,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那怎么办?”武涉皱眉道,“邯郸不能去,壶关也不行,难道去燕地?”
  项庄、尉缭同时苦笑摇头,楚军当然不能去燕地,燕地远离中原腹地,地广人稀,补给困难,到时怎么活下去都是个问题,而且燕地频临边塞,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匈奴胡骑,楚军要真是去了燕地,那可就是正中刘邦下怀了。
  武涉顿了顿,又道:“要不,再杀回齐地?”
  “绝对不行!”项庄断然道,“韩信多半已经回师齐地,这时候再杀回齐地,那不是老虎头上扑苍蝇,找死吗?”并非项庄妄自菲薄,韩信将兵之能,那是史所罕有的,就凭楚军这五千多残兵,对上韩信几十万大军,那绝对是有死无生。
  尉缭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道:“上将军,还是兵少啊。”
  楚军还是兵少,如果兵多,如果有五万精兵,则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猛攻邯郸,吸引刘邦及各路诸侯注意,另一路则直扑壶关,略韩地,再从河东直下关中,到了那时候,刘邦他再心有不甘,也只能仓促回师关中了。
  刘邦一旦回到了关中,其席卷天下之势也就破去大半了。
  尉缭说完,便与武涉同时望向了项庄,最后的主意肯定还是要项庄来拿的。
  项庄默然,都到这时候了,自己还有退路吗?伸头是一刀,缩头还是一刀,那还不如勇往直前,没准还能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邯郸尽可以不去,赵地尽可以不掠,壶关却不能不下,关中更是不能不去,没说的,拼了!
  当下项庄喝道:“不去邯郸了,直接去壶关!”
  说此一顿,项庄又道,“大军也不用隐匿形迹了,前面人口密集,就是想隐匿形迹也不可能了,那就索性明火执仗急行军,没准还能鱼目混珠,蒙混过关!”
  ※※※
  邺县东郊,周勃的两万精兵正沿着驰道向邯郸逶迤进发。
  周勃大军一路北上,密布邺县境内的烽火台便纷纷点起狼烟,向邯郸示警。
  邺县县令已经接到赵王密令,不管汉军还是楚军,只要发现有大军进入赵地,便一律点燃烽火示警,同时关闭所有城门,城中甲兵、民壮悉数登城,严加防范,赵军这么做既是为了不让楚军蒙混过关,同时也是为了提防汉军趁机攻夺赵地城池。
  说到底,张耳只承认自己是刘邦盟友,却不认为自己是刘邦的臣子。
  急促的马蹄声中,一员白袍小将催马来到汉将周勃身边,又以手中马鞭指着邺县低矮的城墙对周勃说道:“父亲引大军前来赵地助战,邺县县令不但不领情,居然还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简直就是好赖不分,不如孩儿带兵打了下来?”
  “冠夫不许胡闹!”周勃轻声喝斥,语气里却充满了溺爱。
  周冠夫是周勃独子(周亚夫此时尚未出世),不久前才刚来到周勃军中。
  周冠夫今年刚满十七岁,长得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英气逼人,身高八尺五寸,膂力过人,能开七石硬弓,善使一对短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周勃给儿子起名冠夫,就是希望儿子能够勇冠万夫,不想长大了竟真的悍勇过人,由不得周勃不欢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