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36

  项庄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可怕后果,但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这是乱世,这就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做羊,是注定要被狼吃掉的,只有做狼,你才有可能活到最后!项庄从来就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人道主义?见鬼去吧!这是古代,这是乱世,这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世界,讲什么人道?
  天大地大,活命最大,要想活命,就只能不择手段!
  倏忽之间,项庄扬起右手,再竖起食指向前轻轻一压。
  霎那之间,五千楚军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狼群,嗷嗷叫着扑向了大村甸,望着潮水般汹涌而去的楚军将士,尉缭神情凝重,武涉的眸子里却露出了不忍之色,这个大村甸,只怕是要完了,可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呀。
  项庄的眼神同样清冷,一旦做出决定,他就再不会有一丝的犹豫!
  再说楚军这么做,可不只是为了解决补给,或者通过杀戮来激发斗志这么简单。
  事实上,项庄和尉缭还有另外一重用心,一重极为险恶的用心,那就是乔妆成汉军一路烧杀劫掠,藉此破坏刘邦好不容易才塑造出来的仁义形象!
  楚军这么做也许骗不过豪族、士子,却可以骗倒绝大多数百姓!
  这个时代的百姓可都不识字,他们不可能有什么判断力,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他们一般只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他们亲眼见证“汉军”的烧杀劫掠行为之后,就一定会四处传播,如此一来,刘邦在民间的仁义形象也就轰然崩塌了!
  至于豪族、士子,也许可以猜到真相,可他们未必就愿意替刘邦说话!
  刘邦也可以四处张贴榜文进行辟谣,可是,已经先入为主的百姓会相信吗?
  梁地、齐地、赵地的百姓就不说了,他们对刘邦那是半点认同感都没有,既便是关中的百姓,也并未完全归服刘邦,刘邦占据关中毕竟时日还短!既便有贤相萧何,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年之内,就让关中百姓完全归服!
  一旦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支四处烧杀劫掠的“汉军”,刘邦的仁义形象既便不至于全盘崩溃,也一定会遭到严重的削弱,到时候刘邦在关中的统治根基就会极大动摇,接着就会出现征不了兵,也筹不到粮的局面!
  更厉害的是,这支“汉军”在梁地、齐地、赵地的烧杀掳掠,一旦激起了当地百姓对汉军的仇恨,各地豪族、士子就难免不会生出异心,以这些豪族、士子的影响力,到时候,谁又敢说韩信、彭越、张耳他们就不会有所想法?
  此计极为毒辣,因为根本就无解,这是阴谋,更是阳谋!
  就像当初,刘邦听取了陈平的献计,派彭越伪装楚军深入楚地,肆意烧杀掳掠,结果给楚地造成极大破坏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项羽在砀郡、薛郡以及泗水郡的统治根基,直接导致项羽再无法从这几个郡获得一个壮丁、一粒粮食!
  ※※※
  夜深人静,除了散出去负责警戒的斥候队,绝大多数楚军将士在吃饱喝足又痛痛快快地泡了个热水澡后,很快就进入了沉沉梦想,明天,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一次高强度的长途急行军,今晚不养足体力可不行。
  项庄、尉缭和武涉却还没睡。
  十几枝松明火把将整个草堂照得亮如白昼,正中的草席上已经摊开了一块八尺见方的巨大白布,尉缭正用木炭在白布上画下诸多图案,有山川,有河洛,有城墩,也有大路,赫然就是南阳、陈郡、颖川、三川诸郡的地形图。
  尉缭曾经当过故秦太尉,而且替秦始皇一手制订了扫灭六国的恢弘战略!
  在制订大战略的过程中,尉缭几乎每天都要仔细研究地形直到深夜,因此,关东六国大概的地形图几乎已经印进了他的脑海里,想用随时都可以画出来。
  尉缭堪堪画好,公孙遂就昂然直入,作揖禀报道:“上将军,打听清楚了!”说此一顿,公孙遂喘了口气,又道:“小人遵照上将军吩咐,在村外大路边守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终于等来了几个商贩,这几个商贩说,这里是南阳、陈郡交界的成阳县地面!”
  “成阳县?在这里!”尉缭当即用木炭在白布上画了个小圆圈,然后指着地图对项庄说道,“上将军,从成阳往北三百多里就是舞阳,再从舞阳往北三百里就是敖仓!而且,从舞阳到敖仓这三百里有驰道可走,大军急进,十天内应该能够赶到!”
  “十天?”项庄摆了摆手,哂然道,“区区六百里,四天足矣!”
  “四天?”尉缭闻言凛然,失声道,“一天一百五十里?上将军,这……”
  武涉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军师你有所不知,上将军初掌兵时,率五千众从东城逃到寿春,将近三百里的山路,只用了一天就跑完了!”说此一顿,武涉又道,“不过,当我们最后跑到寿春时,四千多人也只剩下三千多人了。”
  “这次却不会有这么多人掉队了。”项庄接着说道,“一来行军强度没有那么大,每天只需行军一百多里,而且从舞阳到敖仓还有驰道可走,二来,不管是从垓下逃出的老兵,还是从江东来的新兵,全都是身体强壮,体力过人的精壮汉子,应该撑得住!”
  武涉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上将军这话倒是没说错,从垓下出来的老兵那是没得说,更高强度的行军他们都已经历过,一天百余里的行军自然不在话下,至于江东过来的新兵,基本上也都是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估计问题也不大。
  不过,武涉又提出了新的难题:“问题是,南阳、颖川的守军会不会截杀我们?”
  “不会。”尉缭微微一笑,笃定地道,“我大军只一路往北急进,沿途不停不留,我军都穿着汉军战袍,又不与人接触,短时间内绝不会被人所识破!四天之后,既便两郡守军识破了我军的伪装,我们也已经偷袭敖仓得手了,这个,就叫瞒天过海!”
  “啪!”项庄拍案而起,沉声道,“就这么定了!”
  
  第58章
瞒天过海
  
  这天上午,泌阳县长(秦制,万人以上大县设县令,万人以下小县设县长)叶仲日上三竿才回到县衙,刚进后衙坐下,县尉叶慎就匆匆走了进来,作揖禀报道:“大人,刚刚快马回报,南边开来了一支汉军,足有上万人!”
  “汉军?”叶仲愕然道,“汉王不是在淮南打仗吗?”
  “小人也不知道啊。”叶慎苦笑道,“大人,是不是赶紧让人安排酒食?再把仓吏找来,让他清点下府库里的钱粮?汉军打这过,咱们没有一点表示,只怕是不行吧?”秦汉军制,大军过境,各郡各县都是要提供钱粮的。
  “不对啊。”叶仲却是眼珠一转,沉吟着道,“没听说最近会有汉军打这过境啊?而且本县也没有接到郡守的公文,不对,这事有些奇怪!”说此一顿,叶仲又道,“这样,你立即让人关紧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入,再召集民壮登城!”
  “啊?”叶慎失声道,“大人,这这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要是把汉军的领兵大将给惹恼了,他领着大军来攻城怎么办?就凭这两丈来高的土城,再加几百民壮,根本就守不住城池啊,到时候满城老少都会被他们杀个精光的!”
  “闭嘴,让你去就赶紧去!”叶仲火道,“本县随后就到!”
  “诺。”县尉叶慎不敢抗命,摇了摇头,只得慌里慌张地去了。
  半刻钟后,当叶仲全身披挂登上城头时,县丞、功曹、令吏、仓吏、厩驺等属官也早已经到了,一百多临时召集起来的民壮也已经登上了城头,不过个个神色慌张,面有惧色,没有办法,听人说过境的可是上万大军,能不怕吗?
  又过了不到片刻功夫,南边大路上便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条黑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黑线逐渐开始缓缓伸展,又缓缓变粗,某一刻,无数个身影便从黑线中猛然跳了出来,赫然都是披甲执锐的甲兵,而且都披着深红战袍,可不就是汉军?
  “汉军,真是汉军,大人,赶紧打开城门,让人准备酒食吧!”
  “是啊,这些甲兵可都是虎狼之士啊,惹恼了他们可不得了哇!”
  “大人,他们向着这里开过来了,不能再犹豫了,赶紧开城门吧!”
  县丞、县尉、功曹、仓吏等属官已经屁都吓出来了,连声哀求,县长叶仲却根本不为所动,冷冷地道:“不行,本县总觉得情形有些不对,都听好了,没有本县之命,谁都不许擅自打开城门,违令者——斩!”
  这边正争执不下时,汹汹而进的汉军已经开到了泌阳县城的东门外,就在几个属官紧张得快要窒息时,城外突然间响起了一阵悠远绵长的号角声,旋即汹汹而进的汉军甲兵便拐上了往北的大路,竟然从泌阳县城外擦身而过了。
  这支汉军来得突然,去得也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消失在北方地平线上了。
  直到再看不到一个汉军甲士的身影,几个泌阳县的属官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胆子最小的仓吏甚至都瘫坐在地上了,县长叶仲却摸了摸唇上的小胡子,吩咐县尉叶慎道:“叶大人,你马上派出飞骑去往宛县,向郡守禀明此事!”
  “诺!”叶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领命去了。
  ※※※
  第二天傍晚,舞阳县。
  舞阳县令赵乐已经侯在了东门外,在他身后,县丞、县尉、功曹等属官也已经沿着大路一字摆开,舞阳县令还组织了不少百姓挑着饭担、酒食来劳军,沿着往北的驰道,上百挑饭担,几十只酒坛,上百口水缸已经一溜摆开。
  汹汹开过的汉军也不客气,抓起饭团就吃,抢过水缸就喝。
  两个校尉模样的汉军军官更是大步上前来,老实不客气地从舞阳县令面前各抱了一大坛水酒,然后仰起脖子咕咚咕咚痛饮起来。
  “这位将军,请问你们打哪来?”舞阳县令小心翼翼地问道,“又要往哪去?”
  “就喝你两坛水酒,恁多废话?”左边那个校尉将酒坛往地上一掷,神情不愉。
  “呃,这个……下官也就是随便问问。”舞阳县令眼珠急转,不经意间又问道,“听两位将军的口音,好像是楚地的?”
  左边那个校尉脸色大变,伸手就要拔刀。
  右边那个校尉急忙制止,又凶霸霸地冲舞阳县令吼道:“老子是沛县人,你说沛县算不算楚地?”
  “算。”舞阳县令连连应道,“当然算。”
  “嗯!?”右边校尉勃然大怒,当下铿然拔刀,只见寒光一闪,锋利的刀锋就已经架到了舞阳县令的脖子上,旋即喝问道,“你说什么?沛县是楚地?”
  “啊,不不不。”舞阳县令吓得面无人色,连连摇手道,“沛县不是楚地,是汉地,现在整个天下都是汉王的,沛县自然是汉地,汉地!”
  “这还差不多,哼!”那校尉这才收刀,转身就走。
  直到所有汉军都过去,而且走远了,舞阳县令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又一下瘫坐在地,几个属官赶紧抢上前来把他扶起,县尉又问道:“大人,这支汉军既没来交割关防,也没有让本县提供钱粮,情形不太对啊,是不是让人去郡守大人那里问问?”
  “问什么问?”舞阳县令没好气道,“刚才你没听见吗?人家是沛县的!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人家就是汉王身边的亲信将校!还派人去郡守大人那里问,这事万一要是让这些个骄兵悍将知道了,你小子就死定了,没得还连累了本县,哼!”
  县尉不敢吭声了,几个属官也是连连点头,深以为然的样子。
  这兵荒马乱的,谁也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今晚脱了鞋,明天说不定就再穿不上了,所以,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
  汉军经过阳翟(颖川郡治)时,颖川郡守正好外出巡视去了,等他返回阳翟时,汉军都已经过境好几个时辰了,这时候,南边几个县派来的信使也纷纷赶到了,几乎都带来了同样的疑问,这支汉军过境,他们事先怎么都没接到公文?
  颖川郡守召来郡尉、郡丞等属官一问,听说这支汉军足有万余精兵,而且全都身披深红战袍,当即便放下心来,如今十万楚军已经在垓下灰飞烟灭,只剩下几千残兵被汉王及各路诸侯困在淮南大别山中,这路大军若不是汉王的军队,又能是谁的军队?
  至于沿路的可疑情形,多半是奉了汉王秘令,正在执行什么秘密军务吧。
  颖川郡守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爱瞎琢磨人,他知道楚国灭亡之后,汉王必定要对各路诸侯下手,既便不兔死狗烹,削兵权那是肯定的,没准这支汉军就是奉了汉王密令去抄截梁王、齐王、赵王或者韩王老窝的。
  ※※※
  颖川郡守是想多了,南阳郡守却是根本没放在心上。
  觉得这兵荒马乱的,有大军过境那还不是常事?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尽管泌阳县长已经派出飞骑来报,说是该县南边的一个大村甸遭到了汉军洗劫,可南阳郡守也浑没在意,说起来,楚汉相争时期,不管是汉军、楚军还是各路诸侯的军队,军纪都是不怎么好的,洗劫村落,甚至屠城都是常有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