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岳维汉抗日笔记(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461

  岳维汉也不想矫情,当下与杨森来了个热情的熊抱。
  对于刘湘、杨森等川中军阀,岳维汉并不乏好感,别看这些军阀在川中打了20多年内战,可死人却着实不多,对四川的经济、民生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抗战爆发后,这些川中军阀更是纷纷以打国战为荣,纷纷出川抗日,着实令人钦佩。
  在徐州战场,岳维汉就曾见识过川军的顽强,那真不是吹的。
  川军的装备是差,也缺乏基本的训练,可人家就是能打硬仗,也敢打恶仗,这些个天府之国走出来的憨娃,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拎着大片刀就敢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精锐死磕啊,而且常常是整团整师拼光了也绝不后退半步,硬是要得!
  简单寒喧了几句,岳维汉又与随同杨森前来的川军将领握手致意。
  听完杨森的介绍,岳维汉不由得心头微沉,薛岳甚至都没派人前来接机。
  此时,川中国军主要有两部,一部是薛岳的中央军,约20万人,另一部则是杨森的川军,约10万人,由于蒋委员长殉国,何上将、陈上将等一大批党国高级将领又成了日军的战俘,因此薛、杨两人已经成了川中国军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
  尽管南京的“汪主席”已经公开致电,希望薛、杨两人能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率部投诚南京“国民政府”,并表示愿意委任薛岳为川康自治政府主席,杨森为副主席,但薛岳和杨森两人却根本不为所动,两人还真没想过要当汉奸。
  用杨森的话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就像是一个大家族里的老大跟老二,亲兄弟,争的就是个当家人的地位,不管最终是谁当家,终归还是自家人当家,可汪精卫那就是日本人养的一条狗,让日本人的一条狗来当中国的家,那还能有好?
  杨森带着一大群川军将领前来机场迎接,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川军的态度:川军愿意接受中共的整编,不过薛岳和中央军的将领没来,也同样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至少在短时间内薛岳的第一兵团还不愿接受中共的整编。
  不过,岳维汉对此也是早有心理准备,要不是为了说服薛岳和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岳维汉也没必要冒险孤身前来成都了,成都现在可是前线,日军航空兵的战斗机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附近空域,万一撞上岳维汉的专机,那就麻烦大了。
  ※※※
  次日上午,成都市郊。
  国民革命军第一兵团司令部的大会议室里将星云集,薛岳正召集第一兵团所有师长以上将领举行军事会议。
  与会的高级将领主要有兵团参谋长吴逸志、第四军军长吴奇伟、第58军军长欧震、第64军军长李汉魂以及第74军军长俞济时等国军中将,此外就是二十多个少将师长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耀武、李天霞还有张灵甫赫然也在其中。
  军事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第一兵团应该何去何从?
  兵团参谋长吴逸志宣传了岳维汉私人以及远征军官方的两封电报,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目前的局势,然后说道:“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总座将诸位召集起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诸位若有什么想法,尽可畅所欲言。”
  “我坚决反对与中共合流。”吴逸志话音方落,第58师少将师长张灵甫就神情激动地大吼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东西?一群泥腿子,委座出于民族大义考虑才将其收编,现在居然也想主导中国的抗战,还想反过来收编中央军?我呸!”
  “不是收编,是合作。”吴逸志皱眉道,“国共合作。”
  “还不都一样?”张灵甫不以为然道,“由国民党主导的国共合作,那就是共军被我们国军收编,由中共泥腿子主导的国共合作,那就是咱们国军被共军给收编了!别人我不管,反正我的58师是坚决不会被共军收编的。”
  “钟麟兄,那你又有什么高见?”李天霞阴声反问道。
  在角逐57师师长时,李天霞与张灵甫曾经闹得很不愉快,尽管后来李天霞胜出,张灵甫也当上了58师的师长,可两人之间的梁子却是结下了,此时李天霞见张灵甫坚决反对合作,便忍不住激了一句,李天霞还是赞成合作的。
  张灵甫哼声反诘道:“难道不跟中共合作,咱们就没办法抗日了?”
  李天霞淡然反问道:“我想请问钟麟兄,如果咱们不跟中共合作,弟兄们的口粮怎么解决?军饷从哪里筹措?武器和弹药又从哪里补给?总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抡着大片刀去跟小鬼子拼命吧?”
  张灵甫顿时哑口无言。
  此时的大西南,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干旱。
  竺可桢教授的预言得到了验证,自从四月上旬降下最后一场大雨之后,整个中国大西南便陷入了连续的干旱,至今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滴雨未下了,今年的春粮是基本上绝收了,更要命的是,由于土地干裂,连夏粮都没办法补种了。
  若不是中国远征军在大规模地放粮赈灾,大西南早就是饿殍无数了!
  现在整个大西南的两万万老百姓都在依靠远征军的接济而活着,又哪里有余粮来供养川军跟中央军?如果不跟远征军合作,如果不承认中共的主导地位,国军甚至连最基本的口粮都解决不了,活下去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抗日?
  至于军饷和武器弹药,那就更加不用提了。
  八路军跟新四军是穷,可远征军却富得流油,刚入伍的新兵都拿到每个月五块大洋的军饷,三年以上的老兵更是每个月可以领到20块大洋,如果在战场上立了功,更有不菲的奖金,如果跟远征军合作,军饷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整个会议室顿时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李天霞的诘问让所有人无言以对。
  官兵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粮饷,部队要想抗日,就必须要有弹药,这是现实。
  可是现在,蒋委员长已经殉国了,国民政府已经事实上灭亡了,第一兵团就像是骤然间失去了双亲的孤儿,变得无依无靠了,中共倒是表态愿意收养他们,可被一群泥腿子土匪收养,让这群骄傲的中央军将领们情何以堪?
  好半晌后,第74军军长俞济时才说道:“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政治上的事情我们不想管,也不该管,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罢,终归是中国人自己的政党,谁主导谁辅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共抗外辱!”
  薛岳将军微眯的眼睛霍然睁开,深深地看了俞济时一眼。
  俞济时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只要共产党真心抗日,他就忠心拥护。
  作为蒋委员长的外甥、亲信兼奉化老乡,俞济时在第一兵团乃至整个中央军系统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如果不算岳维汉这个异类,俞济时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奉化”系将领中的翘楚人物,他的态度基本上就代表了军中“奉化”系将领的态度。
  经过与岳维汉的一夜密谈,薛岳已经基本上接受了中共主导抗战的事实。
  只是,在蒋委员长的多年经营下,中央军中“奉化”系将领的势力极大,而且这批将领对蒋委员长最为忠诚,对中共也最为仇恨,在没有掌握“奉化”系将领的真实态度之前,薛岳将军可不敢轻易表态,以免引发部队的哗变。
  现在,俞济时已经明确表态,也意味着“奉化”系已经表明态度了。
  当下薛岳将军长身而起,肃然道:“俞军长说的好,军人就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政治上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既然现在中共已经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导力量,那我们就应该接受中共的领导,共同抗击日寇!”
  ※※※
  民国32年(1943年)5月30日,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延安瓦窑堡顺利召开,会议起草并通过了新版宪法,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国民党等民主党派为参政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现阶段最高权力机构。
  5月31日,二战区总司令长官阎锡山、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云南省主席龙云、广西省主席李宗仁以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纷纷通电全国,表示拥护会议结果,所部武装力量将统一接受中共的整编。
  6月1日,毛主席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一号令,将全中国以及南洋的武装力量按地域区划统一整编为四大野战军。
  长江以北的八路军以及二战军的晋绥军、中央军统一整编为华北野战军,也叫第1野战军,彭总为野战军总司令,聂总为总政委,阎长官为副总司令,胡宗南为总参谋长,下辖十大集团军,总兵力约200万人。
  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广东的粤军、广西的桂军以及部分南调的八路军统一整编为华南野战军,也叫第2野战军,叶挺将军任野战军总司令,陈总为总政委,李长官为副总司令,白长官为总参谋长,华南野战军下辖六大集团军,总兵力约150万人。
  西南数省的中央军、川军、滇军、西北的马家军以及延安边区的警卫部队统一整编为西部野战军,也叫第3野战军,薛岳将军任野战军总司令,罗总任总政委,蒋鼎文任副总司令,林总任总参谋长,西部野战军下辖四大集团军,总兵力约80万人。
  南洋的中国远征军单独整编为南部野战军,也叫第4野战军,岳维汉任总司令,邓公任总政委,卫立煌任副总司令,黄杰任总参谋长,左总任副总参谋长,南洋野战军下辖六大集团军,总兵力约100万人。
  紧接着,毛主席又发布了二号令,下令组建西南战役联合指挥部,四野总司令岳维汉上将为战役总指挥兼前线总指挥,一野总司令彭总、二野总司令叶挺将军、三野总司令薛岳将军为战役副总指挥,徐总、粟总同时上调联合指挥部,并担任前线副总指挥。
  与此同时,四野(中国远征军)航空师以刚刚修建的百色机场为依托,不断深入华南腹地,在江西、福建上空反复挑衅华中日军的航空兵,以引诱日军航空兵与我决战,一张旨在灭亡正在大西南前线作战的40万日军的滔天大网正在悄然拉开!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西南前线却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正在大西南、西北地区作战的两路日军突然之间停止前进,并迅速收缩后撤,与三野各部脱离了接触,消息传来,岳维汉大为震惊,立即找来粟总、徐总商议对策。
第478章
千军万马堵荆门
  广西百色,西南战役前线指挥部。
  岳维汉在邓公、左总的陪同下大步走进了作战室,早就已经等候在作战室里的粟总、徐总还有李上将、白上将等人赶紧上前见礼,如今岳维汉的身份可是四野一号首长,已经今非昔比了,即便是李上将、白上将这样的老长官,见了他也得敬礼了。
  老实说,毛主席决策的西南战役真的不好打,因为作战区域实在是太大了!
  光是前线指挥部的选址就让岳维汉伤透了脑筋,再三权衡之后还是选在了百色,然后又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将徐总、粟总以及随行的参谋人员接到了南中国海,然后从南中国海的航空母舰直飞百色,这中间美国海军冒了极大的风险。
  虽然不易,好歹指挥部的架子是搭起来了,人员也大致配齐了。
  可就在这时候,西南前线却是风云突变,华中日军主力居然收缩后撤了!
  与众人简单寒喧了几句,岳维汉便径直问徐总道:“老徐,具体什么情况?”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徐总点了点头,说道,“从五天前,三野第1集团军(薛岳)及第4集团军(龙云)就有报告说,当面日军已经停止前进,由于当时‘战役联合指挥部’尚未建立,薛、龙以为日军只是在做短暂休整,因此没有立即上报。”
  “但是就在今天上午,南北两路日军突然开始大踏步地后撤,南路日军甚至已经放弃了昆明城,主力已经退至曲靖附近!”说此一顿,徐总又道,“我判断,冈村宁次肯定已经嗅出了什么气味,老鬼子想要提前开溜!”
  徐总的判断还是相当正确的,不愧是我党的老牌高级指挥官。
  不过,冈村宁次这老鬼子更厉害,这边才刚刚搭起战役指挥部,甚至连参战各部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呢,老鬼子就已经嗅到了异味并迅速做出了反应,华中日军这一收缩后撤,国军的局面就相当被动了,西南战役还没开打战机就几乎已经消失了。
  局面是明摆着的,如果在国军参战各部部署到位之前让华中日军撤回了两湖地区,则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就能极大缩短,而作为战役主力,四野(中国远征军)的后勤补给线却大大延长了,大西南恶劣的道路条件对四野机械化装备的后勤保障将是严峻的考验。
  如果四野的机械化重装备跟不上趟,单凭一野、二野以及三野的部队,纵然调集上百个步兵师,也不可能是日军重兵集团的对手,到时候别说围歼华中日军了,搞不好还会反过来被华中日军打一个大规模的击溃战,重演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悲剧。
  更严峻的是,冈村宁次已经在两湖地区修建了大量坚固的要塞工事。
  一旦让华中日军主力缩回了两湖地区,即便是四野的重装备开上前线,也未必就能稳操胜券了,想当年,岳维汉只凭一座土门要塞就让华北日军的飞机、重炮毫无用武之地,冈村宁次对此可是有着切肤之痛,自是不会轻易忘记。
  总而言之,一旦让华中日军主力缩回两湖地区,西南战役的战机就完全丧失了!
  见岳维汉沉吟不语,徐总又接着分析道:“侧击西安的只是北路日军的一支偏师,兵力仅只一个师团另一个旅团,尚不足3万人,攻击重庆以及昆明的日军才是华中日军的精锐主力,要想实现战役目标,就不能让这两路日军缩回两湖。”
  “可是……”岳维汉沉吟着道,“又有什么办法能截住这两路日军呢?”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粟总忽然说道:“其实呀,这就是一个问题,只要截住了重庆附近的北路日军主力,也就拖住了昆明附近的南路日军。”
  “哦?”岳维汉欣然道,“老粟,这话怎么说?”
  粟总大步走到了地图前,然后手指地图向岳维汉道:“老总请看,由重庆出川的道路总共有三条,一条沿川陕公路北出汉中,一条沿长江水道东出秭归、过宜昌、直抵武昌,另一条则是沿着川滇公路南下贵州。”
  “西安尽管已经失守,可大西北深处中华腹地,与华北日军之间隔着山西及太行山,日军若北出汉中,绝对是有去无回,可谓自投死地,因此川中日军是绝不会走这条路线的,那么就只剩下东出武昌以及南下贵州这两条路线了。”
  “若能以得力一部抢在日军之前堵住荆门,使北路日军不得东出,则日军迫不得已将只能南下贵州,而南路日军为了接应北路日军,也势必会在贵州境内盘桓不走,如此一来,南北两路日军就全部被拖在西南腹地了。”
  岳维汉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原本已经毫无希望的战局似乎又是柳暗花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4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