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230

  破解对方诅咒的,只能是对信仰的虔诚。想到这儿,艾凯拉木忍不住在心里默念经文。这番虔诚的举动,迅速被身边的亲信学了去,继而传播开来,以最快速度传遍全军。“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
  “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祈祷文慢慢从军阵当中响起,声音由混乱慢慢变为整齐,由低沉慢慢变为响亮。旋即,几乎所有大食将士都加入了进来,将经文如梵唱般传遍原野。
  对面的安西军将士听见了,却依旧走得不紧不慢。他们仿佛根本无视于对方人数是自己近二十倍的事实。迈着整齐的步伐,他们继续向前推进,推进。一步,两步,从三百步推进到二百步,从二百步推进到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二十步……
  “咚、咚、咚、咚”从他们背后传来鼓声单调且响亮,扫过沙场,越过人群,刺入圣战者们的耳朵,令他们骨头发冷,手脚发木。
  “咚、咚、咚、咚”接连不断的鼓声,始终以同一个节奏,穿透诵经者的耳朵,穿透他们的灵魂和心脏,如同乌云背后的一缕阳光,将诵经声搅得支离破碎。
  “啊——”终于有大食人受不了鼓声所带来的压力,率先发出了一阵箭雨。一百二十步距离,羽箭可以命中目标,却无法射穿对方的护甲。走在攻击队伍最前排唐人刀盾手,只是随便将盾牌举了举,就拦住了大部分攻击。零星几支羽箭穿过盾牌缝隙,砸在铁甲上,发出“叮”的一声,软软落地。
  “稳住,稳住。不准浪费箭矢!”艾凯拉木突然惊醒了过来,扯开嗓子大声喝止。
  “稳住,稳住。不准浪费箭矢!”毕竟久经战争,他身边的嘎嗞们扯开嗓子,将命令迅速放大,传遍全军。
  羽箭的密度迅速变稀,但有人还在盲目地乱射。一支接一支,落在唐人的脚下,与先前胡乱射出的羽箭混在一起,在军阵面前形成一道细密的屏障。
  这种完全由木杆和羽毛组成的屏障,不具备任何防护效用。唐人的包铁战靴踏上去,立刻粉碎一片。一百一十步,一百零五步,一百步,忽然,鼓声猛然停顿,随即,化作一阵连续的雷鸣。
  “咚咚咚咚咚咚咚——”伴着奔放不羁的节奏,所有唐人停住了脚步。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刀盾手猛然将手中巨盾向上一举,瞬间结成了一面明亮而低矮的城墙。所有盾牌,上缘都微微前倾,与头顶上已经走过天际中线许久的烈日,呈某种默契的角度。
  刹那间,西域特有的明亮日光,就从打磨平滑的精钢盾牌表面上反射了出来。无数道反光汇聚成粗壮凝重的一团,狠狠劈向了对面大食人的眼睛。
  “啊——!”艾凯拉木本能地选择了闭眼,耳畔惊叫声响成了一片。还没等他弄明白唐人到底有使用了什么古怪魔法,雷鸣般的鼓声又急转稀疏,“咚、咚、咚咚、咚咚……”踏着鼓点,安西军前锋再次向前推进,如同一只浑身闪着银光的巨龙般,压向黑漆漆的大食军阵。
  “放箭,放箭!”到了此时,艾凯拉木再也顾不得什么控制战场节奏了。扯开嗓子,不顾一切地命令己方弓箭手进行拦截。命令被化作喊声和角声,迅速向周围传播。闻听号令,早就按捺不住的大食弓箭手弯弓,仰头……
  无法瞄准。即便信仰再虔诚的嘎嗞,在这单纯的自然力量面前,也无法让自己睁开眼睛。他们只能凭着直觉,调整弓箭的角度。数以万计的羽箭腾空,大多却都成了无用角色。或者高高地从安西军头顶掠过,或者没等到达目的地,便一头扎向了地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打在了移动中盾墙上,将光洁的盾面打出无数小麻点儿。然而,这些小小的麻点儿,根本影响不了整个盾墙的反光能力。粗壮的光柱继续劈来,晃得大食人两眼流泪,无法看清楚对面目标。
  好在艾凯拉木麾下兵马足够众多,中军的弓箭手被盾墙晃成了瞎子,两翼的弓箭手还能尽最大可能地提供一些支援。通过侧向攻击,给前进中的唐军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为自己一方赢得更多的调整时间。只是这样一来,两翼的队形就无法保持齐整,慢慢地被自家弓箭手挤压向前,慢慢被挤压成了一个雁翅形,并且起伏不平。
  连绵不断的箭雨越下越猛,前进中的唐军渐渐有了伤亡。一名位于队伍边缘的刀盾手身体猛然晃了晃,鲜血从肩窝处冒了出来。他身后的弓箭手立刻上前,先接过巨盾,然后将伤者推开,推向队伍后侧。随即,耀眼的巨盾再度举了起来,护住附近的大唐男儿。
  又一名盾牌手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羽箭从空档处斜向扑入,射中了几名弓箭手。为了保持射击的准确性,唐军给弓箭手提供的皮甲,在一百步以内的距离上,防不住羽箭攒射。伤者被推开,盾牌被捡起,内排弓箭手在低级军官的指挥下迅速补位。整个队伍在行进当中做好了调整,脚步依旧不疾不徐。
  “咚,咚,咚咚,咚咚……”终于,鼓声的节奏再度发生了变化。敌我双方,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前进中的唐军再度停住脚步,在距离大食人军阵不及八十步的位置,重新调整队形。盾墙两侧慢慢向后弯曲,为自家袍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盾墙正面的盾牌数迅速减少,反射的阳光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强烈。
  “传,传令。让两翼约束队伍,小心唐军有诈!”艾凯拉木声音已经紧张的变了调,沙哑着嗓子调整部署。他麾下众位嘎嗞和穆特瓦尔的身体,似乎越休息越疲惫。只是匆匆射出了三五支羽箭,就已经有人无法拉开弓弦。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没比别人好多少,心脏狂跳不止,几乎无法停下。嘴唇发干,手脚发软,平素随便就可以肆意挥舞得长矛此刻竟然好像重逾千斤!
  一切都向最不利情况发展。这种状态下,艾凯拉木不敢轻易驱使大军上前决战。否则,根本无法预料麾下的弟兄们,会不会在激战当中,忽然失去全身力气。成为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安拉啊,难道您是惩罚仆人的信仰不够虔诚么?”抬头看了看可恶的太阳,艾凯拉木暗暗追问。虽然家族中偶尔有人也会做一些抢劫,勒索的勾当,但那都是针对异教徒的行为,按道理根本没有违反教规。为何今天圣战大军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好运气?承受着一个接一个莫名其妙的磨难?
  还没等他将心里的疑惑想清楚,对面传来的鼓声再度化作一阵阵雷鸣。在挡住了大食人数轮羽箭攒射之后,安西军刀盾手突然把盾墙撤开,露出了先前隐藏在盾墙之后,蓄势已久的弓箭手。
  “嘣”一声整齐的弓弦响,切入了军鼓的节奏。数百支破甲锥同一时间发了出去。掠过八十步的距离,将正面的大食军阵,整整齐齐砸出了一道豁口。
  八十步,唐人制弓技术之精良,在这个距离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尖锋长达三寸,有着四个棱面的破甲锥轻易地撕破了大食人身上的保护,无论是皮甲、板甲、还是锁子甲。尖利的锥锋去势未尽,继续撕开皮肤,撕裂肌肉,将里边的五腹六脏搅得稀烂。
  第一轮羽箭射起的血珠尚未落下,唐军前锋的第二排弓箭手已经松开弓弦。又是数百支羽箭同时升空,声响和威势与先前丝毫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这轮羽箭为斜射,先向上飞了一段距离,然后急转直下,越过第一波弓箭手撕开的缺口,将后边的大食兵将射得人仰马翻。
  紧接着,第三排羽箭又至,将更多大食人推向死亡的深渊。整个大食军阵正面登时一片混乱,很多训练不足的穆特瓦尔抱头鼠窜,将自家队形撞得百孔千疮。
  一些参加过上次恒罗斯之战的大食老兵见状,不等艾凯拉木发令,立刻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持刀冲上前,严肃战场纪律。十几个血淋淋的尸体倒下去后,军阵正面终于恢复了一点儿秩序。另外数百名经过严格训练的圣战者也从骤然打击中缓过神来,弯弓搭箭,向对面的唐军发起反击。
  “近卫营,严肃战场纪律!圣战营,反击,马上反击!”到了此刻,艾凯拉木好歹想起了主帅的职责,挥舞着手臂,大声命令。
  更多的老兵投入缺口处,或者用刀锋逼迫穆特瓦尔们充当肉盾,或者加入弓箭手行列。冰雹般的羽箭从缺口处射了出去,逆着对方羽箭射来的方向,扎向大唐将士。一瞬间,双方队伍中都出现了大量死伤,血光在两支队伍头顶轮番飞溅。
  站在前排的一名唐军弓箭手刚刚将羽箭搭上弓臂,就仰面朝天倒了下去。他左右两侧的袍泽却不闻不问,前腿弯曲,后腿紧绷,用全身的力气,继续将角弓拉圆。紧跟着,左侧的弓箭手受伤倒地,角弓摔出老远。没受伤的右侧弓箭手目不斜视,继续蓄力,瞄准,松手,破甲锥如毒蛇般飞出,正中对面大食弓箭手的面门,将其整个人射飞起来。脖颈在半空中折断,脑袋被破甲锥穿透,前后各露出血淋淋的半截。
  前、中、后,三排唐军弓箭手,每排都有不少人受伤倒地。但没被敌军羽箭射中的人,则继续遵从身边校尉的指挥,将破甲锥搭上弓弦,将弓臂拉满,将死亡的乌光送向指定的目标。
  “啊……”整整一排大食弓箭手倒地身亡。很快在弯刀和经文的驱动下,又补上了新的一批。
  “噗……”羽箭入肉,数名大唐男儿血染沙场,身边的袍泽迅速补位,拉开角弓,继续向大食人射出羽箭。
  没有停顿,没有闪避动作,敌我双方面对面站在八十到一百步的距离上,瞄准对方的要害,不停拉弓,放箭。放箭,拉弓。
  战鼓声依旧响如惊雷,却已经无法盖住弓弦的弹动声。“嘣”“嘣”“嘣”简单而又清脆的弓弦响犹如从地狱发出来的召唤,每一轮过后,都带数十条鲜活的人命。
  一排大食人倒在了缺口处。转眼又是一排。
  活着的人手开始发软,脚开始发虚,却不得不继续向前补位。否则,他们将无法证明自己对信仰的虔诚。
  不虔诚者,死后无法升入天国,活着也会身败名裂。
  不知不觉间,圣战者们又开始念诵经文,一声比一声急促,“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
  “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
  “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
  “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
  注1:黑衣大食建立于公元750年,开国哈里发姓阿拔斯,所以自称为阿拔斯帝国。
  注2: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横跨东西,对东西方文明都有涉猎。文中模拟阿拉伯人口吻翻译的孙子兵法。
  注3:黑衣大食是政教合一国家。最高为哈里发,其下为首相,称作维齐尔。再下为教法官,负责审理教徒内部的诉讼。全国军队总司令称“大埃米尔”。
  注4:嘎兹、穆特瓦尔都是黑衣大食国对战士的称呼。嘎兹:为圣战者,信仰虔诚,训练严格,打仗时奋不顾身。穆特瓦尔是志愿者,同时也是狂信徒。但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
  
  第三章
壮士
(二
下)
  
  弓箭手在战场上本来只是用做防御的辅助力量。主要用来对付敌军的大规模冲击,或者在攻城时负责压制防守一方的同行。在今日之前,大食人从来未曾尝试过将弓箭手派到战场最前方,充当进攻的主力。更没有人会想到,安西军主帅封常清,会在两军交战之初,就选择了这样一个不合常规的打法。
  八十步左右的距离,对于大多数经过严格训练的弓箭手而言,命中目标几乎是十拿九稳。只要他能平心静气地瞄准,只要他能不受身边的惨叫声和对面刀盾手的干扰。
  换句话说,是封常清以一种几乎疯狂的战术,将两军的第一回合,从传统的互相试探实力,直接变成了双方弓箭手之间的“单挑”。面对面互相射击,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很显然,大食人在这方面不占上风。即便有人数和信仰力量作为支持,他们身上的颓势也越来越分明。
  双方的训练程度本来有一定差距。唐军最前方那一面面分散开来,在阳光下不断闪烁的盾牌,又严重影响了大食圣战者的视觉。大食圣战者手中的弯弓,是由他们自己掏钱购买,弓臂材料从桑木、柞木到山毛榉,五花八门,弓的力道大小不一。而对面唐军手中,却是由兵部统一打造,清一色的朱漆角弓。讲究的是“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同样呼啸而来的羽箭,唐军的破甲锥可以轻松撕裂大食人护甲,入体半尺。大食人的弓箭却只能贯穿唐军弓箭手身上的皮甲部分,一旦遇到护心镜、铁护胸等物,威力就要大打折扣。
  上述几项,大食人和唐人在每一项之间的差距都不算很大。然而数项加起来,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被圣战者发出的羽箭射中,唐军多是伤而不死。只要能及时撤回本阵医治,活下去的把握至少有六到七成。所以受了伤后,唐军弓箭手往往是不喊不叫,默默地倒下,默默地由自家袍泽将自己抬向阵后。而被羽箭射中了的大食圣战者,重则当场丧命。轻者,也会扑倒在血泊当中,来回翻滚,惨叫不止。
  整个弓箭对射的时间其实并没有进行多久。从搭箭、开弓到把弓弦松开,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只需要一个到一个半呼吸时间。前、中、后三排弓箭手循环往复三轮,总计也不过是十几个呼吸。但是,对于战场中处于下风的一方而言,这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却比从日出到日落还要漫长。在钢刀的逼迫和诵经声鼓舞下,圣战者们前仆后继,一波接一波往缺口上填。每一波人填上去顶多坚持三两息,就又被唐军的弓箭手射成了筛子。终于,对信仰的虔诚再也抵挡不住对死亡的恐惧,有名全身包裹着黑甲的圣战嘎嗞突然大叫一声,掉头就跑。恐慌以他为核心如同洪水般迅速蔓延,刹那间,大部分与唐军对射的弓箭手都丢下了兵器,转身逃命,任由唐军的羽箭将自己的后背当成靶子,却再也不敢回头看上一眼。
  “回去,回去!安拉在天国看着你们!”负责督战的大食老兵们气急败坏,挥动弯刀,剁翻惨叫最大声的几个弓箭手。然而,在绝对的数量面前,屠杀起不了丝毫作用。逃命者只是胡乱伸手一推,就将督战老兵推翻在地,然后数双沾满血浆的皮靴子踩了上去,将可怜的老兵踩成了软软的一团。
  见到此景,大食圣战东征军主帅艾凯拉木不敢再犹豫了。瞪着通红的双眼高高举起右臂,同时声嘶力竭地命令:“近卫营,全体出击。将对面的唐人给我杀光。出击!安拉在天国见证你们的荣耀!”
  近卫营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兵,素质还在被称作嘎嗞的圣战者之上。闻听命令,立刻催动坐骑,呐喊着从本阵正中央冲出。宁可将溃退下来的弓箭手们踏翻,也要尽可能地将胯下战马的速度提高到更快。
  看着不远处持续加速的黑色洪流,大食人军阵的正前方八十步位置,百战老将李嗣业轻轻举起手中陌刀,沉声断喝,“进!”
  “进!”八百陌刀手,一千六百长槊手齐声回应。同时端平手中兵器,呈三个尖锐的锥形阵列,大步向前推去。
  已经出色完成使命的刀盾手,弓箭手们在几名郎将的指挥下,迅速变为纵队。沿着陌刀阵和长槊阵之间的空隙,迅速向后撤去。
  一瞬间,陌刀阵和长槊阵完全暴露,如同猛兽的牙齿一般,亮在了大食禁卫营面前。
  “咚,咚,咚!”鼓声再度传来,还是那个单调低沉的节奏。踏着鼓声,三个锥形阵列稳稳前推。百战老将李嗣业手举陌刀,走在了整个队伍的最前方。
  转眼之间,敌我双方就撞在了一起。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黑色的洪流被雪亮的铁锥硬生生刺出了三道巨大的豁口。红色热浪就沿着这三条豁口向西推去,如同火焰一般,迅速点燃天空与大地间的所有颜色。
  “进!”李嗣业举起带血的陌刀,大声高喊,劈落。将自己正对的大食武士连人带坐骑,同时劈为两段。
  “进!”身后的陌刀手和不远处的两队长槊手齐声响应。兵器并举,将周围蜂拥而来的大食人,砍翻,刺倒,变成脚下的尸体。
  八十步的距离,根本不够骑兵用来加速。没有惯性作用,战马立刻表露出求生的本能,扬起前蹄,死活不愿往刀丛和槊丛中硬冲。失去了坐骑的助力,人数足有唐军前锋五倍之多的大食近卫营,对着平行推进的三个钢铁丛林大声喝骂,却找不到任何下手机会。对面的唐军则对此早有预料,在领军核心将领和数名校尉的协调指挥之下,槊出,刀落,将靠近自己的对手杀得人仰马翻。
  “进!”李嗣业举起陌刀,厉声断喝。
  “进!”八百面陌刀同时举起,同时落下,将敢于挡在面前的一切障碍扫成齑粉。
  “进!”长槊向正前方刺出,无数黑衣大食人从马背上掉下来,变成了一个又一个血葫芦。
  黑衣近卫纷纷后退,双眼里边充满了委屈和不甘。唐军的步槊长达两丈四尺,锋刃部分完全由精钢打造,然后由一条两尺多长的套管,固定于硬木制造的槊身之上。而他们手中的弯刀却只有五或六尺来长,连对方手中槊杆的木制部分都碰不到,更甭说是攻击到对方身体。
  这种既借不上坐骑的力气,又无法靠近对手的滋味,憋得他们就像春天的公狗般,放声嘶吼。嘶吼罢了,一肚子憋屈依旧无从释放,只能顺着自家人流,不断向后退避。
  东征军主帅艾凯拉木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禁不住大骂禁卫营主将白舍尔愚钝,“绕到侧面去,攻击他们的侧翼。攻击他们的侧翼。笨,笨得向石头一样。来人,给我下死命令,挡不住唐军,我就将他们全家变成奴隶!”
  没等传令兵把命令和威胁转化成号角声,禁卫营主将白舍尔已经开始尝试攻击唐军的侧面。在他的调度下,十数名低级将领分头散开,各带百余名近卫,缓缓地在人流中兜了半个圈子,从不同角度扑向了陌刀和长槊阵。
  长兵器的弱点在于不利近战,万一被对方贴身迫近,就无法进行有效回防。大食近卫军中士卒以呼罗珊地区的百战老兵为主,反应速度远远高于普通圣战者。发觉自己一方有新的应对举措,立刻拨转坐骑闪避,主动让出数条缝隙,给侧向扑上的同伙创造机会。
  “进!”
  “进!”
  陌刀手和长槊手们对敌军的变化视而不见。依旧按照固定的节奏,高呼向前。迂回扑上的大食禁卫喜出望外,用双脚再次磕打了一下马肚子,尽可能此从胯下坐骑上压榨出一点儿速度来,然后高高地举起弯刀,狞笑着劈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