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0

  “孙头尽管去忙。反正大人此刻也不在。回头若有人问起来,我们就说您上茅房了!”门口当值差役刚刚收了“孔有方”的好处,岂能不给“周廓”几分面子。笑了笑,轻轻摆手。
  “那我就偷一会儿懒!”孙捕头冲着大伙作了个揖,然后又将头转向王洵,“走吧,不远处有个茶馆,咱们先去垫点儿东西。你嫂子是个乡下女人,做的菜死咸死咸的……”
  王洵会心一笑,拉着张巡跟在了孙仁宇身后。离开县衙大门没多远,转了个弯儿,就来到一座非常安静的小茶楼。既然把茶楼开在了衙门附近,过往的宾客肯定都不是为了喝茶而来。因此茶楼掌柜也非常体谅客人们的心思,在二楼辟了很多雅间儿,每间屋子都用双层木板夹了稻草做墙,房间内的客人说话声音即便不小心稍高了些,也不担心隔墙有耳。
  孙仁宇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带着王洵,三拐两拐来到二楼最里边的一间。吩咐伙计上了茶水,然后把门关紧,压低的嗓子向王洵解释,“刚才的话,小侯爷就当我在放屁,千万别往心里去。我也是不得已,最近风声有点紧,衙门里头老是疑神疑鬼的……”
  “表哥你就别客气了!”王洵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在外人面前,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心里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就是。”
  “到底是侯爷,比我们这些跑腿的明白事理!”孙仁宇又笑着拱了拱手,算是为刚才的行为赔罪。“不瞒您说,今天即便您不亲自来,我晚上也肯定会去府上找您。您那朋友的事情,麻烦大了!”
  “怎么了?难道还有表哥摆不平的麻烦么?”王洵笑着坐好,信手把一个小银锭子笼在了手指底下。
  “不是摆平摆不平的问题,小侯爷有所不知……”看见手指缝隙里露出来的白亮成颜色,孙仁宇两眼登时放光,“这事儿,牵扯有点广。我这么跟您说吧,到昨天为止还好好的呢。老爷虽然问了一回案,但我拿着您赏下的钱,把该打点的弟兄们都打点儿到了。所以宇文兄弟虽然又挨了四十板子,身上却没添半点儿新伤。可今天上午,杨太仆府的管家居然拿着名帖来找我家大人,命令我家大人将宇文兄弟当场释放。我家大人稍作犹豫,那位管家就当着众位弟兄们的面儿放了狠话,让我家大人掂量着办。您瞅瞅,这不是骑在人脖子上拉屎么?我家大人再不济,好歹也是天下第二县的县太老爷啊。他杨太仆府上的区区管家,凭什么向万年县衙门发号施令?”
  “你家大人难为宇文子达了?”王洵吃了一惊,关切地追问。他先前只考虑到逼迫杨国忠出手之后,可以让宇文至所承受的压力减小些。却没料到杨国忠会玩出这么一招,明着是向万年县衙门要人,实际上却是借刀之计,逼着万年县衙把宇文至往死里整。
  “还没。”孙仁宇看了看王洵手指下的银锭,轻轻咽下一口吐沫,“我家大人原本是想立刻找你那位朋友麻烦的,结果昨夜本县第一捕头薛荣光那厮得了急病,今天没来应卯。我家大人担心那厮的身体,所以在接到他家人的报告后,就暂且把惩治你那位朋友的心思放到了一边。急匆匆地往薛家去了!”
  “你可知薛头儿得的是什么病?病情如何?”王洵松开手指,将银锭子推了过去。
  “不知道!”孙仁宇看到了银子,立刻把什么都忘了,双手扑上来,将银子快速按住,“我真的不知道,报信的人快中午了才来,神神秘秘的,估计这场病轻不了!”
  “急什么,谁也抢不了你的!”对于这种人,王洵知道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对付,“不过我把丑话说到前头,如果宇文子达在你那里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给你的钱,我会加十倍利息讨回来。不信你可以试试!”
  “我,我哪敢啊!小侯爷,您这不是要我的命么?”孙仁宇嘴巴一咧,声音里面立刻带上哭腔。他半生潦倒,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才买通上司调到长安来做捕头。目前手中所有余财,几乎全是从王洵手里拿到的,并且每次都得分出好大一部分去打点上司和同僚,很快就十去其五。日后王洵甭说加十倍利息偿还,就是一文不加,也足够逼得他卖儿卖女了。
  “我不想要任何人的命,我只想保住朋友的命。放他出来的事情,我会继续托人。但如果他死在了牢里,你也知道,我另外几位朋友的脾气……”王洵笑了笑,手指在桌面上慢慢叩打。
  “我知道,我知道!”孙仁宇迫不及待地表态,“我尽力,我已经尽力了。可是,小侯爷,我是新来的啊。衙门里很多事情,我根本插不上手!我家老爷,最信任的还是原来那几个。”
  “薛捕头不是病了么?”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的张巡突然插了一句。
  “是啊?”孙仁宇愣了愣,顺嘴回应。
  “你家老爷的心腹,除了薛捕头还有谁?比如说,他要干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通常都经过谁人之手?”看着孙仁宇的眼睛,张巡继续追问。
  “这个儿!”孙仁宇打了个哆嗦,不敢与张巡对视,低下头,一边冥思苦想,一边慢慢回应,“排在第一的,肯定是薛捕头。第二,估计就是主簿大人。不过他不太管衙门里的事情。还有牢头老李,不过老李那个家伙属于有奶就是娘型。其他的,就不好说了。反正大伙干这差事,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寻常小事儿,县太老爷发个话,大伙也愿意跑腿。若是县太老爷做得太出格,大伙也不想为了他几句褒奖,就丢了头上吃饭的家伙。”
  “你也知道会丢掉吃饭的家伙?那张县令准备将宇文子达弄死在狱中,对不对?”张巡笑了笑,眼神越来越冷。
  “我不知道!”孙仁宇向旁边一闪,本能地狡辩。却被张巡刀一样的目光盯得无处可逃,咬了咬牙,低声道,“我真的不太清楚。我是新来的,他们有事儿都瞒着我。这衙门里,上上下下几乎都是我家老爷和薛捕头的人。我若管得多了,恐怕早晚得把自己搭进去!”
  “那你不想想,这件事,你家大人到底兜得住兜不住?他一个读书人,总不能自己动手吧!你们帮了他这个忙,就不怕事发之后,他把罪责全推到你等头上?”张巡手扶桌案,就像审讯犯人一般,连声质问。
  “我只是个跑腿的,不敢想那么多。”孙仁宇依旧低着头,声音里边充满了委屈。“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不多问,也不多掺和!”
  “我劝薛兄弟还是多想想!”张巡摇摇头,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这案子,你心里清楚,已经牵扯了京兆尹王鉷,牵扯了太仆卿杨国忠,你家大人恐怕于其中也就是个跑腿的份儿。如果最后闹大了,他可未必能一手遮天。一旦他翻了船,你即便什么都没做,会有好果子吃么?”
  “其实,其实大伙心里也都不太踏实。但没办法,他毕竟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孙仁宇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地说道。
  “所以薛捕头就稀里糊涂的病了。”不骗人则已,一旦说起谎话来,张巡总能说得头头是道,“昨天下午,估计他还好好的吧!一晚上就病得爬不起床,难道是坏事做多了,突然遭了瘟么?杨国忠府上的管家为什么如此嚣张,没有把握之时,人家不知道以退为进,暂避锋芒么?你好好想想,再劝熟悉的人也想想。你家大人为了升官可以拼了性命,你等又是为了什么?言尽于此,你等好自为之!”
  说罢,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孙仁宇激灵灵又打了个冷战,赶紧追上去,死死拉住张巡的袖口,“周兄,周兄,你别生气。我一定,我一定想办法保全宇文兄弟。哪怕拼上自家的前程不要了,也会让他平平安安躲过这场劫难。”
  “不需要拖的时间太长,我只希望你保住子达七天之内的安全。也许用不了七天,你就会亲眼看到此事结果!”用力甩开对方的手,猛然间,张巡身上的气势凌厉无比。
  “啊!”孙捕头又愣了一下,后退半步,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这个周廓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一开始根本没在意。可今天看来,此人非但对衙门里那些猫腻一清二楚,并且官威十足,恐怕其真实身份,还远远在王小侯爷之上。
  能让王家小侯爷当跟班儿的人,会是什么级别?孙仁宇不敢再想下去了。联系到有关薛捕头在自己家中被刺客打成重伤的传闻,他突然发现,这京师里的水,实在太深了。实在不是他这个外地来的小小捕头能趟得起的。也许稍不小心,就一脚踩进漩涡里,尸骨无存。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扒门盗洞底往京师里调?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他暗暗骂了自己一句,心中突然好生后悔。
  
  第四章
霜降
(二
上)
  
  不单是孙捕头被突然变得霸气十足的张巡给唬住了。王洵一时也难以适应。只是他这两天见到的稀奇古怪事情实在太多,倒也不差这一件。因此一直忍到了孙捕头佝偻着腰走下茶楼,才看了张巡一眼,皱着眉头问道:“张大哥怎么确定子达在七天之内能够出狱?若是七天之后,杨国忠和李林甫两人还分不出胜负来……”
  “我不能确定!”张巡长长叹了口气,身上的霸气转眼间被落寞所取代,“但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小的捕头能有什么担当。只好先拿大话稳住他,拖一时算一时。能让他帮忙拖过了头七天,就有机会再让他帮忙拖过下一个七天。杨国忠已经亲自出马了,我想,既然神仙们已经交了手,如宇文子达这种小烂虾,估计很快就没人在乎了!”
  “也好!”王洵听得直咧嘴。万万没想到素来持身以正的小张探花居然也会撒谎骗人“多几天时间总比少几天要好。我再想办法托托关系,说不定能找到一个肯替子达出头的!”
  “关键要看贾昌。希望他昨夜不只是想利用老雷!”张巡摇了摇头,继续叹气。“其他人……”想了想,他主动闭上了嘴巴。满朝文武个个缩头,能给无辜者主持公道的,反而需要指望斗鸡走狗之辈。这大唐到底是怎么了?再这样下去,几代明君持续努力儿开创的盛世基业,终归有被耗完的那一天。难道朝中诸公就一点儿也不担心么?
  “贾昌恐怕指望不上。他生着一颗七孔玲珑心,估计连昨夜是否见过老雷都不会承认。你也别太担心了。我继续想办法托人就是。”到了此时,年龄小的王洵反而比年长了他近一倍的张巡显得淡定,笑了笑,慢慢站起身。
  张巡知道对方跟自己担心的压根儿不是同一件事情,也不强求,点点头,低声叮嘱,“如果京兆尹的注意力已经被昨夜的事情转移了过去,子达的口供就变得无关紧要了。上面压力小了,万年县令也没必要非跟子达较真儿不可。想办法贿赂贿赂他,也许比四处托人还管用!”
  “这个我醒的。昨天下午,已经捎信让秦家哥俩打听张县令的嗜好!现在缺的只是一个能跟他搭上话的中间人!不过这也不难,无非是费点时间而已。我想、那张县令虽然唯京兆尹马首是瞻,在不惹怒上司的情况下让他发笔小财,想必他不会拒绝。”说起如何请客送礼,托关系寻门路,王洵立刻精明起来。转眼之间,将其中窍要分析得头头是道。
  “你也小心些!”张巡想了想,再度轻轻点头,“别光为了救人,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如果能找个棵大树下躲躲,也别故作清高。非常时期,一切都可以从权!”
  能让以清廉刚正而闻名的小张探花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自己这个朋友在其心中的分量。王洵笑了笑,向朋友投过感激的一瞥,“这个我自然晓得!你跟老雷也多加小心,实在不行,就先到城外去避避风头。反正朝中最近一片大乱,估计吏部也没功夫想起你述职的事情来!”。
  双方又笑了笑,便在此处拱手作别。心中都憋了一肚子愤懑,却都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地方。堪堪走到了自己家门口,王洵忽然发现前方变得拥挤起来,忍不住沉下了脸,低声喝道:“小祥子,给我看看谁把路给挡了。长安城这么大,非到崇仁坊来摆什么当大爷的谱!”
  “唉!”小厮王祥吓了一跳,赶紧下了马,分开人群,撒腿向前跑去。不一会儿,又气喘吁吁跑了回来,拉住王洵的马缰绳,低声汇报,“小侯爷,不是别人,是咱们家把道给挡了。好像来了一个贵客,仪仗整整摆了半条街!”
  “咱们家,咱们家几时认识过这么有身份的客人!”最近做事屡屡受挫,王洵也变得有些玩世不恭,“那我可得抓紧看看去,别让贵客等急了!”
  说着话,也跳下了坐骑。把缰绳交给小厮,自己分开看热闹的人群往里挤。“各位借光,借光,我家就在前面。”
  “是小侯爷!”几个邻居家的仆人回过头来,看见王洵,立刻大声咋咋呼呼地叫嚷。“王小侯爷,您回来了!大伙赶紧让让,王家的少主人回来了!”
  王洵只是个落了势的子爵,在崇仁坊这片儿地,名望和地位都压根儿排不上号。左邻右舍的仆人们以往见了他,当面通常喊一声,“二郎”,背地里则以“王大虫”呼之。从来没像今天这般客套过。王洵听在耳朵里,心中愈发感到好奇,从众人让开的缝隙中快走了几步,抬头张望,刚好看到三十几名全身甲胄的武士,威风凛凛地肃立在自家门口。
  “谁他娘的这么大排场!居然拿此等精锐做亲卫!”见到此景,王洵心里头不由得暗暗赞了一句。也算个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亲卫,与京师里边招摇过市的那种银样鑞枪头截然不同。京师里边的禁军,无论是太子殿下直属的东宫六率,还是皇帝陛下直属的飞龙禁卫,无论再怎么收拾,身上都带着股萎靡之气。而自家门前者三十几名甲士,则个个都是身高八尺之上的陇西大汉,直溜溜地往那一站,不用拔刀,锋芒就从骨头里冒了出来。
  正赞叹间,一直在门口四下张望的王吉已经看见了他,冲上前,一把拉住,“小侯爷,您可回来了。云姨娘已经催了好几次了。您再不回来,大伙就要满街去找了!”
  “谁来了,还非我露面接待不可?”王洵笑了笑,故意装出很不在乎的表情。
  “您没看到那一整套仪仗么?”王吉看了他一眼,有些不可思议,“那边……”
  王洵的目光这才从武士们身上收回来,转而投向停在家门口的车驾、仪仗。只见距离自己最近处,有两面猩红色的大旗迎风招展,一面上龙飞凤舞写着两个大字“安西”,另一面上,斗大的字却只有一个,“封”!
  前几天刚在锦华楼内,曾经亲眼看见安西军的将士奉旨沿街夸功,王洵如何能猜不出这几个字里边包含的意义,微微一愣,询问的话脱口而出,“封大将军!他怎么到咱们家里来了?咱们家几时跟他攀上了交情?”
  “小的也不知道!”王吉扯住王洵的衣袖,三步并作两步从侧门往里走。“今天刚过了正午,封大将军的车驾就到了。左邻右舍那帮家伙,平素跟我人五人六。今天看到封大将军的车驾径直奔咱家而来,一个个看得眼睛都直了!”
  也许是故意,他说话时中气十足。附近看热闹的人也不反驳,一个劲儿地嘿嘿傻笑。那些安西军护卫显然也听见了,却依旧将身子站得笔挺,目光斜都不向这边斜一下,仿佛外边喧嚣跟自己没半点儿关系。
  看到此景,王洵心里越发感慨。被王吉拉着紧赶慢赶来到自己的房间,换了平素会见贵客穿的衣服,小心翼翼走向正堂。距离门口还有十几步,就听见里边有阵爽朗的笑声传了出来,“云嫂子,你说这些话做什么?当年若不是子稚公仗义,我说不定已经变成路边饿殍了!你放心,王家的事情,就是封某的事情。无论谁想带小侯爷走,都得先问问封某手中的刀答应不答应!”
  “有封兄弟这句话,妾身可就放心多了。你不知道,这几天,我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儿里!”云姨依旧慢声细语,但话里话外,已经将封长清这棵大树完全把住。仿佛离了对方照料,王家立刻会被人欺负上门一般。
  “您尽管放心!万岁命我在城西大营帮骠骑大将军整训禁卫。一时半会儿,我不会再回安西去。小侯爷的事情,我管定了。如果嫂子您心里还觉得不踏实,就让他先跟我去禁军历练历练。一则避一避京师里最近的妖风。二来,也好为他谋个晋身之阶!”
  “那敢情是好。让封叔叔费心了!”云姨站起身,肃然下拜。一个身材矮小,但锋芒毕露的锦袍将军抢前半步,相对施礼,“嫂子,您可千万别再跟客气。否则,封某就惭愧死了!”
  见屋子里的人说话有趣,王洵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慢慢迈过门槛,“姨娘,我听说有贵客来……”
  “赶紧,等你好久了!”云姨娘利落地打断他的问候,上前扯住他的手腕,将他拉向矮个将军,“这是你父亲生前结识的好友封大将军,你赶紧上前拜见封四叔!”
  “四叔!”王洵心领神会,上前躬身施礼。
  矮个将军瞪圆了双眼看着他,目光里透出一股淡淡的感伤,仿佛在追忆非常遥远的事情。直到王洵把礼施全了,才上前半步,双手扯住了他的胳膊,“起来,起来,让四叔看看。看看子稚公这棵大树上,掉下来到底是个什么种!小子,比起你阿爷来,你可是差得太多了!”
  
  第四章
霜降
(二
下)
  
  虽然言语里边不无长辈对小辈的关心,但上来就一句子不如父,这话未免太刺耳了些。王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正琢磨着该不该反唇相讥,却又听见那矮个子封将军继续数落道,“怎么,小子,你不服气不是?想当年你阿爷虽然也未曾出仕,但知交故旧满长安。甭说一个小小的捕头,就是京兆尹本人也没胆子上门来撒野!你看你,做得都是什么事儿……!”
  “四叔苛责明允了,他今年不过才十七岁。还是个半大孩子!”云姨在一旁也听不下去,主动站起来替王洵说话。
  “孩子,嫂子,不是我多嘴。就因为你一直拿他当孩子,他才始终长不大。”矮个将军封常清回头看了云姨一眼,沉声反驳,“只要是个男人,肩膀上的担子便是与生俱来的。外人哪会管他是不是个孩子,只要他撑不住,毁得就是整个老王家!”
  见封常清说得郑重,云姨也只好点点头,叹息着闭上了嘴巴。王洵被羞得面红耳赤,却不能不承认对方说得都在理儿,只好又做了一揖,低声谢道:“四叔教训的极是。侄儿不争气,给王家抹黑了!”
  “抹黑?那倒也不至于!”封常清摇了摇头,把说话的语调慢慢放缓,“好歹你在遇到麻烦时,没丢下你姨娘,自己一个人去跑路。就凭这一点,也还算个男人!最近的事情,你姨娘刚才都跟我说了,正巧我最近奉命整顿飞龙禁卫。从明天起,你跟我到军营里住几天吧!”
  王洵是个懒散惯了的性子,最讨厌受人约束。听了封常清的话,本能地就想拒绝。但猛然间耳畔又飘过张巡今日临别前对自己的叮嘱,犹豫了一下,低声回应,“但凭四叔安排。小侄给四叔添麻烦了!”
  “倒也算不得什么麻烦。朝廷刚刚升我为节度副使,手底下正好出现了几个空缺。你跟我去,先做个六品参军,将来到塞上后再积攒些功劳,我也好拔你出头!”封常清用力拍了拍王洵的肩膀,笑呵呵地许诺。
  一入伍就是六品参军,这番厚待又出乎了王洵预料。想想自己不能欠太多人情,他沉吟了一下,低声客气,“会不会太给四叔添麻烦了,小侄略通些武艺,可以从马前卒做起!”
  “是啊。你刚刚做了节度副使,立刻大举提拔私人。难免会被那些眼红的家伙抓做把柄。洵儿平素武艺练得好不错,就让他先给你做个亲兵吧!”云姨再度站起来,设身处地的替双方考虑。
  以王洵的年龄和声望,一入伍就当了六品参军,肯定会令很多人不服。而他的阅历又不足以让他能摆平各种关系,还不如先跟在封常清身边当个亲兵。一则日后提拔的机会多,二来也不用亲自上阵,能避免许多意外的风险。
  封常清就是从高仙芝的亲兵做起,一步步爬到副节度使高位的。此时云姨肚子里边这点小算盘,他岂能猜测不到?但是扭头看了看王洵,他却笑着表示了拒绝,“嫂子有所不知,他这样子,做个参军容易,做个小兵反而会让我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