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230

  “不客气,不客气。咱们互相照顾便是。朱某没读过几天书,不怎么会说话。总之,大伙且放宽心,只要你尽心做事,朱某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人!”
  “朱将军如此看得起我等,我等敢不用命?!”众人点点头,齐声回应。
  客气话说得虽然响亮,各自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马跃,从一个民壮头领,又变成了一个新兵校尉,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又要把过去的路重新走一遍。未免心中暗生警惕。夜深人静之时,暗自想到:“说是选锋营,保不准又像灵武那边一样,打着什么旗号消灭异己而已。不管他,如果安西军这里和灵武那边一个德行的话,马某找机会一走了之便是。反正战场之上,谁也没闲暇老把眼睛盯在一个小小的校尉身上。”
  
  第四章
光阴
(四
下)
  
  归德将军朱五一的确像他自己所介绍的那样,是个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的实在人。一回到选锋营,立刻给几个新部下分派了具体任务。孙安国负责整理撰写各类上递下达的文书,郑其贵负责掌管军械粮秣,马跃则被直接派了下去,与三名从安西军老兵当中提拔起来的旅率一道,统带一个团的士卒。
  虽说选锋营里边都是新兵,各项待遇却与其他各营头没什么区别。吃的是一样的伙食,拿的是一样的军饷,每名士卒都配了半身牛皮甲和制式兵器,旅率以上军官则专门配发了防御性能出色的明光铠。
  作为一团校尉,马跃还领到了一套产自西域大食国的全身锁子甲,完全由细细的铁环编织而成,重量还不到四斤。可以穿在明光铠底下,既多增加了一层对羽箭的抗击力,又不显得累赘。
  这让马跃心里又多少安稳了一点儿。毕竟大伙身上这几套装备的造价不菲,节度使行辕如果打算拿选锋营当牺牲品的话,没必要在大伙身上花费这么大的价钱。
  他麾下的三名老旅率心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接到出征命令之后,立刻雷厉风行地做起了准备。有几名新兵训练时偷奸耍滑,被旅率们发现,立刻拖将出来,用刀鞘痛打。直到偷懒者哭喊求饶,发誓永不再犯,方才放了这几个家伙一马。
  马跃当初,可从没如此严苛对待过自己麾下的弟兄。在旁边看得有点儿心软,找了个合适机会,私下里悄悄地劝了三名旅率几句。谁料三名旅率听他把话说完了,立刻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大人爱兵如子,属下佩服!但这个节骨眼上,却不能对他们太娇惯了。您越是爱护他们,越得狠狠操练他们。否则,到了战场上,稍有疏忽,便是小命儿一条,反而是害了他们!”
  “这,倒也是这个理儿!”马跃被驳得无言以对,讪笑着点头。想了想,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试探着询问:“真的要把他们全拉上战场么?好像才开始训练没多长时间吧,虽然大伙的装备都不错,可目前这个样子上去……”
  “铁锤王大人既然下令调选锋营上去,自然有他老人家的道理!”三位旅率当中以一名姓周的最为年长,也最为健谈,犹豫了一下,笑着向马跃解释,“但上去了之后,未必让他们打头阵,也就是在边上敲敲锣鼓,晃动晃动旗子什么的。这也是为了大家好,新兵都得见见血,见过几次血了,真正与敌人交手之时,心里就不会那么怕了!手上的动作……”
  “要我说,直接把他们拉上去跟敌人交手,也未尝不可!”另外一名旅率姓崔,是个急脾气,没等周姓旅率把话说完,就大声插嘴,“即便当不了主力,多少也能撑个人场。咱们这些日子跟孙孝哲交手,哪次不是吃亏在人数上面?!每次眼看着就要赢定了,敌人的援军一来,就又把到手的胜利丢了出去。”
  “是啊,这事儿提起来就让人心里堵得慌。”第三名旅率姓霍,性格也与他的姓氏极其相近,“想当年咱们在西域那边,哪打过这种无聊的烂仗?那姓孙的也不是个东西,有本事跟咱家大将军一战定输赢,总是玩这种比拼消耗的疲懒招数,算是什么英雄?!”
  “是啊,如果姓孙的有胆子跟咱们面对面的打,再多的人也不是咱们安西军的对手。老这样,退退进进,正面借着人数和地形耗着你,然后从其他地方偷偷绕过来下刀子!”
  “所以我觉得大人应该早把咱们选锋营调上去呢,打不了主力,绕到孙孝哲背后给他添点儿堵总是能做得到的!”
  话一说开了,三名旅率的“骄横”心态立刻暴露无遗。马跃没想到三位属下心里求战心思是如此强烈,笑了笑,又试探着问道:“当年咱们安西军,在西域打过很多胜仗么?你们别这样看我,我原来就是个小地方的捕头,孤陋寡闻得很!”
  三名旅率本来对马跃怒目而视,听了他的自我介绍,立刻舒缓了脸色,耐心地解释道:“也不算多吧,两年里打赢了十几场的样子。从最开始的六百弟兄,谁见了都想上来捅刀子。一直打到一万多弟兄,在整个药刹水两岸横着走……”
  那是三人这辈子最辉煌的日子,一提起来,两眼中就都冒出绚丽的光彩。马跃听得心中发热,愈发认定了安西军与灵武那边不一样。至少这份身为大唐军人的自豪感,灵武那边半点儿也找不出来。
  三日准备时间匆匆而过,第四日,选锋营全体将士起了个大早,匆匆用过了饭,整队出发。步卒在前,辎重队在中央,骑兵在最后,浩浩荡荡,直奔两百里外的醴泉城而去。到了汾州和京兆府的交界处,又兵分两路。一路向南杀往奉天,另外一路钻进山里,沿着无穷无尽的峡谷地带,悄悄地潜向云阳。
  “大将军准备让选锋营去抄孙孝哲的后路么?还是打算给他制造点儿麻烦?”望着山谷中埋头赶路的人群,马跃心里没来由地涌上一股紧张之感。叛军并不好对付,尽管安西军的老兵们,在言谈话语当中,充满了对孙孝哲部的轻蔑。队伍中的新兵们,情绪也受到老兵的感染,没把即将发生的大战放在眼里。
  然而作为一名与叛军交过手的将领,马跃曾经亲身体验过敌人的强悍。不动则已,一动便如山崩地裂。八千余人组成的悬车大阵,半个时辰不到就被屠戮干净。刘贵哲和杨希文两个也不算无名之辈,到头来,还不是被人打得落花流水?本人屈辱地选择了投降,所部弟兄也大半儿都做了刀下之鬼。
  如果我是孙孝哲,肯定会防着大将军这手。只要在周围的山坡上布下一支伏兵,山谷里这几千名唐军,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队伍中的那些安西军老卒起不到决定作用,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们,突然遇袭,肯定会乱作一团。届时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如果那样,马某是与弟兄们同生共死呢,还是留着有用之身寻找报仇机会?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与前几日大相径庭。前几日还唯恐被安西节度使大人当做诱饵和牺牲,准备在关键时刻一走了之。如今却对一个小小的校尉官职,好生留恋。
  不,不是为了那个小小的校尉官职。马跃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舍不下的是什么。那份朝气,那份傲气,那份舍我其谁的英雄气,还有那种身为大唐男儿的自豪,那份为家国而战的荣誉感,令他不知不觉间,就心生归属之意。宁愿跟着弟兄们一道战死,也不愿屈辱地独自求生。
  仿佛听见了他心里的想法,老天爷促狭地刮起一阵山风。随着山风,送来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道和几声战马的悲鸣。
  前面有人在打仗。马跃全身上下的肌肉立刻绷紧,抽出横刀,高高地举过头顶,“别紧张,战场距离这边很远。大伙向我靠拢,咱们一起从山谷里走出去!”
  “别紧张,注意听军令。战场远着呢,至少距离这里隔着四、五里!”
  “别慌,别慌。拉紧战马缰绳,注意保持彼此之间的距离,别误伤了自己人!”
  周围几个同样装束的校尉,也迅速发出命令。队伍中的老兵策马来回跑动,用刀鞘与喝骂声制止刚刚发生的混乱苗头。不一会儿,所有弟兄就都停止了乱跑乱动,齐齐地将目光转往了主将旗帜所在。
  选锋营将旗下,归德将军朱五一挥挥手,示意大伙保持安静。然后站上马鞍,竖起耳朵听了片刻。笑了笑,大声道:“是嵯峨山那边,距离大伙还有三、四里路呢。不用着急,铁锤王大人早就预料到孙孝哲会玩这么一手。”
  提起“铁锤王”三个字,弟兄们立刻像吃了定心丸一般安稳了下来。朱五一又皱着眉头听了听,跳下马鞍,大声命令:“骑兵队头前探路,绕出山谷,注意留神敌军的斥候。一旦发现,立刻用弩箭射杀。辎重队留在原地不动,等待听候调遣。其他人,跟着我,咱们直接翻过前面那个土坡,吓死姓孙的王八蛋!”
  “翻过前面那个土坡,吓死姓孙的王八蛋!”队伍中安西军老兵们将朱五一的最后一句话大声重复,笑声响彻整个山谷。
  见老兵们如此自信,新兵们也都士气高涨。举着刀,扛着枪,跟在各自的队正、旅率、校尉身后,雄赳赳地朝前方不远处的那座小山走去。
  时值冬季,即便是山坡阳面,也有不少积雪。人脚踩上去,稍不留神就会滑倒在地。可在高涨的士气面前,这点儿小麻烦根本造不成任何困扰。很快,弟兄们就彼此搀扶、拉扯着,走到了山坡顶端。
  在山顶,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的战场。两支兵马正在鏖战,规模都在四千人左右,杀得难解难分。
  “是大将军,真的是咱家大将军!”队伍中,来自安西军的老兵齐声惊呼。“那边,我看见他老人家的旗帜了,直接插进敌军中央那队人马就是,快看,快看。孙孝哲的帅旗被逼出来了,他居然想跟大将军面对面过招?!他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怎么侧面又出现了一支叛军?姓孙的真不要脸!沙将军也顶上去了,砍他,砍他,使劲砍他……”
  选锋营主将朱五一还在后面没上来,所以几个校尉谁也没权号令全军加入战斗。只能站在山坡上,一边整顿自己麾下的弟兄,一边看着战场上的情景火烧火燎。
  马跃跟着大伙一道跺脚,呐喊。丝毫没把自己当做一个新来者。他看见了属于王洵的那面流苏大纛,也看见了大纛周围那几支涌动的人流。在某个瞬间,他甚至认为自己看到了王洵本人,九尺开外的身材,虎背熊腰,铁锤挥动,推开一片血浪……
  事实上,这么远的距离,他根本看不清具体任何人的身影。除非他长了一双老鹰了眼睛。下一瞬间,马跃看到流苏大纛被叛军的战旗包围,天地间一片漆黑。旋即,一道阳光刺破了乌云,将流苏大纛从叛军的旗帜中照亮。如火焰般,驱散周围的黑暗,点燃山坡上每个人的眼睛。
  “擂鼓,给大将军助威!”归德将军朱五一领着百余名健卒,抬着几面大鼓爬了上来,扯开嗓子大声喝令。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激昂的鼓声立刻从山顶响起,宛若滚滚惊雷。叛军的队形晃了晃,然后又晃了晃,然后疯狂地向中央聚拢。他们受惊了,他们在做垂死反扑,他们试图击杀大将军!
  他们是痴心妄想!尽管从没亲眼目睹过王洵施展身手,马跃却相信自己的判断。铁锤王的名字不是白叫的,横扫西域的战斗也不是白打的。叛军的打算注定要失败,注定是痴心妄想。看那,铁锤王的旗帜又杀出来了,所过之处,当者披靡。杀、杀、向前杀,没人能挡住咱家大将军。杀到孙孝哲面前,狠狠地羞辱他!
  仿佛是一道闪电,那面吸引了所有人的大纛,劈开了重重拦阻,直奔孙孝哲的帅旗。孙孝哲的帅旗摇了摇,又摇了摇,突然倾倒,掉头向后。战场上爆发出一声呐喊,所有唐军将士开始冲锋,阳光照在长槊和横刀的利刃上,溅起无数点繁星……
  归德将军朱五一也发出了出击命令,带着所有选锋营将士冲下了山坡。马跃跟在人流间,带着隶属于自己的三百弟兄,如同饿虎扑向羊群。兵还是原来的那些兵,将还是原来的那些将,却无人认为,自己不是叛军的对手。
  孙孝哲的人四散奔逃,根本没有勇气与选锋营面对面交战。马跃从背后追上去,从背后砍倒他们,俘虏他们,践踏他们的尊严,摧毁他们的斗志。他觉得自己仿佛被传说中的西楚霸王附体,刀锋所指,没有一合之将。
  他从没活得如此痛快。
  
  第四章
光阴
(五
上)
  
  到了此时,周、崔、霍三位旅率身上老兵的风采就展现了出来。他们并没有像马跃那样如醉如痴砍杀叛军,也没有像队伍中的年青士卒那样不顾一切捞取战功。而是竭尽全力约束各自麾下的弟兄,让他们保持基本队形,以免逼得敌军困兽反噬,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其他各位由安西军老兵充任的旅率们的表现也与周、崔、霍三位类似,不求多立战功,但求自己一方损失最小。饶是如此,滞留在战场上的敌军还是很快被砍杀、俘虏干净。当周围的呐喊声也渐渐弱了下来,选锋营校尉马跃终于从战斗的狂热中清醒,兜转坐骑,讪讪地走回。带着几分愧疚清点队伍,三百名弟兄全俱在,只有十几人受了非常轻的小伤。其中还有半数是自己从山坡上往下冲时不慎跌倒造成的,根本造不成大碍。
  这可算得上马跃听都没听说过的奇迹了,在他的印象中,“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便是罕见的大捷。而此战,安西军的老兵、新兵的损失全加在一起,恐怕也就是五百出头。却几乎全歼了孙孝哲麾下的四千叛军。此等辉煌胜利,又岂能用“大捷”二字来形容?
  “都说叛军厉害,也没长着三个脑袋,六只手臂么?”初战告捷,新兵们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边用干草擦拭兵器上的血迹,一边笑嘻嘻地小声议论。
  “那要看他们以前遇到的对手是谁?我听人说,半个多月前,灵武那边六万多将士,一个照面就被叛军给打趴下了。要不是咱家大将军及时赶到,估计连个收尸体的人都剩不下!”有些士兵耳目灵通,压低声音传播道听途说来的消息。
  他的话得到了一片附和之声,“那是,咱家大将军就是叛贼的克星。从七月起到现在,哪会儿让叛贼讨过半分便宜去?!”
  “要我说,朝廷就该把所有兵马,都交给咱家大将军统率。反正交给别人也是浪费,不但打不了胜仗,还得咱家大将军千里迢迢去救!”提起王洵的战绩,所有士兵,哪怕刚刚加入安西军不到一个月,都是满脸自豪。
  在胜利的喜悦下,马跃并没觉得弟兄们的话有多过分。尽管在不久之前,他还是朝廷册授的明威将军。向旁边走开几步,笑着跟三名得力部属搭话:“照这样子,估计用不了太久,弟兄们就可以拉上战场了。咱们安西军原先就吃亏在兵少,等选锋营的弟兄都合了格,打到长安城下也不是什么……”
  也许是对这样的胜利早已司空见惯的缘故,三位得力属下并不像马跃那样兴奋。皱着眉头想了想,由周姓旅率代表大伙说道:“校尉大人千万别小看了孙孝哲,此人输在咱家大将军手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都能迅速重新振作起来。”
  “可安禄山总不能没完没了地给他补充士卒!叛军那边,能用的将士不过二十几万,如今分散在东南西北好几个战场上……”被属下兜头泼了瓢冷水,马跃一时有些下不了台,笑了笑,低声辩驳。
  “不是安禄山给不给他补充队伍的问题!”崔姓旅率性子很急,没等马跃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迅速抢过话头。“而是孙孝哲今天的表现不正常。照理说,他不该如此不禁打才是!”
  “我也觉得今天这仗不太对劲。即便怀疑遭遇了咱们的埋伏,孙孝哲也理当有本事带领队伍全身而退才是。”霍姓旅率的意见跟崔姓旅率一致,也认为此战胜得过于顺利,不符合大伙以往的经验。
  马跃初来乍到,战斗经验当然不能跟老兵们相提并论。望着自家麾下的两位旅率,满脸都是困惑。
  周姓旅率为人稍为圆润,见马跃如此,笑了笑,凑上前解释:“将军别跟他俩一般见识!这俩家伙是属驴的,只懂得吃苦受累,不懂得什么叫安逸。不过……”顿了顿,他继续补充,“孙孝哲这厮,今天的表现的确不怎么长进!两个月前大将军带着我们跟他交手时,他好像还不像现在这般不经打!”
  “怕是他身后出了麻烦吧!”既然麾下三位旅率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马跃也能做到从善如流。想了想,笑着判断,“我在灵武那边时,听人说过,崔乾佑和孙孝哲两个势同水火。崔乾佑的粮草被咱家大将军一把火烧光了,眼下去不得灵武,说不准会掉头找孙孝哲麻烦!”
  “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他们现在还是一伙!”关于叛军内部将帅失和的谣言,周姓旅率多少也听说过一些,想了想,摇头否定。“除非,除非安禄山那厮作孽太多,被天雷给劈死了。”
  “尽做梦,眼下是冬天,怎么可能打雷……”
  “你这厮,怎么不去跳大神!”
  另外两个旅率对老朋友比对上司还不客气,听周姓旅率说得一厢情愿,纷纷笑着打趣。
  “那也不好说。老天爷总不能一直睡着,死活不肯睁开眼睛!”弟兄们的轻松风趣迅速感染了马跃,他咧开大嘴,一边笑,一边反驳。
  四人正说笑间,忽然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欢呼。扭过头去,只见几名银甲武士簇拥着一面战旗缓缓行来,战旗下,正是安西节度使王洵,刚刚结束追亡逐北,返回来看望自家弟兄。
  “大将军,大将军!”
  “大将军,大将军!”
  一片热浪般的欢呼当中,王洵缓缓抱拢双臂,冲着周围,端端正正地做了一个长揖。
  “大将军威武,威武!”
  “大将军百胜!百胜!”
  霎那间,无论新兵老兵,都扯着嗓子呼喊起来。每个都满脸仰慕之色,每个人都极力挺直身躯,或者踮起脚尖。只盼自家大将军的目光能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一会儿,大将军的笑容,专门给向自己。
  “能在此人麾下效力,马某即便明日就战死沙场,这辈子也无憾了!”尽管年龄比王洵大得很多,望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那面战旗,马跃依旧忍不住心头火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