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230

  钦差大人肯定不是假冒的,县令和主簿两个,曾经亲眼查验过此人的印信。那可是如假包换的正四品监门将军,皇帝陛下的贴身家奴!可这家奴在华亭县的作为,却实在不给其背后的主人长脸。自己巧立名目,勒索地方不说,还放任手下那些飞龙禁卫为非作歹。前后才几天功夫,就把华亭县搅得乌烟瘴气,连个可以安安静静读书喝酒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而采访使王大人,所作所为与钦差恰恰相反。除了暴起发难的那一瞬,偶然露了一下峥嵘之外,其他时间都是规规矩矩。就连他麾下那些异族亲卫,待人接物也都客客气气,从不仗着主人的势力四处招摇。
  如果潼关被叛军拿下的那个谣言是真的,乱世当中,有这么一伙人来到了华亭,对地方上来说,绝对是福不是祸。那些侍卫们的身手,地方官员们在昨天下午有目共睹。而同样的一伙地方团练,掌握在张文忠手里时,便是一群没头的苍蝇,除了给地方上添乱之外,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到了安西采访使王大人手里才几个时辰,整支队伍便脱胎换骨。即便无法拉出去剿匪平叛,用来保护相邻,威慑趁机作乱的宵小之辈,却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冯姓太监死在采访使大人手里,也算是老天有眼。只是拒接圣旨、诛杀钦差这两项罪名,实在太骇人了些!顾忌到以高力士为首的太监们在朝廷中那股庞大的势力,地方官员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跟采访使大人及其属下将佐保持一定距离,既不敢与对方交往太密切,也不敢过分疏远。既不希望对方马上离开,又不希望对方永远驻扎在华亭县。真是进也为难,退也为难,无论怎么做,都提心吊胆。
  “最好是让叛军把高力士等人全捉去,一个个就地正法!”有人感愤于封常清的遭遇,心中暗暗祈祷。那份给皇帝陛下的临终遗表前半部分,昨夜就被王洵当众传阅过了。凡肚子里多少还有些良知的,无不感动得掩面而泣。如果王洵当时趁势逼着大伙一道起兵清君侧,相信地方官员们没有勇气拒绝。然而对方却没有那么做,只是借了华亭县城外的小校场,说要在那里休整几天,顺便等等身后的大队人马。
  大队人马据说还有一万多,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每个人都配有两匹大宛良驹。华亭县距离京师不足五百里,如果放开坐骑狂奔的话,其实最多也就是三天的路程!
  
  第五章
不周山
(五
上)
  
  恐慌、疑虑、庆幸、崇拜,各式各样的目光围绕着华亭县的县衙和校场,徘徊不定。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此刻的王洵,既不在重兵把守的县衙门里,也不在城外的小校场。早在日出之前,他已经带着王十三、万俟玉薤、方子陵以及十几个随从,换了一身飞龙禁卫的装束,悄悄地赶往了长安。
  封常清的遭遇让他义愤填膺,然而他却鼓不起像宇文至那样,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的勇气。眼下叛军已经攻破了潼关,他麾下那一万多远道而来的疲敝之师,即便全站到长安城墙上去,恐怕也无力回天。况且此刻大队人马还在半路上,由宋武统领着追赶他的脚步,根本不可能参与长安城防御。即便有那个可能,王洵也不愿意稀里糊涂地把大军交到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之手。他可不是封常清,钢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一心想着报效朝廷。
  所以此刻他迫切需要去做,也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尽快从长安城中把云姨、紫萝和白荇芷等人接出来。不让她们被太监捉去当威胁自己的人质,也不让她们落到叛军手中。她们是他在长安城中最后的牵挂,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
  因为已经临近京畿的缘故,通往长安的管道修得很平整。大宛马的四蹄腾起来,一个时辰轻松能跑出五六十里。凭着冯姓太监的印信和身上的飞龙禁卫黑皮,一路上不断从驿站索要补给,几匹宝马轮换着骑乘,晓行暮宿,才是第三天清晨,已经过了咸阳,长安城遥遥在望。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活着回来!”看到眼前熟悉的景物,方子陵忍不住低声感慨。几年前,他也是穿着同样一身飞龙禁卫的衣服,追随在王洵身后“逃离”了长安。而今天,他和王洵已经都不能算无名小卒,却依旧要逃来逃去,如同丧家之犬。
  “是啊!”王洵叹息着附和了一句,心中也是好生感慨。当年在长安城中时,他对此地厌倦至极,无时无刻都想要离开。然而在数千里之外,那些曾经令他厌恶的东西迅速被淡忘,留在心中的,全是甜美的回忆,无比绚丽,亦无比鲜活。
  “我当时还跟家里人说,去个一年半载,就能衣锦还乡呢!”方子陵笑了笑,对着路边的垂柳,仿佛从婆娑柳梢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稚嫩的影子。
  “我也是。跟家里人说好了,出去躲一年半载就回来。谁能想到去了这么久?!”王洵咧了下嘴,微笑着点头。杨氏和王氏两路神仙打架,殃及宇文至和他两条小杂鱼儿。为了躲灾,他不得不听从封常清的建议,进入白马堡大营,穿上飞龙禁卫的衣服。然后骊山扫雪,然后京师平叛,然后在曲江池看到贵妃娘娘和他的前夫幽会,然后在大漠当中受到哥舒翰的追杀,然后楼兰部落遭遇老狐狸,然后疏勒,然后大宛……一桩桩,一件件,被烟尘遮盖住的往事,潮水般涌上心头,令他几乎无法自已。
  从头到尾,冥冥中仿佛都有一只大手推着他走。他根本无法逃避,也无法选择。做纨绔之时,唯恐被人当蚂蚁踩死,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拼命往上爬。做了校尉,还是命如蝼蚁。做了郎将、将军、大将军、采访使,重兵在握,本以为可以停下来喘口气了,一回头,却发现已经做了安西大都护的封四叔,轻而易举地被人将头颅砍了下来。
  这条青云路他走够了,再也不想继续往前一步。从今以后,皇帝也好,太监们也好,安禄山也好,统统都远边上去!谁爱杀谁就杀谁,谁爱造谁的反造谁的反。老子不伺候了!老子躲到大宛去,任你们的斗个你死我活。大不了,待中原尘埃落定,老子把印信往廊柱上一挂,不告而去。从大宛往西数万里,还分布着几百个国家,谁还真有本事将老子从人堆里揪出来。
  想到可以带四个老婆躲极西之地去做富家翁,他心中的伤感立刻一扫而空,周围的景色亦跟着显得愈发亲切可人。正回头欲跟万俟玉薤等人闲侃几句对未来的规划,却发现对方眉头紧锁,手僵硬地搭在了腰间刀柄上。
  “怎么了?”一种不安的感觉急袭而来,王洵也用手按住了刀柄。“情况不对么?你们看到什么了?!”“有哭喊声!就在前方岔路口。”万俟玉薤和王十三两个齐声回应。由于故乡不在长安,他们两个可没像王洵和方子陵那样,坠入了某种挥之不去的伤感当中。而是始终记得自己的职责,盯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哭喊声~!这可是天子脚下,谁敢在此地……!”方子陵愣了愣,本能地反驳。但很快,他便主动闭上了嘴巴。
  的确有哭喊声,非常混乱,有男有女,中间还夹杂着牲口的悲鸣,就在前面两里左右的岔路口。隔着密密的柳枝,方子陵根本看不清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却依稀记得,前方另外一条官道是通往郿县、陈仓方向、在斜谷附近转往剑南道,向西南据说可一直抵达剑南道的昆州。可这大清早的,谁没事儿拖家带口往西南方向跑?(注1)
  “看看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没等方子陵说出心中的疑问,王洵已经策动坐骑冲了过去。此地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足二十里,如果大白天就有贼人敢在这里打家劫舍,恐怕京畿的局势已经彻底失控。
  仿佛是在验证他的推断,前方岔路口的哭喊声骤然增大,有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叫嚷,还有几个男人在大声喝骂。紧跟着,又是一声惨叫,天地间刹那清静了,只有晨风扫过柳梢,送来一阵阵血腥气。
  “住手!”王洵狠狠地夹了一下马腹,同时厉声断喝,“飞龙禁卫在此,你等休得张狂!”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经在柳荫下出现。岔路口正在打劫的一众强盗们闻言抬起头,先是畏惧地看了他一眼。待看清楚了锦袍上的龙爪标志,又突然咧开嘴巴,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哄笑:“滚,滚你奶奶的。飞龙禁卫,飞龙禁卫怎么了,了不起啊。有本事跟叛军拼命去,别耽误了老子们发财!”
  注1:昆州,即现在的昆明。
  
  第五章
不周山
(五
下)
  
  “你等到底住不住手?!”王洵大怒,拔出腰间横刀,在半空中虚劈。看打扮,对方更像是长安附近的混混,念着几分旧时的“香火”之情,在没彻底弄清楚情况之前,他不想伤害对方性命。
  “哈哈哈哈哈哈……”回答他的是一阵放肆的哄笑,仿佛看到了什么非常有趣的事情般,混混们放弃了在“猎物”身上搜刮,抄起木棍、草叉和镐头,乱哄哄围拢过来。
  “这匹马不错!”
  “杀了他,杀了他!”
  “揍死这胡吹大气的窝囊废!”
  乱哄哄地叫嚷声中,混混们蜂拥而上。王洵先是向后躲了几步,然后被迫再度后退,当发现对方的确准备杀死自己时,再也按捺不住,挥刀拨开一根刺过来的草叉,然后顺势一抹,砍下了四根手指。
  “啊,杀人了,杀人了!”草叉的主人惨叫,抱着断掌满地打滚。其余的混混怒不可遏,愈发疯狂地冲了上来。王洵寡不敌众,接连砍伤了几名混混,自己身上也连挨了四、五下,疼得痛彻骨髓。好在对方的兵器实在太差,才没受到致命伤。
  万俟玉薤和王十三等人匆忙赶到,看到主帅遇袭,勃然大怒,抡起横刀便往混混们的头上剁去。“啊——”“啊——”“啊——娘——”,不断有人惨叫着倒地,当血光飞溅开之后,混混们终于发现,眼前这伙飞龙禁卫与先前自己认识的那些窝囊废不可同日而语。尖着嗓子大叫一声,丢下兵器就逃。
  “哪里跑?!”万俟玉薤等人策马欲追,却被王洵低声制止,“别搭理他们,看看地上还有没有活着的,问问长安的情况!”
  “诺!”众人答应着跳下坐骑,从地上扶起被洗劫者。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和一个三岁左右的幼儿。两个男人后脑被镐头击碎,显然已经不成了。两个女人中较为年青的一个用剪子捅破了自己的腹部,奄奄一息。另外一个年龄稍长的,则把孩子搂在怀中,两眼一片茫然。
  “大嫂,大嫂,没事了。没事了!”方子陵看得心里发酸,一边安慰着对方,一边扯下自己的披风,试图盖住女人的被撕得千疮百孔的衣服。这份善意的举动只换回来一声惨叫,仿佛看到了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般,女人抱着自家孩子,拼命往后缩,一边缩,一边大声哀告:“别过来,别过来。放过我们娘俩,放过我们娘俩!值钱的东西都在车子里,都在车子里!全给你,全给你!”
  “我……”方子陵被弄得满脸通红,尴尬地站在了原地。万俟玉薤在江湖上混得时间长,经验丰富,知道这女人是被吓出失心疯了。从马鞍后解下水袋,兜头盖脸泼将过去。然后大声断喝:“闭嘴!我们是飞龙禁卫。谁稀罕你这点东西!赶紧醒醒,孩子快被你勒死了!”
  “孩子?!”女人抬起湿漉漉的头,大声惨笑。“哈哈,孩子。对,孩子。军爷,求你放过孩子。求求你,他还小。你要什么,我给,我全给……”
  说着话,她将已经昏过去的孩子轻轻地放在身边。然后迅速开始解自己的衣裙。万俟玉薤的老脸登时也涨成了茄子色,从方子陵手中抢过披风,丢在女人脸上。然后侧过身体来,冲着王洵轻轻摇头:“不成了!她这个样子,得马上请郎中。迟了,恐怕下半辈子就得变成个疯子。”
  “孩子呢?!”王洵低声询问。
  “我看看!”万俟玉薤低下头,试图检查一下孩子的情况。被披风盖住的女人却冷不防爬了起来,手里抓着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直奔他的太阳穴。“天杀的,我跟你们……”
  饶是万俟玉薤身手利落,也被逼了个手忙脚乱。好不容易将对方制住,正欲想办法善后。前方不远处又传来一阵嘈杂,“拦住那辆马车,拦住那辆马车,别让他跑了。前面的军爷,赶紧搭把手儿,好处分你一半儿!”
  紧跟着,一辆由两匹枣红色骏马拖曳的铜装车呼啸而至。若不是王洵等人躲得快,差点就被撞翻在车轮之下。
  危难关头,方子陵和万俟玉薤再顾不上什么男女大防,一个抱起发疯的女人,一个抱起昏睡中的幼儿,迅速跳到路边。铜装马车被官道上的几具尸体一绊,车轮立刻失控。亏得驾车的驭手经验丰富,断续拉了几次缰绳,才在车厢翻倒之前,将马车停了下来。
  还没等车辆停稳,后边的追兵已经快速追上。根本不看地上死者的惨状,伸手便扯住车辕,“刘大人,赶紧跟我们回去。礼部衙门里怎能缺了您老呢?!”
  众寡悬殊,驾车的驭手也不敢反抗,乖乖地闪到一边,冲着围拢上来的人群发呆。铜装车的主人见无路可逃,轻轻咳嗽了一声,慢慢从里边推开车门,“诸位好汉且慢动手,诸位好汉且慢动手。刘某这里有几句话说!”
  “有什么好说的。您老可是万金之躯!”围在马车旁边的,大多都做市井无赖打扮,但其中两个身材较为强壮的,明显是行伍出身,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你就这样走了,让我们到哪领那一万吊赏钱去!好好回去做您的礼部郎中,我等也好跟着沾点儿光!”
  “别逼老夫,别逼老夫……”刘姓官员放声号啕,握在手中的刀子晃来晃去,就是舍不得向自家脖颈上抹。有名无赖手疾眼快,冲上前,一把将刀子抢下,大声呵斥,“给脸不要脸是不?想做忠臣,您早干啥去了?赶紧跟老子回去,否则,休怪老子拿大耳刮子伺候你!”
  “万岁啊,微臣对不住您啊……”刘姓官员挨了训,哭得愈发大声。众无赖们懒得再理睬他,七手八脚将马车调转方向,押送着赶往长安。从始至终,都没拿眼睛往穿着飞龙禁卫的王洵等人身上瞄。
  “站住!”见对方马上就要扬长而去,王洵忍不住大声喝止!“你等要把这位大人劫到哪去?光天化日之下,就没有王法了么?”
  “王法?这位军爷真会说笑话!您指的是哪朝王法啊!”无赖们回过头,以极其轻蔑的目光扫了王洵两眼,撇着嘴数落,“想分红,您老自己到前头守着去?别跟老子唧唧歪歪!即便是你们家边老太监,老子也没功夫尿他!”
  “找死!”虽然对方骂的是仇人,王洵依旧怒不可遏。双腿一夹大宛马,迅速横在了众无赖面前,“把马车留下,否则,休怪王某不客气!”
  刀锋上的血痕还在,被初升的日光一照,发出刺眼的红光。众无赖被吓了一跳,停住脚步,迅速抽出兵器,“想来硬得,好吧。以为穿了一身蛤蟆皮,老子就怕你们了!啊……”
  “啊……”
  “弟兄们并肩子上,这厮玩真的!”
  “杀了他,杀了他!”一片混乱的叫嚣声中,王洵挥刀杀入了人群。万俟玉薤、方子陵和王十三带领其余侍卫结阵而上,如镰刀割庄稼般,将无赖们纷纷放倒于地。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市井无赖们哪是百战老兵的敌手,转眼间,便被砍了个人仰马翻。两名明显是行伍出身的家伙见势头不妙,各自从车辕处解下一匹坐骑,转身就逃。王洵策马从后面追了上去,一刀一个,将他们抹进了路边的排水沟!
  前后不过弹指功夫,众无赖已经纷纷了账。王洵磕打马镫,快速来到铜装车前,一刀劈飞车门,“哪位大人在里边,出来说话!”
  “哎,哎,饶命。军爷饶命!”刘姓郎中吓得连魂儿都快掉了,连滚带爬地从车厢内跳出,跪在地上冲王洵磕头,“军爷,您想带小人去哪就去哪!小人绝不敢再逃了,绝不敢再逃了!”
  “你还想往哪逃?”王洵被对方奴颜婢膝的模样恶心得直想吐,“眼下京师是什么情况?怎么这些地痞无赖到处杀人抢劫?”
  “您老……”刘姓郎中被问得一愣,迟疑着抬头打量王洵。“你老不是来路上截人的?你老是从北边回来的?太好了,太好了,老天爷,您可真开眼了!”
  说罢,居然不再回答王洵的话,冲着半空中连连拱手。直到万俟玉薤的刀柄又敲到了脑门上,才跳起来,声色俱厉地喝道:“你们几个,赶紧保护本大人去追赶圣驾。到了目的地之后,少不了你们的赏赐!”
  “瞎了你的狗眼!”万俟玉薤又一刀柄敲下去,将刘姓郎中敲了个头晕眼花,“老子是飞龙禁卫,只听皇上和高大将军的调遣。你个小小郎中也配要求老子保护!说,京师现在到底什么情况,圣驾去哪里了?”
  “你们竟敢……”刘姓郎中被打傻了,捂着脑门愣了好半天,才终于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京师什么情况,本官也不大清楚。你们回去找边大人问问,就知道了。本官忙着……哎呀,哎呀,别打,别打了,我说,我说!军爷,军爷,求求您高抬贵手!”
  “下贱胚子!”万俟玉薤收起横刀,愤愤地啐了对方满脸吐沫。刘姓郎中被打得怕了,不敢用手去擦,蹲在地上,哭泣着数落:“你们,你们不敢跟叛军拼命,欺负,欺负我个文官,算什么本事?算什么本事?啊?整个京师,整个京师里头谁不知道,边令诚已经跟安禄山那边接洽好了,待叛军主力一到就立刻投降!你们这些飞龙禁卫,早就改换了门庭,姓了安了!哎呀,下官说的都是实话,别打了,别打了,下官说的真的都是实话!眼下京师里没人主事儿,所以您老从北边来才不知情!”
  “万俟,别打了!”王洵在马背上晃了晃,差点没一头栽下坐骑,“让他说明白些,叛军主力现在抵达京师没有?皇上呢,皇上奔哪个方向跑了!”
  “还没,只有崔乾佑派的使者前来接洽。边令诚已经决定投降了,百官们能跑得都跑了,跑不动的便准备跟着边令诚一道降贼。下官感念大唐皇恩,哎呀,别打!下官觉得安禄山成不了大事,所以准备去追随圣驾。圣驾据说去了陈仓,准备从那边转道入蜀。更具体的,下官也不知道了。军爷,您老行行好,把下官放了吧。下官这辈子和下辈子,都念您的恩情!”
  “陛下什么时候逃的?太子呢?城中其他人呢?”
  “皇上是本月十三号凌晨,也就是前天后半夜跑的。太子和丞相也跟着跑了。其他人谁都没告诉。百官是上朝时发现不见了皇上,才开始纷纷跑路……”
  “城中百姓呢,宗室呢,没人管了?”王洵心中急得火烧火燎,瞪着刘郎中追问。
  刘姓郎中冲着王洵可怜巴巴地作揖,“军爷啊。这个节骨眼儿,谁顾得上谁啊!您老要么回去跟边令诚一道去迎接大燕皇帝,要么去蜀中追随陛下。无论怎么着,下官都跟着您走不就行了么?!路上咱们慢慢再说这些细节也不迟啊!再耽搁,再耽搁,后边就又有人追上来了!”
  “哪里也不能去。你去咸阳,把京师里的事态知会给当地官员!”王洵强压心中愤懑,迅速作出决定。凌晨路过咸阳时,他根本没进城停留,所以也不清楚当地的官员知道不知道天子已经跑路的消息。但是根据沿途景色判断,恐怕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们十有七八还被蒙在鼓里,“我从北边那条官道上过来,那边,一路上几乎没碰到过什么人。如果你继续往西,肯定还得被人堵截。不如掉头向北走。等过了咸阳,你再继续往北,可以去汾州、陇右,从那边入蜀,肯定比追着陛下的车驾走更为安全。”
  “哎!哎!”刘姓郎中点头哈腰,眼珠在眼眶里来回乱转。万俟玉薤上前拎住他,直接丢进了马车,“我家大将军会派人送你去。如果你敢玩什么花样,直接砍了你的脑袋!”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刘姓郎中从车厢中爬起来,继续打躬作揖。
  王洵知道此人奸猾,不得不从原本就为数不多的护卫中临时分出两个老成可靠的,负责押送此人去咸阳,给地方官员们报信儿。顺便把吓疯了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也放进了马车,勒令刘姓官员请郎中救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