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30

  一瞬间,满座食客人人低头。收人钱财,就要与人办事。这是酒馆背后主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始终没有砸过自家招牌。雅间内的酒客,算起来都是酒馆背后主人的徒子徒孙,身上比正常男人缺了些东西,“担当”二字,却是看得比性命还重。
  只是眼下众人需要做的事情,难度太大了些。这几天长安城内,有关大宛都督府那几个少年的英雄事迹,已经传得比热汤还要沸腾。有人敢说半点儿王洵、宇文至两人的坏话,结果肯定是被一拥而上的人们打个鼻青脸肿。你那么多勋臣宿将,都顶不住一个安禄山,就不行咱小老百姓,将希望寄托在几个自己人身上?!你再多脏水泼出来,人家一句“每战皆胜”,就足以将你鼻子砸歪掉!
  “大人,大人怎么说?!”沉吟了半晌,座中终于有人试探着开口。“咱们都是笨人,如果大人能指点一二,也有个眉目可循啊!”
  “大人?!凡事都靠着他老人家,还养着你们这些家伙做什么?!”主位上的人年龄不大,脾气却不小。接连拍打了几下桌案,才怒气冲冲地提醒,“大人说了,如果你们处理不好此事。为了顾全大局,他只好拿几颗人头出来,摆平当年的恩怨。到底该怎么做,你们看着办吧!”
  
  第二章
霓裳
(六
上)
  
  看着办?怎么看怎么难办。座中的哭丧着脸,再度陷入了沉默。是杨国忠的爪牙,在暗地里替大宛都督府造势,这点大伙都能看得清楚。至于杨国忠想把大宛兵马拉回京城里威慑谁,大伙心里也是明明白白。可这事儿难就难在,杨国忠此番用的不是什么他一向擅长的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一步一步的逼过来,让人根本无力阻挡。
  大宛都督府的战绩在那明摆着,任谁也抹杀不了。而安禄山率领着叛军从河北到河南一路所向披靡,也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值此非常时刻,百姓们需要一个英雄出来寄托希望,王公贵胄们需要一个英雄出来替他们阻挡叛军,而皇宫里头那位老人,恐怕也正需要一个英雄来挽回他已经所剩无多的威仪。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朝廷调大宛都督王洵率军入卫,已经近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最近这两天来,京畿道衙门,京兆尹衙门,兵部、文部,都在连番向上头递表章,申诉京师防御空虚之弊。很少过问朝政的李氏皇族,也不断有人架着马车出入太极宫,劝皇帝陛下早做决断。据可靠消息,皇帝陛下早就动了暂时放弃西域的念头,只是一直在等着有人主动向他提这个谏言。而太子殿下那边,据说也在权衡抽调大宛军回来拱卫京师,对他自己有何利弊。
  “除非,王明允也跟哥舒翰半年前一样,半路上喝酒喝成的瘫子!”阴影中,有人忽然以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句。
  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一生有两大最爱,醇酒和美人。即便在行军打仗之时,寝帐内也是夜夜笙歌。结果倒霉就倒霉在了这两大爱好上。年初他奉命回京师商议军情,半路上偶然从胡商手中得了一绝色歌姬。于是老怀大畅,日日跟歌姬躲在由八匹毛色纯白的骆驼所拉的毡车中“把酒言欢”。结果才走到长安近郊,人就突然中了风,接连昏迷了数日,才在太医的救治下勉强保住了一条小命。从此两条腿彻底成了残废,再也上不得战马,抱不得女人。
  这事儿本来也不足为怪,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沉迷于酒色中的人,十有七八都得不到善终。可巧就巧在,哥舒翰沿途所饮之酒,也是同一个胡商所献。而经过有司侦讯,歌姬招认,自己是胡商两年前从扬州花了半斗珍珠买下来的,随即便被胡商关在了兰州城内一处大宅子里,两年来与后者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直到今年年初,才又突然被从宅院里唤出,跟商队一道向凉州慢慢赶去。至于那个胡商原籍到底在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歌姬一概不知。有司派遣人手连夜赶往兰州,查抄歌姬所说的院子,到了之后也是两手空空,连半丝线索都找不到。
  官拜西平郡王,手握十万雄兵的百战老将,居然在回京师面圣的途中被人毒成了半身瘫痪,朝廷深以此事为耻。对外只是宣称,哥舒翰旅途劳累,洗澡中了风。暗地里,却撒下了天罗地网,誓将下毒的胡商捉拿归案。然而快十个月过去了,凶手至今还没半点影子。倒是一向跟哥舒翰不合的安禄山,突然在范阳竖起了反旗。
  如今看来,派遣胡商给哥舒翰下毒的,一定是安禄山无疑。只有他,对哥舒翰的嗜好秉性琢磨得一清二楚。也只有他,才知晓朝廷何时会调节镇回京面圣。可怕的是,整个计划近乎天衣无缝,并且为了除去哥舒翰这个距离京师最近的节度使,安禄山提前准备了足足两年!
  这是何等手段和心思!如果用这种手段和心思去对付自己的敌人,又何愁敌人除不掉?!唯一遗憾的是,此刻再针对王洵布局,有点儿太晚了些。根本不可能解决大伙所面临的燃眉之急。况且即便侥幸能够得手,大伙将要面临的被动局面也不会有彻底的改观。宇文至和宋武两个跟杨国忠的关系更近,没有了王洵这个顶头上司约束,说不定,他们二人会直接把整个大宛军都拉到杨国忠麾下去。
  “应该早点在他身边安插人手就好了!”
  “早先时,谁能想到这小子崛起如此之快?!”
  “可惜了!”
  “的确可惜!”
  烛光摇曳,照亮食客们狰狞的面孔。派人下毒,将王洵在半途中干掉,这一招显然行不通。但至少,座中的气氛被调动了起来。陆续有人开口,从各个角度,分析将大宛都督府这一支不可掌握的力量毁掉的可能,但陆续都发现了此路难以走通。
  “如果能逼着封常清主动出击一次,遏制住叛军的攻势呢?!”发现从王洵本人那边很难找到解决方案之后,有人建议退而求其次。
  “哧!”同伴们立刻嗤之以鼻,“封常清,就凭他手中那点儿残兵败将,能把渑池一线守住就不错了。”
  “可只要他能赢上一回,哪怕是单纯的凭险据守。就能证明叛军一时半会儿威胁不到长安。然后大人们再……”
  然后,这场来之不及的胜利,就可以从各种角度解读了。为西域前线的将士们考虑,不该把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转手送人。为朝廷计,不该拆了西墙补东墙,况且如今东墙看样子还能再支持几天。为百姓计,万里调兵,会弄得人心惶惶不说,光是沿途给大军提供粮草补给,就会令地方上叫苦连天……
  “我看,这事可行。即便封常清跟安禄山的前锋兵马能打个平手,对朝廷来说,也算是一场捷报!”烛火照不到的位置,陆续有人低声附和。
  大唐朝廷太需要一场针对叛军的胜利了。民心、军心、朝廷的尊严,都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哪怕是稍微占了一点儿上风,哪怕只是打掉了叛军的一小股,也足以让朝野举盏相庆。
  “不用平手,只要他让叛军的前锋过不了崤山。边老那里,就可以向朝廷报捷!”没有战绩,也要制造战绩。否则,大伙接下来的处境将更为艰难。
  需要摆平的关口并不多,封常清那边,恐怕是唯一的阻碍。“要是封常清本人不承认打了胜仗呢?那厮一向古板!”有人皱着眉头提问。
  办法只要敢想,便肯定能想得出来。特别是用于对付封常清这种坦荡君子。“他不承认,就是又在为今后消极避战找借口。把类似的话传到陛下耳朵里,朝中自然有人会下去核实。而核实的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
  “只是又便宜了封常清那厮!平白又捞到了一场战功!”
  “总好过了让杨国忠的图谋得逞!”
  “的确如此!”
  “的确如此!”
  众人相视着点头,个个满脸睿智。
  抢在朝廷正式作出决定之前,让封常清那边送回一个捷报。这恐怕是眼下改变被动局面最可行的办法了。虽然这一招有点儿得过且过的味道。可至少能给宫中的几位大人赢得一些从容布局的时间不是?只要时间上不那么仓促,几位大人联手打压一个无根无基的后起之秀,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大伙越说思路越顺,很快便根据手中力量,商议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套方案中,王洵等人的表现已经不再重要,杨国忠辛苦忙碌也注定是一场徒劳。甚至封常清,也完全成为一粒棋子,任由棋盘上的几双大手摆弄。让他怎么动,他就必须怎么动,想跟执子者拧着来,除非被从棋盘上拿下。
  “校!”一粒墨玉做的棋子落在翡翠棋盘上,咄咄逼人。
  这是长安城中,靠近西南角的一处院落。从外观到内部装潢都非常的简朴。但对弈者身上的服饰,却与周围的简陋格格不入。
  整个棋局已经临近尾声,黑白两方彼此纠缠牵扯,看似势均力敌,但执白一方,却因为所占位置断断续续,后继乏力,被黑子逼得苦不堪言。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边角再引一口气过来,然而又谈何容易?黑子只是随便一击,便又掐断了白方的希望,只能对着残局垂死挣扎了。
  “大人棋艺高明,微臣自叹弗如!”执白者冥思苦想,找不出挽回之策,只好笑着抬起头,拱手认输。
  “这局算和。你我再下一局?!如何?”执黑子者意犹未尽,伸手在棋盘上搅了搅,笑着提议。
  “不来了,不来了,再来多少局也是输。根本没有赢的希望!”
  “你薛县令,当年可是差点进了翰林院做棋侍诏的,怎么几年不见,子力居然差了这么多!”
  “大人所学,乃王霸之剑。岂是薛某这点雕虫小技所能抵挡?!”执白者扬起一张脸,被烛光照亮眼睛中的疲惫。赢太子身边最当红谋士的棋,自己的前程还要不要了?为了能输得不着痕迹,已经用尽了全身解数。再来一盘的话,恐怕没等棋局终了,自己就要吐血而死了。
  “哈哈哈哈……”执黑者被拍得极其舒服,忍不住仰头大笑。笑够了,才摇摇头,低声道:“薛大人真是会说话。怪不得殿下最近每次提起薛景仙这三个字来,都是满脸赞赏。”
  “殿下厚爱,薛某纵使粉身碎骨,也难报达其中一二!”薛景仙赶紧站起身,冲着东宫方向遥遥拱手。自打当年从安西军载誉而归,他便彻底成为太子李亨的嫡系。虽然实授的官职依旧是个县令,但日后的前程,却好过先头百倍不止了。
  “行了,此地只有你我二人,别说得那么夸张!”执黑者笑着摆手,打断了薛景仙的表态。“说正事儿,你当年跟大宛都督府众将的交情,究竟能到什么程度?!”
  “哗啦!”匆匆被召回长安的薛景仙毫无准备,被问得身体一僵,袖子正挂在棋盘角上,黑子白子撒了满地。
  
  第二章
霓裳
(六
下)
  
  “看,看卑职这个莽撞!大人见谅,大人见谅!”薛景仙迅速蹲了下去,手忙脚乱地收拾地上的棋子。
  子很乱,更乱的是他的心。杨国忠与太子李亨已经势同水火,作为太子殿下的爪牙,他理所当然要替主公尽全力。然而当日在两军阵前种种,又令他无法轻易做决断。“薛兄是文人,跟在我身后就行了!”“薛兄不常来前线,多分些首级也是应该。反正我们几个,随时都可以再去砍来!”“薛兄小心,敌军喜欢放冷箭!”“薛兄干了这碗酒,咱们毕竟是一道上过战场的!”“薛兄……”
  那一张年青而稚嫩的面孔,想虚伪都装不出来。刚开始交往时薛景仙还有所防备,到后来,却被一声声“薛兄”,叫得心里滚烫。平生第一次,他不收取任何好处,就开始设身处地替对方谋划。平生第一次,他把朋友的安危,放在了自家利益的前面。
  “殿下只是随便问问而已,薛大人何必如此惶恐?!”执黑子者敏锐地皱了下眉头,声音里隐隐带上了几分冷峻。
  “卑职,卑职只是路上走得太急,手脚酸软。并非有意怠慢大人!还请鱼大人见谅!”薛景仙不敢让执黑子者看自己的眼睛,低着头,心中迅速思考该如何给出答案。
  姓鱼的家伙作为太子身边的最受宠信的太监,当然不会是随便替太子传个话这么简单。包括今天与自己的所有交谈,恐怕每一个字都需要仔思量其背后的内涵。薛景仙深知,今天这场会面,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涉及到自己今后在太子殿下心中的分量,更涉及到自己日后的前程。
  可他却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方关于大宛都督府的提问!平心而论,在薛景仙多年的宦海沉浮当中,能真心相交的朋友总计也没超过五个,而王洵、宇文至和宋武,恰恰是其中之三。虽然这三个少年秉性各异,为人处事也略显稚嫩。但跟他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却是薛景仙此生笑得最多,最轻松的时光。之前之后,都不曾像那般惬意过。
  “哼!”鱼姓太监手里捏着一粒黑子,反复把玩,仿佛随时都可以将其捏得粉身碎骨。该敲打敲打姓薛的这厮了,否则,他真不知道自己吃几碗稀饭。敢在咱家面前耍花样,莫非以为,装模作样输给咱家几盘棋,咱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么?
  薛景仙被冷哼声惊得一凛,不敢再拖延时间,点点头,斟酌着说道:“回太子殿下和大人的话,卑职,卑职当年奉命前往安西,主要结交人里面,如今大宛都督府的几位将军根本排不上号。非卑职做事不肯,而是他们几个,他们几个,当时实在职位太低了。”
  “嗯?!”鱼姓太监鼻孔里边又冒出是一声冷哼,显然对薛景仙的回答十分不满。但是他却无法从这个答案中挑出什么刺来,毕竟当年,王洵也好,宇文至也罢,都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连偏将都算不上,岂会被外人纳入法眼?!
  “卑职见识短。没料到他们会崛起得这么快。有负太子殿下所托。请大人治罪!”薛景仙双腿一软,以头触地,长跪不起。
  太子殿下,需要的肯定不是这个答案。然而在开口的那一瞬间,薛景仙心里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能把王洵他们几个卷进来,至少不能经自己的手,把王洵他们几个卷进京师这潭子浑水。他们几个太年青,太阳光,太纯净,而京师这潭水则太老臭、太浑浊、太肮脏。
  “倒也是!”鱼姓太监信手将黑子抛进棋盒,鄙夷地说道。他有些瞧不起薛景仙这副赖皮狗形象,可偏偏又拿对方没更多办法。都认打认罚了,还能怎么样。难道还真的一刀杀了他不成,“你起来吧,咱家又不是殿下,可受不得你的大礼!”
  “卑职见到大人,如同见殿下!况且卑职能有今天,还不全仗着大人在殿下面前美言么?!”薛景仙的马屁功夫是官场里摔打出来的,早已炉火纯青。只一句话,就让鱼姓太监的面孔上重新回暖。
  “咱家,咱家可没替你说过什么好话。你谢错人了!”鱼姓轻轻摇头,看向薛景仙的目光,非常复杂,“你起来吧!站着说话。你的地位,都是你自己争来的。疏勒那么远的地方,并不是人人都有胆子去,也不是人人都能带着一堆功劳回来!对此,殿下心中很有数。不过……”
  拖长了声音,他又开始连敲带打。“你当年怎么就没把眼光放长远些呢。莫欺少年穷,这话,难道你没听人说过么?!”
  “卑职,卑职。卑职当年的确有眼无珠!”薛景仙又磕了个头,才讪讪地站起身,垂着手,做心服口服状。
  他认错态度如此好,倒让鱼姓太监不便继续借题发挥了。临近京畿的官员都太聪明,肯像薛景仙这样,摆明了态度站在太子一边的,已经是凤毛麟角。所以薛景仙即便真的在跟王洵等人的交情上说了假话,这当口,也没有将其逼到杨国忠麾下的道理!
  况且眼下太子与杨国忠说不定哪天就要刀兵相向。东宫这边多一个人,就等于杨国忠那边少一个。纵使届时出不上什么力气,至少也能吆喝两声,替己方壮壮声威不是?
  想到此节,鱼姓太监脸上的笑容更暧昧,说出的话语也越来越温和,“算了。这事儿其实不怪你。谁能想到封常清放着麾下那么多大将不用,偏偏派了几个毛头小子去收拾药刹水沿岸各地呢?!你下去仔细想想,把那三个少年的脾气、秉性和所喜所好,总结一下,写个条陈递到东宫里边。顺便再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跟他们快速攀上交情。事情紧急,殿下那边暂时没其他人可用,咱家只好把任务只好交给你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希望你能好好珍惜!不要再辜负了殿下和咱家的期望!”
  “珍惜!”两个字,被他刻意拖得极长。薛景仙弓着腰,连声表态,不敢辜负太子殿下的信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不能让王洵他们几个卷进来,绝对不能!就冲他们当曾经真心实意地叫我一声薛兄。人这辈子为了功名富贵,可以做一些违心的事情,却不能没有任何底限。否则,纵使富贵到手,夜晚时又怎能安枕?!
  这几天京师里暗流涌动,薛景仙心中非常清楚。太子殿下为什么要跟王洵等人取得联系,他也非常清楚。都在想着把大宛都督府这支骁勇善战的精兵拉回长安来,收归自己所用。谁也未曾想过,一旦王洵等人从柘折城返回,那片用无数将士性命换回来的膏腴之地,将落于何人之手!
  正咬牙切齿间,又听鱼姓太监问道:“咱家记得你当年,曾经给安西军将士,往长安捎过家书吧?大宛王都督的家门,你进去过没有?难得回长安一次,不妨去拜望拜望王家的长辈。将士们在前线吃苦受累,该尽的孝心,咱们理应替他尽到!”
  “诺!”天很冷,薛景仙却额头见汗。刚才自己说的话,对方到底相信了多少,他心中其实一点把握都不剩。既然太子殿下连自己替王洵捎家书的事情都知道,未必不清楚自己在西域之时,与几个少年走动甚近!
  看到薛景仙脸色惶恐,鱼姓太监心中窃笑。摇摇头,非常体贴地说道,“去吧,大方些。需要钱的话,到城西柳记药铺,找李掌柜支取。”
  “卑职,卑职惭愧!”薛景仙迅速回过神,以袖掩面。“卑职谨殿下教诲,任上不敢鱼肉百姓。所以,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