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30

  “哦?”俱车鼻施眼神忽地一闪,轻轻磕了磕马肚子,继续前行,“跟上,跟我走一起!”
  “属下不敢!”穆阳仁低声回应,策动坐骑,跟俱车鼻施保持了半个马头的差距。
  这个动作,又上俱车鼻施好生感慨。摇着头叹息了半晌,才又侧过头来,笑着问道:“为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
  “说说?反正今晚本汗也没法睡了!”
  “这……”奈不住俱车鼻施的追问,穆阳仁很为难地总结,“我们唐人,未必信哪个神明,也未必遵从哪家的教义。心里却把自己的人格看得很重。讲究的是‘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大汗不嫌我是马贼出身,赏我做您的管家,就等于,就等于把我当了人看。我当然,当然要像个人一样……”
  几句话,半文半白,却听得俱车鼻施频频点头。作为一国之主,最近这两年来令他最寝食难安的,不是随时可能杀回来的唐军,而是柘折城中越来越膨大的宗教势力。这股势力如同一座山,越来越近地压向了他的头顶。让他无法呼吸,无法移动,甚至连站直了身体说话,都越来越艰难。
  如果一定要做傀儡的话,做哪家的傀儡又有什么关系?至少,给大唐做傀儡还能活得更有尊严,更像人一些!
  想到这儿,俱车鼻施忍不住放声大笑,如同突然顿悟了什么一般,长笑着纵马冲过半夜的街道。
  笑声如哭,吓得刚刚落下的寒鸦再度飞起,“嘎嘎嘎嘎”,飞满整个夜空。
  注1:卡菲尔,异教徒。
  
  第四章
破军
(一
上)
  
  接下来小半个月,俱车鼻施索性破罐子破摔,将军政诸事彻底推给大相白沙尔,自己躲在王宫中终日饮酒作乐,对城外的战事问都不问一声。
  城外的唐军也不客气,继续以每天一座营垒的速度,扫荡那些存放粮食、辎重、牲畜、草料的据点。各据点的守军开始还燃起狼烟向城内求援,后来发现城中的公子王孙们根本不管自己的死活,索性连狼烟都不点了。心思坚韧者则象征性地抵抗一番,然后弃营而逃。心思不坚韧者,见到唐军的旗号便打开营门,将账簿和武器双手奉上。然后乖乖地等待对方发落。
  眼看着两年多来的积蓄一仓库一仓库地落入“盗匪”之手,大相白沙尔急得脑瓜门儿一片青紫。有心带队出城与唐军一拼,怎奈连续两次放弃主动出战的机会之后,非但将领们的心气都疲了,底下的兵卒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无论他怎么鼓动,都提不起半分斗志来。带着这种队伍出去跟唐军决战,无异于自寻死路。白沙尔思前想后,终是决定继续等待下去。反正最近北风已经一日急过一日,不出半个月,暴雪必降。到那时,大伙不用出战,迟迟而来的严寒天气,自然能将唐军冻跑。
  仿佛发觉了天气的变化,在连续破了数座营垒,将里边的积蓄抢劫一空之后。城外的唐军也改变了战术。不再继续慢条斯理地“打劫”,而是押着连日来捉获的俘虏,将几座营垒拆毁,将木料、帐篷、绳索等物收集到一处,在柘折城正东五里远的地方,重新搭建了一座巨大的营盘。营盘正前方,则用黄土和石块垒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山丘,高度与柘折城相仿,四面都有木制的台阶,可以直通其上。高台的边角处,还各摆了一个巨大的铁鼎,里边放着木炭、蒿草之类,终日烟火不绝。
  “他们在干什么,难道准备使用巫术么?”自打那天晚上差点中了唐军的“诡计”之后,左帅加亚西就变得草木皆兵,望着天空中飘荡的黑烟,不断地找人询问。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那些信奉火神的邪教徒喜欢玩的把戏。但又不太像!”右帅查比尔也被加亚西弄得心情无比紧张,皱着眉头,低声回应。
  “该死,真主会惩罚他们,让他们下地狱!”加亚西咬牙切齿,心里却直敲小鼓。
  “真主保佑他的信徒!”小伯克阿里依、艾敏等人亦是满脸憔悴,双眼之中布满了血丝。
  大伙心里都非常清楚,这回损失实在太惨,无论唐军会不会被寒冷的天气冻走,柘折城的前途都堪忧。药刹水沿岸不止一个可汗自称为大宛国的嫡系继承人,拔汗那城主阿悉兰达、白水城主贺鲁沙哥,都对大宛王冠虎视眈眈。更可恨的是西曹国主曹忠节,连姓氏都是唐人的,居然也自称是大宛王之后,随时准备与俱车鼻施一决雌雄。
  这两年俱车鼻施背后有大食人支持,几个窥探王位的人才不敢轻举妄动。而如今大食人兵败,柘折城纵使熬过唐军的洗劫,也必将实力大损。明年开春之后,不被周围的群狼盯上才怪!!
  一想到柘折城的前途,众将便觉得眼前黯淡无光。偏偏外面的唐人一点儿也不体谅大伙的愁苦心情,在刚刚垒起的高台附近,敲锣打鼓,呐喊呼喝,折腾个没完没了。前后不过两日光景,大相白沙尔就被唐军的怪异举动弄得心里发了毛,把心一横,冲着左右命令道,“去,把那个姓穆的,那个总管大人给我叫来。不,请过来,让他看看外边的唐人在搞什么?”
  “是!”左右答应一声,小跑着去找无所不知的王府新任总管。人还没等走下马道,却被右帅查比尔低声叫停了脚步。
  “还是我去吧!”右帅查比尔想了想,苦笑着道。“他现在可不好请,几个小兵,未必能让他过来!”
  “嗯。”大相白沙尔轻轻点头,“你去了,好言好语跟他说。不值得跟他生气。咱们就先让他嚣张几天!待外边的敌兵退了,我自然有办法赶他走!”
  王府总管,是俱车鼻施当日为了表彰穆阳仁识破唐军阴谋之功,亲口封给他的官爵。甭看与他原来的管家职位只差了一个字,权力范围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管家只算俱车鼻施的私人奴仆,主要负责王宫内的柴米油盐,没权力干涉政务。总管却能替俱车鼻施传达口谕、安排官员觐见时间,将外面的民情,官员的声望禀告给俱车鼻施知晓,并且可以在危急关头调动少量王宫侍卫。
  若是放在中原,这至少是个三品监门将军,只有亲信太监才能担任。但大宛国没有使用阉人的传统,所以穆阳仁白白捞了个便宜。不过他这个总管也算做得尽职尽业,上任之后第二天,便找出了王宫在防御方面的数处疏漏,还主动替左帅加亚西在俱车鼻施面前说好话,让后者宽恕了他擅自诛杀将领的罪责。所以白沙尔、加亚西等虽然依旧看着穆大总管很不顺眼,却念在其能主动示好的分上,暂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穆阳仁也十分懂得藏拙,平素只管拉着几个宫廷侍卫天南地北地胡侃,对柘折城的政务、军务方面,一概不参与,不打听。倒也暂且与城中的天方教势力相安无事。
  这日,穆阳仁正跟几名当值侍卫讲古,说到突骑施传奇可汗俱车鼻施,在部落被突厥人屠灭的情况下,收拾了三十几副皮甲,自立为汗。东征西讨,数年之内,一统药刹水沿岸各地,称雄西域。随即又向大唐上表,娶金河公主为妻。得到大唐的财力、物力支持。兴兵二十万,南破吐蕃、北击突厥、西拒大食。将三个强大的敌人打得焦头烂额。吐蕃、大食、突厥三方势力无可奈何,只好像大唐一样,把国王之女嫁过来,以示拉拢。俱车鼻施则将三个公主统统纳为侧室,每天晚上抱着四个女人大被同眠,受尽人间极乐。
  穆阳仁出身市井,别的本事未必多高明,口才却是一等一。此时大宛国读书人不多,国史更是从来没有修过。所有关于历史的掌故,都是老一辈,少一辈耳口相传,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所以任穆阳仁把故事说得有多离谱,把黑的说成白的,西北说成东南,侍卫们也听不出来,只是觉得故事听起来着实过瘾,当年的那个俱车鼻施可汗也着实是个大大的英雄。
  偏偏此人与眼下的大宛王俱车鼻施还是同名同姓,所以侍卫们听了,自然而然地就将他的光辉事迹,与王宫里那位天天喝酒买醉的主人联系了起来。当听到金城公主死后,老俱车鼻施居然听信了吐蕃女人的蛊惑,主动向安西挑起战争,都觉得其十分不智。又听到俱车鼻施在碎叶城下,被唐将盖嘉运打得全军覆没,心里愈发觉得那个吐蕃妖女是罪魁祸首。最后听闻俱车鼻施落魄时,女人们一个个都离他而去,更是怒不可遏。待听闻他众叛亲离,落魄无依,在大漠中游荡,居然被几个处木昆部的马贼砍了脑袋,一个个不觉站起身来,扼腕长叹。
  “唉,如果大唐的公主再多活几年就好了,一定能镇住那个吐蕃女人!”
  “是啊,四个女人当中,只有大唐的公主是真心对待俱车鼻施,其他估计心里都巴不得他早死!”
  “不过,他这辈子也辉煌过,四个大国的公主啊。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狗屁四个大国。突厥和吐蕃,怎么跟人家大唐比!”
  “那当然,大唐与河中这一块,恩恩怨怨纠缠了上千年,就像亲哥俩打架,谁都不会真的下死手!”穆阳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拍了拍身下的石台阶,低声总结。“可换了外人进来,就不一定了。你觉得人家是帮你,其实人家不过是为了谋夺你的牛羊和牧场罢了!”
  几个当值侍卫都是俱车鼻施可汗的亲信老人,受天方教的影响不深,所以很容易便被穆阳仁给绕进去,点点头,低声附和,“可不是么!人家大唐遍地都能捡到金子,才不会大老远过来抢你!都怪某些人不知道死活,偏偏挑拨着大汗去劫杀唐使。闯出祸来,又没本事收拾摊子!”
  “对,他们不是一直说自己本事大么?怎么连出城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就是,就是,招惹了唐人,最后还不是咱们出去拼命?”
  “可不是么?整日说什么地上天国,地上天国,天国什么样我没见到。现在却弄得连口砖茶都喝不起了!”
  火苗一点起来,就不受控制地往高了冒。提及这两年大食人对柘折城的压榨,众侍卫越发觉得心中气愤难平。穆阳仁自觉计谋得逞,正准备继续往火头上浇几瓢油。刚要开口,猛然听见背后有人喝道:“你们几个,瞎说些什么?都觉得活得命长了不成?”
  啊!众人被吓了一跳,登时,鸦雀无声。
  
  第四章
破军
(一
下)
  
  穆阳仁心里也非常害怕,但多年的捞偏门经验,却让他迅速控制住了心中的惶恐。慢慢地转过身来,笑着冲说话的方向轻轻拱手,“嗨,我们几个只是说一些陈年旧事而已。与现在的事情没关系。右,右帅大人,您找大汗么?我这就进去给您通报!”
  碰到这么一个滚刀肉,右帅查比尔也没办法。强压住心头的不快,沉声道:“不用了!我不找大汗,我是来找你的。唐军在城外垒了个怪模怪样的土丘,大相让我请你过去看看那是什么东西?”
  “我就一个四处游荡的道士,哪可能知道这么多啊!”穆阳仁一听,立刻赘着屁股往后闪,“右帅您还是找别人吧。一旦我说错了,岂不耽误了您的大事!”
  “你到底去不去?”查比尔暴怒,伸手便去按腰间刀柄。
  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看到对方真的要动粗,穆阳仁立刻又换了副面孔,讪笑着说道,“我去,我去还不成么?不过,一旦我说错了,您日后不能找我算账!”
  “赶紧走,哪那么多废话!”查比尔恶狠狠地推了他一把,大声命令。
  假道士穆阳仁推脱不过,只好命人牵了一匹战马,骑上去,怏怏地跟在查比尔身后。连续听了数日号角之声,此刻柘折城中的百姓人人自危。时值正午,大街上却没有几个行人。沿途商铺也是关门落锁,唯恐一不小心就大祸临头。
  两人一前一后在街上走了片刻,看看四下里没有其他人旁听。走在前面的右帅查比尔悄悄地拉紧了马缰绳,将胯下坐骑速度放慢。待穆阳仁于不知不觉间与自己并络而行时,侧过头,以极小的声音问道:“你给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外边那些唐人派进来的细作?!”
  “冤枉!小的冤枉!”穆阳仁吓了一跳,赶紧举起手来大声喊冤。“小的是半天云的军师,唐军见了小的,杀还杀不及呢,怎么可能放心让小的进城来做卧底?您要是不信,就把我身边那些弟兄叫过来审问,看看小的到底跟唐军有没有瓜葛?”
  他这厢吓得满脑袋瓜子冷汗,右帅查比尔却根本没当回事。听穆阳仁说得恳切,便笑了笑,柔声安慰道:“行了,行了,不是就不是,你嚷嚷什么?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右帅,右帅您随便问问,可是,可是会出人命的!”穆阳仁一边擦着冷汗,一边在肚子里骂查比尔的祖宗八代。有这么随便问的么?一旦被别人捕风捉影,老子有几颗脑袋被你们砍?他奶奶的,早晚不得好死!
  “到了现在,谁还敢动你这王宫总管?!”查比尔丝毫不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多过分,又笑了笑,淡然道。“不过,你这王宫总管还能当多久就不清楚了。大汗那人,最恨属下吃里爬外!”
  “小的对大汗的忠心,日月可鉴!”穆阳仁立刻又举起手来,赌咒发誓。唯恐对方不信,他又迅速补充,“没有大汗,就没有小人的今天。小人当年做梦都没想到,能当上这么大的官儿。如果不对大汗尽忠的话,换了别人,还会给小的这么多富贵么?”
  后几句话,每一句都说到的点子上,不由得人不信。点点头,右帅查比尔笑着说道,“的确,除了大汗,没人会赏识你这家伙!那我再问你句实话,你以为,咱们这柘折城,能逃过此劫么?”
  “这……?”穆阳仁本来想逃避,然而却被对方刀一样的目光盯着,不得不认真对待。斟酌了好一会儿,才以极低的声音说道:“若是前两次大汗都肯听从小人的建议,不管外边唐军的虚实,只管杀出去跟他们拼命的话,也许还有机会获胜。可小的人微言轻,左帅大人他又事事,事事都要跟小的拧着来……”
  “过去的事情咱们不提。你就说现在,咱们还能不能把柘折城守住?!”查比尔摆了摆手,制止了穆阳仁的抱怨。作为俱车鼻施身边的一名老兄弟,他对大相白沙尔、左帅加亚西等人的做派也有许多不满。然而大敌当前,这些矛盾都可以暂且放在一边,以免被唐人得了机会。
  “小的不懂打仗!”穆阳仁先是苦笑着强调了一句,然后继续补充,“但是大唐那边有句古话,说第一次敲鼓能聚集士气,第二次敲鼓士气就要低落一半儿。如果前两次敲鼓都没把握机会的话,第三次敲鼓就没任何效果了。如今城中将士都知道大汗是下定了决心要把唐军耗走,哪还有人愿意出去拼命?所以,现在,守得住守不住,都只能死守了!”
  河中文化与中原不同,但查比尔也是百战老将,岂能不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听完了穆阳仁的话,沉默了好半晌,才叹了口气,幽幽地道:“的确,也只能死守了。不过,如果柘折城守不住,你能不能想个法子保得大汗周全。说实话,从我跟他那天起,你是他最赏识的一个唐人!”
  “小的,小的只能说,尽一切努力!”提起俱车鼻施的知遇之恩,穆阳仁也很是感动。点点头,郑重承诺。“不过,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儿。毕竟,毕竟有什么主意,都得首先取得大相和左帅的首肯!”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明知道穆阳仁的承诺未必可靠,前途黯淡,查比尔也只能暂且将死马当做活马医。趁附近没人注意,从怀中摸出一块金牌,他迅速塞给穆阳仁,“这是本帅的信物,可以借给你用几天。凭着它,你的人进出各处城门,都不会受到盘查!”
  ‘他什么意思?让我去跟唐军联络如何投降么?’穆阳仁大惊失色,抱着金牌,如同抱着一团火炭。‘他自己怎么不去?莫非又想拿老子当挡箭牌?’
  早就猜到他的反应,查比尔撇了撇嘴,冷笑着道:“放心,出了事情,本帅自然会替你担着。本帅只是想,如果打不过的话,就另寻一条出路。毕竟,该死的是大食人。咱们柘折城,与大唐并没多少仇怨。”
  “这……”穆阳仁依旧反应不过来,继续目瞪口呆。记忆中,右帅查比尔也早就皈依了天方教,并且一言一行都极为虔诚。谁能料到此人居然打起了脚踏两只船的主意。
  见伪道士穆阳仁依旧迷迷糊糊,查比尔耸耸肩,冷笑着补充,“你们大唐人也好,他们大食人也罢,不过都是一阵风。顶多是冷风和暖风的区别。我跟俱车鼻施,却是这里的草。无论是那股风刮过来,都在这里生不了根。而我们这些草,却不可能离开这里搬到别处去!所以,也只能顺着风倒了!”
  说着话,他又喟然长叹,仿佛要把心中的不甘全部化作一口怨气给吐到天上去。穆阳仁听得心有戚戚,咧了下嘴,低声道,“穆某明白您的意思。穆某尽力去做好了。无论如何,都会不会辜负大汗和您的信赖!”
  “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右帅查比尔盯着穆阳仁,仿佛要用目光将他内心世界看穿一般。半晌,又叹了口气,低声道:“走吧,别让大相等急了。”
  “嗯!”假道士穆阳仁答应一声,策马跟上。须臾之后,二人来到了东城门口。将坐骑交给守城士兵,快步沿马道走上城头。先跟大相白沙尔见了礼,然后并着肩头向城外张望。
  只见一座巍峨的高台拔地而起,与柘折城遥遥相对。高台之上,竖立着四个巨大的香炉,缕缕青烟不断从香炉上的孔洞中冒出来,盈盈绕绕,将高台的顶端装点得如梦似幻。
  “呜呜呜——”几声号角从烟雾中传出,隐隐带着几分古韵。穆阳仁虽然听不懂号角所传达的意思,心脏却猛然缩了缩,有股肃穆的感觉从脚底升起来,直冲脑门。
  这角声如龙吟,如虎啸,从亘古的蛮荒时代穿越而来,唤醒他内心深处沉睡的记忆。刀耕火种,披荆斩棘。轩辕皇帝鏖战蚩尤,大汉铁骑驰骋塞外,也许都是伴着同样的曲调,同样的旋律。
  不知不觉间,穆阳仁就站直了身体,双目当中,隐隐有几点湿润的光泽在闪亮。他是唐人,剥了皮,碎了骨,碾成灰,埋进污泥里,也是唐人。穿上羊皮大氅,带上貂皮帽子,脖颈处挂满兽骨,耳垂处坠满宝石,依旧是唐人。
  这一身份,在他内心深处,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
  “你这卡菲尔,到底知道不知道对面是什么东西?别磨蹭,赶紧说!”看见穆阳仁神神道道的模样,左帅加亚西心头火往上撞,推了他一把,大声喝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