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230

  话说到一半儿,他自己也觉得此语很没有说服力。摇了摇头,又笑着补充道:“出使岭西诸国的事情,老夫会立刻着手替你安排。朝廷本来就授予了老夫临时决断之权,让你半途中做个使节,也不算违背制度。相关手续文凭,就按你说得,先拿赝品对付一份儿。真的那份在你出发之后,很快就能悄悄地补齐,并且能在礼部留下备案。只是此事不宜声张,免得边令诚那老贼得到消息,又故意在背地里给你使绊子!”
  “晚辈省得!”王洵笑着向封常清拱手致谢,“晚辈跟薛大人说好了,打着护送他回长安的旗号,先往东边走一段。待到了无人之处,再悄悄地扮作商队,掉头向西。”
  “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封常清点点头,有些形神俱疲。刚才的某一个瞬间,他自己心中几乎一片死灰。然而毕竟已经为了一个信念奋斗了大半辈子,不是轻易就能放得下。所以还不如装作一切都没看到,反而能活得更轻松,惬意。
  倘若真的能够醉生梦死的话,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四章
社鼠
(七
上)
  
  “那晚辈就下去收拾东西了。四叔也早点儿歇息吧。有些事情,其实没必要放在心上。大食人兵马已经被咱们打残废了。即便多给他们几个月时间休整,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见封常清始终提不起什么精神来,王洵心里不觉有些担忧。相识这么久了,这个身量不高,肩膀却如同山岩般结实的始终给他一种挺拔可靠之感。仿佛天塌下来,此人都能用脊梁骨顶住。然而今天,这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却突然消失了,待之的是一种无法驱离的软弱与颓废。
  “你先别忙着离开。老夫还有些话要跟你交代!”封常清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急切,微微向前抬了下身子,随后又迅速坐了回去。
  “四叔请讲!”王洵又向前挪了半步,将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些,笑着请教。
  “嗯!”封常清低声沉吟,紧跟着用手轻轻挤压自己的额头。仿佛有很多话要说,却突然间忘记了该从哪里开始一般。想了好一阵儿,才笑了笑,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你还没吃晚饭吧!干脆留下来陪我老头子喝两杯,如何?”
  “晚辈求之不得!”王洵愣了愣,年青的脸上立刻堆满了欢喜的笑容。倒不是因为觉得跟封常清一道吃饭有多荣幸,而是自打到了安西以来,他与封常清之间便多了一重上司和属下的关系。平素虽然不曾刻意相互回避,但能够接触的机会也不太多。更甭说像当年在长安时一样,单独受到老人的谆谆教诲了!
  见到王洵脸上那毫无修饰的喜悦,封常清的脸色也是一亮,笑了笑,低声数落,“不就是几杯酒么?军中平素又不禁止你们喝,只是有个节制就行了。”
  “这不是马上要跟四叔分开了么?”王洵抓了抓自己的脖颈,笑着给自己找借口。
  “行了!”封常清轻轻摆手,随即将目光转向门口,“来人,吩咐厨房,烤一头狍子来,将小勃律国主送给老夫那几桶弗林人酿的葡萄酒也拿上来!老夫今天要好好跟自家子侄叙叙旧!非重大军情,不要让人进来打扰!”
  “诺!”亲卫们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准备。不一会儿,便用一个硕大的银盘,端上一整只热气腾腾的烤狍子。
  夏末本不是吃烤肉的季节,但行伍之人,本来也没什么讲究。况且在这儿远离中原的边陲之地,非但菜肴极为稀缺,连各色香料和调味品都非常难以凑齐。故而用当地炭火烤当地野味,反而成了一道合口的珍馐。
  自有人拿来西域诸国进献的白玉琉璃杯,分别在王洵和封常清面前的矮几上摆好。然后抬起一个硕大的木桶,慢慢将两个夜光杯斟满。猩红的酒浆被冷冰冰白玉一衬,立刻显出几分炽热来,仿佛两杯流动的血,在不羁的心里缓缓激荡。
  “干了!”封常清自己先举起夜光杯,一口闷了下去。
  “好!”知道对方不喜欢拘泥小节之人,王洵痛快地将面前的酒盏举起,仰着头一饮而尽。
  “好!再来!”封常清用随身小刀割了一大块肉吃了,随即将侍卫们刚刚替自己倒满的第二杯酒举起,再度一饮而尽。
  王洵本来就喜欢喝上一点,此刻又是长辈所赐,岂能不从。也学着封常清的模样举起第二杯葡萄酒,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弗林人酿的葡萄酒不同与西域,亦不同于中原,甜味寡淡而酸涩之味甚重。配着肉食饮起来,却能极大程度化解脂肪的油腻。清爽之余,还在人唇齿之间暗留一股辛甘。这股辛甘之味,虽然不像中原酒水那般凛冽,却是盘旋在哽嗓之下,肚腹之上,久久不散。就好像里边点燃了一团火,要把所有男儿豪情都是烧起来,烧成灰,然后变成一粒粒琉璃,撒进西域那苍凉的瀚海里。
  叔侄二人一口酒,一口肉,很快就喝了个眼花耳热。待肚子里的烈焰烧得差不多了,封常清抓起随从递上来的湿缣布,信手在上面蹭了几下,然后带着几分醉意问道:“说实话,你小子是不是觉得四叔已经护不住你了?”
  同样的问题,王洵先前已经回答过一次。此刻当然不能出尔反尔,赶紧将手中酒盏放下,笑着解释道:“哪能呢?是四叔自己想歪了。那姓边的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我还会担心四叔应付不了他?!只是不甘心让那假冒的大食使者就这样占了咱们安西军的便宜。同时也想自己出去见见世面!”
  封常清只是苦笑,不拆穿王洵,也不表示自己相信。待后者将话全部说完了,摇摇头,叹息着道:“其实你离开得对。若是留在军中,老夫的确很难护住你了!”
  “四叔!”王洵愣了愣,没想到自己几句大实话,会让封常清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四叔又吓唬我。这安西军,还不是您老的一亩三分地么?姓边的再有心机,也不过使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招罢了。真的把您老逼急了,只要一拍桌子,保准吓得他屁滚尿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封常清放声大笑。不知道是因为王洵的话感到开心,还是觉得失落。“老夫,老夫,想不到老夫在你眼里,还真这么有本事!老夫,老夫……”
  他突然又开始大声咳嗽了起来,亲信们赶紧上去帮忙顺气,却被他直接用手拨了个东倒西歪,“滚远边上呆着去,老夫还没到要死的时候呢。来,喝酒,喝酒,咱们再干一杯!”
  有人拼命向王洵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接封常清的茬儿。然而封常清根本不管王洵这边肯不肯陪不陪着自己,很快又是一杯落肚。将酒喝尽了,他的咳嗽声也停住了。长舒了口气,大声命令,“倒酒,要么就滚出去,老夫自己给自己倒!”
  左右亲信不敢违拗,只好虚虚地给他又倒上了半杯。封常清将夜光杯握在手里一边把玩,一边低声吟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明允,你知道后边两句是什么么?”
  这阙凉州词,恰是王洵能背诵下来为数不多的几首名诗之一。赶紧清了清嗓子,大声回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啊!”封常清低声轻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你可知道,古来名将,到底是真正死在沙场上的多一些,还是死在小人手里的多一些?”
  “这个……”王洵彻底被问住了。他本来肚子里的学识就有限,封常清问得问题又过于突兀深刻,令他连拼凑答案的本事都不够。搜肠刮肚地想了好一阵子,才揣摩着对方的意思,笑着开解道:“想必富贵终老的也有很多吧。四叔何苦跟哪小人较真儿呢。若是厌了他,想办法让其离开安西便是。侄儿就不信。朝廷会为了区区一个太监,开罪您老人家!”
  “岂止是赶他走,即便让他悄无声息的消失,对老夫而言,都易如反掌!”封常清的声音忽然阴森了起来,就像喉咙里堵着一块冰。然而,几乎是一瞬间,冰块便融化得无影无踪,代之的是一股浓烈的酒意,“可是,赶走他,又能如何呢?朝廷给老夫换个监军来,一样会是个太监,一样跟高力士他们是死党。除非老夫真的要拥兵自重。呵呵,真的拥兵自重了,反而没人敢来做监军了!”
  这话,说得就有些太直接了。好在附近都是他信得过的亲随,不会有人将话往外传。饶是如此,王洵还是替封常清捏了一把汗,笑了笑,尽量把话题往高兴处转,“四叔言重了。虽然晚辈自己的境遇很是一般。但此刻咱们大唐正值盛世,国力如日中天。又有您这样的老将坐镇四方,谁吃猪油蒙了心,才敢起拥兵自重之意。您老若是嫌麻烦,就像原来一样冷着姓边的就是。不过有人让我向您提议,安西军中不少老将,这些年来劳苦功高,他们也该衣锦还乡,回长安享享清福了!”
  后半句话,才是他真正想引起封常清注意的。只要将边令诚在军中的那些爪牙全部高升调任,日后就不愁其再刻意擎肘。然而向来反应迅捷的封常清,却一点儿也没抓到重点。不理会王洵的主意好坏,只是冷笑着抬起头来,低声问道:“你说的是真心话,你真的以为现在还是盛世?”
  “这……”一顿饭功夫里,王洵第二次被问得语塞。仔细想了想,才非常认真地回应道,“虽然晚辈个人经历倒霉了些。不过眼下咱们大唐的确是盛世啊!不止长安的人都这么说,连我在西域遇到的粟特人、楼兰人和突骑施人,也都这么恭维!”
  “哈哈哈哈!”封常清以手拍打桌案,笑得满脸是泪。“你能这么想,倒也不错。可你听说过,底下百姓都快吃不起饭了的盛世么?你听说过,被打得灰头土脸却连手都不能还的盛世么?盛世,盛世,如果盛世便是如此,那平庸之治到底还要怎样?”
  
  第四章
社鼠
(七
下)
  
  王洵再度无言以对。这是今天他第三次被封常清所震惊。从来没想到,以往看上去对身边一切事情都能淡然处之的封四叔,内心里居然还隐藏着如此激烈褊狭的一面。大唐的确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说权贵的横行,贪官的不法。然而大唐毕竟还是他所知道的在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国家。曾经带给他很多荣耀和梦想。
  故而在内心深处,王洵很难认同封常清的结论。记忆里,出口成章的诗仙李白也好,身怀绝技的雷万春也好,甚至到他所认识的一些好友,玩伴,指点江山时,个个都满脸激愤,然而如果有人跟他们说一句,‘大唐已经不行了,眼前的一切繁华都是日薄西山时的回光返照。’他们肯定会立刻拍案而起,跟对方打成一团。偏偏今天说这话的人,仕途上比李白和雷万春等人得意了十倍甚至二十倍!偏偏今天说这话的人,居然是他最敬重的长者,封常清封四叔!
  “从来没人告诉你过这些,对吗?”一眼就看出了王洵心中的不满,封常清又端起酒盏,一边慢品,一边微笑着问道。
  “嗯!”王洵点头承认。封常清肯定喝醉了,作为一个后生晚辈,他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还跟一个喝醉了的长者较真儿。反正明天早晨一起来,封四叔自己都未必记得他曾经说过些什么!
  封常清郁郁地吐了口气,仿佛要把心中的块垒和着酒气一并喷出喉咙,“没人说,因为他们觉得你还小,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你在长安的时候,天天锦衣玉食,声色犬马地混着,但依旧觉得不快乐,对不?”
  “嗯!”王洵也端起酒盏,学着封常清的模样细细品味。因为酿制工艺的问题,弗林国的葡萄酒,骨子里边带着一丝涩味,品得越仔细,这种味道也越清晰。就像某些隐藏在繁华深处的凄凉,不刻意翻弄,很难想得起来。但是一旦被寻出,就再也难以掩饰。
  封常清的话从对面传来,声音不高,却让王洵觉得头昏脑涨,恨不能立刻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按道理,你也算个世家子弟,生下来就带着一份富贵。但是,在长安时,你依旧觉得自己活得不安逸,甚至偶尔还会觉得很害怕,对不对?”
  “嗯!”事实如此,王洵只有点头的资格。他无法否认,一切都无法否认。如果说,早在宇文至被稀里糊涂丢入监狱之前,他稀里糊涂,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向仰仗的家族力量,根本不能保证自己安全的话,在走近长安县大牢,看到宇文至被人像猪狗一样拴在泥沼里的那一瞬间,某种危机感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并且迅速地生根,发芽,成长。
  在长安城中,几乎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太极宫里的唯一的那位除外!他王洵可以随随便便把街上的某个贩夫走卒踏于马下,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王鉷、贾季邻等人,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他王洵像蚂蚁一样碾死。而在王鉷、贾季邻等人之上,还有杨国忠、李林甫,还有无数龙子龙孙,皇亲国戚。即便到了李林甫这般,权倾朝野也不安全。皇帝陛下的一句气话,就能让他死后,依旧要被掘墓鞭尸!
  这样子肯定不对劲儿。可到底哪里不对劲儿了,王洵却根本说不出来。夜光杯中的酒红得发亮,仿佛就是一杯刚刚飞溅出来的血。不是别人的,而是他自己的。被某把无形的刀刺在心头,飞速里喷射出来,根本无法止住伤口。
  在长安城中那种恐惧而压抑的感觉,再度缠住了他。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下意识地将求救地眼神投向封四叔,却看见封四叔用一种残忍而又陌生的眼光望着自己,嘴角处‘血迹’宛然,“知道不对劲了,是吧!实话告诉你吧,老夫早就感觉出来了。不止是老夫,几乎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大唐已经不对劲儿了。但是,从上到下,谁也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所以只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装作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继续一口一个盛世,盛世的糊弄自己。”
  真的是这样么?王洵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盛世大唐,盛世大唐。这是他的梦,他身为一个唐人的骄傲所在!为什么封四叔非要戳破它,为什么自己好端端的,非要发疯陪着封四叔喝这场酒?!
  “倘若能一直沉浸在盛世梦里也好。可别人给你睡觉的时间么?”封常清将夜光杯丢下,手掌轻轻互相击打,“雪山那边的吐蕃人,葱岭西边的大食人,还有刚刚被打压下去,随时都准备重新崛起的突厥人,哪个不在眼睁睁地盼望着大唐朝廷再出问题。想当年,武后和李氏诸子争权,立刻将我安西将士用性命换回来的数千里疆土,全部丢给了外人。从陛下即位到如今,整整三代安西将士浴血奋战,也未能重现先辈们当年的辉煌。”
  王洵笑了笑,脸上的表情有些苦涩。内心深处,他对开疆拓土的欲望并不强烈。来安西,起初只是为了避祸。后来则是想着捞取功名,尽快做到一定位置,好替那些冤死在沙漠中的弟兄们报仇。再往后,发现向杨国忠报仇越来越难,而封常清对此也不太支持。他的人生目标就变成了做大官,至少做到正四品以上,在朝廷中留下姓名,让别人不能再像抹灰尘一样,轻易将自己从这世上抹掉。待发现正四品中郎将的职位依旧不能确保自己安全之时,他则希望能更高一步,做到封常清这般,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让任何人招惹自己之时,都得掂量掂量随之而来的后果。
  这也是他愿意接受薛景仙的建议,主动前往西方冒险的原因之一。不仅仅为了逃避,而是希望找到更多的升迁机会。功名但在马上取。当暂时没有仗打了,马上取功名的路子走不通了,则换另外一种路,只要能走得更快些。
  本质上,此刻的他与好朋友宇文子达,人生追求没什么两样。都是向上,向上,继续向上。以便不再被人轻易地踩在脚底下,以便在脚底下,踩住更多的人。只不过宇文至性子偏激,从不掩饰其个人野心。而他王明允的性子稍微平和一些,可以在表面上做得从容不迫,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已。
  可封常清为什么偏偏要跟他说起几代安西军人的梦想?不知道此刻他王某人,连自保的能耐都没有么?不知道此刻他王某人,已经活得很辛苦,很疲惫了么?老家伙今天到底要干什么?干什么?
  不管王洵心里有多少不情愿,封常清再度将目光看过来,就像两把咄咄逼人的钢刀,“知道老夫今天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么?”
  “可能要让四叔失望了,晚辈真的不太懂!”王洵点点头,心虚地将目光避开,不愿意正视封常清的眼睛。安西军人的梦想,那是到了节度使位置上才需要承担的东西。他才是个四品中郎将,还不够承担的级别。
  “因为老夫欣赏你!”仿佛唯恐王洵逃走,封常清瞬间将嗓门提得老高。“从第一眼看到你那天开始,老夫就看好你,相信你是个人物,将来某一天可以继承老夫的衣钵!”
  “四,四叔,您,您喝醉了!”王洵的脑袋轰得一下,仿佛有无数日头在里边瞬间炸开。就凭自己,连命都差点丢了还替人输钱的自己?继承封四叔的衣钵?还是算了吧!李嗣业、段秀实,哪个不该排在自己前面!即便他们都跟封四叔不对脾气,还有周啸风、李元钦、赵怀旭这个名将、宿将,要人脉有人脉,要功劳有功劳,自己即便脸皮再厚,也没胆子让他们向自己一个小辈抱拳施礼。
  封常清好像真的喝醉了。话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前脚还在针砭时弊,痛斥朝野上下掩耳盗铃。后脚便将话题落在安西军的未来上面。再接着,没等王洵的思路跟上,老将军又用力一拍桌案,冲着随从们大喝,“拿舆图来!要最大,最详尽的那份,给我挂在正面的墙上!”
  “诺!”几个随从狠狠地瞪了王洵一眼,然后快速退下。姓王的小家伙太不知道进退,如果他先就告辞的话,大伙根本不会听到后边这些醉话。这回好了,若是谁无意间把某个话题传播出去,非但封帅会被人抓到把柄,安西军的军心,也会因此而出现不小的浮动。
  然而他们却不敢违拗封常清的命令,只好拖拖拉拉地将一幅巨大的牛皮地图抬了进来。几个人合力,才将其完全舒展,挂了满满一道北墙。
  就在众人取图、挂图这段时间,封常清又喝了不少酒,也逼着王洵喝了不少。爷俩个都又几分醉了,说话越来越不着边际。
  “你以为作为一个武将,沙场征战,只是为了功名么?你小子也忒看不起老夫,也把自己看得忒低了些!”
  “四,四叔说得对。晚辈,晚辈从小就没什么志气。向来是走哪算哪的货色!”不得不说,王洵喝醉了之后的大实话,还让众人觉得比较顺耳。
  带着几分不满又看了他一眼,大伙还是决定尽量将今晚封常清所谓交托衣钵的话全部忘掉。酒后之言当不得真。况且今天封帅是心中不痛快,所以有些失态了。说不定过后他老人家自己都觉得今晚的事情好笑。将衣钵交给一个才来安西不到一年的年轻人,怎么可能?这话说出去,又有几人会相信?
  
  第四章
社鼠
(八
上)
  
  “先别急着说自己不行!你跟我来!”封常清心中酒力上涌,仿佛根本不想去管自己今晚所言所行传出去后会掀起多大风浪。跳过面前矮几,他一把揪住王洵的胸口,像拖死狗一般将其硬生生地拖到了舆图面前,“看,说说你到底能看到什么?!”
  “晚辈……”身材比封常清足足高出了两尺半,王洵偏偏还不敢使劲挣扎。只好弯下腰,带着哄长辈高兴的口吻说道,“晚辈这就看。这就看。您老先放开手,放开手,晚辈衣服有点紧,勒……”
  “嗯!”封常清接受王洵的借口,慢慢松开手指。整个人却不肯退得更远,抱着肩膀,虎视眈眈地在一旁监督。
  王洵被盯得浑身上下不自在,只得努力张大眼睛,尝试从挂在墙壁上的舆图中读出几分深意来。平心而论,这份舆图画得很精细,几乎将图伦渍以西的,所有山川河流,道路桥梁都包括了进去。即便是不依赖向导,凭着这份舆图走,轻易也不会迷路。
  然而封常清所希望得到的答案,肯定不是让他夸赞舆图绘制精心。王洵一眼不眨地望着它,双脚来回踱步。看着,看着,还真琢磨出来些不同的门道来。
  从汉代以降,被中原人称为西域的地方,随着数百年来的气候变迁,早已被沙漠分割成了互不相连的几大块。图伦渍往东,玉门关到菖蒲海之间算一大块。从图伦渍向西算起,包括疏勒、小勃律、大勃律和目前被大食人控制的康居、迦不罗等地算另外一大块。虽然这中间还夹着葱岭和雪山,但是从总体来说,是片勉强能种庄稼,放牧牛羊的地方。而康居、迦不罗等地再往西,则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漠。一直到原来的波斯境内,才能重新见到人烟。
  大勃律往南,原来天竺国所在,倒是有一整片膏腴之地。然而那边却有一道连绵起伏的高山作为屏障。将天竺、吐蕃和安西军所控制地域隔断。只留下极少的几处峡谷可以通行。如果此刻手头有足够兵力,并且将士们长期居住在山顶也不会生病的话,王洵宁愿在吐蕃、天竺和安西之间筑几座堡垒,然后把兵士往其中一塞。立刻就能堵住吐蕃人下山的道路,让安西各地永远不再受到来自南面的威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