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575

  曹真铁青着脸,问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怅然道:“马屠夫派来断我退路的两路骑兵已经近在三十里外,快马半个时辰即可赶到,此时发动伏击,纵然可以屠尽马岱的三万骑兵,我军主力恐也无法逃脱全军覆灭的厄运!马屠夫损失了三万骑兵还有十万、三十万,而主公损失了这三万精锐,可就伤及根本了……”
  曹真闻言,脸上不由掠过一丝抽搐,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了,只怕以后再不会有了。
  诸葛亮缓缓回头,向身后的亲兵道:“传令全军,取消伏击就地烧毁弩车,然后全军撤往江陵。”
  ……
  凉军后阵。
  “坏了!”司马懿大叫起来,“密林!前面那两片密林中必有楚军埋伏!”
  “林中有埋伏?”马岱蹙眉道,“仲达何以如此肯定?”
  司马懿道:“楚军败得太快了,由此可见正面这三万楚军肯定不是真正的楚军,如果在下没有猜错,其中很大一部份是新野城中的百姓乔妆的!而真正的楚军主力必然埋伏在前面那两片密林中,待我军骑兵追杀楚军溃兵经过那两片密林中间的空地时,楚军必会尽出伏兵,杀我军于措手不及!”
  马岱游目望去,果然看到溃败的楚军大多向着南方狼奔豕突,三万西凉铁骑正穷追不舍,眼看就要追进那两片密林中间的空地了。
  “快!”马岱大吃一惊,急回头向身后的亲兵喝道,“传令,全军停止追击!”
  “唉,已经来不及了。”司马懿哀叹一声,黯然道,“将士们只顾着追杀敌军,阵形已经全乱了,军令已经无法顺利传达了。”
  “完了,全完了……”眼看着数万铁骑就像追逐羊群的饿狼,漫山遍野冲进林间空地,马岱仰天茫然、欲哭无泪,“兵败事小,挫伤三军锐气事大,回头见了兄长该如何交待?”
第358章
孔明一介书生耳
  “火,起火了!”
  马岱话刚说完,就有小校大叫起来。
  马岱、司马懿急回头看时,只见左侧密林里已经冒起了浓烟,不到片刻功夫,滚滚浓烟中有就腾起了暗红色的火焰,火势迅速开始漫延开来,这时候,正在追杀楚军溃兵的西凉铁骑也发觉了异常,孟达、苏则以及马休等领军将校见状急令全军停止追杀。
  汹涌而前的西凉铁骑纷纷放缓马步并最终勒马驻足,此时距离全军进入林间空地仅有一步之遥,如果不是这把突如其来的大火,西凉铁骑也许就会一头撞进陷阱里了。
  “这是怎么回事?”
  眼看西凉铁骑停止追击,在领军将校的喝斥下重新整好队形开始有条不紊地后撤,马岱不由又惊又喜,问司马懿道:“这火是谁放的?仲达,是你让人放的吗?”
  “没有啊。”司马懿茫然摇头道,“在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有快马回报:“将军,林中突然冒出大批楚军,正借着大火的掩护撤往江边。”
  “将军!”有副将上前建议道,“何不派骑兵追击?”
  “不可。”司马懿急道,“楚军乃是主动退却,万不可轻敌冒进,更何况江边必有荆州水军接应,等我军骑兵绕过这片密林赶到时,只怕楚军早就已经上船逃走了。”
  “嗯,仲达说得对。”马岱点了点头,沉声道,“传令全军,不可贸然出击,一切待兄长大军到来之后再做计较。”
  次日。
  当这场大火缓缓熄灭时,马跃才率领二十余万骑步大军堪堪赶到。
  马跃在贾诩、李肃、鲁肃、蒯越、马战等人的簇拥下肃立林边,恰值早春时节,春雨未至,正是天干物燥之时,这一把大火将几乎将整片密林都烧成了灰烬,空气中飘散着浓重的烟味,因为烈火灸烤而灼热的土地仍在冒着袅袅的青烟。
  “咦,父王你看那是什么?”
  马跃身后的马战忽然惊咦了一声,手指前方喊了起来。
  马跃、贾诩等人顺着马战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块巨石下倾倒着一坨黑乎乎的物事,看样子倒像是一辆板车,不过已经被烧得漆黑一团,众人再看四周,才发现附近还有许多这样的物事,不由大多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难以辩认了。
  “这……”李肃失声道,“竟然是弩车!”
  “该死的。”贾诩也倒吸了一口冷气,沉声道,“没想到楚军竟然仿制出了我军的弩车!”
  “这也没什么。”马跃舒了口气,淡然道,“弩车的构造并不复杂,曹真手下不乏能人,这东西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不过,几辆弩车是不足以改变楚、凉两军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的,曹真小儿和诸葛村夫如果想用弩车来抵挡孤的三十万大军,那是自己找死。”
  “报……”马跃话音方落,忽有快马从前方疾驰而来,扬声大喊道,“襄阳急报。”
  马跃抬头喝道:“讲。”
  “徐晃、方悦、马岱三路大军已经攻陷襄阳,楚军正逃往江陵。”
  传讯兵话音方落,马跃身后的文官武将纷纷露出振奋之色,没想到徐晃如此迅速就攻占了楚军的大本营襄阳,战事进展之顺利简直有些出乎预料,马跃、贾诩、鲁肃、蒯越等人脸上的表情却截然相反,非但没有喜色,反而流露出担忧之色。
  “跑得倒是挺快!”马跃左手握拳,重重击中右手掌心,不无遗憾地叹道,“看来在襄阳重创楚军的期望也要落空了,现在楚军已经大踏步撤往江陵,江陵背后就是长江,再想在江北抓住楚军主力围而歼之就不太可能了,唉……”
  贾诩劝道:“这一战只要能夺取长江以北的南郡、江夏两郡,再加上南阳郡,荆襄七郡我军已经占据其中三郡,曹真就算全师退至长江以南,其治地也不过几百里,百姓更不过区区几十万,就像是秋后的蚂蚱,已经蹦达不了几天了。”
  马跃沉思片刻,向贾诩道:“文和,令徐晃率两万骑兵先行南下,直逼江陵,方悦、马岱暂时按兵不动。”
  贾诩拱手道:“诩领命。”
  ……
  益州。
  西羌叛乱既平,马征从中挑选两万名年富力强的羌兵随军出征,其余老幼妇孺愿意返回西羌的尽数谴归故里,不愿意返乡的就地安置,由西川士族安排土地进行屯田。半月后,马征与张松合兵一处,尽起七万骑步大军大举南征。
  番王孟获闻讯,当即集结各路番兵共计两万精锐番兵与西凉大军对峙于三江城。
  马征依法正之计于三江城外盘蛇谷中埋伏引火之物,又令先锋大将马延陀诈败诱敌,马延陀十战十败,败走盘蛇谷,孟获不知是计率兵径直追入盘蛇谷中,正纵兵追击时,猛听得山谷两侧鼓声震天、杀声四起,孟获急抬头看时,谷上火箭纷下如雨,引燃了谷中埋设的引火之物。
  盘蛇谷中顷刻间大火弥天,可怜番王孟获以下两万精锐番兵尽化灰烬。
  ……
  江陵,马跃行邸。
  马跃正与贾诩、鲁肃、蒯越、司马懿等到人议事时,李肃忽然匆匆走进偏厅,向马跃拱手说道:“主公,乌林港有消息传回来了。”
  “哦?”马跃欣然道,“是不是徐晃将军已经攻陷乌林港了?”
  “不。”李肃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答道,“徐晃将军遇上麻烦了。”
  “麻烦?”马跃问道,“什么麻烦?”
  李肃道:“因为水土不服,军中一半多的将士都病倒了,大量战马正在疯狂地掉膘,根本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徐晃将军麾下两万骑先锋铁骑,现在只有不到五千骑兵还能勉强作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楚军似乎还不知道我军虚实,并未趁机发动反击,如若不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水土不服?”马跃蹙眉道,“眼下正是初春,远未进入多雨季节,天气也还没有回暖,怎么会水土不服呢?而且就算是水土不服,情况也不可能这么严重!当初孤率八千铁骑席卷荆扬时,也曾遇到水土不服的难题,可也没有如此严重啊。”
  当初马跃率八千铁骑席卷荆扬,李肃也曾随军出征,对于这情形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李肃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在下心中也甚是困惑,同样是西凉铁骑,为何主公的骑兵就不惧南方水土,而徐晃将的骑兵就如此不济,此事委实古怪。不过现在徐晃将军和两万将士处境危险,主公还是应该早日派谴援军前往救援,以免误了大事啊。”
  “等等。”蒯越忽然打断李肃,问道,“子严方才说连战马也在疯狂地掉膘,对吗?”
  李肃道:“正是。”
  蒯越又问道:“徐晃将军派来的信使可曾说病倒的将士都有些什么症状?”
  “有说过。”李肃道,“好像是头痛发热、肚腹鼓胀,浑身无力……”
  “坏了!”蒯越击节道,“这定是染上了急性大肚子病了。”
  “大肚子病?”马跃、贾诩等人面面相觑道,“何谓大肚子病?”
  蒯越道:“在下对医术也略有研究,素知荆州有一种病病,重者往往腹大如鼓、痛苦不堪,因此称之为大肚子病,对于南方人而言这种病的危害不大,既使染上也容易自愈,可对于北方人却威害极大,北方人一旦染上此病十有八九会急性发作,轻者昏睡不醒,重者丧命。”
  马跃心头陡然吃了一惊,冷不丁想到了贾诩在函谷关前曾经用过的瘟疫毒计,厉声问道:“此病如何感染?”
  蒯越道:“饮用或者接触不干净的生水即可染病。”
  马跃又问道:“该如何医治?”
  “无约可治。”蒯越摇头道,“不过此病有个特点,一旦适应了南方水土就能不药而愈。”
  “竟无约可治?”马跃蹙眉问道,“川军将士能否不药而愈?”
  蒯越想了想,答道:“川军将士属于南人,体质与荆襄人士无异,纵然患病也不会急性发作,就算饮用了不干净的生水也只会患上慢性大肚子病,此时与正常人并无两样,也不影响体力和战力。”
  “这样就好。”马跃点头道,“严颜、王平何在?”
  严颜、王平急挺身上前应道:“末将在此。”
  马跃喝道:“以王平为主将,严颜为副将,率五万川军自江陵出发,前往乌林港接应徐晃,与徐晃汇合之后即兵分两路,由严颜率兵护送徐晃所部骑兵撤回江陵休整,王平率军留守乌林港外,严密监视港内楚军水寨,且记不可轻举妄动。”
  “遵命!”
  “遵命!”
  严颜、王平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马跃又道:“其余各部川军分兵把守各处险要城池,严防楚军趁机偷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