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575

  城头上。
  祖郎眸子里掠过一丝残忍的快意,冷然喝道:“放箭!”
  一篷火箭从城头攒落,被火溅淋了一身的撞门槌连同底下板车,以及数十名正在挣扎哀嚎的凉军士兵顷刻间便被熊熊烈火所吞噬。眼看着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撞门槌被烈火所吞噬,田豫的脸色一片铁青,熊熊火光映入田豫双眸,就像是有两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吊桥被烧断,撞门槌轰然坠落护城河,水面上猛地窜起数尺高的火焰,旋即熄灭,只有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
  “可恶!”
  田豫握紧双拳,几欲咬碎钢牙。
  恰此时,二十具攻城车堪堪接近护城河边。
  “停止前进!”
  田豫一声令下,二十具攻城车嘎然而止。
  “降吊桥!”
  田豫又是一声令下,攻城车上悬空的吊桥飞速降下,伴随一阵轰然巨响,二十座吊桥几乎是同时搭上了寿春城头,已在攻城车高台上等候多时的幽州精兵顿时呐喊着冲上吊桥,向寿春城头掩杀过来,幽州悍将毛楷左手持盾,右手持刀冲在最前面。
  “杀杀!”
  两名吴军士兵从城垛后闪身杀出,挺枪往毛楷当胸刺来,毛楷横转大盾磕飞两枝长枪,手中砍刀顺势横斩,两名吴军士兵顷刻间被斩成四截,毛楷一击得手,大喝一声凌空跃起,庞大的身躯就像一头大鸟重重落在寿春城头,两名吴军士兵躲闪不及,竟被毛楷生生踩死。
  “闪开,给老子闪开。”
  炸雷般的大喝声中,一名满脸刀疤的吴军悍将鬼魅般出现在毛楷面前,毛楷的眸子霎时收缩,凭着武将的本能,他知道来了个扎手的家伙!
  远处,凉军后阵。
  “好!”李肃击节大叫道,“太好了,幽州军已经杀上寿春城头了,呵呵!”
第343章
这一次,周瑜怕是要败在子敬手下了
  寿春城头。
  周瑜将手中的羽扇往前轻轻一挥,朗声道:“开始反击!”
  肃立周瑜身后的传令兵迅速举起一面令旗用力挥舞了两下,敌楼左右两侧角堡上,领军吴将锵然拔剑高举过顶,仰天大喝道:“射!”
  “突突!”
  两枝巨型弩箭从弩床上闪电般射出,寒光一闪便射中了凉军攻城车的侧壁,带有倒钩的箭簇更是直透厚达数寸的木壁。领军吴将一声令下,角堡上的吴军士兵迅速绞动绞轮,系在弩箭上的绳索很快就被绷紧,在绞轮转动的吱嘎声中,高高耸立的攻城车很快就开始倾斜起来。
  刚刚踏上吊桥的两名凉军步兵脚下一滑,从桥面上坠落,翻翻滚滚地坠入护城河里,从此再没有浮起来,只有两团殷红的血液濡红了水面。
  凉军后阵。
  “怎么回事?攻城车好像正在倾倒?”
  马跃从座椅上霍然站起身来,有些难以置信地望向前方。
  寿春城下。
  “嘎嘎嘎……轰!”
  当高耸的攻城车倾斜到一定的斜角之后,终于失去重心轰然倒下,拥挤在攻城车下的凉军步兵急忙奔走躲避,然而,仍许多人被重重倒下的攻城车压住,筋断骨裂、死于非命!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二十架攻城车已经被吴军拉倒了十七架,剩下的三架攻城车也已经严重倾斜,随时可能倾倒。
  凉军后阵,马跃的脸肌剧烈地抽搐了两下,从牙缝里喝道:“传令……收兵!”
  “呜呜呜……”
  马跃一声令下,凉军后阵顷刻间响起了苍凉悠远的牛角号声,闻听号角声,拥挤在寿春城下的凉军步兵们迅速转身后撤,不到片刻功夫便从寿春城下撤了个干干净净,原本喧嚣的战场此时已经狼藉遍地,只剩下二十架攻城车的残骸还有成百上千阵亡将士的尸体。
  “吼……”
  “吼……”
  “吼……”
  见凉军退去,寿春城头的吴军将士欣喜若狂,纷纷举起兵器争相庆祝。
  敌楼上,吕蒙、陆逊向周瑜道:“大都督,凉军撤兵了,呵呵!”
  “嗯。”周瑜欣然点头,朗声道,“本督早就说过,马屠夫来攻打寿春,根本就是送死来了。”
  ……
  是夜。
  寿春城北,凉军大营。
  “本想杀吴军个措手不及,不想却功败垂成。”马跃仰天长叹道,“不愧是周瑜啊,竟然如此轻易就破了孤的攻城车奇计,唉。”
  “是啊。”贾诩点了点头,喟然道,“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周瑜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攻城车的弱点,此人洞察细微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的确一流啊!诩以为,普天之下也许只有主公及曹操这奸贼能与周瑜相提并论了!”
  “文和过誉了。”马跃喟然道,“周瑜用兵孤自愧弗如啊,只怕曹操也该略逊一筹吧。”
  “子敬。”马跃忽然把目光转向鲁肃,问道,“你和周瑜曾是挚友,以你之见周瑜可有弱点?”
  鲁肃不假思索地答道:“并无缺点。”
  “没有缺点?”马跃蹙眉道,“那就麻烦了!”
  蒯越忽然出列向马跃道:“强攻既然难以奏效,丞相何不采取奇袭之策?”
  “奇袭之策?”马跃问道,“计将安出?”
  蒯越道:“越曾仔细观察过附近地势,发现寿春地势偏低,周围两百里都是洼地,既便是穿城而过的淮河,其水平面也是略高于地面,丞相只需谴一军于淮河上游筑堤蓄水,待水位高涨尔后决堤放水,如此,可兵不血刃水淹寿春。”
  “好计!”李肃击节道,“水淹寿春?端的好计。”
  “不行。”马跃摇头道,“如果以水淹之计破城,寿春方圆数百里甚至是整个淮南都将成为一片泽国,数十万顷良田将颗粒无收,素有膏腴之地美称的淮南郡岂不是要饿殍遍野?异度千万不要忘了,现在的淮南郡,还有孙权、周瑜强行迁来的三百多万徐州百姓在屯田!”
  蒯越道:“丞相……”
  “异度此言大谬不然。”马跃霍然举手,断然道,“孤是大汉朝的丞相,又岂能为了区区一座寿春城而牺牲四百余万无辜百姓。”
  蒯越道:“主公,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哪。”
  马跃道:“孤意已决,异度不必多言!”
  “唉。”
  蒯越轻叹一声,转身入列,可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失望之色,马跃虽然凶名昭著、杀人如麻,可是至少他还是体恤百姓的,大汉朝能有如此丞相,可谓天下万民之福。
  “丞相英明。”鲁肃忽然闪身出列,向马跃恭恭敬敬地揖了三揖,朗声道,“肃谨代淮南数百万百姓谢过丞相不杀之恩。”
  “罢了。”马跃摇手道,“子敬不必如此。”
  鲁肃道:“丞相,肃有一个笨办法,或者可以击破寿春。”
  “哦?”马跃欣然道,“子敬快快道来。”
  鲁肃道:“丞相可令士卒在寿春城外负土筑台,高度当高出寿春城墙数丈,尔后集结弓箭手于高台之上朝寿春城内居高临下放箭,复令士卒负土往前继续填充,等高台继续往前延伸直至填平寿春城头时,也正是我军攻破寿春之时!”
  “好计。”蒯越赞道,“周瑜用兵虽然厉害,谅也破解不了这土填之术。”
  “哦?”马跃与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欣然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李肃道:“负土填城果然是个办法,不过时间是否足够呢?”
  鲁肃道:“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假使这座高台的顶宽为三十丈,基宽为五十丈,则平均宽度为四十丈(约92米),高度为六丈,另外高台需从吴军弓箭手的射程外一直填平至寿春城头,前后纵深至少得有一百丈(约231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总共需要两万四千立方丈的泥土!一立方丈的泥土约有十五万斤,因此筑成这座高台大约需要三十六万万斤泥土。”
  “三十六万万斤?”蒯越接着说道,“如果让十万名士兵负土筑台,平均每名士兵需要负土三万六千斤!”
  鲁肃道:“如果就近取土,每名士兵一天至少可以来回十趟,每趟负土以百斤计,一天可负土千斤,因此可经粗略得出结论,大约需要三十六天!考虑到吴军的骚扰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所需时间可能会更久,不过我军兵力多达二十万,而且还有大量的畜力、马车可用,两相抵消,时间应该不会超出四十天。”
  贾诩忍不住赞道:“对于取土填城之术子敬颇有研究啊?”
  “不敢有瞒军师。”鲁肃道,“年少时常与友人研习攻城守城之术,鲁资质鲁钝,只想到这笨拙的破城之术,故而略有研究。”
  “子敬口中的友人想必就是周瑜吧?”马跃朗声大笑道,“正所谓大巧似拙,这一次,周瑜怕是要败在子敬手上了!哈哈哈,孤倒要看看,周瑜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破解子敬的土填之术,哼!”
  马跃说此一顿,喝道:“蒯越、鲁肃听令!”
  蒯越、鲁肃急出列拱手道:“但凭丞相差谴。”
  马跃道:“自明日始,由你们号令三军,取土填城!”
  “领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